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司马鸣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发] (原创中篇连载传记小说)皇族的后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44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2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8 08:0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司马鸣冀 于 2022-5-18 08:13 编辑

    第十回   理智经营家庭,看好国家光明前景

            某一天,当司马亮赴约出现在金菊面前时,她被这位看上去腼腆而有点单纯的青年军官征服了,他如同荷叶出水,一尘不染,竟然不懂得男女谈恋爱的基本章法,被动的迎合金菊的提问,好像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一般。司马亮自报家门:“我家是关中农村的,父母健在,我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二,现在牧区某州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本人高中文化程度,喜欢读书,爱好写作,现希望找一位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金菊笑道:“司马君志向高远,小女子我只是个普通铁路职工,可能不是你如意的对象!”
    司马亮道:“工农兵本是一家,你我均有诚意,就可能水到渠成!”
            一周后,司马亮在高原军营里,人生第一次收到一位淑女的来信。私信可公开的内容是:与君在西宁一别,本人感觉有一缕清风在耳边回响,是的,爱情需要真诚。可是,真诚需要时间培养,需要彼此信任加持。你我虽在一个省工作,但在距离上是天南海北,天各一方,你我要真正走到一起,难度不亚于攀登喜马拉雅山。
    司马亮给金菊的回答是借助名人名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有我两真心相爱,心心相印,自然距离不是问题。我清楚,你的血液里有你父亲曾为军人的血液,我相信你对于一个爱慕你的年轻军官的品质判断。
    谁想,司马亮的生硬回信惹恼了金菊,她火速给司马亮回信,退回了彼此曾经交换认识的司马亮相片,并索要自己的照片,表示自己与司马亮性格合不来,不愿彼此耽误时间。
            世上十个男儿九粗心,司马亮莫名其妙,对金菊如此绝情很是无奈,他在失落中奋起反击,回信退回了金菊二寸半身照相片,并附一首打油诗道:痴情一心费猜祥,岂料不诚词猖狂,他日若问正经事,形影相吊多思量。此后月余,司马亮为此事心情不畅。
            部队多有热心人,司马亮与金菊介绍人月老孙参谋长冷静分析后,认为事出有因,可能是金菊考验司马亮,故而与司马亮的领导吴科长商议,利用工作间隙,去刘金菊家拜访其大人,一探究竟。吴科长带司马亮去海晏基层部队调研返回途中,顺路专程去西宁刘金菊家拜访,冯三妮对此表示欢迎,她对吴科长道:“我家金菊不懂事,让科长您如此热情费心!”并督促金菊出面解释。
    司马亮见到金菊从自己闺房出来后,一头烫发,身穿青色喇叭裤,上着白衬衣,时正值六月,有点赶时尚的味道,便有点看不惯。吴科长对金菊的时尚打扮不以为然,于是问道:“小刘呀,我知道前段时间,你与我的同事司马亮谈对象,他比较单纯,说你俩已经分手,我不相信,特意来你家求证此事,并希望你俩尽释前嫌,重归于好!”
    金菊道:“谢谢吴科长的好心,我与司马君认识不久,没有大的矛盾,只是我俩接触后感觉性格上合不来,就此好说好散,互不耽误!”
            吴科长见金菊去意已决,便和司马亮一起,与金菊的母亲冯三妮道别。路上,吴科长道:“司马亮你还年轻,相信以后会有更适合你的姑娘等你。”
            司马亮道:“谢谢吴科长对我的关心,今天我看到刘金菊的时髦模样,很是反感!”
            吴科长笑道:“现在改革开放了,地方上的男女青年穿戴,思想都比较解放,无需大惊小怪。”一路无话。

            刘醒对女儿金菊的婚姻十分关心,当他最近出差归来后,得知金菊近期的表现后,非常震怒。当晚,父女俩彻夜谈心交流意见。最后,刘醒决定道:“金菊,我知道你与你妈有误会,有心结,这完全与你在老家的生活经历有关,你认为你妈干涉你的婚姻,这是你的不对,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儿女好,你不能因为偏见和父母对抗,而把一桩很适合你的美好婚姻机会亲自毁了,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你和司马亮的姻缘还有一线生机,你如果不醒悟,不争取,将来会遗憾终身!”
            金菊从未体会到父母如此关心自己,她委屈地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
            冯三妮把金菊的思想变化情况,与好友何姨交谈。何姨抱怨道:“你家金菊太倔强,因对抗母亲而拒绝好事,让人想不通,而且几乎把事做绝了,人家司马亮的领导吴科长都出面了,她竟然当面拒绝人家,以我看这事挽回的余地很小啊!”
            冯三妮央求道:“好我的亲姐姐,好我的孩子她何姨,金菊的婚姻大事,你老人家一定要帮忙!”
           何姨道:“我老公是司令部的参谋长,人家司马亮是政治部的干事,婚姻大事不能靠命令行事,我让我老公试试看吧!”

            在青海高原某州军分区,司令部何参谋长对自己介绍的婚姻对象,被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拒绝而生气,他私下认为,从农村入伍到部队的司马亮,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好战士好干部,被女孩拒绝的原因可能是其不会谈恋爱,但也不至于被人家三下五除二就拒之门外。当吴科长给他汇报该情况后,他觉得自己在下属面前很没有面子。恰巧此刻,他接听到妻子何英的电话情况汇报,于是,如此这般的给何英交代了一番。

             一个月后,司马亮突然收到一封从西宁寄来的信件。司马亮漫不经心的打开该信件,金菊在信中对司马亮的断交打油诗颇有意见,认为他不懂女孩心理,对人回信看似热情,其实内心冷漠,之所以关系到如此地步,是因为他误会了自己。
            司马亮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女孩真是恬不知耻,明明是自己拒绝了人家,现在反而倒打一耙。于是把此信件顺手丢在一旁,不在理会。
            又一个月后,司马亮奉命去兰州军区渭南某培训基地参加干部培训,半个月后培训结业,返程回到西宁,进驻省军区招待所。当天傍晚,冯三妮领着金菊来找司马亮,司马亮没有理会面带微笑的金菊,但对于冯三妮忠心耿耿地为女儿操劳所感动。金菊对司马亮道歉道:“我不知好歹,故意和我妈作对,不小心却故意伤害了你,实在对不起,还请你原谅!”
            司马亮生气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俩合不来,为何现在又要开始,婚姻大事是儿戏吗?!”
            冯三妮也赔不是道:“金菊误以为是父母包办自己的婚姻,故意和我们作对,其实她内心也很喜欢你,但不想自己的无知却得罪了你。这次我带她来找你,一是金菊觉悟了,后悔了,二是表示我们家的诚意,我和女儿一起来,是做个见证,希望司马你大度一点,给我家金菊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说罢,冯三妮领着金菊恋恋不舍的走了。司马亮一时无语。
            刘醒知道,这次金菊与母亲一起去找司马亮,是自己与金菊谈心的结果,说明金菊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和好心。更重要的是,何参谋长通过妻子何英,给冯三妮透露了司马亮的出差活动轨迹的秘密,这在军队是大忌。但为了成人之美,有情可原。刘醒心想,有这么多热心人运筹帷幄,金菊和司马亮的婚姻有望“破镜重圆”。他也希望金菊作为家中姊妹弟弟中的老大,能在婚姻大事上带个好头,了却父母的良好心愿。
           鬼使神差,后来司马亮竟然首先被金菊父母的诚意所打动,原谅了金菊对自己的无理,以至于后来他和金菊和好如初,再后来,金菊和司马亮顺利结婚并生子,金菊为此笑骂司马亮“傻瓜”:你与我结婚,又不是我的父母,天生是孝敬丈人丈母娘的“奴才”。司马亮笑说:不打不相识,自古夫妻是冤家嘛。金菊爱学习,这对司马亮思想触动较大,夫妻两比翼双飞,先后拿到了自学本科文凭。后来,司马亮被中国工行银行系统,评为高级职称;金菊也先后通过考试,分别拿到了省级、兰州铁路局系统和全国级经济师职称;受此影响,他们的儿子司马超前大学毕业后,也爱学习成瘾。

            刘醒在儿女的婚姻问题上比较大度,比较深入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机,从中循循善诱,做好启发觉悟的工作。而不是妻子冯三妮那一套,有点强人所难,逼人就范。二女儿银兰高中有个姓常的同学对她情有独钟,两人同时参加高考,银兰离高考录取分数线仅差三分,而与大学失之交臂。而她的同学小常却顺利考入名牌大学。小常同学从大学到参加工作,都一直追求银兰,银兰鉴于姐姐金菊的教训,一直不敢答应小常的追求,她怕母亲冯三妮的横加干涉。后来,银兰参加银行工作后,和金融大专班同学程嘉威自由恋爱并结婚,其母亲冯三妮心里不乐意不满意,嫌人家是青海人,但银兰意志坚定,冯三妮只好看着银兰嫁了人。刘醒告诫冯三妮:儿女们的婚姻,不能强调门当户对,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儿女们心里满意。其实银兰嫁的不错,其公公和婆婆均是医生,公公是西宁大医院的外科大夫,婆婆是企业医务所里的医生,其老程家祖上是大户人家,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银兰对此很满足。

