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编外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行吟在印度旅游金三角(全文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81#
     楼主| 发表于 2023-4-12 11:58:02 | 只看该作者
    平心而论、时间关系,我们接触到的大众生活还是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82#
     楼主| 发表于 2023-4-12 12:0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3-4-12 12:11 编辑

    廿五:德里印度门


           我们顺着国王大道两侧的大街转了一圈,在离广场很远的一处停车场就下了车。本来看了其有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之名的国王大道后,已经引起我浓厚兴趣的德里印度门。远远目睹它的第一眼就失望了,这个被当今网红誉为的印度第一打卡点。不是因为围了一大圈人、一道大石门,很可能会误认为来到了一个大荒坝。究毕那门仅四十多米高,隔远了看起根本不算啥。何况我一直认为他这主干道,修得比香榭丽舍大道更宽阔、更有气派。这印度门建得一定也别具风采,才能代表国家形象。记得当年在法国、参观比这早落成近百年的凯旋门时,发现整个巴黎城似乎都将其作为中心。据说巴黎市区十二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凯旋门自然形成一个硕大的道交广场、交通枢钮,车水马龙、八方来朝。且门开四面、威武雄壮、气势磅礴,一见顿时令人血脉愤张、肃然起敬。何况其正面门墩的墙面上,还有四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抵抗"、"和平"。其中人物雕塑栩栩如生,有的高达五六米。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三百八十六名将军和九十六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一七九二年至一八一五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右侧第一(面向田园大街)那出征。表现的是“一七九二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同时它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范本的基础上有重大突破,人们可沿着近三百级、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直登近五十米高的拱门顶。现已内设有电梯,上面有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相关图片和历史文件,介绍拿破仑生平事迹。并有曾跟随拿破仑,征战的将军的名册。还设有语音解说的电影放映室,放映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这座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凯旋门,算得上地地道道的世界级艺术珍品级文物了。

         眼前的印度门到真的像一个天然大广场,周边好像也都有路、但并不规则。国王大道是有路直通门下,现在已经设置了围栏。其实不栏也一样,那里被各种摊贩和流动的个体小贩、围成了天然警戒线。不过只限车、不限人,人是可以自由进入广场的。虽然有众多的生意人和游客,但因坝子太大,依然显得空荡荡的。这门的设计师埃德温·卢坦斯爵士曾坦言:设计灵感来源于法国的凯旋门。因是在英属殖民时代,由英皇乔治五世命令、时任印度总督所建。旨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英国与阿富汗大战,各地区阵亡的英属印度士兵、立的纪念碑。当时曾经称为:“全印度战争纪念碑”。加之当时新德里的城建,也是由他总体负责。所以他特地将地点选在了正对总督府的新、老城区广阔的交界地界带,成了未来新德里的地标形建筑。鉴于印度的多宗教情况,断然采用了“无宗教装饰的通用建筑”废除了一切可能引起教派纷争的设计图案,也没有特定的肖像和符号、如星、月、十字架及神像之类。仅在门上端刻着“印度”的英文字母及修建年代,不得不说他考虑得十分周祥。只用了十二年时间,便用红砂石砌成这座很大众性的宏伟建筑。同行不少人都认为,其意义有些等同于我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我认为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虽说门内也刻有几万军人的名字。除印度人外也有很多英国士兵和军官,更不是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争。和人民或民族英雄很难沾边,只和胜利之塔一样、是那一系列战争的胜利,是印度在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经历苦难的见证。

         其实从各种数据来看,印度门较凯旋门都略遜一筹。我感觉是设计者特意而为。高度略差半米、宽度大体相当其厚度,好似将凯旋门的侧面图变成了正面。真正还原了东方门的形式,不像凯旋门、从很多角度看上去都近乎立方形。印度门侧面门较小,厚度估计不过十多米吧。而且近看感觉比凯旋门更高,因其宽、高比小一倍多,成长方体耸立、加之中心拱门更高。视觉上显得就更宏伟庄严。附近也无其它建筑,只是通过门洞向东望去一百五十米处。是一个六条道路的交叉口,那里还立着一座约七十英尺的穹顶小亭。是一九三六年建的英皇乔治五世的雕像亭。印度独立后,国王像当然被移进了历史的尘埃。亭子成了游人拍摄印度门时的陪衬背景。导游说:现门上安装了灯彩及大型射灯,每晚亮灯二个半小时。很好看、参观的人也很多,国家的庆典和大型的群众活动、文艺表演也会选择这里。最好的一点、是全年免费开放,几乎是世界各地游客必到之地。最后提醒大家印度门有两座、另一座在孟买。故印度人亦称此德里门,或德里印度门。

         英灵不灭尽堪悲,全印战争纪念碑。多少无辜枉死者,至今何以识阿谁?



