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21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
纪念普鲁斯特逝世102周年专题讨论:关于意识流文学与黑格尔艺术解体论的关系与关联
远远看去优美而神秘的人和事,只要拉近了看,就会明白它们原来既不神秘又不优美——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一》关于意识流文学形态的具体分析报告
关于普鲁斯特,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具有正式概念意义的意识流作家。仅仅凭着这一点,或者说也可以不凭着一点,我们就有理由或义务去记住一个文学老人的名字。或者说,他也可以是意识流文学主义的另一种称谓。他代表了意识流文学最初的书写思想。他诠释了意识流文学主义的最基本最基础的概念。纵观这个蓝色星球上的文学流派及文学主张,从中国的诗经,六易开始到今天最先进最时尚的文学流派,尽管外在的形式千变万化,但实际上却永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直少在执行文学的义务或使命方面,他们永远都是同一范畴之内的物体。今年是他逝世102周年纪念。我们之所以在今天隆重纪念普鲁斯特,是因为我们在他逝世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才发现,意识流文学的发起与出现,实际上是后来的文学理论界或者说文学界本身对黑格尔艺术解体论的互补及证明。当文学创作的艺术被解体之后,意识流的思想元素及方针实际上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人类本身内部精神的,意识的活动及表现,是否才是文学艺术本身基础依托的问题。
或许,我们从意识流文学思想的流程及运行机制中明显可以看出意识流文学思想的独立性与哲学性。但是,意识流是否是在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之后所引发的一场意识流能够替代艺术体系来进行文学创作及文学研究的革命运动,我们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提出过类似的假设及求证。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意识流文学思想的流程及运行机制中看出他们的创作实践运动中很少提出艺术这一概念就是有力的证明。从广义的历史背景来看,意识流文学流派的发起,实际上是距离艺术解体论思想的诞生最接近的一个文学流派。因此,我们在纪念普鲁斯特逝世95周年的时候,特别关注到的就是这一问题。另外还有一个仅仅属于话语模式的文学问题就是,在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发表之后,在对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理论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之后,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一下,关于艺术解体之后的文学创作如何尽心,文学艺术的模式现状应该是一个如何格局的问题。这应该是世界范围内学术界的一个重大失误。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发表之后,我们整个世界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
意识流是文学是20世纪20至40年代流行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一种文学流派。“意识流”这一名词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文章《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之中:“意识并不是片段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20世纪初,英国女作家陶罗赛·瑞恰创作了小说《尖尖的屋顶》,被视为是把意识流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最早作品,到40年代意识流小说发展到了高潮。该派认为只有人的精神和意识才是生活的“真实”,作家应着力表现人的感性活动、意识活动和内心的奥妙。形式上以意识流作结构,有意忽视故事的情节的连贯与完整,不写故事的背景,不用标点,并创造出颠倒时序、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新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把现实与回忆、事实与虚幻互相穿插,到处显示人物感受在流动的痕迹。“意识流”小说的大师是英国作家詹姆士,他创造了被意识流作家称为“不朽的詹姆士的不朽的表现方法”。其他著名意识流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伍尔夫,美国的福克纳等。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上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意识流”的提法,最早出现在研究心理学的著作中,最先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二》关于黑格尔艺术解体论的形态分析报告
黑格尔曾经试图以艺术的解体来证明世界范围内文学逻辑的发展曲线及发展进程。但实际上他所犯下的一个重要错误是,当艺术被完全驱除出文学领域时,那么文学的真正属性又是什么呢?意识流文学流派的出现,苗洪认为他实际上是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是一个契约或协约。很明展,意识流产生的主要动机并不排出这样一种可能。也就是说,当黑格尔的艺术解体,意识流论对整个世界的文学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后的创始者们试图用意识及心理活动方面的嵌入证明文学可以只是一个凭借心理意识流动而衍生的产物。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希望制造出一个关于文学与心理活动接轨的逻辑式假像。
