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我不杀伯仁”乎?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个成语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有点生疏,对略微熟悉文史的朋友来说,算不上是僻典。王敦杀周顗的史实,我在《读《世说新语》札记之七:喝酒喝掉了脑袋——“三日仆射”周伯仁》有过叙述,那是从周顗的角度来说的,我说“周顗的冤死,也不能全怪王导私心报复,也怨他自己喝醉了酒,又胡乱吹牛所造成的。”现在我们再从王导的角度来谈这个事件。 王敦攻入建康后,对如何处置周顗(字伯仁)征求王导的意见,而王导三缄其口,一声不吭,王敦于是把周顗杀掉了。我们再复原一下当时的情景: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周大说(通“悦“),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头,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世说》尤悔6,《晋书》文字与此小异) 王敦第一问是周顗应该任以三公,王导不答,自是否定;王敦第二问可为尚书令,王导又不答,自是否定;王敦第三问“如此,唯当杀之耳!”(既然这样只有杀他了!)王导仍不答,也即默认了“杀之“的态度。所以王敦随即杀了周顗。如果此时王导明确回答不要杀掉周顗,王敦一定不会杀周顗。何以知之,因为第一问的时候,王敦还认为周顗“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晋书》)是极为肯定的态度。而第二问仍是肯定的态度,而直到第三问才是否定的态度,“如此,唯当杀之耳!”而这个杀掉周顗的态度,正是根据王导对任命周顗为三公、为令仆的否定态度的基础上做出的。由此来说,称王导是杀害周顗的真正凶手并不算冤枉。而王导自己却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岂不是半遮半掩、推脱罪责!王夫之就明确地认为:“王导之不得为纯臣也,杀周顗而不可掩,论者摘之,允矣。” 其实王导完全是以个人的主观猜疑挟嫌报复。当王导率领子侄在宫门外待罪向周顗求情时,周顗没有搭理他,出宫时在喝得醉醺醺的情况下,又吹牛说要杀掉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这就使王导误认为周顗没有帮他在皇帝面前说话,甚至认为可能说了不利于自己的坏话,所以记恨在心,于是在王敦攻入建康后假王敦之手杀了周顗。如果他能冷静地思考和心胸宽容一点的话,当不至于做出这种既不利于国家,又出背叛朋友的事情。因为周顗是晋元帝信任的重臣,如果周顗主张杀掉王导,会对元帝有相当的影响力。不要忘记,王敦举兵以来被元帝倚重的刁协、刘隗,就一直建议杀掉王导一家,如此时再加上周顗的意见,元帝难免不会实行。但最终王导一族安然无事,不正说明周顗并没有对王导投井下石吗!即使退一步说,周顗对元帝说了不利于王导的话,不是也没起作用吗,你王导何以竟然忍心对自己的多年好友痛下杀手! 202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