    点评

    印度门与凯旋门对比写法受益匪浅,不仅形式上差别,其意义也不一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重大问题上要有自己原则,不然真正成为了风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4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83#
     楼主| 发表于 2023-4-13 11:1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3-4-13 11:20 编辑

    廿六:访甘地纪念馆。、


      这里是个有花园的小别墅,主体是整洁的西式白色两层小楼。除正前方只是立了两根门柱示意,看上去像个三合小院。据说这是大文豪泰戈尔私人别墅,后来赠送给了甘地。他晚年基本上一直住在这里,工作、休息、与国大党的高层们会见。直到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下午五时,在别墅花园的小径中遇刺落幕。作为他的专门纪念馆,这里自然有他生平的详细介绍。因为在他的带领下、印度获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近二百年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自主的国家,故也被称印度的国父。早在一九一五年他的好友,泰戈尔赠予了他“圣雄”这一尊称。意为其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这一尊称有点相当我国的活佛“。的确无论从他留下的照片和塑像看,都是一个活托托的苦行僧形象。他的主要信念是“真理坚固”和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在印度和其它一些国家、地区被广泛接受。曾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八年间,五次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虽然一直没有获得,但在他去世那年,诺贝尔此奖以没有适合的、活着的候选人而未颁发。其后诺贝尔奖委员会曾公开表达过他们对此的遗憾。

      甘地全称:莫罕达斯· 姆昌德·甘地,莫罕达斯是名、 姆昌德是父名、甘地是姓、这是印度人名字的基本组成法则。后来还在前面加了一个,尊称“圣雄甘地”。这里有很多与他一生相关文图、照片、雕塑,最深的印象是他成名后老年时期的样子。苍老干瘦的身体、但眼睛圆亮,个子小小的,常常半裸上身。穿着极简朴的印度服饰,如苦行僧佈道般到处发表演说。宣传他的甘地主义、唯一的对策,就是自虐式的半裸上身和绝食反抗。其实他的主义是在去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时,面对西方文化宗教与自身本土宗教和传统思想之间的冲突时逐步形成的。主要接受了“神智学社团”的影响和鼓励,开始阅读《薄伽梵歌》。最终放弃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以自己固有的宗教信仰,并将西方的哲学和英国的法学思想加入其中。从印度教教义和梵语中、引伸出对任何生命、任何人,都没有恶意、伤害的行为。以他自己的话说:要以积极心态,对待遇见的一切善良意志。世界上、只有爱才是,最崇高的感情和力量。非暴力不是一种稳妥的妥协,而是积极地给予犯错者以关爱。特别类似佛教、无欲无求顺其自然,能不杀生决不杀生、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这主义的核心就是“爱”,并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以德报怨、用爱来感化所有恶人,实现一个平等、博爱的大同社会。他这种积极入世、无私忘我为世人谋福利、修持善业得解脱的修行,被印度教尊为行动瑜伽的大能、善业苦行僧的卓越代表。

      据说在我国抗日战争时,甘地曾说:“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用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拿2亿人给你杀,可是剩下的2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这种理论正是当年日本人求之不得的,但对转世观念极为淡薄的中国人、恐怕根本没人会赞同的。包括那些投机政客和汉奸,怕也没几个相信、心甘情愿让倭寇杀掉一半人后,他会来给中国人当奴隶。但阴错阳差的因各种原因的影响,英国居然在他这种主义的抗争下、让印度独立了。而因受甘地主义影响的、世界上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却也最终取得了胜利。比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和有南非国父之称,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都是运用甘地主义获得成功的人。虽然甘地因此对自己身体造成很大伤害,他多次绝食和被监禁。曼德拉更因此过了长达二十七年的,“监狱生涯”和非人待遇。但甘地却被评为了对上世纪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人。曼德拉成功的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包括一九九三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并在二零零四年,被评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就连我国也曾邀请他来访问,是首位访华的黑人总统国家元首。

