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人身份研究:远方与回家的矛盾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7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6 13:2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你是你,也不是昨天的你!奔波来去的岁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动荡与流离中,只要返观自心、自净其意,就定了、静了、安了,使我不论在多么偏远的地方行脚,都能无虑而有得。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站。每天的醒来,是旅程的一个起点。——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一》当诗人以极其广泛的意义展开故乡与乡情的写作时,这种故乡与远方情结的矛盾就开始了。他们在某种奔向远方的荒诞欲望中,以魔法的名义将自己从故乡及家园中自我驱逐。

      当我们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评论文章中去形容诗歌与远方,诗歌与回家,诗歌与故乡,诗歌与母亲,诗歌与父亲,诗歌与家园的时候,其实是有个问题始终都没有列入我们的辩证思考日程之中。而这个问题的主要焦点就是,我们从不考虑远方与故乡的矛盾性。流浪与流放或放逐似乎是诗人天生的情感——我们并不知道诗人的这种天性表明着诗人是魔鬼抑或是天使的身份——或许每个诗人的品行及其理想都是中间性的而不带任何色彩——可是,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某种情形之下,诗人又都充斥着强烈的叛逆性格——这点很关键!因为我们为诗人的中间性思考找到了比较可信的根据。因为他们不愿轻易去接受来自左倾思想及其右倾的思想的指导与熏陶,所以,又可以说诗人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非常自由的色彩。

       当然,这种自由色彩并不是但指自由化的思潮方面,因为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及其不同的社会制度模式之下,都会表现出其强烈的反社会性格及其反社会人格及精神。因为远方是永远不可定义的东西,而恰恰就是这种远方的不可定义性属性而决定了可能仅仅只不过是对于诗人部落的诱惑。这种诱惑力因为来源于未知的远方,所以又经常性的为诗人所表现出的困惑性心理找到了比较可靠的根据。

      而实际上,这种对于远方的向往,只是建立在对近处焦虑的情感之上。无论是女诗人瞿永明抑或是诗人帕男,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某种零距离的灵魂思想。也就是说,他们试图构建起一个零距离的远方与近处的假想空间,来逃避奔走远方的恐惧与恐惧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远方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情感之间来说,他们选择流浪的同时却并不歌颂远方,他们把更多的写作空间及其写作对象划定为对于故乡的歌颂与缅怀——从比较普通的层面来说,这种对于故乡情感在书写过程中的强烈展示,是充满诗意的东西,故乡永远是在诗歌中被诗化的圣地——或许是因为如此,诗人的故乡情感似乎是已经成为永恒且普遍的主题;而从比较复杂的层面而言,这种被诗化的圣地仅仅只是诗人情感中比较虚伪的情感而已——因为她们虽然在浩瀚无际的写作空间中,表现出深厚的故乡情感,然而却又不愿放弃那份来自远方的诱惑。

      实际上,在很多诗人,特别是所谓以书写乡情而著称的诗人那里,早已发现了自己心目中故乡的朦胧性及其某种意义的不可触摸性。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很容易找到明确的相关证据:如台湾诗人仅仅把故乡浓缩为一张邮票,施云仅仅把故乡形容为只能包容故乡两个字的狭小空间及其狭窄的概念,另外,云南诗人帕男甚至将故乡形容为无肯定意识的虚词。《乡愁(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当故里渐渐地变成一个虚词(云南诗人帕男)》:

    安给我一个地名  然后让我指认
    这就是故里
    像被雪藏过  这样的故里
    显然僵硬  这不是关乎羞耻的问题
    而关乎
    多一个故里
    就又多了一次赎罪
    尤其  当故里渐渐地变成一个虚词  我必定被拒之于文本之外
    别无他物  别无他物。

      

    《二》朦胧的故乡记忆只是一个永远不可复原的记忆碎片,情感碎片,历史碎片,写作碎片

      而另一方面,当诗人流浪远方而回眸故乡的过程当中,他们却从来没有书写过类似“放弃远方”的诗歌,而故乡在他们的书写中仿佛只是变成文学书写的一个意相而已。于坚在写作三十年之后,一方面表现出在诗歌中寻找与追溯故乡存在感的强烈愿望,但是却又一直在强调自己永远走在回乡的路上,故乡似乎是非常遥远的东西或者说只是在纸面上被描述的一个情绪而已。他们所谓的怀乡之情实际上只不过是个人意义的回忆过程而已。对于阔别已久的故乡来说,他们只能是依稀的情感。一只幼年时看见的小燕子,一只受伤的青蛙,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一只蜻蜓,都能够被诗人借助诗歌的写作而上升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故乡代表。而实际上,这种记忆的碎片是极其并不可靠的东西。因为他们仅仅只是毫无联想的小燕子,青蛙,蜻蜓等。

