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运涛 于 2021-7-21 11:27 编辑
人们游州猎县,寻找风景名胜,但很多名胜,往往因一时一人而得名,成为风景的条件在当时具备,而今一箭过西天,除了东壁打西壁的建筑之外,风景的灵气已失,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如果还想体会诗情画意的那种境界,也只有权且认奴作郎、镜里求形了。 到苏州看风景则不能不去寒山寺,因为在我们的头脑中都记忆着唐朝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为这首诗的影响,人们都想亲临其境去寒山寺游览。但当年张继却不是在寒山寺内写诗的,他只是秋天里泊舟枫桥的游子,在无法入眠的愁思中蓦然听到寒山寺的钟声,回荡在幽暗静谧的半夜,渗透着东涌西没、卷舒自在的宗教情思,抚慰了孤孑清寥的游子之心,从而领略到一种意境清远、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城西金闾区枫桥镇,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二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坐东朝西,占地约一万零六百平方米。它历史悠久,在张继写诗之前二百多年就存在了,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因唐初诗僧寒山在寺内住持,故名寒山寺。在一千多年间,先后遭到火毁五至七次,现存殿宇多为清代重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现在也是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 进入景区,开始游览,切题的黄色照壁上“寒山寺”三字由浙江东湖名士陶浚宣所写。山门朝西,虽然不过是因地制宜便于水路来的信徒进香,却又赋予崇敬西方极乐世界的意图。 天王殿中代表未来的弥勒佛笑迎来客,透着吉祥,楹联点化:大肚鼓圆能容天下难耐事,满腔欢喜迎接有缘人。 手持金刚降魔杵护法的韦驮也许有些面目狰狞,楹联则说:菩萨化身不到北俱一庐洲,韦驮天将惟护南弥三世界。左侧花坛两面嵌有两块石刻,“妙利宗风”,寓示最早的寺院创建时期,为清宣统三年,江苏巡抚程德全集资重建后开光盛典上所留。“寒拾遗踪”却是指本寺最著名的寒山、拾得两位乃文殊、普贤化身并以诗著称的僧人在此留下遗迹,曾流传“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的说法.罗汉堂中有香樟木镀金的五百罗汉像,其中最重的是堂中央的观音像,两米五高,一吨半重,由日本人赠送,楹联不无悟禅之意:“得人在得心信佛皈依俗缘自了,修慧不修福让他饱食我钵常空。”“玉瓶净水常撩甘露润乾坤,紫竹惠风时妙南天垂世界。”触景生情,不由想起一桩公案,当年赵州和尚游览五台山,在路上与寒山相遇,寒山看见牛的足迹,问赵州:“上座还识牛么?”赵州回答:“不识。”寒山指着牛的足迹说:“这是五百罗汉游山。”赵州问:“既是罗汉,为什么成了牛呢?”寒山说:“苍天,苍天!”赵州呵呵大笑,寒山问:“干什么?”赵州说:“苍天,苍天!”寒山很满意赵州的答复,夸道:“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典型的禅宗风格。 大雄宝殿与别处的建筑石料不同,是汉白玉的,别的殿是花岗岩的。正中设须弥座,左右立阿难、迦叶胁侍,两侧沿墙列坐鎏金铁罗汉十八尊,神态各异,为明代成化年间所铸,传说是由五台山请来的,楹联最有气势:千余年佛之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客。 寒拾殿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寒山拾得像,殿名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而兼书法家的赵朴初题写。明成祖永乐三年,深谷旭禅师募建殿室,设寒山、拾得、丰干之像,以兹纪念。寒、拾为文殊、普贤转世,被尊为和合二仙,视为吉祥、欢喜的象征,现在民间所绘和合二神仙像,穿绿衣,梳留海,一人持荷花,一人捧园盒,互相拥抱,笑作一团,即取和谐好合之意,所以新婚多祀他们。其故事很多。寒山、拾得是唐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邱胤撰《寒山子诗集传》,以及宋僧赞宁著《宋高僧传》中,记述了他们的灵异事迹。关于寒山子,世人既不知其来历,也不知其姓氏,见过他的人都说是个“疯狂之士”。他隐居在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的地方,经常往来国清寺。平时以桦皮为冠,布裘破敝,木屐履地,形容枯悴,或长歌徐行,或叫噪凌人,或望空独笑,或沉思玄想。但出言吐语,都颇具哲理,口中常唱咏道:“咄哉,咄哉!三界轮回。”他与国清寺的拾得十分友善。这拾得本是弃儿。有一次,国清寺丰干禅师外出,在道边听见小孩啼哭,循声寻找,见一数岁孩儿,无家可归,就带回寺院,于是众僧便随口称他为“拾得”。起初,拾得在寺内掌管食堂香灯。有一天,竟登上佛座,与塑像对盘而食。僧徒急忙将其赶下座来,随即罢免了他的堂任,叫他厨下干活。拾得时常把寺里的残食盛放在粗竹筒里,让寒山带回充饥。两人唱诗吟偈,放浪形迹,怡然自得。话说闾邱胤即将赴任,忽然头痛难忍,医药无效。恰逢丰干禅师前来拜谒,察见病情,声称不必忧虑,吮水一喷,病人顿觉神清气爽,头疾霍然而愈。闾邱胤心里甚觉奇异但向丰干禅师询问台州有何名贤。丰干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并告之国清寺寒山、拾得实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闾邱胤到任三日后就去国清寺,在厨房见到“状如贫子”的寒山、拾得,躬身礼拜。两人连声吆喝,呵呵大笑,说道:“丰干饶舌!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携手出寺,归寒岩而去。闾邱胤又到寒岩谒问,并送衣裳药物。两人缩身遁入岩石穴缝中,说道:“报汝诸人,各各努力。”岩缝泯然而合,从此杳无踪迹。闾邱胤命僧人道翘搜寻遗物,在林木岩石及村墅屋间抄得诗歌三百馀首,编成《寒山子诗集》,流传于世。
