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不肯枉称王,只在心流汉水长。
有赖将军开义舍,如今此设遍城乡。
一百五十
心有清莲不染尘,当年造福汉中人。
将军善举在当代,却博春风暖古今。
2022.6.23
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道陵之孙,其父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张鲁于东汉末年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又被称“米巫”、“米贼”、“米道”。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在张鲁雄据汉中的近三十年里,百姓安居乐业。当时,群雄蜂起,战祸不断,不少人都逃往张鲁统治的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
据史料记载,张鲁在汉中,继承其祖的教法广泛传道。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张鲁善待巴夷的少数民族,得到了杜濩、朴胡、袁约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鲁在汉中三十多年,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有一年,有人在地下挖到了玉印,部众都想要尊张鲁为汉宁王,张鲁怕以此引来兵祸未从。后来,曹操欲统一中国,张鲁识大体,为避免黎民生灵涂炭,决定投降曹操,降后,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北迁到三辅(长安、洛阳、邺城),大量徒众亦随之。后张鲁利用曹魏政权宽待他家族之机,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鲁去世,谥号为原。
五斗米道经历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使其势力发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区。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追封“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