       同时我发现印度和我国一样,也有为尊者讳的习惯。这次因其被刺杀的死因仅仅是因其种姓低,又准备将领导权传给同是低种姓的继任者。才遭到高种姓的印度教顽固派无法接受,而最终用他自己的生命去圆满了他的主义。现场一个欧洲记者报道其被刺过程:甘地被刺杀当天、在下午五点左右,从别墅中出来走上花园小径。延伸到被刺杀点的那一排脚印,一直保留到现在。当时甘地正边走边全情投入的念叨着经文,杀手冲出人群、向他连开两枪。甘地倒在血泊中时,还奋力做出了原谅他的手势。现在他中枪倒下的地方,立了纪念碑。这时我才知道一些资料中所谓高种性家庭,养成的传统苦行僧习惯。和土邦王国首相的儿子等,都是虚话。其实甘地就如我国一般百姓家庭,种姓吠舍、居中偏下商家出身。出生在印度西部波尔班达尔港口小城。父亲算小城内的官员,但家庭较贫穷。不知是解决生计、还是遵从印度教的传统,十三岁就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同龄的文盲女孩结婚。十六岁时其妻生第一个孩子,只活了两天就死去。到十九岁的甘地才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他坚持去英国留学法律,毕业后回国就业未果、转投南非发展,为航运公司作律师。因为肤色和血统,遭受到白人种族主义各种歧视对待,亲历了被侮辱、殴打种种折腾。使甘地开始锻炼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逐步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社会政治观。领悟出了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在南非的后期他已是一个社会政治活动家、开始参与南非的民权运动了。

       一九一五年,四十多岁的甘地终回印度。经过在南非的磨砺,他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的甘地主义,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他亲自指导的拒绝购买英国货、不入学英国学校、不入职英国单位等。合法的反抗持续进行、他的所作所为撬动了英国的殖民基础,英国人几乎没有实用的对策。加之“二战”后之世界大局,承认印度的独立。但也吃透了甘地主义的本质、故尔略施手段,以宗教信仰为由使印度分裂为印、巴两个国家。造成两国拚斗、搏杀,尽管甘地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曾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大家团结。当年被刺杀、不能不说这也是重要因素,而且至今未能平息冲突。他却早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见甘地主义也并非万能……

       这里倒下了二十世纪的圣雄   坚信爱之光引导世界的大同   甘愿学佛祖舍身去饲养饿虎   恶魔终未能容你圆理想美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84#
    发表于 2023-4-14 13:18:58 | 只看该作者
    编外人 发表于 2023-4-12 12:08
    廿五:德里印度门

            我们顺着国王大道两侧的大街转了一圈,在离广场很远的一处停车场就下了车。本 ...

    印度门与凯旋门对比写法受益匪浅,不仅形式上差别,其意义也不一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重大问题上要有自己原则,不然真正成为了风景。

    点评

    这也和其国情的独特处有关,世界大了、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4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85#
    发表于 2023-4-14 13:43:37 | 只看该作者
    不平凡的一生,创造奇迹的人。

    点评

    他在印度的形像,也是圣人级别的了。哈哈、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4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86#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15:54:42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3-4-14 13:18
    印度门与凯旋门对比写法受益匪浅,不仅形式上差别,其意义也不一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重大问题上要 ...

    这也和其国情的独特处有关,世界大了、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87#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16:06:57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3-4-14 13:43
    不平凡的一生,创造奇迹的人。

    他在印度的形像,也是圣人级别的了。哈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88#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16:08:27 | 只看该作者
    廿七:印式中餐馆的奇葩


        今天中午安排的是中餐,就在纪念馆附近不太远。说实话、来印度好几天了,还是第一次走进店招上有中文的餐馆。据说印度的中餐馆不太多,基本只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几个大城市才有。而且基本也是“印式中餐”、大多数的中餐馆老板并不是;中国人,仅只是在中国 工作或者学习、混过几天的印度人。其实和先前用过的午餐区别并不太大,多了几个表面上的中国菜式而已。更混入了些印度式的料理方法,整得来有点不中不印的、不过的确不难吃。六菜一汤中居然有两个荤菜,一个炒鸡丝、一个回锅肉。而且是真正的米饭、不是近几天吃的那种硬硬的长粒米,还配了一个颇正宗的蛋花汤。说实话算得上打牙祭了,究毕这几天、真还没认认真真吃过一顿饭了。通常早餐是宾馆的自助,餐台上的东西种类看起来也挺丰富的。有传统的各种印度式咖喱,也有西式的面点、咖啡茶、牛奶,水果,以及一些我们认不出的、叫不出名字的食物。由于印度素食人群非常多,餐台上的肉类食物种类少得可怜,只有鸡肉肠和我们眼中的午餐肉类。中餐、晚餐则是随缘,有时是定点餐厅、有时在宾馆。但无论自助或桌餐,菜品总是加入了咖喱糊糊,总觉有点不生不熟的。