            刘醒的大儿子,由于幼时体弱多病,比较娇惯。因而成人后就比较任性,但其在校学习很有悟性,语文成绩特别优异。因其天性贪玩,好抱打不平,从而荒废了学业,初中毕业后,早早就参加了铁路工作。刘醒对大儿子有点恨铁不成钢。他心里清楚,改革开放前自己长期在农场在五七干校工作和劳动,对儿子疏于管理,妻子冯三妮对大儿子比较娇惯,加之其少年成长期间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新社错过接受良好教育的契机。对此,刘醒为大儿子遗憾。新社上班后感觉很新鲜,他尊重师父,十分好学,因而受到机务段领导和师父的一致好评。
    可是,一件事让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刘新社上班第二年的冬季,有一天傍晚他下班后,发现有四五个小青年打群架,而且有的拿棍棒,有的拿砖块,新社劝架并同情受欺负的一方,他在拉架的过程中,急红了眼的一方,在混战中一砖头砸在刘新社后脑勺凸出部位,他的脑部五分之一脑盖骨被打碎,当场昏死过去。
            打群架双方当即鸟兽散。好在与刘新社同行的女朋友黄丽,哭喊着求人帮助救人,刘新社被路过好心人及时送入就近铁路医院,新社在抢救的过程中昏迷了七天七夜,其无业女朋友黄丽陪了他整整七夜。第八天,刘新社终于大难不死,慢慢地清醒过来。
            冯三妮这几天没有上班,白天陪着新社,她整天以泪洗面,总感觉是自己近来没有照顾好新社,才会出现这么大的灾难,这让她如何向因公出差在外的丈夫刘醒解释。看到新社清醒过来,她心里默默感谢观音菩萨,使神仙保佑自己的大儿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刘新社出院后,在家休息了半年,其单位没有给他发工资,单位领导认为他参与了打群架。对此,刘醒为儿子出面与其单位协商沟通,新社的女朋友黄丽跟进作证,刘新社单位认可其父刘醒,为其儿子争取重新工作机会的道理,该单位取消了准备给刘新社企业除名的决定。
    不久,早与刘新社同居的黄丽,掂着大肚子与刘新社举行了幸福的婚礼。对于新社与黄丽同居问题,冯三妮是睁一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有看见。因她白天上班,而此时间是黄丽在家照顾新社,她对此很无奈,反而认为黄丽对刘家有功,其与儿子同居只是迟与早的问题,最终要结婚嘛。刘醒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冯三妮无形之中,鼓励了大儿子与未婚妻黄丽婚前同居,似有不妥,虽不违法但可能会给儿子与黄丽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可预知的阴影。不久,黄丽为刘新社生了一个大头儿子,取乳名强强,大名大龙,刘家人欢天喜地庆贺,黄丽为自己肚皮争气而得意。

             刘铜梅的婚礼与哥哥的婚礼相差仅两个月左右,均在同一年。铜梅学习不太用功,高中毕业后,上了商业营销技术培训学校,算是中专毕业。铜梅长相较好,特别是脸蛋上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颇让人喜爱。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如花似玉的芳龄,因而难免有不少仰慕者和追求者。冯三妮对三女儿铜梅最不放心,怕她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被坏人欺骗。因此,象对待金菊的婚姻一样,她要横加干涉,铜梅开始反对,但她害怕妈妈的虎威(冯三妮相数老虎),后来想明白妈妈是为自己好,反而乐意妈妈为自己的婚姻操劳,有妈妈亲自把关,自己也懒得费心。
    后经冯三妮托人介绍,铜梅认识了在本省牧区武警某支队当后勤助理员的刘辉,与刘辉认识不久,铜梅知道对象老家在宁夏农村,兄弟姊妹八个,这可吓坏了铜梅,刘辉几次来信询问铜梅对婚姻的态度,铜梅回复刘辉,说自己年龄还小,不想这么早谈恋爱,之所以与刘辉相见,是自己母亲逼迫的原因。
            铜梅的小伎俩和耽心,被刘辉了如指掌,他来信询问她是不是嫌弃自己家是农村的,是不是嫌弃自己兄弟姊妹们多,而影响她以后自己婚姻生活质量。铜梅对此问母亲冯三妮咋办?冯三妮道:“看你这点出息,人家是军官,将来进步空间很大,农村咋了,你爸爸也是农村出来的,你姐夫司马亮也是农村出来的,你这小冤家的心思我知道,主要是嫌弃人家兄弟姊妹们多,怕以后应酬麻烦。这不是问题,兄弟姊妹长大都会独立生活,不知你究竟耽心啥!”
    铜梅于是想到大姐夫最近要回西宁,想征求一下姐夫的意见,再说了,姐夫毕竟也是当兵的。司马亮对此感觉小姨子太单纯,认为铜梅大姐和二姐均是二十四五岁谈恋爱,而二十出头的铜梅,很明显还没有做好嫁人的准备。于是,司马亮说道:“铜梅你听好了,妈妈让你早早嫁人是为你好,二十岁刚好是法定结婚年龄,你马上就二十一了,妈妈让你与现役军官谈对象,要比找一个无所事事的社会青年强很多,也是对你将来负责。所以,不要太计较所谈对象家是农村的,不要在乎人家兄弟姊妹多,这些事刘辉以后自己会处理好的,并如此这般的教铜梅如何给对象回信。

            刘醒对铜梅早早结婚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她应该向其大姐二姐学习,铜梅自己应该先自学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才可能以后较好地驾驭自己的婚姻大事。冯三妮不以为然,劝丈夫道:“女大不可留,留来留去成冤家”,铜梅不像咱家老大老二有主见,比较单纯,她早嫁人让丈夫管着,咱俩早省心。”
            后来,铜梅与刘辉认识不到一年,但相谈甚欢,刘辉督促铜梅结婚。铜梅征求父母意见,出乎意料,刘醒和冯三妮一致同意铜梅与刘辉结婚。对此,刘辉很感激丈人丈母娘的明智和大度。
            刘醒和冯三妮在一年多之内,给大儿子完婚,送二女儿和三女儿出嫁,且不收一分钱彩礼,一时在街坊邻居之间传为美谈。

            给儿女们办完婚事,刘醒不觉有点心力交瘁和身体疲惫,这是他从未有的感觉,他心里问自己:我才五十六岁,怎么这样快的就老了吗!他最近看到一个文件,在青海工作的干部,原则上五十五就可以申请离休退休,他心里清楚,这是中央政策向边远高寒高原地区干部倾斜。于是,他决定向组织申请离休,这样,自己腾出一个位子,也有利于组织提拔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干部。组织认为,刘醒工作经验丰富,还可以继续留下来发挥余热。刘醒去意已决,后来组织批准了他的申请,离休前的科级职务,离休后按政策享受处级生活待遇。对此,刘醒很感谢组织对自己的照顾。而冯三妮,在丈夫办好了有关离休手续后才知道此事。为此,冯三妮很生气,认为丈夫不尊重自己,一辈子大男子主义,一言堂,个人说了算。
    刘醒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的小九九,是考虑咱新宁刚刚上大学,耽心以后的分配问题。这有什么难的,只有咱儿子自己争气,大学毕业分配是不成问题的!”
    冯三妮不服气道:“就你刘醒能,咱以后走着瞧,看谁是对的!”

             刘醒离休后,整天无所事事,他通过报纸新闻看到了可喜的难得机遇:国家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支持民营个体经济有序发展。于是,他在调研的基础上,决定试开饭馆,先交点学费,在商海学学游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44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22#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07: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司马鸣冀 于 2022-5-20 07:17 编辑

