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享 于 2022-5-9 06:37 编辑
母亲留给我的财富
母亲去世已经四十一年了,早就想写篇有关母亲的文章,可每每提笔写不了几个字又放下了,原因是写母亲实在是太伤感、太沉重、太追悔莫及了。最终选择了《母亲留给我的财富》这个话题来写母亲,因为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无价之宝,让我受益终生,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
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将此文献给我天堂里的母亲。
(一)母亲的格言“小洞不补,大了尺五。”
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小洞不补,大了尺五。”,意思是说当衣服开始有个小洞时,补起来很容易,很简单,要是当时不补,会越来越大,到那时就得用一尺五布来补。母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无论看见谁的衣服破了,就会一边嘟囔着她的“小洞不补,大了尺五的经,一边拿起针线缝好。而且不光是衣服鞋类,家里所有东西如麻袋、菜篮、框子等等,只要能补的她都补。从我记事起,这句话就不断地灌进我的耳朵,也成为我后来经常向孩子唠叨的话。我自己也就养成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一个针线包。似乎成了一种职业病,看见别人掉了一个扣子、衣服脱了线都会主动去帮别人缝。我出去旅游针线是必带的行李。现在还多了一把小小螺丝刀,是专门用来修眼镜的,因为眼镜上的小螺丝钉经常会松,眼镜腿就掉下来,那就什么都干不成了,临时到哪里找人去修啊!我还有一个铜顶针,是母亲留给我的纪念物,无论我 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着,睹物思人会想起母亲。
受我的影响,我的小儿子小时候掉了扣子会捡起来装进口袋,回到家里自己缝上。上大学时自己还带一个针线包,一把小剪刀。我的大儿媳妇现在也养成一种习惯,叠洗好的衣服时,会把脱了线的地方缝好,掉了的扣子定好,冬天的厚袜子穿破了也一次次去补。 母亲的这一“格言”,不但是节约的好方法,也为日常生活添了很多方便。现在想想母亲的这句“格言”,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我不知道目不识丁的母亲怎么会想出这么有哲理的精辟语言。
(二)母亲的“育儿经” 我们小时候,穷人家的女孩是不能读书的。母亲常说的话是女子无才便是德。闺女要想嫁个好人家,首先要德性好、品行好;第二要会过日子、针线活要做得好;第三要爱干净。
她要求我们:对人要有礼貌,家里来人要打招呼,说话要慢声细语,不能高喉咙大嗓门。亲戚拿来的东西不能随便去翻,等亲戚走后大人给你什么你才能吃什么。长大了嫁出去要孝敬公婆,妯娌关系要搞好。我们家里连端起碗吃饭的顺序都是从长到幼的。要求我们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路要从人背后过。我记得我姐姐买绣花线不能与货郎担直接见面,由母亲从门缝递进去花线让我姐姐来挑。
母亲认为针线活做得好是女人的本钱,男人出门带着女人的手,女人嫁出去是否在婆家受气和针线活做得好坏很有关系。我大姐的裁剪绣花、针线活做得好是出了名的。因此她出嫁后,在婆家是颇受公、婆小姑、妯娌的爱戴和敬重。我六七岁时,母亲就教我做针线活、绣花就像现代人从小培养孩子弹琴、画画一样。我九岁上学前。就已经会做袜底、衣服、鞋帮等。 母亲很爱整洁,家里院子里有一块很光滑的石板,那是母亲专门槌衣服用的。母亲的棒槌有两个,一个是在槌衣石板上槌衣服用,又光又滑。另一个是在河里洗衣服用的。我们脱下的衣服马上就得拿到河里洗,决不允许堆在家里过夜。冬天河里结了冰,母亲也会用棒槌把冰砸开洗衣服。她说冰下的水不冷。洗好的衣服先要浆(就是把衣服放在像稀面 汤那样的汤里泡一会),晾的快干时再去槌平。我们没有多余的衣服换,常常等我们睡了后,母亲把我脱下的衣服拿到河里去洗,第二天我就可以穿上了。有时天气突然变冷或者变热,先一天还穿着的衣服,第二天早上就会神奇般的变薄或者加厚了。那一定是等你睡了母亲熬夜拆了、洗了、在锅台烤干,又重新缝好了。我们虽然家穷,但大人小孩出门走亲戚,衣服、鞋总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常常还会令别人羡慕。母亲说看谁家的媳妇好不好,先看她干净不干净。受母亲的影响,我的家也一直是被同事赞誉的。
