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岳飞《满江红》的真伪(6-4-6)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1-22 07: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01:3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align=left][b][font=宋体][size=7][color=red]岳飞《满江红》的真伪(6-4-6)[/color][/size][/font][/b][/align]
    [align=center][b][size=7][color=red]朱氏之:《须江郎峰祝氏族谱》,[/color][/size][/b][/align]
    [align=center][b][size=7][color=red]是伪作吗?(续五)[/color][/size][/b][/align]
    [align=center][color=#000000][size=6]本文来自网络/呼正林[font=Calibri]·[/font]抄录、编辑[/size][/color][/align]
    [align=left][size=6][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
    [align=left][b][size=6][color=darkred]六、岳飞《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不是伪作[/color][/size][/b][/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朱先生(即朱瑞熙)断定《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是“一篇十足的伪作”,理由也是两条。[/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第一条是说,“不难发现它不过是根据《满江红.写怀》改写而成的。”[/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第二条是说它的副标题直称“祝允哲”之名,“完全违反了宋代的习惯”。宋代文人为了表示尊重对方,是“不能直呼对方之名”的。咱们也来分析分析,看看朱先生的理由是不是站得住脚。[/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先说第二条。其实不仅是宋代,其他的朝代也是这样,对人尊重,要么称表字,要么称官衔,要么称排行、别号。以常理而论,朱先生说的是不错的。但是,这并不足以断定《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是“伪作”,原因有很多,咱们在下面分别论说。[/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首先,词作标题中直称他人之名的例子在宋朝并不是没有,咱们可以拿宋朝最伟大的词人苏轼来做例子。东坡有一首《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词,其标题就是直呼“张先”之名的。而其另一首词《满庭芳.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虽然标题很长,其中直称“陈慥”,却是明明白白。因此,单凭苏东坡的两首词,便可知道,因为《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直呼“祝允哲”之名而断定其为“伪作”,实在是草率之举。[/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其次,词作本以词牌为主,以标题为辅,所以很多词没有标题。而有标题的,也未必是本人当时所题,所以常有同一词的不同版本“标题”却不相同的情况。例如张孝祥《西江月.丹阳湖》一本题作“洞庭”,《水调歌头.泛潇湘》一本题作“过潇湘寺”,《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一本题作“闻采石战胜”,《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在宋版《于湖居士乐府》却没有标题。因此,《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也许原来没有标题;也许原来有题,却不与《世谱》中的题相同。存在这样多种可能性,单凭标题中的一个小疑问是不能下什么断语的。[/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第三,前面提到祝允哲的和词,原题是“允哲公和岳元帅述怀”,咱们已经讨论过,这显然是后人追题。正因为此,《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是标题为祝氏后人追题的可能性极大。后人可能学问不高,不知道该用祝允哲的字,犯了错误。总之,“与祝允哲述怀”可能词作原题如此,也可能是祝氏后人补题如此,与原词是不是伪作扯不上关系。[/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总而言之,虽然朱先生引用《宾退录》、《曲洧旧闻》等书为证,如挥起重拳,却是打在空处,是全无着落,什么也证明不了。[/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朱先生的第一条理由说“不难发现”以上词作“不过是根据《满江红.写怀》改写而成的”,这就只能用太主观来评价了。“不难发现”,试问“不难”在什么地方呢?[/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依笔者看,“不难发现”的倒是反过来的结论:现在流传的《满江红.写怀》是根据上述岳飞、祝允哲二词改写而成。为什么呢?因为凡事须有情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揣度,则结论当在“情理之中”。笔者暑假在福建师范大学的图书馆见到了此《世谱》的1917年版本,此词文字与以上面所引完全相同。可见,无论《世谱》的宋、明、清的版本是否已收录此词,此民国初年版的《世谱》已证明此词之存在早于《满江红.写怀》之真实性受到怀疑之时,因为明、清两朝无人怀疑《满江红.写怀》的真实性。因此,假如某位明、清时期的祝氏后人在看到流传的《满江红.写怀》之后,想要在《世谱》中“作伪”以提高本族先人的身份声名,他们会怎么做呢?是费力把《满江红.写怀》拆成两首?还是把全词引入,再作一篇“和词”更容易取信于人?答案是显然的,如果祝氏后人不能未卜先知,猜到后来会有余嘉锡先生、朱先生等人来怀疑《满江红.写怀》的真实性,那么照抄《满江红.写怀》就是既方便,又易于取信的选择。凭情理揣度,这是唯一可能的结论。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祝氏《世谱》的记载是可靠真实的,其《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是当年的原始版本,而现在流传的《满江红.写怀》才是后来改写的作品。[/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镜缘斋·增订】(2021年2月13日)[/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这篇文章断言:“《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是当年的原始版本,而现在流传的《满江红.写怀》才是后来改写的作品。”这种讲法可能有误,相关情况请参见明日发表的《[/color][font=微软雅黑][color=red]岳飞<满江红>的真伪(6-4-7[b])[/b][/color][/font][color=#000000]》。[/color][/size][/font][/alig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21 05:45 , Processed in 0.0704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