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发] 板话体,诗歌的轻骑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1 09:11
  • 签到天数: 4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19:36: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板话体,诗歌的轻骑兵

    年龄稍长的朋友,可能还记得著名作家赵树理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写的是我国土地改革期间,某地农村有一个识字不多却脑瓜好用,出口成章的贫苦农民李有才,擅长口编板话,顺口押韵,尤其针对当时当地农村革命斗争的形势及背景事件宣传,发动,揭露,批判,很得穷苦百姓的称赞和拥护,就连村里的孩子们也缠着他学唱。看来李有才的板话体当时还挺得民心的。其实这不是李有才的创造发明。
    板话诗之所以称为板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强,有板有眼。其次是押韵流畅,或一韵到底,或虽有换韵,但不唐突。第三,即为话,便指语言通俗如白话,无须过多诠释。说它是诗,主要根据它具备诗歌的语言,节奏,音韵和分行等特征界定,部分板话也有较浓烈的意境。板话诗虽起源于古体诗,但不属于古体诗,当今流行较多,我们把它列于新诗之类。
    据记载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诗歌第一首“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板话体。语句精短,排列整齐,结构紧密,可叙可议。接下来出现的古风,乐府以及格律诗都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其他要求逐步发展而成。当然,类似于打油诗,快板书,数来宝,山东快书,歌词,戏剧唱词更保留着板话的原始形式,因此可以说板话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初始形式,是传统诗歌的先祖。一直到现代还广为流传,有强大的生命力。请看《革命烈士诗抄》中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死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不是板话体?毛主席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不是板话体?郭沫若的“大快人心事”,是不是板话体?如此不胜枚举。更别说打油诗,快板之类了。
    当今诗坛,往往不看好板话体,认为它不伦不类,有韵无律,古不古,新不新的。再说写这种板话体的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文学素养也差,上不得台面。尤其那种“老干体”更让人恶心,直白无趣,附庸风雅。当然我们不能说板话体都那么高尚,不过也不能否认板话体的文学特点和社会功能。
    板话体是诗歌的轻骑兵!它要比歌词便捷,准确,针对性强, 而且传播速度快,号召和打击力强。另有更接地气,无须过于咬文嚼字,更大众化。易写易懂,通俗简洁,一语中的,易记易传。比如“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心脏喝坏了胃”“舆论是把杀人刀,有人专门凑热闹”等。李有才就是编唱板话诗的天才,他能够用板话的形式控诉旧社会的罪恶,地主恶霸的凶残阴险,狗腿子的狐假虎威,奴颜婢膝。他能够或单刀直入,或热嘲冷讽,或旁敲侧击地揭示世态炎凉。这正是板话诗的特点和功能,它不需要过多的装饰与描绘,可直言写作者的观点和诉求。它又可以尽情泼墨渲染场景,气氛,事件,人物,以达淋漓尽致。它可以叙议结合,夹叙夹议,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地展现深化主题,对于一般的诗歌形式来讲,它是最机动灵活又富于战斗力的一种。但是板话诗也有它致命的弱点,就是往往说理有余而情韵不足。尤其在意境的设置上常偏离诗素惯常的轨道,剑走偏锋,再加上直白的语言,几乎毫无隐晦的表达,往往让各路诗家觉得淡薄无味,有失大雅。
    板话诗可包括:打油诗,顺口溜,说唱词,快板书,快书,歌词和时政诗等。


    头条淫乱何时了

    头条有人很无聊
    专爆无聊上头条
    鼻子抽嗒着骚气味
    眼睛盯着裸体瞄
    调侃戏谑酸腐调
    假作正经馋如猫
    伤风败俗上纲线
    可惜自己没捞着
    跟风的也不是好东西
    煽风点火加造谣
    个个打扮地君子样
    借机自慰欲火烧
    惊悚欺诈圈粉丝
    天下大乱他才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澧有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23-10-8 22:11:09 | 只看该作者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澧有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23-10-8 22:13: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2-12 18:25 , Processed in 0.1040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