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随笔【记忆许昌】《那美丽的护城河》(7·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12-29 00:1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10:4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14-8-17 10:48 编辑

                        (7)
                 《那美丽的护城河》
                             2014-03-19——2014-03-27
    1969年我小学毕业升入许昌市六中,这时的六中刚成立只有两排平房。当时正是学习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高潮。学校组织我们“拉练”每人背个背包步行到桂村公社水道杨大队。晚上睡在老乡家,老乡家的院子里有棵杏树,长满了酸涩的杏,半夜被我们哄抢了。   
    于是,当我转学到市一中的时候,兜里还揣着检查呢。到一中上学是我生命里程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中位于许昌古城的西北角,北边是城墙,西边是西湖公园。学校里边的地形也是北边高南边低。为了上学走近路,我们经常从北面的墙豁子翻墙过去,再翻过假山(老城墙),再跳过城河里的泥墩,才能上到正路。有一段时间学校西边的墙倒了一大片,于是我们上学、放学就从西湖公园里边走过去。
    那一段时间小西湖几乎是干着的,也没有院墙,人们可以从河底走过去。老城墙(西湖公园的假山)这时已经是许昌保存最好的一段遗存了。
    假山上种满了松柏。那时我们已经崇武了,总幻想在假山里遇见一个武林高人。假山顶上有一棵松树,围绕松树有一个圆圆的被人走动的光滑的圆圈,唯有圆圈里不长草。我们分析这一定是高人在这里练武留下的,于是我们就等啊等,四年的时间从未见到这位高人,但是四年的时间里这个圆圈圈始终是平展光滑的。(估计是半夜来这里练的八卦掌)
    上高中后,市里流行穿回力鞋,把我们羡慕得不得了。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在假山上,在干涸的城河底追随着回力鞋的鞋印欣赏、赞美、感叹!终于有一天我们每人拿出10元钱托熟人走后门买来了回力鞋。把那回力鞋金贵得,又是上鞋粉,又是晚上睡觉也把回力鞋放到床头。我们也穿上崭新的回力鞋在假山上,在城河底故意留下鞋印,然后藏起来偷偷观察看我们鞋印的人。
    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链接】
    A、当年一中还有驻军,是发电报的兵种,训练发电报的同时还训练拼刺刀。往往训练时就把兵们拉到干涸的城河底去,又软又平整。有一次训练白手夺枪,教练穿上一身护具,让新兵用木头枪扎他,有一个新兵由于害怕教练夺枪的那一霎那挨打,就乱蹦乱跳地乱扎一气,把教练扎得一点招儿也没有了,很丢面子。俗话讲“教士打不过冒失”,这一幕对我启迪很大,后来我总结了搏击16字诀:
    “跳扰碰拍、防打摔灭、运动作战、半步制敌。”
    B、1975年五一劳动节,许昌放烟火(礼花)发生了踩踏事件。当时许昌电影院、西北大操场、地区行署大楼三个放礼花点,由于不同步,导致人们来回流动发生了事故。那时电影院前边现在的花坛处是一个直径几十米的大水池,深3米多,有暗沟与城河相连。当年就有许多人被挤到这个大水池里了。令人惊奇的是那一天我是在离许昌26公里的知青点我们的新建队看烟火的,先看见礼花,后来看到许昌方向的上空,流星纷纷坠落!第二天从许昌回来的人说:
    “死人啦!”
    有流星就会有死人的事发生,这的确是我亲眼看到的景象!
    C、2006年的冬天,我坚持每天晚上沿着城河走上一圈,往往已经是深夜了,会看见城河的底部有一两个来自南方的人用高压水泵在冲刷河底的污泥,污泥被水流带走,露出河底的砖头瓦块,再把这砖头瓦块清理出来,我每走到这里就会伫立在那里久久地看……
    再后来城河里聚满了清清的水,如果你留心观看,清清的河水还在缓缓地流动着……
    荷叶更绿了、荷花更艳了,水鸟来了,鱼儿来了,小野鸭来了!
    … … …
    我们生活在许昌护城河周边的人们很快就老了。
    有千年历史,历经风霜、阅尽沧桑,许昌的护城河更年轻了,更漂亮了!
    … … …
    【完】
    现在我常喃喃自语:
    ——王老汉哪王老汉!58年得开悟,36年磨一剑!
    现在我常扪心自问:
    ——1942的儿孙们都去哪儿了?
    敬请看《四季歌文学社区》我的【日志】:
    ——【我的梦-让更多的河南人看《1942》】
    ——【我的梦-为1942三百万亡灵建园立碑过节】
    现在我常感叹:
    ——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觉之间就老了!
    ——无限感慨、无限留恋、无限回想、无限憧憬!
    ——现在人老了,坚定一个信念:要为1942逝去的先人们立块儿碑,碑不在大小,但是这块儿碑我们河南人我们许昌人的心中要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8-21 12:27:17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实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2-3 22:39 , Processed in 0.0769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