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雷峰塔 太息当年一火焚,今朝塔影复凌云。 仙家环佩知何处,剩有清音隔水闻。
这是我的一首旧作。这几天,在中华诗词论坛的绝句版面上又出现了诗友们的同题佳作: 打狗棒 雷峰塔 西湖南岸立斜阳,碧水蓝天错影长。 旧岁欣然闻倒地,阿谁好事复辉煌。 刘学生 两句 天悯青城白娘子,雷峰塔倒瘦西湖~ 黄朝寅 读打狗棒诗友诗作《雷峰塔》有感(新韵)
鲁迅著文歌倒掉,欢呼娘子获翻身。
如今谁又扶魔影,西子湖边再塑魂。 还看到其他版的一首: 大江东去 雷峰塔(新韵) 残霞烟色染雷峰,廊榭飞檐古越情。 何必津津非与是,素贞法海各留名。
这几首诗放在一起使我进一步体会到这个道理:围绕一个景、一件事,各自可能有不同的视角和心情,做出不同的描述。只要这种描述是合乎情理的,就应该允许存在。 例如,关于旧雷峰塔的倒掉,就可以有几种描述: ·同情白娘子被镇压,欢呼塔的倒掉。 ·但是,按照京剧《状元祭塔》,又可以惋惜它的倒掉,觉得应该留它做个纪念。 ·抨击愚民(百度:清代后期,雷峰塔因年久失修,愚民盗砖,塔基削弱。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五日,雷峰塔因塔砖盗挖过多、塔址附近汪庄造屋打桩引起震动而倒坍。)惋惜倒掉, 等等。关于新塔的建立,也可以有反对重扶魔影和何妨欣赏新景两种态度。大江东去先生说“何必津津非与是,素贞法海各留名。”法海难道也可以留名吗?可以啊,因为《白蛇传》早期的版本里白蛇本是妖魔,而《状元祭塔》中白蛇也是由法海释放重获自由的啊。 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正史,例如长城,从孟姜女的角度就该推倒,从戚继光的角度就该加固;又如颐和园,从慈禧裁减海军经费的角度它就是个祸害,但是今天看来它又是个美景,年年重修,甚至连四大部洲这种人们不常去的地方都修了。
所以,我觉得对于诗者的笔墨要宽容,要理解,在此基础上互相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