      著名诗人帕男曾经有一首非经典一夜之间的诗歌“我有我的纪念”就曾经非常明确的表现出这种记忆的非准确性:

      我有我的纪念  一枚硬币

    和一只头痛不已的蛤蟆  那年不是我亲眼所见

    一头水牛

    怎么可能和一枚硬币挂起钩来

    年老的水牛踩到了

    一只过路的蛤蟆

    蛤蟆的无辜

    虽然不比水牛的老无辜  但我有我的纪念

    主要的蛤蟆的忍受

    一切山寨的后来

    也很难可比

    都是因为  硬币被卡在了时间的缝隙里

    单是一枚硬币  不可能成为我的纪念

    而那头水牛  是心甘情愿的老了  只有老了才可能像一个可以纪念的物体

    纪念  在有时候

    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  

    有时候  可以是文字的  也可以是语言

    当然

    最好的纪念是行动

    这是我

    听一个正在纪念着其它物件的

    女人说的

    倒也是

    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  那只蛤蟆的际遇  

    我也会无动于衷的

    何况  有那么多需要纪念的物件

    尤其是一旦达到不知所痛的高度的那些

    像蛤蟆

    它就可以

    从众人鄙夷的目光里起跳  不管它还是不是一只蛤蟆

    还是不是老了的那头水牛

    我有我的纪念

    而对于这种概述来说,我们从流浪诗人三毛那里即非常的找到某种可靠的依据:所谓的远方,只是橄榄树,河流。而实际的问题是,在故乡亦同样有河流及橄榄树,所以,这个在远方被重叠的橄榄树及河流的元素可以被解释为,远方只不过是故乡的景象折射与再现而已。


      《三》在四海为家的理念中确立远方的神圣及圣地意义。他们在英雄的欢乐颂中被隔离在故乡之外

    实际上,对于我们的许多诗人而言,他们童年的记忆有时侯只是被幻想的产物或结果而已。有个诗人试图使用诗歌表达对故乡老屋的缅怀,而实际上,他连这间老房的座向都无法记住。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些在描写故乡老屋情节的诗歌中,他们非常智慧的使用了哲学的普遍性概念来促使自己的记忆成立并获得更多的相关联想:比如说,乡下必不可少的昏暗的煤油灯,远处悠扬的蛙鸣包括鱼塘里的小鱼,枯竭的河谷里快死的泥鳅等。当他们发现哲学辩证对于自己写作的弥补时,竟然将诗歌写作与诗歌写作融为一体。他们是有机的结合,甚至是天衣无缝的。这种哲学与诗歌的嫁接行为被美化为具有特别重要哲学意义的诗歌。为了寻找到更多更好的故乡记忆,诗人们坚信自己的灵魂就住在那个记忆中的故乡。

      而实际上,这种关于故乡的虚无缥缈,在毛泽东的“别梦依稀”的诗句中就有强烈的反映。这种极其特别的故乡情感,对于许多年少离家出走的政治家,革命家,科学家,学者来说,则更加具有切身的感受。当然,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故乡情感最后又量变为“四海为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浪漫主义情感及其浓厚的英雄主义情感抑或兼有深厚的乐观主义色彩。而谈到这个英雄主义的故乡情感时,我们会通过国家意义的英雄是不能回家的。阿尔巴尼亚的著名长诗《第八个是铜像》就明确表达了国家英雄与回家的辩证情感。
    《七律·到韶山》

      作者:毛泽东

      原文: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而实际上我们在这里需要重申的是,之所以会在关于祖国与故乡的冲突中出现了类似状况,实际折射的是一个关于祖国大还是故乡大的问题。因此,在今天的论文中,我们深层次的牵连到的一个概念问题就是,当国家的山河破碎时,故乡是否还存在的辩证问题。战争的仇恨似乎从来没有阻挡过对故乡的思念。我们必须承认这一客观性质的存在。文学创作也同样。无论故乡是几重奏的概念,都离不开祖国与国家。

    《四》第二故乡思想的形成与确立,证明了诗人对于故乡的诅咒与远离的最初思考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举世瞩目的著名学者娄德平先生。这是个在战乱时期就流浪远方的诗人兼作家。他身上所体现的故乡情感则更有一番风韵:家是什么,是太阳,是星辰,是河流,是大地。当我落叶的时刻,大地每一个角落都是我神圣的归宿。当我们决定创作这篇评论时,实际上有很多方面的顾虑,它是否会动摇诗人曾经坚定不移的故乡情感呢?应该不会,因为他们已经学会在第二故乡中坚强的生存并写作。当然,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当下可能会思考的区间,也就是说,这个第二故乡是否就是诗人心目中的远方呢?