       其实应该说他们还是挺讲究的,因为一般都备有几种,闻起来有一股很浓重的混合香气的酱料。当然宾馆中更配有甜点、果酱、黄油和西式沙拉,馆子里就是些带豆类的调料。但一般很少见汤菜,或许和他们习惯用右手抓食有关。饮料到有好几样比如牛奶、果汁、泡着香料叶子的茶水等,但都是冷饮、想喝一杯热水往往都是奢望。印度人好像偏爱甜食和一些油炸的小食物。究毕每个民族有其自身的习俗,只有适应、饿不着就行了。中餐馆的装修也是“混合”派,墙上的装饰花纹中式中又带着点印式。而且还有几幅写意的山水。午餐是桌饭、十人的圆桌,有转盘、有桌垫、有椅套、配餐巾。落坐后居然,也是一人先上一道茶。看来是找了高人、培训了一、二天的服务员,颇为熟悉中餐的基本礼仪。

       我们因是临时接到通知,一行四人自驾车到重庆去参的团。因其时接近新年、出游人并不多,重庆刚好二十人、坐了两桌。我们四人自然不便去占人家的大桌子,便坐在了一旁的小长方桌上。虽然简陋点、但方便,又便于照顾随行仅五、六岁的幼孙。不期平时看来很懒散的印度堂倌,很麻利的就用一个大托盘、把我们的四份餐盘餐具放在了桌上。当然每盘也有小汤罐附上,我们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究毕连半桌人都没凑齐,总不能让人家也摆一桌嘛!谁知有两位重庆的大妈突然发难,“给我们也来两份盘餐、好吗”?并特地向我们桌上指了指。“好的,两份一千”,那个印度小伙很干脆的答应。同时也学着我国堂倌向内堂吆喝“两客单餐”!谁知那两个妇女脑筋一下没转过弯,竟一下异口同声的爆出:“这么贵”?顿时引得哄堂大笑!她们同桌马上有人提醒:“卢比呀”!其中有一个还不太服气,说我看他们都是吃的单份!堂倌也不含糊,“你们定的是桌餐、他们没有来占用大桌,主动坐在了快餐桌上、我们当然就配送盘餐了”!同时伸出手来向两人摇了摇:“请付款”!

        当然出来玩的也不差这几个钱、重庆人本就豪爽,未等这两个女人回过神来,早有一个同桌的男子顺手抽了张百元人民币递去。“剩下的算小费吧”!堂倌也未道谢,收了钱就走。稍倾由另一个服务员,端了两个快餐盘送出、放在她们临近的另一张小长方桌上。恰好偌大餐馆更无来客,就此把我们二十多个人、凉拌在大堂中。究毕是我们这边两个傻大妈,没事找事造成的这种窘状、大家也不好多说。偏偏另外一桌大多是男子和青壮,米饭不够、要求加饭。叫了几次、那个堂倌满脸不高兴的出来了,“已经按十人标准配给拿出来了”!重庆人自然明白了,转瞬又有人拍了一张红票子在桌上。不想那堂倌问也不问一下,照样收了钱就走。庚即用小推车推着一个大号保温蒸饭锅、停在桌前敞开蓋,说了声“慢用”掉头就走!摸钱出来的中年人摇了摇头,喊了声:大家添饭!他邻座拍了拍他的肩“这小子聪明,不动声色的就把你那点钱吃了”!我不由心中暗叹,完败!何不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呢?

        不同地域不同天,习俗风情不一般。莫恃雄才争意气,须知高手在民间。

    点评

    一首诗总结全文,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6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89#
    发表于 2023-4-14 19:49:56 | 只看该作者
    不同地域的习俗风情的确各不相同。

    点评

    只要是到今天还能存在的民族和国家,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各有各的特色!这到是实在的。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5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0#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10:08:58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23-4-14 19:49
    不同地域的习俗风情的确各不相同。

    只要是到今天还能存在的民族和国家,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各有各的特色!这到是实在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1#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10:1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3-4-15 10:12 编辑