黑格尔是19世纪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知识渊博的学者。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同时德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那就是康德。 现代中国美学的先驱者王国维和蔡元培,都是康德的信徒,直到49年以前,康德影响都远远超过黑格尔。这种选择性的接受,除他们个人兴趣外,特别与康德、黑格尔美学的不同性格相关。黑格尔美学主要是艺术哲学,以其特有的辩证法与历史感,他把几乎是全人类的艺术都逻辑地叙述成一个运动着的整体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康德美学则是纯粹的审美哲学,他以“审美无利害关系”为基点,划定了审美和艺术在理性结构和人类生活中的自律性位置,描述了审美经验所特有的一种知觉方式,规范了现代美学的方向。“
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说便是他所提出的“艺术解体”论,何为“艺术解体”论,所谓的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历来是国内外美学界有争议的问题。主流的意见认为黑格尔从他哲学体系出发,也从他对当时的艺术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艺术面临解体的危险,未来的艺术已日暮途穷、奄奄一息,即将为绝对精神的更形式宗教、哲学所取代的观点。因此,结论只能是,黑格尔对艺术发展的前景持悲观主义的态度。
国内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为黑格尔《美学》译者朱光潜先生,他说:“黑格尔虽不曾明说艺术终将灭亡,但他对于艺术的未来是极其悲观的”,他发出的是“替艺术唱挽歌的声调”,实际上“把艺术导致死胡同里”;朱先生并进而认为黑格尔“从资产阶级文艺的解体就断定文艺本身也就必然解体”的观点是“艺术发展之有止境”论,并批评这是“荒谬的悲观的论调”。
但是作为一种历史理论,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表明了艺术作为绝对精神最高形式的终结,而且它的提出,既体现了黑格尔对"现代世界"状况与艺术发展构成冲突这一事实的深刻洞见,也是其本质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必然产物。
既然在黑格尔认为,艺术终将灭亡,那难道在他的眼里就没有完美的艺术了吗?“古典型艺术”在黑格尔心目中是最完美的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精神与质料的最完美的结合与和谐。他说:“古典型艺术是理想的符合本质的表现,是美的国度达到金瓯无缺的情况。没有什么比它更美,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内容和完全适应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黑格尔把古典型艺术的理想典范归之为古希腊艺术,而最符合这种理念美的艺术是雕刻。这实际上是“理想性格模型”。
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只是片面地看待了这个问题,只是纯粹的感觉到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的悲观消极意义,而没有看到它的积极意义。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主要从将逻辑与历史加以区分的角度作了阐释,认为其“艺术解体”论主要是由体系的逻辑需要而提出的,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当时资产阶级艺术走向颓败趋势的批判态度与某种预测;但是,第一,他并未一般地断言艺术将在历史上消亡或解体,第二,《美学》中他关于“艺术之宫”的营建,“世界史还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进”的话,以及他肯定浪漫型艺术的进步和对其前景充满信心的许多材料,证明“艺术解体”论并不代表黑格尔对艺术前途的基本看法,他这方面的真正看法主要体现在他对艺术史、特别是对当时的浪漫型艺术的看法中。从黑格尔对他同时代艺术的特殊论述中进一步证明他对艺术发展前景的乐观主义态度。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黑格尔并没有为艺术签发死亡通知书。他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话:“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不会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艺术虽然走向终结,但它并没有寂灭,事实上它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是另一种艺术罢了。
由此可见,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具有体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美学范围本身。绝对精神的辨证发展的必然性决定了艺术必将扬弃自己,转化为更高的宗教乃至哲学阶段。
《三》关于普鲁斯特的创作形态分析报告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年7月10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中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他毕业于巴黎大学,他的代表作有《追忆逝水年华》等,他于1922年11月18日逝世。 普鲁斯特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
普鲁斯特生于法国奥特伊(Auteuil)市拉封丹街96号,为长子。父亲是名医,母亲是犹太人。信仰罗马天主教。九岁时初次气喘发作,因此常缺课,但到青年时期修读哲学,文采渐渐散发出来。1889年入伍,1890年退伍之后开始替杂志撰稿,大学毕业,当上图书馆员,但因健康转坏,患有严重气喘,不能接触屋外的空气,足不出户,开始撰写小说。
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政治科学学校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潜意识理论进行研究,尝试将其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可以说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艺创作的导师。他和同窗好友创办杂志《宴会》,从1892年起,在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和随笔。1896年他将已发表过的10多篇作品收集成册以《欢乐与时日》为题出版,法朗士为之作序。