藏经楼上有唐僧师徒的塑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小说中的人物也当做真佛供奉起来,实在是因为他们的名字比许多真正的菩萨罗汉名字要响亮得多普及得多。 高四十二点六米的五级四面楼阁式仿唐佛塔“普明宝塔”落成于一九九五年,已成为枫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寒山寺最著名的莫过于钟了,原钟已被日本人骗走(或美言为拾得乘钟到日本萨堤去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目前的钟,系仿唐式青铜乳头钟,由日本人光绪三十二年送来供奉的假古董,钟楼的楹联为:“钟萦明慧耳,月色照禅心。”有一块“听钟石”,大概与张继一同听过那时的钟声,一九七九年以来每年除夕也有夜半钟声,从晚上十一点四十二分一直敲到零点,据说人的一年有一百零八种灾难,在寒山寺听新年钟声,听到一声可以消除一个灾难,但它是专为日本人所敲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国民待遇大大低于外国人,如果中国人请求,钟是不会痛快地于半夜敲响的,若是外国人的要求,效率马上提高到数倍,而且还没有各种推托的说词。当年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难道我们真要这样对付曾经欺负并还在欺负我国人民的来自军国主义国度的人么? 弘法堂中供奉三位真实的和尚:玄奘、鉴真及日本僧人空海,楹联写道:弘法远分镫六渡鉴真莲座去,承师亲灌顶八传空海密宗来。盛唐时僧人的心态也宽洪大量,因为僧人虽是出了家,毕竟还依靠着一个伟大的国度,国家强盛,僧人也受益,否则玄奘为什么要向太宗皇帝申请一本出国护照呢? 碑廊中有六块珍贵的碑刻。其中俞樾书法与张继诗、钟并称寒山寺三绝。另几块是文征明碑刻、唐寅碑刻、刘海粟碑刻、康有为碑刻和岳飞的亲笔字,英雄本色,念念不忘“三声亏杀阏氏血,五代旌枭可汗头。”这种雪耻精神对今天健忘历史伤痕的人们更是弥足珍贵的。 同伴已向外走,我不得不从,穿过江村桥和枫桥之间蜿蜒曲折的明清一条街,到了同为一九八二年省政府公布的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铃关,这是苏州惟一现存的抗击倭寇时古迹。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清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重建,又名枫桥敌楼。 古运河畔看“枫桥夜泊石”,旁有梦诗亭,楹联说:霜灯渔火古人诗,水驿旅途游子程。有一座石桥,那就是枫桥了,因张继诗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桥柱上有对联: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其实枫桥另有传说: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个当家和尚,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在一座庙里,谁作住持好呢?两位高僧都很客气,推来推去,毫无结果。这座庙里只有他两个和尚的时候,还不要紧,等到陆陆续续招了一批小和尚进来,就有问题了。小和尚问:“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经呀,”寒山说:“应该先问拾得师父。”小和尚就去问拾得,拾得说:“还是应当问寒山师父。”他们互相尊重,却苦了小和尚,怎么招待香客呀,买多少香油,派谁去拾柴呀,等等。小和尚无所适从,有意见了,就难免嘀嘀咕咕的。小和尚的话传到寒山、拾得的耳朵里,两个人又商量起来,推来推去,还是毫无结果。这时走来一个老农妇,说:“两位师父不要谦让了,我来给你们出个主意吧。你们比比本事,本事大的做当家和尚,这样最公平。”寒山、拾得一听,是个办法,不过,比什么呢,农妇指指庙前一条河,说,这条河上缺座桥,乡里乡亲来来往往靠渡河,又不方便又危险,请你们施展法术,变座桥出来,哪个变得出来就是哪个本事大。出家人不打诳言,所以,不怕寒山拾得隐瞒法术,果然拾得先施法术,把身上的僧衣一脱,往河面一抛,变做了一个桥面,可惜,没有桥架支撑,一阵,风吹来,眼看就要把它刮塌。寒山急忙将手中的禅杖往河边一插,运起法术,禅杖顿时变成一棵树,树朝对岸一铺,一座桥就稳稳当当卧在了河面上。老农妇一笑,说:“还是寒山本事大些。”说着把一块手帕朝脚前一抛,手帕化做一朵莲花,她踩着莲花就升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头一看,原来老农妇是观音变的。寒山只好做当家和尚了,这座寺也就叫做“寒山寺”了。寒山那根禅杖,是用枫树削成的,那座桥自然就被称作“枫桥”了。 一个小时,就把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枫桥风景名胜区游览一遍。因为是上午,自然体会不到“枫桥夜泊”的意境,恐怕如今每日的夜晚也是车水马龙、灯火通明,不再有城外的冷僻,不再有乌啼的苍凉,更不会有孤舟中对愁而眠的游子被钟声所惊动。寺内少见和尚,大多是天南海北俗世里来的游人,寺院内充斥导游通过喇叭发出的流利话语。但导游懂佛教么,能为人们解答佛学问题么?在寺院里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僧人,佛法僧为“三宝”么。而弘扬佛法最好的机会莫过于给无数游人讲解佛经,可是遗憾,尽管有些游人要接近僧人讨教佛法,僧人的态度却是口似匾担,或敷衍几句后便匆匆“万里望乡关去也”,无数人到过寺院,却极少有心空及第归的,往往是对面千里,至多照几张相、烧几柱香,认叶止啼、刻舟求剑,然后回到红尘之中继续进行“世上峥嵘,竞争人我”的事业。 在离开的车上,我只有闭目默诵寒山写在寒岩中带有自己名号的一首诗来神交古人了: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