    廿八:鞭影下看种姓制度
       

        午饭后导游带我们沿街慢慢走向停车点,照他的说法是去接接地气。说实在的印度的著名景点,大多自成结界、远离人居、不带俗世脏、乱、差现象。基本上很少在集市、街道上,去和他们自然相处、交流。只是这条街不像主街或干道,显得极不规则。除了街道中心的车行道和中间的隔离,划线尚标准。有的路段到有颇为整齐的临街商铺,有的地方因古树和老建筑、街边的人行道时宽时窄,有些地方还有比较宽的小坝子。给一些做小生意和小手艺留下了余地,东一团西一团的围着些人。从卖零食、水果、到耍玩意,纪念品、杂物到小吃。更有不少游走小贩、把东西顶在头上,吆喝着在人群中穿梭。

        正行走间、忽然一道鞭影在我们旁边抽过,打在一个十多岁的少女背上。我们一行中一个妇女习惯性的爆出声:“不准打人”她身边的男子也跟着吼了声“干啥子”!那个拿着鞭子的小个子、穿着一身整洁的服饰,戴着顶小花帽。向我们这边看了一眼,然后双手合什向我们点了一下头、好像是致歉吧?然后顽皮的一笑、回头就走,我一看最多不过十三、四岁、完全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这里那妇女还怒气未消的在念叨:是哪一家的恶少,大街上敢用鞭子打人!地导忙过来劝导,说:他不是什么少爷,是商铺时的门童、你没看他穿的那衣服吗?最后干脆把我们招呼在树荫下,给大家认真说一下:“这里情况不同、只要不是找你们的麻烦,最好别去管闲事”。刚才被驱赶的几个女子都是“达利特”,你不清楚是非原委、去呵斥、阻止是不对的。以前有个游客去阻止,还因此赔了店家的损失、因为阻止使肇事的贱民跑掉了。

        同时他现身说法,拿自己举例说:比如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父亲为了培养我很辛苦的挣钱,我也很争气的考上了我国最好的尼赫鲁大学、并取得了中文和国际经济双学位。但因出生在第四种性的家庭,一直无法从事真正想做的工作。开始并没有认命,但连续几次参加外交官的考试、尽管都是高分却仍不被录用后终于清醒了。不得不选择现在的职业,虽然心里无比的愤慨、但面对现实却非常无奈。他说:我们种姓制度延续几千年了,从来没有那个民族和时代能改变。连你们中国人最崇拜的佛祖也没能改变。印度的种姓分有四个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除此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庞大的最底层没算进去。那就是:“不可接触者”,也称为“达利特”或者“贱民”。而且每个阶层中、又按高、中、低,起码分成了十几、或几十个不同的小阶层。每个阶层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最上层的婆罗门、主要是神职人员,从事宗教祭祀活动、在各种寺庙中接受供奉。现代很多婆罗门后裔也在政府部门任职,主管教育文化等上层建筑,极有话言权。据说现在已经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婆罗门了。因为婆罗门只吃和他同一种姓的人做的食物,而且吃长素、从心里抵制吃肉、认为是不洁的。第二阶层刹帝利是先前的皇帝、贵族等上层人士,负责守护婆罗门。军、政两界及管理国家。现代刹帝利也从事如医生、法官、政府公职人员等高端职位。第三层吠舍是最早占领印度的雅利安人老百姓,没有政治特权、从事经商。第四层首陀罗即古时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在先前是奴隶、仆役和手工业者。人口最多、最穷、但随着现代社会所谓名义上去除种姓制度,及新兴职业的大量出现、底层的人也能受到教育后。也能从事收入较高的新职业,因此三、四层、已经开始混杂了。甚至不少吠舍已不如首陀罗。比如带我们队的导游已算高知,从经济收益看放在三层也算佼佼者了。但社会地位则无法改变,这个我们当然能理解。

        就如我国元朝时,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就把人分为十类,尽管改朝换代多次、流毒依然在。直到文革、中国的文人不是还被称为臭老九吗?更不消说先前的几类份子,我们的确也不能鄙视人家。何况人家鞭打的还是连底层都算不上、称为达利特或贱民的不可接触者。为仆作婢都没人要、只能做最肮脏和低贱的活路,可以说连畜牲都不如者。他们不能与高种姓的人接触、不能在村庄里居住、不允进入寺庙、不许坐在有种姓的印度教徒身边吃东西、更不能使用同样的器具、甚至不准接近其他种姓的饮用水源。大多都是流浪汉或者乞丐。导游反复强调、请把你们的正义感带回国去爆发,我只希望你们平平安安回去。更特别举例说:连自诩强大的穆斯林来了印度、最终还不是被乖乖地分了种姓,规规矩矩的遵从了印度的制度。诗曰:

        人分阶级兽分群,自古丛林法则生。君若不甘终垫底,敢争天下更排名?   





