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江南达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1)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10:03:07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15)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乡间自画像







视频——
https://weixin.qq.com/sph/AQKCdp0EH
这儿倒还真有一件自家当时在乡下的油画肖像,记得也应该是在1974年的某个寒雨天气画成的。从画中看来,天色相当阴沉,不过毕竟因为当门坐着,光线集中,所以面部造型还是比较突出。同时也能够从画中看出,当时咱好象挺看重这事的,特意还将那时候经常都是乱蓬蓬的头发,梳理得颇为整齐了;但不知怎的,眼光却并没象一般自画像那样,通过镜子正视观画者,而是朝向了前方,想来大概是要体现某种向往之情吧。不管怎样,整个人总还是显得有点儿灰头土脸的,似乎笼罩着几分挥之不去的晦气。当然,唯其如此,也才与那时的基本氛围及个人际遇(以为自己铁定已要进美术学院却遭遇想不到的打击),两相谐调。呵呵,借了它,也让关注吾生的朋友们,看看当时的我吧。另外,为了作一对照,这里也将一幅拟题作《少年郁闷时》的下乡之前的自画像附上。两画时间大概相差在三年左右,但画中人的年岁差别,给人的感觉,分明已不止这些。个中之理,自是已不必再多说了。
另附一张同时期自己的照片。这是当时从乡下回重庆过年在相馆拍的,其“光鲜”之感,与乡中油画像相比,似已判若两人;但从那稍稍可以看出的尴尬神情(或如土话所谓的“瓜相”),则隐约能够推知彼时实存的处境。呵呵。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
(总 228 篇之第 25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2#
    发表于 2024-12-11 22:17:06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留痕,不是虚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5 11:12:1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先生发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19:36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16)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视频——
    https://weixin.qq.com/sph/AC8PMKgv6
    春到山乡
    每次看到这幅小小的油画,这心里都总是有着一种说不清是苦是甜、是酸是辣、是感伤抑或是念想的复杂情绪。其实画儿本身并没什么特殊之处,不过是生产队的一个熟悉场景而已。问题在于,它已是我乡村生活的告别之作,而且,在作那场景速写稿的当时,正是我已在那儿经过了多少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终至已是放眼前途一片渺茫的时候。咳,荒凉却又美丽的巴山,年年春色依旧,而自身在那春色中,岁岁年年,心境又是怎样的不同。那逝去的平凡却又并不平淡、貌似简单有序则又颇有些丰富多采的人生经历,这儿是既不易说清,也没必要再纠结于其中的瓜瓜葛葛了。提及它,不过是想要说明,这画是出自哪种情况下吧。还须说明的是,那画中的正前方,白云下边的青山之外,便是后来我开始就业谋食的一所当地区乡中学。我在想,或者,为什么我每看见这景色,就会有那般潜在的心理感受,大约就正是因为这一点。另,这儿我看了看画下角处所落的日期,那已是我刚去那学校正式报到上班的时候。呵呵,恐怕当时也正是因为翻到自己画的那幅速写稿,心里就有着如此这般的复杂之感,才将自家正在勾画速写的背影,添画到这油画中去的。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
    ·一个画者在特定时代的俗生经历与艺术追求·
    (总 228 篇之第 26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25-2-7 10:25:32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17)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视频——
    https://weixin.qq.com/sph/AEi6XHgXe