1896~1940年,他撰写了长篇自传体小说《让·桑特依》,写的是童年时代的回忆,但直到1952年才出版。他还翻译了英国美学家约翰·罗斯金的著作《亚眠人的圣经》(1904)、《芝麻和百合花》(1906)。1903~1905年普鲁斯特父母先后去世,他闭门写作,除写了阐述美学观点的论文《驳圣·勃夫》,并开始了文学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自此,他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修改之中。1912年,他将小说前三部交给出版商,受到冷遇,1913年他自费出版了第1部《斯万之家》,反应冷淡。1919年,小说第2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由卡里玛出版社出版,并获龚古尔文学奖,作者因而成名。1920~1921年发表小说第3部《盖尔特之家》第1、2卷;1921~1922年发表第4部《索多梅和戈莫勒》第1、2卷。作品的后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和第7部《过去韶光的重现》(1927),是在作者去世后发表的。这部小说的故事没有连贯性,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语言具有独特风格,令人回味无穷。这部作品改变了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
普鲁斯特的气质内向而敏感,对母亲十分依恋,青年时代经常出入上流社会沙龙,巴黎贵妇沙龙中一出手豪阔的常客,熟悉上流社会人物的形形色色。他在写作时认为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观世界”如何反映在“主观意念”中。透过他特殊的叙事风格,营造出一个独特的个人世界。他的叙述时时中断,小说中夹杂了大量的议论、联想、心理分析,一个失眠的夜可以花40页来描述,一个三小时的聚会可以用掉190页的篇幅。时间可以做无限的铺陈,自然也可以随意压缩;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在意识流中颠倒、交叠、相互渗透。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欢乐与时日》(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1903年父亲去世,1905年母亲去世。双亲的去世促使他以文字来追寻童年,
一般学者认为他是在此时构思写作《追忆逝水年华》(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年年底出版了《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一部“去斯万家那边”(Du Côté de chez Swann),隔年又出版第二部。1919年10月迁入阿姆兰街44号,在此直住至逝世。1922年秋天,普鲁斯特因肺炎病危,他拒绝了医生的治疗,自行饥饿疗法,只吃少量的水果、冰淇淋。据说普鲁斯特11月18日弥留之际,曾派司机去丽兹酒店买他最喜欢的冰啤酒。他将最后的精力花在《女囚》(La Prisonnière)草稿的校改。在1922年普鲁斯特去世前,一共出版了三部。《女囚》、《女逃亡者》以《阿尔贝蒂娜不知去向》、《重现的时光》(Le Temps Retrouvé)陆续出版,直到1927年才完整的出齐,共15册3200页。这本书被誉为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1918年出版)曾获得了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
普鲁斯特的特色在于他精细的描写每一个感知,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寓言,而且在他的书中你能感觉到那流动的真实感,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追寻到青年,不管是城市,人物都有可追踪的痕迹。一般认为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对他的影响很大,奠定了他以直觉串流写作思绪的基础。其根据意识写出的著名问卷《普鲁斯特问卷》,写出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后人影响甚大。
普鲁斯特的好友,阿尔封斯·都德(Alfonse Daudet)作家父子在垄古尔文学奖中力挺“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这部作品,使得他能以6比4的票数得到奖项,让出版商有信心出版这部巨著。
普鲁斯特创作年表:
自1895年9月至1900年初 普鲁斯特撰写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终未完成,直至1952年始以《让·桑德伊》之名发表。
1896年 6月12日 普鲁斯特的第一部作为《欢乐与时日》在加尔曼—雷维出版社出版,由法朗士作序,马德莱娜·勒梅尔作水彩插图,雷纳尔多·阿恩作与音乐有关的评注。这部作品的许多片段在此之前已在《白色杂志》、《每周评论》及《高卢人报》上发表。
1900年1月20日 英国艺术评论家兼社会学家约翰·拉斯金逝世。普鲁斯特在《艺术与珍品专栏》(1月27日)中撰文悼念。不久在《费加罗报》发表题为《拉斯金在法国的巡礼》的文章,4月又在《法兰西信使》上发表论文《拉斯金在亚眠圣母院》(该论文后来又重刊于拉斯金所著《亚眠的圣经》的法译本序中)。普鲁斯特在其母及雷纳尔多的英籍表姐玛丽·诺林格的帮助下从事拉斯金作品的法译工作。
1913年 写毕《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三部,即《在斯万家那边》、《盖尔芒特家那边》、《重现的时光》,但无出版商愿意接受。贝尔纳·格拉塞后来同意出版,但应由作者出资;且不顾普鲁斯特的愿望,仅同意先出第一部,《盖尔芒特家那边》须在1914年,《重现的时光》则须在1915年始能问世。
11月8日 《在斯万家那边》印毕出版。
1914年6月1日 《新法兰西评论》发表《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摘录,该卷即将在贝尔纳·格拉塞出版社出版。这些摘录属于《在少女们身旁》。
7月1日 《新法兰西评论》再次发表《追忆似水年华》的摘录,系《盖尔芒特家那边》的第一卷中的梗概。 8月 贝尔纳·格拉塞应征入伍,《追忆似水年华》的出版工作中断。
自1915年起,普鲁斯特改写小说的第二及第三部分,作了大量增补。1916年与格拉塞断绝交往,自此其作品即由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18年 11月30日 《在少女们身旁》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 1919年 3月28日 《什锦与杂记》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