    点评

    社会进步,改变不了阶级划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6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2#
    发表于 2023-4-16 15:46:28 | 只看该作者
    编外人 发表于 2023-4-14 16:08
    廿七:印式中餐馆的奇葩

         今天中午安排的是中餐,就在纪念馆附近不太远。说实话、来印度好几天了, ...

    一首诗总结全文,赞。

    点评

    哈哈,谢谢首版赞赏,大实话而已、算不上诗。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7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3#
    发表于 2023-4-16 16:16:39 | 只看该作者
    编外人 发表于 2023-4-15 10:11
    廿八:鞭影下看种姓制度   
        午饭后导游带我们沿街慢慢走向停车点,照他的说法是去接接地气。说实在的 ...

    社会进步,改变不了阶级划分。

    点评

    同意你的观点,或许名目不同,但本质如是。不然印度的种姓制度何以传承数千年不倒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7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4#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1:27:18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3-4-16 15:46
    一首诗总结全文,赞。

    哈哈,谢谢首版赞赏,大实话而已、算不上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5#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1:30:43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3-4-16 16:16
    社会进步,改变不了阶级划分。

    同意你的观点,或许名目不同,但本质如是。不然印度的种姓制度何以传承数千年不倒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6#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1:3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3-4-17 11:39 编辑

    廿九:途经修炼者的道场
       

      
      印度自古以来就是苦行僧的圣地,现在更吸引世界各地修行者。新德里也不例外、有不少静修处和精神静养所,里面有各教派的大师或灵魂级的人物担任指导、分有精进型和入门型多种。据说有名的道场、都有类似我国活佛级的人物担纲,这类人当地政府也会允许他圈一块地作活动中心。、

      我们本来是安排参观印度教寺庙,因路过时恰好见有好几个苦行僧从里面出来。他们蓄着那种仿佛统一的长发,身着一袭简单的橙色长袍。一般平时很少见这么多人一起,问地导他才告诉我们。说:这里其实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道场,在城里开设的分场。主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由于信徒众多、其隐修场地虽然简朴,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而且必定有一个专为穷人,提供免费食物的食堂。虽然只是很普通的面饼和豆类、饮料等,却也算为流浪汉、苦行僧作的施舍。你们刚才见到的并非寺院的僧人。而是苦行期的修炼者、俗称巴巴,其中大多数是穷人,也有不少先前的富翁。因虔诚的印度教徒、把人的一生分成四大阶段: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苦行期。所以当一个人进入苦行期后、就必须散尽家财,远离俗世、一心冥想修行。巴巴都算是出了家的,或住岩腔山洞、或搭临时窝棚。靠接受他人善意的布施、供养,他们是这些地方的常客、以圆满一生的信仰。

      据说“拥抱阿妈”只是社会底层,一个渔民的女儿。才两岁的时候就会唱赞颂神的歌曲,童年时因常沉浸在神性中、被家人认为心智不正常。刚九岁因母亲生病,就开始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并发现很多穷人在承受着痛苦和疾病的折磨。还是孩子的她、便主动伸出援手,关照这些人的日常起居、显示出了她的仁慈之心。阿玛无数次拒绝了父母为她安排的婚事,顶住了年青女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坚持本心修炼、终于在二十一岁时,感受到了黑天神的召唤。忽然开悟后、她决定献身于民,宣称是五百年前的圣人转世。今生的职责就是拥抱世人,公开布道:“我不管眼前是男人还是女人、在我眼里没有任何区别,只有一股无限的爱、从我的心里涌出到所有的受造物。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天性、如医生的职责、医治病人的心,安慰那些承受心灵创伤、生活苦难和疾病痛苦折磨的人”。当即得到了附近居民的认可和追随,有五十多人成了她首批的忠实信徒和追随者。她的生活很快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其信徒声称大师灵力很强、凡受其加执后均受益匪浅。不少求道者开始住在她的家里,希望成为阿玛的门徒。阿玛的基金会也就很快诞生了,除了保证修行道场的正常运转外、每年还投入很多资金到灵性和慈善活动中。她的信徒和弟子、也以她的名义发展,仅十余年、她就已名动世界。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东南亚和西方人都远道而来,希望得到她的拥抱和祝福、更希望在她面前实现心中的愿望。