    第十一回   心系国家发展,向往美好生活远景

            刘醒决定提前离休的深层次原因,只有他自己心里十分清楚。刘醒作为基层办事处负责人,让自己小舅子在所辖基层干临时工,本意是让其适应城里生活,学会独立生存能力,但后果让他特别遗憾。他平时两袖清风,不爱贪国家便宜。但让小舅子进入办事处工程队,当工地零时建材仓库夜班值班员,是他给基层工程队郭队长打过招呼的。
            开始,小舅子冯有青工作责任性较强,工程队建材仓库基本安全,几年来基本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有一天,冯有青因感冒吃了点治感冒的西药,晚上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郭队长发现工程队建材仓库的一捆钢条被人偷走了,于是郭队长经请示刘醒,及时给办事处辖区公安派出所报了案,冯有青知道自己睡大觉出了乱子,吓得魂不守舍。
            郭队长为此教训冯有青道:“你这傻货,我看在你姐夫的面子上,让你做保管兼夜间值班员,谁想你不负责任,出了这么大的责任事故,这个月工资你就甭想领了,这几天就别上班了,在家等候处理吧。”
    冯有青这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人生经历从没有摊上过如此大的事故。他确实被吓坏了,他向姐夫刘醒求情,争取让工程队郭队长从轻发落自己。刘醒道:“你自己犯了错误,要听从单位处理,不能心存侥幸,让我为你开脱!”
    冯有青见姐夫帮不了自己的忙,自认为县官不如现管。于是,自己跑到郭队长办公室,跪求人家从宽处理自己。郭队长本意是想吓唬一下冯有青,自己在其他职工面前好解释。谁想,冯有青胆子小,自己认真起来,他又不好明讲算了,于是就说:“冯师傅,你犯了错误,要知错就改,不要再搞歪门邪道,四处求人,你走吧,我这里还忙别的事情呢!”
           冯有青失望地回到工地值班室,这天晚上是周末,工地上就他独自一个人,他越想越自责,认为自己给姐夫丢了脸,给郭队长丢了脸,大家都不原谅他,于是冯有青就有了一死了之的极端想法,为此他把工地上的工业酒精参在凉开水里,迷迷糊糊喝下去之后,他把绳子绑在窗框上,做了一个套子,然后把头伸进去,紧接着两腿发软………
            第二天上午,怕工地出问题的郭队长,来到工程队一眼就发现了吊死的冯有青。他紧急给办事处驻地派出所报案,并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刘醒主任汇报了有关情况。
    派出所公安的同志与刘醒和郭队长经现场勘察,联系到工地近期钢材被盗案件,认为是冯有青胆小怕事,害怕追究责任而寻了短见。公安同志走后,人高马大,三十多岁的郭队长,愧疚地给刘醒跪了下来,自责道:“刘主任,对不起,我辜负了您的信任,没有照顾好冯有青师傅,出事前,我也只是想吓唬他,让他增强责任心,谁想却害死了他,我有罪,请刘主任撤我的职吧!”
    刘醒道:“这事我不全怪你,怪就怪我把这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临时安排到咱工程队,给你增添了麻烦和工作管理上的难度,现在冯有青死了,我们一起合力把他的后事处理好就行了!”
            郭队长哭泣道:“我现在后悔得很,不该吓唬冯师傅,我知道你是为他好,想让他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我却苛求他,他如今死了,我愿为冯师傅披麻戴孝送葬。”
    刘醒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公私不能兼顾。小郭,我真的不怪你,现在逝者为大,我恳求你代我为冯有青选择一块墓地,处理好他的后事,也算是你帮了我的大忙。”

            冯有青的死,让冯三妮痛不欲生。娘家这颗男丁独苗,去世时才三十九岁。本想让他逐渐适应城市生活后,给他在农村找一个适合照顾其生活的女人,没有想到他却因工作失误寻了短见。于是,冯三妮与刘醒商量后,就把弟弟冯有青的丧事,赶到邮电局发电报,分别告诉了二姐二妮、四妹四妮和五妹五妮。
    姊妹在西宁相聚后,难免老泪纵横,伤心欲绝,也难免抱怨三妮没有照看好冯有青弟弟、五妮的哥哥。冯二妮为弟弟的死哭得很伤心,但她没有责怪三妮。冯三妮号啕大哭,任凭四妹四妮的埋怨。这位有着男子性格的四妹,好出面为老冯家“仗义执言”,但冯三妮作为姐姐,对此却非常反感。在冯三妮看来,弟弟冯有青在老家处于无人照顾其生活的地步,而她一心为弟弟好的人,现在却成了罪人,为此她哭成了泪人儿。         
    五妮没有当面责怪姐姐三妮。那年她负气离开三妮回老家后,受到母亲李氏严厉斥责,再后来随着她年龄增大,以及嫁人后有了自己的子女,理解了当年三妮姐姐的处境,为此很后悔当年自己的任性。加之后来她婚姻不太尽人意,最困难的时候,姐姐三妮和姐夫刘醒给予了她经济上的尽力帮助,为此很感激三姐,因而不愿为傻哥哥冯有青寻短见的事而去得罪三姐三妮。

            办事处工程队郭队长,为冯有青寻觅墓地算是费了心思,他经过向有关部门请示,及时在西宁南山为冯有青争取到一块风水宝地,冯家四姐妹对此非常满意。据说,此前有好心人为冯有青的丧葬请了风水先生,先生称这是一块上好墓地。但愿这位因故逝去的亡人,一路走好,在这山坡上远离红尘,长久安息。

            光阴飞渡,刘醒的大女儿金菊的男孩司马超前,不觉已经长到五岁了。这一年,刘醒的大儿子新社妻子黄丽、三女儿铜梅、二女儿银兰,很幸运地在同一年时间内,先后分别诞生了三个男婴,即家孙刘大龙,二外孙刘向军,三外孙程清。大家庭一下增加了这么多人,家庭生活成本费用成几何数增长。刘醒心想:二女儿银兰的孩子,人家有爷爷奶奶帮助照顾,而自己的家孙,大女儿金菊的孩子、三女儿铜梅的孩子均因女婿是军人,都需自己和妻子冯三妮为儿女操劳,女儿们都上班,做老人的,不主动帮忙带外甥不行啊!
    于是,刘醒决定离休后,做一点小生意,这是现行政策所鼓励的,再则做生意在经济上可以帮助儿女们,他为此想了很多。

            刘醒有着雷厉风行的作风,说干就干,他先在市区开了一家牛肉面馆,高薪请了大厨师,并从老家叫来侄儿刘阳光及内外甥徐共社帮忙。饭馆生意开始一年内很是红火,早上有油条、豆浆和肉菜包子,上午以后有各式面食、米饭和小炒菜等,客朋满座。
    不久,又有一家牛肉面馆在同一路段对面开张,恶意竞争让刘醒不胜其烦,生意开始冷清,营业款越来越少。内外甥徐共社(冯二妮长子)和堂侄儿刘阳光(三堂伯父之孙),先后被其家中老人,以多种理由叫回老家,聘请的大厨师也闹着给自己加薪。面对如此惨淡经营局面,刘醒当机立断,关闭饭馆,再另做打算。

            是年,司马亮因金菊无力单独带孩子,决定从部队转业。前两年,金菊和司马亮分别参加了成人高考后,金菊被吉林铁路经济学校(中专)录取,司马亮被青海师范学院暨驻军某部队联合举办的大专班录取,夫妻两同时上学,让冯三妮特别为难,因家孙大龙、三女铜梅的儿子向军尚小,都在吃奶。她还在上班,无精力照顾金菊的儿子司马超前。为此,司马亮请来自己母亲王氏给自己看孩子,铜梅的女婿刘辉请来自己的二妹芳香帮忙带孩子。唯有银兰比较超脱,有公公婆婆帮忙带孙子小清。但这一切亡羊补牢的办法,还是免不了让冯三妮为家孙和外孙们操心。
            司马亮大专毕业前夕,母亲王氏闹着要回老家,司马亮挽留不住。于是他征求远在吉林铁路经济学校学习的妻子金菊意见,金菊不假思索地回信说:司马亮,你要求从部队转业吧!对此,司马亮无语。
    金菊中专毕业回到西宁后,见到婆婆后问其为啥不愿带孙子,婆婆王氏说:“好我的儿媳,我咋不愿带自己孙子呢!事情是这样的,我从关中老家来西宁后,你大嫂早已经生下了我大孙女槐花,最近我三儿的媳妇又生了一个女娃,她们妯娌俩都叫我回老家,帮自己忙带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让我如何是好,所以,我在西宁很心急,都是儿女,你说我该咋办?!”
    金菊无语,只好坚持要求司马亮赶快转业。司马亮所在部队的领导邱主任家属,正好与司马亮的妻子刘金菊同住在省军区草地家属院,于是她找到邱主任夫人郭小梅诉苦,郭小梅很同情刘金菊目前的处境,她后来把此情况反馈给邱主任,邱主任批评夫人传话,说司马亮大专刚毕业,是部队培养的人才,让其现在转业是不合适的。郭小梅求情道:人家小刘丈夫的情况比较特殊嘛。邱主任摇了摇头,没有再接妻子的话茬。
    但第二年不久,部队组织最终同意了司马亮的转业申请。为此,司马亮感觉对不起组织的培养。邱主任安慰司马亮道:“现在国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你提前转业,也算是咱部队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持嘛!”
    司马亮虽对部队有留恋之意,但家庭现状却令他无话可说,只好郑重其事地向邱主任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司马亮从部队转业后,带回近五千元转业费。这在当时国家鼓励农村万元户的情况下,这笔钱也算弥足珍贵。刘醒对大女婿早早从部队转业有点惋惜。为此 利用自己在西宁的人缘老关系,为女婿在地方找工作奔忙咨询。后来,其大女婿被省安置办分配到西宁市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上班。在地方工作后,司马亮对岳父在离休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工作问题,身体力行跑上跑下咨询,心里十分感动。因了,其妻子金菊道:“书呆子,别空发感想,为我爸的生意经做点实际贡献吧!”
    于是,司马亮把自己的转业费交给了岳父,为支持其岳父刘醒再创业功不可没。是年不久,刘醒在市区一遇新开发的综合市场,申请了一个商铺摊位,新开张了一家粮油门面铺。开办粮油米面生意,让刘醒在商海如鱼得水,生意一开始就红红火火。这位老农家子弟,对粮油的生意经,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关系。此后,刘醒和提前退休的妻子冯三妮,为粮油生意的兴旺奔波了近二十年,其中的酸辣苦甜只有自知。
            让刘醒最自豪的是,自己自始自终都没有忘记带动家乡亲人致富,老家的一批侄儿、外甥及侄孙们,一心奔富路。开始,老家的侄儿、外甥及孙辈们,跟着刘醒当学徒,两三年出师后,这些侄儿、外甥及侄孙辈们,相继独立开了自家粮油生意门面店。
    期间,冯三妮不时发现自家营业款,与实际支出的粮油米面钱账不符,心里就怀疑有人做手脚。她把此情况告知丈夫刘醒,提醒他留心观察一下。但刘醒用人的理念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自言自语;这可能是损耗。如此以往,刘醒夫妇经营的粮油米面生意,开始长期亏损。刘醒把此问题解释为市场不景气。有商业头脑的冯三妮,为此对刘醒稀里糊涂经商意见颇大,斥责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刘醒不以为然笑道:“我这是扶贫,不然堂侄儿侄孙及外甥们,那有本钱去经商。
    后来不到十年工夫,这批由陕南老家来青海经商的堂侄儿侄孙及外甥们,均在西宁购买了商品房,当上了小老板及城里人。据说,在老家这批先富起来人的影响下,秦岭大山一域里临近的亲朋好友,先后有上百人在西宁做粮油米面生意等。刘醒对此很高兴,盛赞儿孙们赶上了好时代。老家的儿孙们,对刘醒老人的大度豪情满怀敬意!

