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雪归人 于 2022-4-25 10:28 编辑 <br /><br /> 流年碎影
(四)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第五次检阅红卫兵
1966年 10月 4日上午,我们这一派留校待分配的应届毕业生,突然 接到通知:坐当晚的火车去北京见毛主席,当时学生区全沸腾起来 了,激动的心情不难想象。 具体有多少人我记不清楚了,带队的就是那位见过周总理的同学,他 比我们低三年。 我们上火车时,因为是始发站又是学生专列,女同学还能有座位坐, 可是随着沿途不断的上人,越来越拥挤不堪,行李架上、座位下面都是人,人行道根本挤不过去。那时学生坐车都是免费的,每到一个站,上车的人都是从窗口往进爬,乘务员根本管不了,而且每个站停留的时间都很长。走走停停直到 6日上午才到了北京。 我们在北京的吃住都是统一安排、免费的,特别是住的地方一定是观 点相同的。第一晚住在东直门小学,第二天就搬进了北大,住在体操房。 我们此次来的主要任务是等待毛主席检阅,其间有几次大型集会,都 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主要是由中央文革小组成员解答学生提的问 题,像张春桥、姚文远、江青等人一定来,虽然当时江青红极一时,但她 讲话时“同志们!同学们!我受毛主席的委托……” 那拿腔拿调的语气 却让我极为反感。集会来去的车也是统一安排,开完会走的时候,坐上车 先走的人都会在车上挥手喊“战友们再见!战友们再见!”那场面可谓是 热烈壮观。 其他他时间都是自由行动,出去串联、看大字报,我胆子小怕迷路,几 乎都是和同学一起外出,早上在北大食堂吃完早点,可以把中午和晚上餐卷换成馒头,我们的定量是每吨四两,吃过早点还可以领到四个馒头, 我把馒头装在包里面,一边走一边掰着吃,常常是还没走出北大校门,四 个馒头就被我蚕食光了。在外面实在饿了就买些江米条吃,但没有在外面 吃过饭。我们去过各个大学看大字报,也和同学先后到过中南海、劳动人 民文化宫、军事博物馆、天坛、北京动物园等地方去玩过,故宫每天都有 很多人排队我怕回去晚没去成,长城也没去,直到 2005年去北京开学术 会才了了心愿。 我单独出去只有两次,一次是去清华大学找我的初中同桌,只是他外 出串联了没能见着。另一次是一大早出了北大后门去了颐和园,有些地方 还没开门,我独自沿着昆明湖转了两个多小时,那时我的未婚夫还在四川 被关在牛棚里,我的心情很不好,正好一个人捋捋自己的思绪。嗣后,上 了万寿山,在那里照了一张照片。 住北大期间,参加过他们批判走资派的大会,看见过冯友兰、彭佩云 他们打扫卫生。 10月 17日晚我们正在吃晚饭,学校广播里突然传来 “10月 18日毛 主席接见全国来京红卫兵”的消息,顿时,食堂沸腾起来了,全校沸腾起 来了,大家奔走相告,传递着这一特大喜讯。我们的地点是农业展览馆, 凌晨三点起床步行去。到哪里后,就在马路边坐下,女同学肯定是坐前边,手里拿着毛主席语录时刻准备着欢迎老人家的到来,一直等了几个小时,终于盼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刻,毛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坐敞篷车来了,“毛主席万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口号声响彻天空,我是坐第一排,真真切切看到毛主席了,车已从我面前过去,我还望着他老人家的背影,等回过神来再看时有几位领导人已经过去了,但陈毅我是看清楚了。我们在北京呆了近半个月,就是为了这一天,这是毛主席第五次接见红卫兵。 流年岁月(五)第一次拿稿费 10月 21日我们离京返校。回到学校第二天,《西安晚报社》记者来 到我们学校采访,要求写一篇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报道,学生组织让我写,我觉得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就欣然接受这光荣的任务写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用了当时最流行的两句话形容毛主席“高大魁梧、神采奕奕”, 署名是□□医学院 红卫兵。第二天就见报,大家争先恐后的抢报纸看, 虽然署名没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但毕竟是我写的,我自然比别人更高兴。过了几天我 拿到了 2元稿费,那时讲大公无私我把那 2元稿费交公了,只留下那张报纸作纪念,至今还保留在我的箱底。
[img] [url]www.138062.com [/img] | | O | O注|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