      阿玛施予达显(即加持)的方式,是给予人们拥抱。从二十一岁出道以来、近四十年间,已经拥抱了五大洲的几千万人。她有着我国活菩萨一样的崇高地位,在其主道场内、医院、学校、电台、生活区一应俱全。其追随者在各地有分场、每年还定时由各大洲的信徒,请到海外去设专场布道现场拥抱。以此获得更多的善款,支持她将慈善事业和灵性活动进行下去。据说像她这样、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圣人,还不只一个两个。如赛爸爸、玛哈西、克里希那穆提、奥罗宾多等,都在印度各地为创建各自的理想国而努力。

      成导特别谈到了更多的修道场是以经典的密宗瑜伽修炼,来治愈人的灵魂、消除他们在情感和精神上的伤害。而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入口处的瑞诗凯诗,便是全球闻名的瑜伽静修圣地。这个三面环山、神圣的母亲河从其间,蜿蜒流过的印度北方小城。因空气清新、居民较少,是印度人向往的心灵憩息地。那些座落在恒河两岸的静修精舍,最接近天然。且价位最平民化、单人间一天的房费也才两美金,中国的瑜伽教练大多出自那里。
      说起这些地、他显得很自豪,说外来人很不理解印度的乞讨现象。不理解苦行僧、更不理解什么是施舍,这些印度特有之物、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印度教的经典《薄伽梵歌》里,布施和祭祀、苦行并列。为智者净化自身的手段、布施不是打发炫耀、不是企盼功果,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给合适的人、不求回报,只有真诚的爱心!应该明白世间一切、无论金钱物质都是在不停流转,一旦停止则意味死亡。与其憎恨人索取、不如反思自己是否曾给予,构成这个世界的不只是种种欲望,更需要善爱、爱心的流转有如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或许这就是佛性,即众生平等地、戒杀生。在印度几乎占半数人口都是食素的,这其他国家的确很罕见、足证其民之慈悲向善心。


    点评

    印度对中国很深,过去的佛教,如今的瑜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8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7#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1:4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3-4-17 11:52 编辑

    附诗一首:
    邂逅巴巴


    自幼学习吠陀求法
    薄伽梵歌参透归家
    娇妻爱子陪伴我创业
    赚积财富以布施天下
    *
    功名成就儿女长大
    携妻归隐参禅瑜伽
    最后苦行寻终极解脱
    为神布道当吟诵天涯
    *
    一袭橙黄百衲袈裟
    法杖顶上分出三叉
    随身有个化缘的
    留着长长蓬乱的须发
    *
    脸花衫褴褛莫嫌我邋遢
    普度即自度是幸福巴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3
  • 签到天数: 5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8#
     楼主| 发表于 2023-4-18 11:5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3-4-23 21:23 编辑

    卅:走进印度神庙


        来印度一周了,才有机会第一次踏进印度教寺庙。据说当年圣雄甘地曾公开在此宣布,神庙向所有不同宗教信仰和种姓民众开放。这个以财富女神拉克希米纳拉扬、命名的印度教寺庙,因由印度大实业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出资重建、故也以其名称为:比尔拉神庙。相邻一个城市广场的西侧上面,停车场也在下面。寺庙门前还有个小广场、但不似我国,总有特权人士的车、哪里都可去得。虽然也有车道、据说只有早、晚运送物品的车辆可以通行。人可以顺车道绕行,也可从广场拾阶而上。规矩和莲花庙差不多、究毕印度教不像佛教,广开方便之门接受天下苍生、很多神庙是有一定限制的。

        寺庙前的小广场上、有两个精致的小神殿,一边供奉着象神、另一侧奉着猴神哈奴曼。都属于守护神、和我国佛寺中的韦陀菩萨是兄弟。但其地位却高过太多。尽管这个小男孩只是湿婆神的老婆,雪山女神帕尔瓦蒂用法力制造出来的。但因为被湿婆误会砍掉了他的脑袋,后来在创造大神梵天的帮助下、将神象的头砍下给他接上。取名伽内什、并传神谕告诉所有人这是他的孩子,所到之处如本尊亲临。因此在印度象头神家喻户晓,教中一切活动、都会先礼拜象神。猴神哈奴曼有如我国的孙悟空,也代表着勇敢与忠诚。这一象一猴双双护卫在大殿前面,到有一点像我国门神的意味了。