            自离休后,刘醒除了爱看晚间电视新闻联播外,同时对《参考消息》爱不释手,陶醉其中,并颇有心得。他通过了解国事家事天下事,经常对儿女及其孙辈们说:今朝国人赶上了好时代,中国特色前景光明,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打破了过往历史上闭关锁国的禁忌,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学习互鉴,意义重大,事关咱中华民族复兴根本大计。
    同时,刘醒通过业余学习观察,感悟了一条自认为的真理:即交通和能源,是一个国家兴衰的命脉。因了,他痴迷的关注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暨煤炭、石油及油气田的发展信息,尤其是我国在某地发现了新油气田等资源,他就会像一个老小孩一样,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刘家儿孙聚集时,他会象教授一样,给大家讲解世界和我国石油及海上油气田的发现和开发情况,理论上一套一套的,有点不亚于专业教授的水平。对此,亲们及刘醒有时住院的一批批病友,均十分敬佩。

            话说刘醒的二儿子新宁,其大学即将毕业那年,毕业分配成了问题。冯三妮本来对刘醒自愿提前离休就有意见,这不,现在二儿子毕业分配成了大问题。原因是,其儿子刘新宁上大学时,本来离录取分数线还差几分,当时国家教育部新出台了改革新政策,象刘新宁的情况,可以上自费生,但不包分配,如果本人志愿去边远落后地区工作,可参与应届毕业生毕业分配。为此,刘醒拿出做生意的少部分流动资金,全力支持二儿子上大学。现在,儿子新宁毕业想留在西宁,刘醒表示对此无能为力,还说下基层到边远落后地区工作,可以锻炼人嘛。
    冯三妮不这样认为,她责怪丈夫刘醒对儿子毕业分配漠不关心,当初如果听她话晚离休几年,说不定新宁的毕业分配就不是问题。好在新宁自己争气,不久他在省城找了一家新成立的牧工商企业单位。后来,新宁又跳槽到一家国有新闻单位工作。刘新宁结婚较晚,三十岁才找到他认为合适的对象,并在结婚一年后,其妻李娟給他生了一个千金,娶乳名刘依依。对此,其爷爷刘醒和奶奶冯三妮,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女。

            刘醒的粮油生意,曾经一度持续红火,为此吸引了其大儿子新社的业余参与。不久,三女儿铜梅停薪留职,也想自己开办粮油店,但其女婿刘辉从部队团职退役,抹不开面子,不想让妻子铜梅做生意。刘醒为此教训刘辉,要用新眼光看待个体经商做生意,年纪轻轻不能太保守。
    后来,刘辉自己认识到,其岳父的认知和经验是对的,他的家庭因铜梅做粮油生意而比以前富裕多了。这位农村出身的农家子弟,靠组织培养和自己的刻苦努力,进步到正团职,退役后没有回老家宁夏,完全是为了照顾铜梅的情绪。但他十分顾家,对父母尽孝,对众多兄弟姊妹友善,并尽力在经济上帮助老家亲人。为此,铜梅对丈夫刘辉虽颇有微词,但她却十分尊重丈夫。

            光阴如梭,时间不觉走过了八年。刘醒的生意有了好回报,于是他在西宁买了一套近九十平方米的商品房。之所以买商品房,是源于过去分配的一套公房面积较小,自家子女较多,现在都已成婚,女婿们和小儿媳都有房子,而其两个儿子新社和新宁目前都没有房子,于是只好自讨腰包买房,以解决家庭儿孙满堂后的聚集拥堵问题。
    近来,冯三妮发现住在家中的大儿子新社与妻子黄丽闹矛盾,黄丽一连几天跑到娘家不回来。这小夫妻两闹别扭,不曾想直接影响了其儿子刘大龙的心情,于是采取逃学的方式对抗。刘新社对此大为光火,采取粗暴手段教育孩子,谁料刘大龙吃软不吃硬,索性不上学了。刘醒感觉大儿子新社与儿媳的矛盾不同以往。于是让大女儿金菊和女婿司马亮陪同他二老,约谈黄丽父母即新社的岳父岳母一起,共同做新社与黄丽的思想工作。开始,这样的思想工作对新社和黄丽夫妇有效,因为大家都为刘大龙的将来担忧。所以,刘新社与妻子黄丽的矛盾缓和了一阵。但几次反复后,第三次黄丽提出坚决与刘新社离婚,黄丽提出的理由是,刘新社有家暴倾向,不但打儿子,也打自己。
    黄丽的母亲杨氏也帮女儿黄丽,诉说女婿刘新社的种种不是。这位早过花甲之年老妇人,一生养了五个儿女,仅最小的是儿子,她是黄家的绝对权威。黄丽的父亲黄立成,是个老好人,他补充道:“新社大的毛病没有,就是脾气有时不好,如果真正改了,还是一个好孩子!”
    杨氏不满意道:“你老糊涂只知其一,咱女儿小丽早与他刘新社过不下去了!”
    刘新社反驳道:“我岳父不糊涂,你这做妈的才糊涂呢!我打黄丽,是因为她这半年来经常夜不归宿,我实在气不过。”
            黄丽心虚道:“你胡说,我没有夜不归宿,我回娘家了!”
    刘新社大怒:“给你脸不要脸,直说吧,我早怀疑你外边有人了!”
            黄丽破罐子破摔道:“我也早怀疑你外边有人,所以废话少说,咱俩明天就去离婚!”
             刘醒道:“我看你俩都是不顾脸面的人,当初山盟海誓,谁也离不开谁,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正是关键阶段,你们这样闹还是人吗!”
            亲家杨氏道:“这全怪刘新社,是他毁了自己的家!”其丈夫黄立成摇了摇头,很明显,他不同意妻子杨氏的偏见,但他是妻管严,不敢公开表态。
           冯三妮道:“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家是讲道理的,谁也不希望我大儿与大龙他妈分开!”
           金菊劝道:“黄丽,你和新社以前好似一个人,有感情基础,当年他遭难时,你不离不弃,现在有点小问题,我希望你两口和好如初,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将来也不后悔。”
            司马亮附和道:“和为贵,千古明理!”
            刘黄两家人谈话不久,黄丽早早转移了家产,坚持不回头的与刘新社离婚了。刘醒夫妇对此很生气,认为儿媳太自私,如此等于毁了自己的孙子大龙。后来,刘新社与黄丽,各自都有了新对象,组建了新家庭,儿子大龙是他俩唯一的联系,且为儿子的教育问题相互埋怨。再后来,刘大龙初中毕业后,不愿上高中,冯三妮劝其上了省上一家中专体校,这是后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44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23#
     楼主| 发表于 2022-5-24 08:3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司马鸣冀 于 2022-5-24 11:56 编辑