三)母亲的勤劳和智慧 母亲还常念叨的一句话是: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辈子穷。这是她过日子的法宝。最令我佩服的是她绝不放过每一个挣钱的机会。
春天打发我们孩子上山割野韭菜,除了自家吃外也会拿出去卖。夏天主要是拾麦子,过去有钱人家都是雇长工割麦子,到晚上有露水时再用大车拉回家,那些人家地里的麦子最好拾。母亲的消息最灵通,我家住在半山坡上,她早早就站在外面看谁家什么时候割麦子,晚上也睡得特别醒,远远的她也能听到谁家拉麦子马车的吆喝声。她会把睡得正香的我摇醒,
我就一骨碌爬起来跨上篮子摸黑出门。到了地里也是摸着去捡,等到天亮别的孩子起来时,我已抱着一大捆麦子回来了。
麦收过后,我们那里农历六月初一有个庙会,传说那是邱处机创建全真教的地方。每年庙会很热闹,上山烧香的人人山人海,会上卖什么东西的都有。为这个庙会母亲早就开始做准备,她知道谁家种的是大麦(因为大麦产量低,种的人少,但成熟早,韧性好能编制工艺品),什么时候割。
等割下来后她会去掐麦秆回来,再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第一节长的用来编扇子。下面短的、粗的用来做花篮。但要先用小剪刀划开,在手指上绕成像透明胶带那样,再轻轻取下撑起来像小塔一样,等晾干后再拍成平的。经过这样的加工,那一节节卷曲的麦秆就变成平的,用来做出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篮。我们做的花篮、扇子,彩色线编出的各种虫、鸟,每年庙会能卖不少钱,差不多够我们一年买衣服了。后来解放了,合作化后没人种大麦,庙会也成了封建迷信,山上一百多座庙被毁了,庙会自然也没了。我们再没做过那些工艺品。我很留恋那段做花篮的日子,那麦秆染成各种颜色后很好看,特别鲜艳而且不褪色。做成花篮后就是精美的工艺品。后来我就没有在别的地方再看到过当年我做的那种花篮。
夏末秋初,我们上山采五味子、酸枣也能换回来钱。冬天我们坐在热 炕上,母亲和我们一起做很多袜底,由她拿到部队的营房里去卖。母亲能用石榴树叶子煮成水把哥哥的长衫染得乌黑乌黑。把从破烂市场买回的旧军衣,用草染成草绿色给我做绣花鞋。母亲她从来不会闲着没事干,也总会给每个人安排适合做的事。她能把一个穷家打理得有条有理。我就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中成长着、长大着。
(四)母亲的远见 我们家乡是 1949年夏天解放的,女孩子可以读书了。1950年春天村子里办起了小学,母亲就早早催我去报名,在这里我只读了一年半,到了1951年暑假,母亲就对我说:去山下大村里学校念书吧!哪儿先生教得好。 等开学报名时才知道,那学校已改秋季生了,没有我这个春季生读的班。我领着新三册书回家了。母亲看我要重读三册书很生气,让我把书拿去找老师换,我只好回去找发书的老师说好话,最后我总算如愿以偿拿到了五册书。我上小学期间,母亲从未因家里事让我请过假,耽误我的学习。后来才明白,母亲让我换书,为我争取了人生宝贵而关键的一年。母亲,女儿感谢你!
小学毕业后我顺利考上三十多里外的一所中学,那年正赶上全国用布票买布,而母亲却早已为我准备好了被子、褥子、床单等一切东西。为供我上学,父亲把屋子周围的几棵树卖了,母亲把她的私房钱都花光了,初中毕业时我想报考中专,给家里减轻负担(那时读中专就等于有了铁饭碗)。我班主任老师让我考高中,回家和母亲商量,母亲说:听你老师的,上高中将来考大学。就这样,在母亲的支持下,我后来顺利地考上大学。成为我家也是我们那半山坡上第一个大学生。这让母亲眉开眼笑一回。
我能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拥有了今天的一切,都缘于母亲的教诲。母亲虽然没有财富留给我,女儿却感谢母亲给予了我一种勤俭持家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永恒的。是无价之宝。 是这种精神鼓励着女儿为自己撑起一片天,自立于社会。女儿也以母亲的言传身教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他们都已成材。 妈妈:女儿感谢您!只是妈妈您没能等到女儿日子好过了的这一天,没能跟女儿享过一天福。这是女儿最大的遗憾!
妈妈:来世女儿好好报答你!
2022-05-08母亲节(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