1922年 4月3日 《索多姆和戈摩尔》的第二卷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 11月18日 马塞尔·普鲁斯特与世长辞。
1923年 《女囚》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25年 《女逃亡者》以《阿尔贝蒂娜不知去向》为名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27年 《重现的时光》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自1950年起 “马塞尔·普鲁斯特与贡布雷之友协会”通讯出版。
1952年 《让·桑德伊》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54年 《驳圣伯夫》,附《新杂记》,由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追忆似水年华》评注本三卷,由伽里玛出版社在《七星丛书》中出版。
1970年 普鲁斯特《通信集》注释本第一卷在普隆出版社出版,由菲力普·戈尔勃评介。 1971年 普鲁斯特其他作品的评注本在《七星丛书》中出版,其中包括《让·桑德伊》一卷(附《欢乐与时日》)、《驳圣伯夫》一卷(附《什锦与杂记》及《随笔和文章》)。
《四》关于中国翻译家周克希对于普鲁斯特著作翻译的形态分析报告
2014年, 翻译家周克希决定停止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剩余四卷:“我这些年一直在翻译普鲁斯特,但如果我以旁观者即读者的身份去看《追寻逝去的时光》,也会觉得实在太长了。虽然对普鲁斯特这个人,我不太恭维,如果他活着,我也会考虑是否应该做他的朋友,但从文学角度,非常崇拜他。”
这几年,翻译家周克希经常担心七卷本《追寻逝去的时光》可能没办法翻译完成,他有时会自嘲在10年前说要以一己之力翻译完成,但读者和编辑一直希望周克希能完成这项翻译工程。72岁的周克希最近对媒体说,他还是决定停止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剩余四卷。
目前周克希版《追寻逝去的时光》已经翻译出版了第1、2、5卷,周克希在接受采访时,引用了法国作家法朗士的一句话来形容现在自己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的心态:“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并弃用原书名《追忆似水年华》
1982年开始,译林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七卷本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个完整的译本由15名译者合作完成,周克希是其中一位。在50岁以前,周克希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年过半百之后才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翻译工作。在完成译林出版社的翻译项目后,周克希一直希望能独立完成《追忆似水年华》的翻译。
2003年,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翻译出版,当时周克希还弃用了那个优美的书名,老老实实按照书名原意翻译成“追寻逝去的时光”,一度还引起争议。
周克希当初希望能以10余年时间把整套《追寻逝去的时光》翻译完,差不多一年半翻译一卷,当时他刚过60岁,以当时的体力和精力,觉得自己是能够胜任的,因为当年在翻译大仲马时,他一天能翻译五六千字。但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直到2010年才在上海书展上发布,那时候周克希就隐约觉得,可能没办法那么快完成,当年把话说得太满了。于是周克希没有再按顺序翻译,他先把第五卷《女囚》出版,当年在译林出版社的版本里,周克希参与翻译的就是这一卷。
“不再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年纪、体力和精力问题,感到很惭愧。”周克希说。周克希说,按照现在的体力和精力继续翻,至少还要七八年时间。
普鲁斯特难在哪里呢?“不是词汇,不是句子长,但每天都会碰到难题,主要是他的思想性,就是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周克希说。
但周克希已经完成了《追寻逝去的时光》的选读本。尽管第3、4、6、7卷,周克希不准备全部翻译了,但这些年他也陆陆续续翻译了一点,尤其是很重要的第7卷,之前就已经翻译了2万多字,“所以,过去一段时间,我和普鲁斯特专家涂卫群在做一个《追寻逝去的时光》精选集,由涂卫群在每一卷里选一些段落,由我来翻译,今天刚刚全部翻译完成。”
停止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可这并不意味着周克希停止翻译。过去一年,他翻译的一些童话陆续由华师大出版社出版,最近他正在翻译《安徒生童话》和《福尔摩斯全集》,“我看了法文版《安徒生童话》,非常感动,也觉得能翻出不一样的地方,否则就没有再翻译的意义。”
《五》 关于《追忆逝水年华》文学主题的分析报告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 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 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 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 犹太富商的女儿 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 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 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 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这种回忆表现的东西是"自我",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这种表现大量采用了"自由联想"方式,一物诱发一物,一环引出一环,形成作品意识联想自由流畅的态势,这就是 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因此,这部小说被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并宣告了"意识流小说" 文学流派的形成.