    第十二回   孙辈脱颖而出,家遇不测祸不单行

            让刘醒值得高兴的事喜上临门,2001年金秋,金菊和司马亮的儿子司马超前,考取了上海东华大学,这让刘醒与冯三妮着实高兴了一阵。刘醒此前认为,金菊和司马亮均酷爱学习,大女儿和女婿通过自考,均拿上了本科文凭,现在只要大外孙司马超前考上大学,就等于带了好头,以后自己的孙子孙女和其他几个外孙,也会顺理成章,金榜题名,全家人皆大欢喜。果不其然,司马超前的大舅二舅,以及二姨银兰和三姨铜梅,各自携媳妇暨女婿和儿女们前来祝贺。金菊和司马亮喜上眉梢,自然欢天喜地宴请大家一番,具体吃饭喝酒细节,以及席间励志笑谈,这里不再赘述。

            人生七十古来稀,刘醒不觉年过七旬,他一边做粮油生意,一边响应政府老干局的号召,积极参加离休干部外出旅游观光活动,多次出游看惯了南方的景秀山水后,让他魂牵梦萦的还是山丹军马场。
            2002年夏季,刘醒携老伴冯三妮,自费旅游山丹军马场,故地重游,刘醒感慨良多。他曾经在此地奋斗了十六个春秋,过去的轮廓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但军马场新的巨变,又令他惊喜不已。
            据有关资料显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是国家第一批认可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山丹军马场自1949年9月建场以来,近50年一直归属军队管理,是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我军较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每年都要输出大批的骏马良骥支援国防和经济建设。特别是培养出来的“山丹马”,是我国少有的挽乘兼用优良品种,近几年来已向全国各地输送10万多匹。为我国的良马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整体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实现了由军队保障性单位向社会化企业的转变。以后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系统内企业重组战略部署,山丹军马场作为集团二级企业由集团直接管理。现为张掖市规模最大的中央驻地方企业。
            山丹军马场风光旖旎。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这里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视场地。自《牧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红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并播出后,山丹马和军马场都名声大振,成为重要的影视旅游胜地。
            此情此景,让刘醒敬佩自家祖先的战略眼光,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如今,文景之治及其汉武帝的风光不在,但作为高祖一脉相承的后裔,刘醒有时苦笑:凤凰落驾不如鸡。感叹历代历朝,多少被废除的帝王的后裔今何在?绝大多数被历史湮灭在历史尘埃里,刘姓家族本是炎黄一脉相承,先祖草民高祖打败西楚霸王,侥幸建立西汉王朝,是祖上的造化。从西汉到东汉,由盛到衰,先祖的基业被改朝换代,风光不在,也是历史的必然。但刘姓是一个庞大家族,炎黄的血脉暨汉高祖的血脉,本是一脉相承,没有被新帝灭族,就十分万幸。所以,刘醒不仅疑问:刘姓人家散居神州和世界华人圈各地,自己祖先为什么口口相传自家刘姓是皇族呢?!也许,天机不可泄露,但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根本。
            这次山丹军马场一游,刘醒想不到在总场养老院,见到了昔日老战友张志强和牛涛两位老搭档。这两位异姓兄长,均已经到耄耋之年,但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他俩见到也已经白发苍苍的刘醒,不由老泪纵横。张志强紧紧握着刘醒的手不愿松开,感激道:“谢谢老弟当年对我的迁就,否则我也许活不到今天,享受到今天离休后的师级待遇,我老伴郑云香到现在还感激说,是刘醒当年挽救了我俩的婚姻。现在,云香前夫的女儿在北京某科研单位工作,她给我生的唯一儿子在兰州一所高校当教授,我二女儿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军马场总场医院上班,这孩子孝顺,是为了我老两口留在了军马场!”
            牛涛笑道;“我不说孩子们好赖,儿孙自有儿孙福。说说我自己吧,你刘醒老弟当年转业后,分场组织上任命我接替你留下的空缺,当协理员,咱兄弟三个都当过分场协理员,这差事不好干,生产上的事情咱干惯了,可是伺候领导的事不习惯。党和国家粉碎“四人帮”后,我在分场当了分场长助理,张志强老弟又干老本行,再当协理员。再后来,我当上了分场长,我让张志强老弟当上了场长助理。志强老弟原本底子不错,但被人抓住当年的辫子不放,一直没有机会上来,后来我让郑云香替老公想想办法,开始她不愿去。我给她说,老张职务上去了,工资也就上去了,你和钱有仇吗,不想改善家庭困难的问题吗。要说困难,主要是当年郑云香一直孝顺前夫家父母,再加上张志强的父母。郑云香思前想后,找了前夫的老搭档向政委,向政委时任省上领导兼省军区政委,由于他的过问,张老弟和我成了一个班子搭档,我当分场长,他当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场长。现在我们一起退休块二十年了!”
            刘醒道:“祝贺两位仁兄后来的进步,我在地方上进步不大,主要是嫉恶如仇的性格,见不得个别领导爱沾国家便宜,因此一直是个科级干部,直到离休才享受到处级待遇。”刘醒话题一转又道,“我现在有个问题,想问老张,你老人家以后果真再没有理会石娇彩?”
            张志强道:“当年这件事,虽事出有因,还是怪咱花心,因此既辜负了我妻子郑云香,也对不起石娇彩的孩子,重提这件事,我这老脸到现在都不好意思,还是请牛涛大哥给我圆场吧!”
            牛涛道:“我知道你刘醒老弟耽心什么,当年你刘老弟是奉分场政治处高主任的美意行事,对张志强老弟网开一面,重在批评教育,让他接受教训,好好和郑云香过日子。刘醒老弟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手,既领会领导意图,又不失原则分寸,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把握中,巧妙地化解了当事三方矛盾。首先是张志强感激你;再次是郑云香感谢你,是你保护了她和张志强的合法婚姻;最后是石娇彩感谢你,你刘醒让她有了回旋余地和生活出路。后来石娇彩和我们连炊事班老吴结婚,后来还给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样加上石娇彩自己带的非婚生女小艳,儿女双全,老吴对这个女孩视为己出,一家人和和美美。即便这样,我知道张志强老弟对吴小艳有愧疚之情。再后来,郑云香找到我,说等吴小艳出嫁时,她要通过我老牛,给吴小艳送一份大彩礼。后来,张志强老弟知道这件事后,在我面前哭得一塌糊涂,骂自己当年作孽,现在里外不是人。”
            于是,刘醒道:“张兄,你要大度,郑云香大嫂是个顾及脸面的人,当年如果坚持和你离婚,既对不起逝去的前夫,也会使你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你不会又好的前程。”
    接着,刘醒提议:“请大家忘记过去,珍惜当下,请上牛大嫂和郑云香大嫂,大家在一起聚聚,也算我和三妮向大家道别。”
            在军马场附近一家私人餐馆,六位老人话别当年,叙说着今天的美好生活。尤其是冯三妮,她似乎与牛大嫂和郑云香大嫂,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冯三妮最后告别道:“看到兄嫂们住在有自己独立空间的养老院,自由自在,我和刘醒都好羡慕哟!”
            于是,牛涛夫妇和张志强夫妇,异口同声道:“欢迎刘醒和三妮两位贵客明年再来聚啊!“

            时间不觉到了2005年7月,有一天上午,刘新社的同居女友小叶,给婆婆冯三妮打电话告知:“新社不知咋的,从早上到下午,一直昏睡不醒!”
            冯三妮道:“小叶啊,你不要麻痹,前天我就观察新社脸色不好,你赶紧把新社往医院送!”
            果不其然,刘新社被送到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后,立马就进入icu进行抢救,经值班大夫组织ct检查,发现新社脑干出血,生命垂危。于是,经医院专家会诊后,各种抢救仪器悉数上马,但于事无补,值班医生宣布放弃治疗。刘醒见此情景,老泪纵横,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心如刀割。          冯三妮哀求大夫开刀抢救,还自己儿子一线生机!金菊、银兰、铜梅夫妇也附和冯三妮,请求医生再采取可行救治措施。值班医生道:“病人脑干出血基本无救,神仙也没办法!”
            冯三妮哭喊不止,持续纠缠大夫抢救其大儿子。大夫不厌其烦,躲在医生值班室不敢出来。此刻,刘新社的儿子大龙失声痛哭,嘴里不停呼唤着“爸爸”!刘新社的同居女友小叶,此刻心情复杂,也小声在哭泣。
            司马亮、程嘉威和刘辉三连襟,见大舅子无药可救,均心情难受。但大家心里清楚,现在不仅要安慰各自的妻子节哀,更重要的是安抚岳父母特别是岳母的情绪,以免发生意外。于是,三个女婿会同各自妻子,安抚两位老人。
             刘新社的突然去世,让刘醒和冯三妮始料不及,其姐妹弟弟也很痛心。刘新社的葬礼简朴,但也庄重。刘新社的前妻及姐弟们悉数给其送葬,既出乎刘家人的意料,但也合乎其理。刘大龙是刘新社的儿子,同时也是其前妻黄丽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吗!让司马亮感慨的是,刘新社生前的酒肉朋友,竟然有七八个,在刘新社火化的前一个晚上,为其守灵的这些酒肉朋友们,轮番给其唱挽歌,且声情并茂,在夜晚异常悲伤感人!
            安葬完刘新社,刘家的悲哀气氛依然。大家在慢慢滤清头绪,认为刘新社的突然去世,与他以前的脑伤密不可分。但有一个细节值得反思。他去世的前一天,正好陪同完同居女友小叶的父母,在青海有关旅游景点游玩了一番。为其提供交通工具的是银兰所在单位的司机廖师傅。那天早上,刘新社偶然接到前妻黄丽的移动电话,刘新社在电话中不知什么原因,同前妻争吵的很厉害,也许是受到某种刺激,刘新社不久就昏昏欲睡。当时,小叶以为是刘新社喝酒喝成那样,谁想刘新社从此就没有醒过来。为此,冯三妮对黄丽恨之入骨,对小叶也极度不满。当然,这是后话。

