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咏陶元藻用良乡题壁韵 孤村题壁事非新,叹息贤才多误身。 燕塞彤云羁客冷,卢沟夜月阮囊贫。 墙头佳句真堪赏,席上随园最可亲。 九试棘闱无足惜,吟朋携手即芳春。 2021.12.3. 陶元藻[清](1716~1801),字龙溪,号篁村,又号凫亭,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贡生,九试棘闱,屡荐不得上。历游燕、赵、齐、鲁、扬、粤、瓯、闽之境。诗文均负盛誉。游京师,题诗良乡旅壁,袁枚见而称赏,为撰《篁村题壁记》。 ~~~~~~ 袁枚北上,不知不觉进入河北省境,在夜宿良乡时,又在客栈的墙壁上看到一首自己认为的好诗,这首题壁诗亦未署真名,诗末仅有“篁村”两字,录下于:
满地榆钱莫疗贫,垂杨难系转蓬身。
离怀未饮常如醉,客邸无花不算春。
欲语性情思骨肉,偶谈山水悔风尘。
谋生销尽轮蹄铁,输与成都卖卜人。
此诗五十六字,既写出了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外出谋生的离怀;又感叹收入还不如一位算命的星相术士,同时反映出清代中叶交通工具的情况,无论是马匹或马车,都用铁片作蹄或以铁皮包在木轮的外面,这样才经得起长途的磨损。
袁枚对此诗很欣赏,也很同情,就借来纸笔,信笔在壁上和了一诗,句曰:
天涯鸿爪识前因,壁上题诗马上身。
我为浮名来日下,君缘何事走风尘。
黄鹂语妙非求友,白雪高声易感春。
手叠花笺书稿去。江湖沿路访斯人!
篁村是谁。问了好几人,也是都说不知道。袁枚只好再将问题摆在心中,顾自己到京城报到。
乾隆三十四年八月十一日,江苏学政梁国治在府第宴客,袁枚被邀请参加,席间另有一些诗人,既有老朋友,亦有新朋友。其中有一位名陶元藻的诗人亦在座,萧山人,声音很拗口,原因是萧山人的声气很“硬”,即乡音很重。不过由于经常走南闯北,说的话近似北京话,所以基本上能听得懂,交流没有障碍。
酒席间诗人们不免要写诗。在陶元藻的案桌上,放着一首已经写了的诗,且有印。这时忽然进来一个人,叫陈古渔,他经过陶元藻的座位时,冲口说了声“篁村亦在座”。
袁枚听到篁村两字,似曾相熟,“篁村”是谁?不一息就想起了乾隆十七年的事:良乡题壁诗。原来新朋友诗人陶元藻就是篁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由于相互仰慕,从此,新朋友成了好朋友。
人世间的事,有太多的偶然性。假如不是这一叫,一般情况下,新朋友不会知道别人的小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