    小侄儿
    自己知青生涯的另一记忆,是那年春节回家,家中已添了一个小侄儿。忽然之间,自己一下子也跟着“升辈”了,这兴奋,想来一般人也都是能够理解的。当时尤其觉得好玩的是,这小小人儿,用乡下的话语形容,那可是“精灵得怪”:无论是其动作、表情以及稍后开始的语言,都让人觉着有趣至极。譬如说吧,打从他开口叫我,就对我“说不”(把“叔”叫成了“不”,或干脆叫“不不”);而诸如此类的谐音之趣,因年代久远,确也记不那么清了。但另有一点,则在我心头是挥之不去。那是他颇能说些话之后,其实不过也就三四岁吧,一次,不知怎么大人们闲谈,谈及他姑姑新参加工作,与本单位上下级相处的事,有话正好递到了他嘴边。他居然一本正经地“指导”他姑姑说:“嗨,你见了你们领导都不会笑,还想当先进?我说你莫消再当了!”虽说这恰如俗语所谓“暴牙齿咬虱子”,但谁想到偏偏会咬得如此“精准”,也就不能不当场令人捧腹而事后使人长铭于心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侄儿由《三国》、《水浒》及一切“泛武将”故事而逐渐迷上了汽车,乃至于后者就成了其终生的爱好,并一度还成其为谋生的手段。有鉴于他对常人闻所未闻的各种车辆都是那样的熟悉了解,我曾经还笑劝过他,是否也如我写《中西画品录》般,来写写这“车品录”。不过,即使他对车辆有如此的真知与深知,但苦于没有相应的背景条件,又能怎么样呢,自打“入世”之后,他终于放弃了他曾经为之苦苦坚守的理想,成了一个与汽车行业全不相干的公司的雇员,后来还数经波折,有过了各种各样的职场遭遇。唉,这也是现实人生啊。题外之话休絮,随本文出示的侄儿幼时的油画像,是我借用了他的照片画成的;——道理很简单:这家伙,当时,怎可能有片刻不乱动呀!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
    ·一个画者在特定时代的俗生经历与艺术追求·
    (总 228 篇之第 27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15:13:03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青春艺程(18)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白云巴山



    视频——
    https://weixin.qq.com/sph/ABjV3TEVT
    正在乡中放眼一派迷茫、深感已是走投无路的时候,人生的轨迹,忽因一事彻底改变了。距生产队百里之外的本区完中,因其美术教员被照顾家庭关系调去达州,校方闻我画名,故尔要我前去“长期代课”,还说,若有机会,就让我“转正”。本来,作为重庆知青来说,一般都是决不愿意留在当地就业的,但我不同,因为当时可以说已是别无选择了——考美院的事,曾那般的沸沸扬扬,最终却空耗了当地的“推荐名额”,所以当地权威人士明言:决不再推我这已然暴光的“黑五类子女”。于是,我在1976年3月一个春雪霏霏的日子,背着一个大背篼,里边装着我的全副行囊,步行百里山路,心怀忐忑地去该校报到。到校后,我却并未能够马上开始新的粉笔生涯,因为那前任美术教员还要等到学期结束才走,而依本校惯例,则是要让所有新来者都去走走“兼学别样”的“五·七道路”的。本校在离区镇二十来里外的地方(其实就是我来此经过的路边一处高山之上),办有一所全地区都闻名的农场,师生们的学农劳动,那是真叫一热火朝天、无休无止。我成为驻场人员后,便每日随同一月一轮前来锻炼的师生们一道,参加各类劳动,而且还按规定,自备了一套基本的工具。当时,干活本身对我来说倒算不了什么,只是,那份极左——或莫如说矫情——的种种做法,真的让人是难以忍受。当然,那些事都既烦人也琐屑,这儿就懒得再说它了。另有一点对于我来说,却是相当的具体:几年的乡村生活,长期毛毛草草的吃食,早已让我有了一副阔大的肠胃,而眼下突然叫我来跟着吃这点儿定量饭,且经常都还没一点菜蔬,更不消说肉食,所以,可以说,那整个阶段,我真是感觉自始至终一直都饿着。咳,当时那无论是肌体还是精神方面的苦痛,岂是一点儿短短的文字便可以说清!这不过是提请读者诸君在观画的时候有所联想而已。这儿所出示的画,是一次我趁两个劳动班级轮换的间隙,在农场周边的山野作的一幅油画写生。诸君不妨设想,在这片云光幽澹的山乡,曾有过吾人多少无奈的煎熬与苦斗。本来我也曾作有农场景观的速写画儿,但当时录入电脑的时候,多半是嫌其简单草率而舍弃了,现在一时也想不起原稿尚在何处,也就只好付之厥如。待什么时候翻找出来,再示与大家。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
    ·一个画者在特定时代的俗生经历与艺术追求·
    (总 228 篇之第 28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4-3 07:32 , Processed in 0.0954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