            祸不单行。同年九月,刘醒家又发生一件难以挽回的悲痛大事。他的二儿子刘新宁的媳妇李娟,其生命走到了尽头。不同于刘新社的突然去世,李娟的悲剧是有先兆的。在去年非典爆发前期,在省政府某经济管理部门上班的李娟,感觉自己身体不适,自以为是患了感冒,但吃药不顶事。刘新宁把此情况告知母亲冯三妮,冯三妮督促二儿媳李娟尽快到省医院检查。谁想,这一检查,竟然查出大问题。省医院的检查诊断书表明:病人头部疑似有瘤细胞。于是,李娟婆家和娘家双方亲人都很紧张,督促刘新宁带李娟到北京大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查。
    时值北京非典疫情爆发,亲友们为此耽心不已。这关键时刻,刘新宁大姐金菊挺身而出,自愿请假陪弟弟新宁夫妇去北京,为李娟做病理检查。司马亮既同情小舅子刘新宁夫妇,也为妻子金菊安全担忧,但他心里十分清楚金菊的个性,她为了自己所有亲弟妹弟媳的家庭幸福,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均可谓是奋不顾身的。
            在非典疫情爆发的形势下,北京的各项防控措施很严密。因了,刘新宁、李娟和刘金菊到北京后出行非常困难,为在北京天坛肿瘤医院给李娟排队挂号看病,整整等了近半个月。这家驰名中外的肿瘤专科医院,果然名不虚传,经专业仪器扫描和专家会诊,李娟脑部病灶被确诊为胶质瘤,据专家描述,这种病医治比较麻烦,就像割韭菜一样,这次做手术把它清除了,下次依然会长出来。至于做不做手术,要看家属的态度和经济状况,末了,专家私下告诉刘新宁,你爱人李娟的病,这次不做手术不行,做了手术也就是一年半载的生命机会。
             刘新宁和李娟感情融洽,十分恩爱,他此刻顿觉天昏地暗,这人间之大不幸,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降临在自己妻子头上,他为妻子十二分难过,心乱如麻。金菊发现弟弟新宁情绪低落,猜测弟媳的病情不轻。于是对新宁说道:“你一个男子汉,即是天塌下来,也要勇敢顶住哦!”
    新宁情绪失控道:“依依还小,医生诊断李娟头部疾病是胶质瘤,生命危在旦夕,手术做与不做,均是要命的大事。人家专家会诊后给我讲,李娟的病做了手术,最多一年半载,且手术费用昂贵。姐啊,你说我家李娟咋这么倒霉!”
    金菊听新宁描述弟媳病情后,脸色苍白,脑袋不由自主有点晕眩,但她很快冷静下来,语气平和地说道:“新宁,你和李娟都是大龄结婚,感情很好,今天能走到一起,也是千年修来的福分。现在李娟病情不轻,咱要正面应对,该干嘛干嘛。首先,咱给李娟单位领导汇报其病情,争取组织支持。其次,分别给咱父母和你二姐三姐和新社哥说明有关情况,当然,要有所保留,以免吓着亲人们,争取大家在经济上的支持。最后,给李娟娘家大嫂打电话予以说明李娟的病情,她大嫂陈梅平时和李娟这个小姑子关系最好!”
             刘新宁经大姐金菊如此这番一劝说,自己头脑也逐渐清醒起来,于是道:“大姐你说得在理,我得先给李娟单位领导汇报她的病情!”
            一切几乎在预料之中,李娟单位的领导听了刘新宁汇报后,果断的回话说:“李娟在单位是个好科员,既然病了费用不是问题!”
            有组织支持,刘新宁心里有了底气,心想,人家不愧是省厅级领导,做事让人敬佩。于是,刘新宁经与医院联系,确定了李娟做脑部病灶手术的时间。期间,李娟娘家大嫂陈梅,以及李娟舅家山西运城的亲人,先后前来探望李娟。而李娟并不知情她手术后的严重后果,心情高兴的与亲人们笑谈风生,精神饱满。

             现实是无情的,李娟在北京天坛肿瘤医院手术后,病情不幸于第二年五月复发,时间正好一年。于是,李娟第二次手术经刘新宁与其娘家兄嫂商量,选择在西安唐都肿瘤专科医院进行,这家医院是部队新建的肿瘤专科医院,依托西京医院肿瘤科基础,在国内知名度颇高。刘新宁这次领李娟到唐都医院做脑部病灶手术,金菊与女婿司马亮全程陪同,司马亮在医院周围街道简易旅馆登记了住宿,以方便新宁和金菊轮换休息,集中精力照顾做脑部病灶手术的李娟。
            十五天后,李娟高高兴兴走出医院,人看上去精神尚可。谁料,时至今日,李娟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原本,李娟生命还可以延长一段时间,据值班大夫讲,唯一的办法是,把李娟的头部病灶头盖骨打开,任其胶质瘤疯长。李娟娘家兄嫂、弟媳及其父亲,均反对这样延续李娟生命,均表示顺其自然让李娟有尊严的告别这个世界。
    不得不说,李娟是一个及其坚强的女子,在她得病到去世的近一年半时间内,其丈夫刘新宁至始至终陪伴在其左右,她的眼光始终停留在丈夫身上,否则就会烦躁不安,她病后自始自终相信爱情的力量,自始自终没有交代自己的后事,她不相信自己会死,因为她的千金爱女刘依依年龄尚小,老天爷不会这样无情夺取自己生命,让刘新宁父女孤苦伶仃。可是,病魔无情。事后,局外人多言,说前两年李娟的母亲意外病故,可能是其母亲觉得自己太孤单了,所以把亲生女儿李娟请到其身边,又说李娟的病与此有关。但是,刘依依呢,幼年的小女孩,不知道什么是死,她天真的讲:“妈妈变成星星了,她每天都在星空看着我!”
             而此刻,刘新宁悲感交集,两月前兄长刘新社脑干出血不幸去世,他清楚大哥的过去和为人,为他难过。当时,他妻子李娟正在住院治疗,生命也危在旦夕。所以,兄长的后事,他分身乏术,只好依耐三个姐夫帮助料理。

             家门不幸,接连遭遇两场变故,使刘醒夫妇痛苦不堪。一方面为大儿子伤心欲绝,更难过的是耽心孙子大龙的未来,青春期的大龙性格变得有点叛逆,这与其父母早年离婚有关。另一方面,二儿媳李娟的病故,让刘醒夫妇为二儿子新宁惋惜,李娟在单位表现优良,原本有很好的前程,在其葬礼上,她生前的单位领导,为李娟致了评价颇高的悼词。李娟病逝时,其女儿刘依依年龄仅仅六岁,其父亲刘新宁既要当爸又要当妈,实在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2-9 07:05
  • 签到天数: 91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4#
    发表于 2022-5-25 05:34:21 | 只看该作者
    昔日皇亲国戚,今朝安善良民、

    点评

    诚谢老师支持鼓励,順致问候安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27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44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8:19:16 | 只看该作者
    茶炉 发表于 2022-5-25 05:34
    昔日皇亲国戚,今朝安善良民、

    诚谢老师支持鼓励,順致问候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44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26#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8:1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司马鸣冀 于 2022-5-27 08:34 编辑

    第十三回   魂归山乡故里,一河洛水向大海流

            忘却不幸,与刘醒家关联的好消息不断,前一年夏季,三女儿刘铜梅与女婿刘辉的儿子向军,考上了成都武警警官学院;次年夏天,先是二女儿刘银兰与女婿程嘉威的儿子程清,考上了四川川北医学院;紧接着,大女儿刘金菊与女婿司马亮的儿子司马超前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宁铁路分局有关站段工作;到了冬季,家孙刘大龙光荣入伍,远赴新疆服役。家孙及外孙接二连三遇到的喜事,让刘醒夫妇心里好受了很多,因了冯三妮默默感谢上苍,福佑眷顾刘家一门血脉。

            刘银兰在职场上风生水起,早年从银行跳槽到信托公司,后公司变更成了某证券公司。电大毕业的银兰,金融业务能力很强,不久脱颖而出,当上了西宁某证券公司区域经理,由于她业绩突出,又被上级调往西安任大区经理。为方便住宿,刘银兰在西安买了一套小面积商品房。任职两年后,刘银兰因家庭原因,辞去了西安大区经理职务,又回到西宁原单位任证券公司区域经理。这样,刘银兰在西安的商品房就闲置了。如此,刘银兰携女婿程嘉威一起动员岳父母,放弃西宁的粮油生意,去西安安享晚年。开始刘醒不同意,他和老伴冯三妮不愿离开西宁的所有儿女儿孙们,但经不住众亲们的合力劝说,最后恋恋不舍低价处理了生意,到西安定居。临走时,刘醒告诫大女儿金菊夫妇,要好好关照弟妹们,金菊笑说:“您二老放一百个心,谁敢亏待他们!”

