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2-11-7 14:57 编辑
加勒城堡----历史上的锡兰山
到达加勒城堡已是午时,我们没有在现在的欧式小镇停留。因城堡东西南三面靠海,只有北边与陆地相连。最初就是外来者的兵营、火药库、指挥部,利用花岗岩和珊瑚化石建立起城墙和堡垒,逐渐成了个小岛礁上的袖珍小镇。旅行车直接穿过城门,进入了高尔古城。那尖尖的教堂、带有排排柱子的檐廊、各式店铺、城墙上的堡垒,海边老远就能看到的荷兰灯塔。果然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些有些点年代的欧式小街。和马六甲差不多,仿佛是当年把一个欧洲小镇的原型直接移到了这里。当然在建筑的过程中,融入诸多地方元素搞了些嫁接。反正这些对我已经没什么新奇感觉。当然对葡萄牙和荷兰和英国的游客,或许会别有深意,会激起缅怀过去辉煌岁月的怀旧情绪。 据相关记载来看:先前十六世纪初时,才有葡萄牙人来到该地定居。当时也只来了八个人,主要是想利用航海的便利、在这里经商。先以稀罕的西洋货贿赂国王、更许以重礼,经过谈判要求、换得一头牛皮大的地方以居住。豪爽的锡兰国王,很干脆的答应了。但狡猾的葡萄牙人、把一张牛皮剪成很多小丝,用长长的牛毛将其串连起来。就围成了古城的大概面积,并谎称这是他们的风俗习惯。国王虽然感觉像有点上了这些外人的当,但想到那是伸在海中间的一小块荒地、也就默允了。从此葡萄牙人开始营建,很快在加勒建立起交易站。葡萄牙人自知理亏、担心被兰卡人突然攻击,因此大量增加人来、建造起小型城堡。并在护城墙里建了八个炮台。只有三个向大海、用作海防以御外敌,重点却用来向内、防御兰卡人的攻击。其实葡萄牙人这样做贼心虚的部署,可以说是严重失误、自己害了自己。他们在这里经营一百多年后,被荷兰军队、从海上轻易攻陷占领。加勒城堡才真正、进入大规模的扩建阶段,环岛修筑了坚固的城墙。并以双层城墙封锁靠近地峡的一侧,使半岛真正成为强有力的堡垒。荷兰人还建监狱,不过是用以关押葡萄牙人的。说白了都是西方殖民者、为发洋财抢市场的狗咬狗之争。并没有去撼动锡兰的王权,对葡萄牙和荷兰人、兰卡至今仍把他们看成做生意的。认为葡、荷只不过是用了些,欺骗和蛮横的无赖手段罢了。
其实在更早的十五世纪初、我国的郑和在下西洋时也曾几次到访到锡兰山,这是有史料明确记载的。彼时的“锡兰山”就是现斯里兰卡,第一站就来的加勒。认真说起来,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事件、才算得上最先揭开了地球上大航海时代的序幕。究毕比起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活动还要早一些嘛。按现代人的眼光看明朝,算是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很多方面都为后世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明朝在建立之初、朱元璋不堪沿海饱受海盗和倭寇的困扰,干脆搞了一个禁海令。但到燕王朱棣登基后,国势强盛已渐入巅峰。明成祖志得意满,思大展宏图,清海疆于万里、扬国威于海外。施天恩雨露于蛮荒,引万国来朝于阙下。他十分热衷与四夷的沟通交流,曾派人出使过古里、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力图以天朝大国为中心,建立起华夷朝贡的政治体系。打造出一个大中华经济、文化交流圈。加之当时明朝的造船技术,也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所造船只坚固耐用、不惧风浪。我国又是罗盘(指南针)的发明国,加之海岸线长、历朝各代研究留下的航海技术。种种因素的推动下,促成了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的远航。可惜我国传统、民间禁谈国事,这么重大的国际事件、只当着传奇性的民间野史。直到一九一一年、英国军队在印度洋锡兰海域,打捞了一块刻有五爪金龙的石碑。碑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中文、波斯文和泰米尔文。运回英国后学、者翻译出其大致内容:。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永惟大德,礼用报施……仅以金银、织金苎丝宝幡、香炉……以充供养……”确定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途径锡兰留下的石碑、被命名为“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加之郑和七下西洋,船队阵容庞大、声威远播。随行商船、战船多达两百艘,人员多达两万。配备大量奇能异士、官兵水手。沿途清剿倭鬼海盗,对所到小国和平友好、并帮助不少国家协调处理了不少纠纷。甚至出面帮助抵御外敌,在海外各地留下不少明朝的文物。和各国感念郑和为他立的石像、石碑、纪念亭庙等。如郑和等人在古里所立纪念册封古里王的石碑。我在马来西亚旅游时亲自去过三宝庙,品过三宝井中的多情水呢!当然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很顺利,这里一开初就不欢迎他。因见其船队浩大,怕是外敌来犯、便派军兵固守对恃。郑和便带船队撤离了,第二次先派使者登陆说明原委、才上岸大撒财宝钱币布施。因当时国王年青、被摄政王篡权,见财起意贪恋船上的金银珠宝和丝绸瓷器。暗中派心腹扮海盗企图劫船。事败反被郑和擒获、将其押解回朝交明成祖处置。年青国王从此臣服于明王朝,而且感念郑和伐逆之功、立祠祭祀。这个朝贡就是个花钱买面子的活儿。以现代的话说,以经援扩大政治影响,拓展外交版图而已。根本目的不是掠夺和占有,仅只是彰显天朝大国的威仪。
危岩临海筑城关,岁月悠悠去不还。朝贡外交遗泽在,至今犹念锡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