      实际上,关于诗人故乡文学价值的问题就是一个故乡在诗人心目中价值有多少的问题.他可以是一枚邮票,可以是一个虚词,或许也可以仅仅只是容纳下故乡两个字的空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形容这两个字的空间呢?或许就是个1厘米的空间,或许是几平米的空间,这完全要靠个人的理解。故乡是个很奇特的文学题材,很多获得世界最高文学奖的文学作品或诗歌都是故乡题材的东西。实际上,关于故乡本身也是个非常奇怪非常复杂的概念,最最具辩证思考的口号之一就是,一个人可以背叛他的祖国,但是他决不会背叛自己的故乡。在某种程度上,故乡已经被诗人认定为是普世的,超越国家概念的东西。我们或许可以忘却自己的国家,但是有时侯却不能忘却自己的故乡。

       当娄德平那一代出生于40年代的诗人及其作家崛起时,实际上正是中国步入地下文学的时代。也是祖国与故乡概念非常混淆的年代。放眼世界,放眼全球是那个时期非常荒诞的概念。打倒美帝国主义,解放全人类成为那个时期最鲜明的意识形态及其文学口号。文学创作及其诗歌创作成为世界宣战的武器。有时侯我们很难解释这代诗人复杂的文学情感。而当他们发现发生在百年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并不能代表具有特别重要民族意义的文化概念时,他们这一代人最先举起了文化复古的旗帜。与后来文学创作中的人性回归人性解放论相比之下,这种复古对于中华文化的复兴来说,可能具有更加深刻的积极及其深远的意义。新中国的诞生对于这代诗人,作家而言,祖国只是个概念,而他们更热衷于珍惜失而复得的故乡和家乡。

    《五》在步履维艰的回乡之路上,我们有没有计算过从远方到故乡的距离呢?

    这是个诗人在创作故乡题材诗歌中一个非常容易被精确化的概念。从远方到故乡的距离可以是一衣带水,也可以是一带一路的概念,亦可以是从生命到死亡的距离,也可以说是从光明到黑暗的距离,也可以说是从彼岸到对岸的距离,亦可以是一种超越,当然更可以是一种仗量的结果。

    诗歌及远方绝对应该不是孤立的概念,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既可以是一种情感的延伸,亦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收敛。我们在欣赏有关故乡题材诗歌的时候,实际上是隐藏着某种回归的期待情感包括其中。但是,当初为什么自己会离开故土离开家园呢?远方是灵魂召唤的高地,故土是灵魂回归的归宿。诗人的故乡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宿命的美学机制。但是,至于如何定位这种关于故乡的美学机制实际上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她可以是一种道德美学,也可以是一个信仰美学,同时亦是一个关乎国家情感的美学原则。

    《天涯在近处》

    一回顾  天涯已在近处
    或许  模糊的更多  包括了无数次的号角
    沙漠里  我的泳姿
    以及一只鸿鹄低翔时的倩影

    都已随往生的炮竹
    走远
    动人的故事  多以男女为主线
    或大喜  大悲
    或悲喜交加的结果
    却并不等于  两个人的爱相加
    天空多数时候是蔚蓝的
    这是我想象得不够深远   我懂的道理已经是多的了
    却依然分不清  出发是什么概念
    跌倒又是什么概念
    还有歇息  再出发

    我一直在琢磨  目标和目的地的异同
    以及和天涯的联系
    天涯不是目标  也不是目的地
    而我的念想
    譬如  我对故乡
    问候总蕴带着悲切
    不管我走多远  母亲的子宫都是我的零公里处
    旧俗俨然
    母亲总在低处
    看那朵云  
    乌云密布时  母亲在近处
    晴空万里时  天涯在近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素魄清魂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3 04:0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22-3-4 05:15:35 | 只看该作者
    苗洪老师的文字都那么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10 12:29 , Processed in 0.0829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