             年届七十七岁的刘醒,这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西安温馨家园小区小住半年后,他征求老伴冯三妮意见:“西安这商品房虽好,但这是咱二女儿银兰和女婿的财产,冬天暂时住在此处,有自家壁挂锅炉供暖条件不错。但春夏秋咱回老家住下养老很好,落叶归根嘛,咱两都老了,儿女儿孙们都争气,他们的事由他们自己去管吧!”
            冯三妮道:“现在刘家宗亲们,老一辈叔伯婶子早就过世不在了,堂兄及嫂子们现也都不在了,但留下儿孙们一大帮,大家生活较前都好多了。你父亲作为最小的老四,养育你们兄弟姊妹四个,除你大姐碧翠早年去世,苦了姐夫吕良,但你也尽力帮助了两个外甥;你小妹碧玉一家,从新疆调回咱县上日子过的不错,在你的大力帮助下,不仅在咱县城盖了三层楼房,还提携两个外甥在西宁做生意。你哥大柱现在年过八旬,脑子有点痴呆,而养子自民在西宁经商,你侄媳在老家照顾子女和公公大柱。咱现在回老家,必须住大柱家的房子,还必须关照他。过去分给咱家的西房,年久失修,根本住不了人,奈何?”
    刘醒道:“老婆你记性不坏,陈年芝麻旧事都知道。咱现在什么都别想,先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再做定夺。”
            是年春季,刘醒和冯三妮从西安乘班车,向老家商洛洛河小河村奔去。班车到本县城后,堂侄儿刘启民早已等候多时。启民是刘醒二伯的二孙子,他从西宁打工的儿子财丰口中得知堂叔父叔母回老家,于是匆匆从老家赶来接人。原来,刘醒回老家的信息,是大女儿金菊通风报信给堂侄儿刘财丰。财丰多年前去西宁打工,曾经得到堂爷刘醒的多方帮助,这孙辈孩子很懂得感恩。
    刘醒的爷爷生育了四个儿子,父辈兄弟四个分别娶妻后,共生育了七个男丁。现在,父辈兄弟四个先后都早已经作古,而五个堂哥后来也相继去世,仅剩他和大柱兄健在。当刘醒夫妇进到老屋后,宗亲在老家的数个侄儿们,都悉数前来看望,关心堂叔父叔母冷暖,致敬晚辈问候。冯三妮拿糕点及糖果招待侄儿侄孙们,大伙儿皆大欢喜。
    在老家住了几个月后,冯三妮抱怨有诸多不便,大柱有点痴呆,其养子儿媳山杏要管自家上学的子女,还要照顾公公大柱,加上叔父二柱和叔母冯三妮,临时住在老屋,使她不胜其烦。因了,刘醒决定在祖宅分给自己的西屋处盖房。他先征求儿女们的意见,大家均表示反对,认为农村乡下医疗条件差,不值得盖房子。为此,刘醒夫妇很生气,认为儿女们目光短浅。于是,他和大堂侄儿刘大林商量盖房之事,大林非常支持堂叔父刘醒在祖宅盖房。对此,大柱的养子刘自民表示反对,认为叔父在祖宅盖房是多此一举,房子他可以为叔父刘醒盖好,没有必要去自己劳神盖房;如果叔父坚持一定要盖房子。他刘自民可以出面給生产队要桩基。
            刘醒不认同侄儿刘自民的看法,坚持认为在祖宅地盘为自己盖房是天经地义的事。刘自民原本和叔父一家关系较好。因叔父刘醒拿出前些年与兄长大柱草签的祖宅院落分配协议,认为自己在祖宅院子自己旧房子桩基盖房是合理的。为此,侄儿刘自民对叔父刘醒心生不满,尤其是自民的媳妇山杏,对叔父在自家院内盖房意见最大。自民也算心善,由于二叔父刘醒坚持要在老院盖房子,他碍于过去叔父叔母对自己的慈爱和经常经济帮助,就勉强同意了叔父的固执己见。
            兄长大柱没有明确反对弟弟的作为,但痴呆的大柱有时会给兄弟盖房添一些乱子,譬如把有关的工具偷偷藏起来,可见,大柱内心深处还是偏心养子自民的。
    刘醒一向关照兄长大柱,侄儿刘自民在西宁的粮油生意,也与刘醒给予的帮助支持密不可分。所以,刘醒理直气壮的在祖宅院子盖了一座小二楼,其中宗亲大侄儿刘大林功不可没,是他召集宗亲一干侄儿侄孙和其他大工小工,为叔父刘醒盖房助了一臂之力,刘醒在祖宅盖房大功告成。
            翌年,侄儿刘自民在其一侧也盖了小二楼,且房基高于其叔父刘醒的楼房,给自己争了气。与此同时,刘自民携全家人去西宁做生意,把风烛残年的养父,托付给自己亲二哥启民一家照顾。对此,刘醒一笑置之,他不愿和侄儿计较,只是坚定完成了自己落叶归根的夙愿而已。
    两年后的冬季,某一天,刘大柱在老家病逝,追随他二十年前因神经错乱,误入洛河深潭淹死的妻子白花花去了(白花花当时意外死亡,对外宣称是病死的)。
            金菊代表父亲刘醒,为伯父奔丧,感谢伯父一家对自己童年的抚养之恩。刘醒因身体原因,没有回老家致哀家兄。但他问心无愧,前两年大柱在老家生病,命悬一线,是他和老伴冯三妮,把留守老家的兄长大柱送到县上人民医院救治的,使其多活了两年。刘大柱的养子刘自民,也算孝顺,风风光光地埋葬了其养父,刘姓宗亲也普遍比较认可。

            此后一年的夏天,在宗亲侄儿们的多次建议下,刘醒经过深思熟虑后,依据村规民约习俗,找本村泥瓦工给自己和老伴在祖坟修了墓地,同时也顺便给已经过世的大儿子新社、二儿媳李娟分别修了墓地。虽是方寸之地,刘醒此举,却让以后长大成人的孙子刘大龙暨孙女刘依依感慨良多,衷心叩谢祖辈的恩德。
    特别是刘依依的二舅李觉强,专程陪同妹夫刘新宁,送李娟骨灰下葬其夫家祖坟,他为此感谢刘家父辈的高风亮节,私下认为亲妹子死后有福!

            岁月催人老。此后,刘醒与冯三妮夫妇,每年深秋从老家返回西安小住,来年春天清明前夕,又从西安返回商洛故居生活,前后十年光景,他和冯三妮亲密无间,共同寻觅儿时的甜梦,兄弟、姊妹之情,以及老亲戚血缘之情,在相互走访中延续了亲戚血缘关系的清晰脉络,让儿女以后有根基可循,不忘祖辈的根本。特别是宗亲暨表亲谁家婚丧嫁娶,刘醒和冯三妮都悉数参加,老两口因身体原因参加不了的,便委托儿女们代表参与。二老告诫自己的儿女们,亲戚之间婚丧嫁娶的礼数,是本家族每个成员必须关照的大事,不可偏废,坏了家族的老规矩。

            可喜的事接二连三,刘醒的家孙大龙、外孙程清、刘向军事业有成,并先后结婚娶妻,小日子均过得美满幸福。
             大外孙司马超前由于个人原因,没有结婚,他在西安考上了研究生,硕士毕业后,自主创业谋生,陶醉自由的单身生活。最后,金菊和司马亮也跟随儿子,从西宁来到西安。对此,刘醒抱怨司马超前,有点书呆子气,不懂得生活。但令刘醒高兴的是,大女儿金菊和女婿司马亮来到自己身边多年,也算是个依靠,刘醒每每生病一次,金菊和女婿司马亮总是冲锋在前,联系住院事宜。冯三妮感慨说:这都是天意安排,让金菊一家来西安生活,顺便照顾我们老两口。
            刘醒生前,二女儿银兰均当医生的儿子程清和儿媳穆梓丽,诞生了一个可爱的猴宝宝外重孙,让刘醒和冯三妮当上了太姥爷和太姥姥。而家孙大龙从部队复原后,有幸被安排在西宁铁路系统某站段工作,不久,经人介绍,与在互助县政府某部门任公务员的小王恋爱并结为伴侣,小王有藏族血统,小两口恩爱,一年多后怀上了大龙的孩子,刘醒和冯三妮对此均喜出望外,这是后话,暂且按住不表。