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 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 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 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 仇恶的 变性人查琉斯 男爵,有纵情 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 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晚餐过去了,唉,我又得离开妈妈了,她要留下来聊天,天气晴朗时就在花园,眼看快要下雨,所有的人就都回到小客厅。这所有的人中不包括外婆,她觉得“在乡下还关在屋子里,那真是可悲呀”。每逢下大雨的日子,她总要跟我父亲争论不休,因为他不许我到外面去,要我回房间去看书。“像您这么做,他是没法长壮实的,”她皱着眉头说,“再说这小家伙缺的就是体力和意志。”父亲耸耸肩膀去看气压计,他就爱好气象学。母亲尽量不弄出声响来影响他;她用一种尊重而爱怜的眼神瞧着他,但避免把目光盯在他脸上,生怕让他感到难堪。而我外婆不管天气如何,哪怕外面下着倾盆大雨,也要到花园里去。弗朗索瓦兹冒着雨,忙不迭地将那几把珍贵的柳条椅搬进屋,生怕它们淋湿,可外婆依然待在空空荡荡、骤雨抽打的花园里,撩起蓬乱、灰白的发绺,昂首接受风雨的洗礼。她大声说着:“啊,总算可以透口气了!”在泥泞的小径上一路小跑——按她的趣味,新来的园丁把这些小径安排得过于对称了;就这么个对大自然缺乏感觉的园丁,我父亲却从早晨起就开始向他咨询天气会不会转好——她兴致很高,连蹦带跳,节奏的律动取决于不同的心灵反应:狂风骤雨的刺激,健身锻炼的益处,我所受教育的愚蠢,花园布局的呆板;至于那条紫色的长裙,她可没想到应该当心别溅上泥浆,她的心思根本没在这上头,结果泥浆总是越溅越高,给她的女仆留下绝望和无奈。
结束语: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
我们从这个日期可以看出,再过仅仅二年的时间,意识流文学就迎来了它的百年诞辰。在这风雨交加风云变幻的文学大潮中,有人说,它早就已经在西方,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被瓦解,被解体;有人说,意识流文学至今仍是现代文学概念中最具文学本能的文学思想及文学主张。它至少驱除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性认知观念。因为这种不完整的文学叙事,可能会使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空间更容易寻找简洁的交汇点。他不需要复杂的交代与转换,更不需要去为某种历史的交替去寻找证明及佐证。
黑格尔艺术解体论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至今不衰——尽管它并没有在实质上推进世界文学实践的发展进程,但是却给学术界研究文学理论,尤其是关于逻辑体系之下的文学理论开拓了具有特别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方针。如果没有黑格尔艺术解体论的产生,我们至今也不能解释文学历史的一体化与逻辑化。意识流文学实际上是希望借助自己的文学主张去充当艺术解体之后的文学组件。可惜的是,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们始终并没有考虑到这层关系的存在。而实际上,我们文学理论体系所一直忽略的重要问题是,当艺术这一重要课件在黑格尔的逻辑体系中遭遇解体时,什么样的艺术才是吻合黑格尔逻辑体系之外条件的那个艺术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