        大殿内供奉的主神,自然就是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了。大殿的入口处悬挂有铜钟,进入神殿的人、可以跳起来去触碰它发出响声。当然按印度教的宗教习惯、参观神庙需脱鞋进入,也不可穿短裤短裙或露肩的衣服入寺、同时收好相机、庙内禁止摄影。而且神庙中秩序很好、几乎所有神像前都有婆罗门祭司在那里随侍,只要有信徒前往祈祷后、就会给你赐福。有的是给你额头涂上吉祥痣、代表消灾避邪,更多的是在你手心点上牛奶、你可咽下或涂抹在头发上以示神圣。这座神庙虽然历史悠久、但重建历史究毕不长,对我们这种平生第一次、踏进印度教寺庙的人来说确实有一种强烈的震撼。首先完全颠覆我们见惯了的佛寺布局方式、一重重大殿的递进,而是楼群式的宏伟气派、建筑风格独特。其外观以红黄为基调,底部有巨大的红色基座。中间为黄色神殿、顶部则是从神殿后,通向天际的三座紫红色的高塔。并且还特别介绍了,这种这种前殿后塔的风格、正是遵循了印度教庙宇的经典布局。据说最高的塔、已达一百六十五英尺,当之无愧神居。

        大殿内因高俊敞亮,令人自然而然产生庄严肃穆之感。陡然面对充满了缤纷色彩的神像和夺目生辉的各种珍宝装饰,无疑给来访客带来极大威压。先前看过不少国内佛寺炫富的报到、还不以为然,如今见识了这时的捧场、才知神比佛的威力岂止是强一点半点。我们一直顶礼膜拜的佛祖、只是这里供奉的主神,护持者毗湿奴的一个小小化身。而这里真正的主供、可是印度最负盛名,成名最早、供奉者最多的女神。早在创世神话里、说她是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涌现的第三宝,她踞于莲花上、手持莲花出世。故有乳海之女的称号、后坐在大莲花上随水漂流,故又名波德玛(意即莲花)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中的幸福与财富女神,佛教中的吉祥天、梵文音译“拉克希米”藏密称“班达拉姆”。更因其美貌绝伦、天神和阿修罗为占有她发生很大争执,故又奉为第一美神。她还常变化形象,伴随夫君毗湿奴下凡历炼:当毗湿奴化身为持斧罗摩时,她是达拉尼;毗湿奴化身罗摩时,她是悉多;毗湿奴化身为黑天 时,她是鲁格米尼。甚至妇女们认为她是爱神的母亲,她的造像多为丰满美女、面带慈祥微笑。坐骑为白色猫头鹰或金翅鸟,有“大功德”于众、因而亦称功德天。

        面对印度多达三亿三千三百多万,根本分都分不清的的神灵。我们中大多数都因不太适应其中浓的宗教气氛,而早早回到广场等候、好在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明白了“卐”这万字符图案,就是吉祥天的象征。很多地方都在用,藏族很喜欢这图案,认为有多子多孙、吉祥幸福的寓意。二战时被希魔用去作了党徽,因此很多人看它不顺眼。现在佛教和印度教都在用,只是后者多了四个小圆点。
          
    走进印度庙
    三亿三千三百多万尊
    有名有姓有出处大神
    出身在这多神的国度
    怎不令人谢造物天恩
         *
    神多不怕分配得不匀
    每个家庭都有个家神
    苦行节欲既立世美德
    世代习俗如自然本份
    *
    这是没有教主的宗教
    加上没有约束的众神
    只须遵循心灵的指导
    观照本性去探索修行
    将几千年文明的进化
    陷入轮回超脱的空门




    点评

    长见识了,我们顶礼膜拜的佛祖在这里的地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18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99#
    发表于 2023-4-18 16:11:45 | 只看该作者
    见识了神庙的庄严与肃穆。

    点评

    在当今世界的几大宗教中,虽然没有其排名。但大多认为:佛教、耆那教是印度教分支,有如伊斯兰教、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分支一样。所以印度神庙是甚为可观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0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00#
    发表于 2023-4-18 21:3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23-4-18 21:54 编辑
    编外人 发表于 2023-4-17 11:38
    廿九:途经修炼者的道场   
        印度自古以来就是苦行僧的圣地,现在更吸引世界各地修行者。新德里也不例 ...

    印度对中国影响很深,过去的佛教,如今的瑜伽。

    点评

    哈哈,从宗教的角度看,其一直走在我们前面的。从哲学角度,到又各人千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0 1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4 12:37 , Processed in 0.10794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