             话说刘醒八十华诞那年,老家宗亲侄儿侄孙们及外甥们,以及冯三妮的外甥(女)们,悉数携家人前来小河村,为刘醒老人祝贺八十大寿,刘醒三伯父孙子刘丰凯抒写的贺寿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幸福人家”,受到刘醒好评,夸赞丰凯不愧是人民教师,书法刚劲有力,楷书墨宝真迹可嘉。众亲人为刘老爷子贺寿,主家宴席酒肉和长寿面招待亲朋好友自然不在话下,皆大欢喜。席间,丰凯请刘醒堂爷爷讲一讲山丹军马场曾经发生的经典故事。
            刘醒乐呵呵道:“问的好。爷爷我少年被抓丁到旧军队做杂役,后弃暗投明参加了解放军,这是我的幸运。而参与山丹军马场建设,使我领悟了汉高祖后代继往开来的雄才大略。那时匈奴游牧民族铁骑屡屡侵犯大汉疆土,因此西汉王朝在山丹新建军马驿站,是为国家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根本大计。现在,国人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而在冷兵器时代,军马既是交通工具,也具有现在象坦克一般的威力,金戈铁马,战场杀敌,都离不开战马。虽然,现在大规模骑兵部队已经退出现役,边疆仅有骑兵小分队存在,但它的历史功勋不可磨灭。因此,自汉代山丹军马场建设,延续了两千多年乃至我国改革开放前期,它都在国家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刘醒喝了口浓茶,继续讲道:“古时候交通不便,靠军马保家卫国。现在你们孙辈赶上了新时代,马路修到了咱家门口。条条马路通北京,致富的路要考自己去闯。咱家们口的水泥路,可以上高速路,可以乘高铁。所以,咱刘姓皇族后裔不能是孬种,要学汉武帝开拓疆土的雄才大略精神,有所作为。当然了,我们这支刘姓,只是刘家大姓的一个分支,号称刘汉皇族的不止我刘家一脉。因此,咱祖上口口相传家训,不可对外人张扬自称汉高祖后裔,只在家族内部励志,脚踏实地做好本份。现在,我再给儿孙们讲讲咱国家的能源开发前景问题……”

            刘醒生命的最后五年,非常留恋新时代的新鲜日子,除身体力行去旅游去家乡暂住外,他相当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安的大医院度过的,是为医院的长客,金菊和司马亮鞍前马后,协助母亲(岳母)陪护父亲(岳父)。值得庆贺的是,2015年春天,刘醒和冯三妮顺利度过金婚之喜,但没有张扬,泰然处之。刘醒依旧通过央视新闻联播及《参考消息》,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着重关注我国交通和能源发展信息,尤其是能源信息,我国深海燃气冰的成功发现,让其象老顽童一样,高兴地手舞足蹈。

             2017年6月的某一天,刘醒最后召集自家儿女家庭会议,叙说家庭家族有关注意事项,遗憾自己病情不争气,明言自己对好日子好风景还没有看够,满怀对生命的无限留恋之情。两天后,无情的严重肺病,让刘醒的生命走到了人生旅途的终点,其享年八十七岁。
             刘醒一生不负韶华,报效国家,热爱家乡,魂归故土,其葬礼在商洛家乡小河村山麓一坡地隆重举行,专程从青海赶来参加刘醒葬礼的西宁市某城区老干局有关领导,为其致悼词,充分肯定了他为革命为建设为新时代所做的应有奉献。此刻,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在说:感谢组织,感谢领导,我刘醒此生做的还不够,让我的儿孙们继续接力努力吧!

            刘醒的逝世,让冯三妮很悲伤。每逢刘醒忌日和传统佳节,她都要亲自为刘醒献祭供品,深切怀念亡夫的恩德。不久,孙子刘大龙夫妇的儿子小坚果降生,当了爸爸的大龙,感觉到了以后自己的责任,因此恶补文化知识,自考大专文凭。家族喜添重孙,孙辈如此长进,让太奶奶冯三妮喜出望外,默默向天祈祷:感谢上苍,让刘家一脉新人辈出,老爷子哟,你在天堂有福了,请你多多保佑家孙外孙后代平平安安。
            又不久,时任武警某部少校的外孙刘向军和妻子苏雅夫妇的女儿小月儿诞生。冯三妮作为外重孙女的太姥姥,因长期住在西安抑或商洛老家,只能通过视频,与西宁的儿女重孙们分别聊天,其乐融融不在话下,自视为福分,但她难免为二女儿银兰和三女儿铜梅的辛苦感叹。平时,冯三妮以电视剧为伴,打发时光,特别是反映军人生活的《父母爱情》电视连续剧,让她百看不厌,津津乐道。

            刘新宁后来由于主客观原因,主动辞职离开了原来的新闻单位,后入职西宁市一家国企建设管理单位,现在他还没有退休。为了独生女儿健康快乐成长,新宁近二十年也没有再婚,离开新闻单位后,他在新单位兢兢业业上班,受到有关领导的赏识和组织肯定,工作独当一面,并负一定领导责任,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对于他的女儿刘依依,刘新宁既当爸爸,又当妈妈,生活的艰辛不在话下。但幼年的依依在爷爷奶奶特别是在三个姑姑的帮衬下,她显然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如今依依已经大学毕业,现在西安某区政府下属的环保单位打工。

            司马亮信守承诺,与金菊一起,陪同其母亲(岳母)冯三妮在西安幸福的生活。每年春季,司马亮陪同金菊和岳母冯三妮,一起回到商洛故居暂住一段时间,并不时去刘醒坟头祭奠,告诉亡灵,现在其内外儿孙及成孙辈喜事连连,众亲们悠悠万事不忘怀念祖先。
    在故乡小河村南岭上,金菊给司马亮讲述自己童年时在老家的生活轶事,叙说刘义亲爷爷对自己最好,伯父大柱次之,大妈白花花偏心养子自民,继奶奶周姒不偏不倚,对自己和自民堂弟均好。她还告诉司马亮一个秘密,自家大妈六十岁那年,不是病死的,而是精神错乱后去洛河洗澡,不幸淹死在深潭里,让刘姓宗亲非常遗憾。
            司马亮感叹道:“悲剧,可怜的农妇!”
    金菊又道:“大妈一生虽没有亲生儿女,但对养子自民视为己出,总体讲,新民娶了媳妇山杏,对我伯父伯母还算孝顺,新民的一双儿女大专毕业后,随父亲新民在西宁做粮油生意,后在西宁结婚生子,一家人在西宁买了两套商品房,小日子过的还不错。所以,我伯父伯母此生也算幸福之家。”
            金菊不觉话题一转,自言自语地吟唱家乡民谣:“月亮光光,把牛牵到梁上,梁上没草,把牛赶到沟垴!“
    这是一曲对田园生活生动描述的歌谣,具有美丽的生态画面感,彰显了农村老百姓对家乡自然生活的赞美。
    业余创作欲望强烈地司马亮不由自言自语道:勤劳勇敢的皇族刘家先民喲,除过莘莘学子和吃皇粮的,现在此处山乡种地的,是刘姓儿孙们的副业,专业户种植烟草,外出经商抑或打工挣钱,是刘姓老家子孙们当下的生活依靠。因了,老家的父老乡亲们,其勤劳致富将持续在艰辛的创业路上。
            刘家的直系亲属,特别是在外退休的刘家女婿们,都非常喜欢洛河流域翠绿的山山水水,这里秦岭山美,洛河水清,河里鱼肥味美,邻里乡亲,淳朴厚道,待人热情,让人流连忘返………



                 2022年2月初稿,于西安。

    点评

    说起来,谁家没有个著名的高祖哟~~问好司马老师。我可是老刘家跟老李家的合作生产的后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2-9 07:05
  • 签到天数: 91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7#
    发表于 2022-5-31 11:44:12 | 只看该作者
    司马鸣冀 发表于 2022-5-27 08:19
    第十三回   魂归山乡故里,一河洛水向大海流

            忘却不幸,与刘醒家关联的好消息不断,前一年夏季 ...

    说起来,谁家没有个著名的高祖哟~~问好司马老师。我可是老刘家跟老李家的合作生产的后代

    点评

    诚谢老师雅评和支持,順致节日问候,预祝端午节快乐安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1 0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44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28#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01:19:52 | 只看该作者
    茶炉 发表于 2022-5-31 11:44
    说起来,谁家没有个著名的高祖哟~~问好司马老师。我可是老刘家跟老李家的合作生产的后代

    诚谢老师雅评和支持,順致节日问候,预祝端午节快乐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22 00:45 , Processed in 0.0796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