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编外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顺江逆河万里行(旅行散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41#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23:40:15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4-8-19 20:44
    寻到文化源头,不虚此行。

    中华文明的进化史上,很多经验值得珍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42#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8:0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8-22 18:04 编辑

    十四:夫子庙陷入名家胜迹漩窝中

       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称,在中国文化中桥包含有很多特殊寓意。中国人发了财、最多的善举就是修桥补路,就连小小的住家庭院、有的也要搞个象征性的小桥流水出来。夫子庙这一带算最典型罢了、短短一、二里路中,东来有东园、平江、文源、西去有文德、来燕、武定。破天荒的竟以天然河流、在夫子庙中轴线前建成泮池,至今已逾千年、为全球孔庙中的唯一的最大泮池。加上修在南岸前的,有“天下第一壁”之称的中国照壁之最。据说这照壁高逾三丈、长逾三十丈,壁上精镶双龙戏珠彩图。完全按照我国风水建制:“前有照,后有靠”,不但起装饰和遮蔽的维护作用、也体现着至高无上的尊严。依照源自于周礼的孔庙特有定制,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泮池”。

       南京夫子庙因是凿秦淮河为泮池,略有变化、照壁既然建在了河南岸。岸北便设置为石栏、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以象征文风昌盛。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至圣文宣王”的崇高敬意。而庙门前主轴线上,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现在从“天下文枢”牌坊、到泮池边的石栏,都是游人可凭栏小憩,观赏庙前广场和浏览秦淮河风光的休闲宝地。秦淮游艇的售票亭就设在广场边,泮池自然已成为游船停泊和上、下游客的码头。当然这里也是红包车的下客点、他还介绍了附近值得一游的,瞻园和科举博物馆入口。并指着前面被彩灯装饰了的“棂星门”说:那高达丈余的石牌坊、六柱三门,以前这三门之间、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成华表。为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标志,非一般官员百姓所能出入、故日常用栅栏封闭仅供瞻仰。

       据说先前还有些亭阁、牌坊、有些民国时拆除了,主要是战乱、特别是日寇屠城时的破坏。当然红羊劫的清零也很彻底、现在的一切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复制品。从夫子庙东牌坊到夫子庙西牌坊、之间的偌大地段,将都属又该加“最”字的庙前大广场。更因现大成殿是按清代晚期 (1869年)的建筑为蓝本修建、取消了原孔庙的后墙使之与学宫相融,加之原东侧的贡院、形成三大古文教建筑群结合成了一体。有了夫子庙北广场、同样以夫子庙北牌坊、瞻园路牌坊、平江府路牌坊为界,便是如今整个夫子庙的规模。这还仅仅在夫子庙外面、就有这么多名胜文物,尽管已是农历三月、过春节时的秦淮灯会的彩灯组依然未拆。“棂星门”只能看到中门上刻的三个篆字,当然现在已是什么人都可以通过的大门。看到的只是左右相对立着两根盘龙大柱、以荷花和祥云为主体,点缀以锦鲤、松柏、儒生形象的彩门。一派传统的国粹风格、加以吉祥如意的美好表达,美固美矣!但很令人遗憾、未能一睹我国第一文庙的,真实面貌。

       入棂星门后、现在的大成门也是并列三道,东西两侧各有持敬门、中间大成门又称戟门。先前是和棂星门一样有禁忌、现代人当然都不讲究了,门内正中迎面立“南京夫子庙”汉白玉屏风、上镌刻有“重修夫子庙记”。陪立有几块古碑、其中南齐永明二年的“孔子问礼图碑”据说还是真正的文物。绕过屏风下阶为丹墀、丹墀左右为两庑,外有走廊通正殿形成一个规则院落。如今丹墀中宽大的甬道上还跨着一道青云白鹤冲天彩灯门,好像给高站殿前宽敞露台上的孔子铜像加配了一道艺术相框。夫子脚前有宝鼎、阶下有香炉烛台,两旁配有孔门十二弟子汉白玉站像。殿内正中悬挂一幅、中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近二丈、宽近一丈。上挂万世师表匾、下供桌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亚圣:颜回、曾参、孟轲、孔汲,站像随侍。庙院被两庑碑廊环抱、四壁有珍宝镶嵌孔子圣绩图,近、现代名士大家的墨宝及真迹碑刻。间以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配其间,游走于夫子庙中、真如陷入名家胜迹的漩窝中了。

       但观眼前种种、已得:游秦淮夫子庙即兴一律:

    秦淮孔庙拔头筹,照壁煌煌亮九州。满殿衣冠朝北拜,泮池玉液向西流。
    人生出道无归路,天命当行逆水舟。莫问前途荣辱事,但求安乐夙心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43#
    发表于 2024-8-24 09:11:5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夫子庙果然名不虚传。赞,问好老师。

    点评

    谢谢云管欣赏提读、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25 1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44#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8:05:02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24-8-24 09:11
    南京夫子庙果然名不虚传。赞,问好老师。

    谢谢云管欣赏提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45#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8:07: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9-22 11:39 编辑

    十五:明德堂偶识华夏文明的瑰宝

        游夫子庙、真正让我震惊的,是两件问世不久的重宝。首先介绍我认真参观明德堂的体会:说实在的不因那楷书匾额的吸引,我或许就真的错过了这次学习的机会。那是我幼时崇拜的偶像文天祥题写的,虽然明知是赝品、也来了兴趣,两边简短的七字对:“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方知天地人”,更是警醒人生。堂内陈设有先前古代祭孔乐舞,乐器编钟、编磬等十多种。着重推出了“中华九千年的音乐文明、藉古“龠”之器,正可以一以贯之”!“从贾湖“骨龠”到文庙“舞”的文物宣传!我一看几乎脚杆都打了下闪闪。先前到欧洲、印度看到很多古迹,他们一吹就是五、六千年。心里还藐视得很、想我们中华文明古国,都才提个五千年文明。殊不知现在有样学样,自己也跟着差点翻了个跟斗。 才认认真真去学习、方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四十多支骨笛。大多数为7孔、经科学认定为华夏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距今大约九千年。更经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斜吹的“龠”、非横吹的笛、是古乐管类之从春秋战国时期失传后、首次重新亮相。当然引用了很多古文献来认证、也获得了学界的认同。何况龠者:“五音之主宰、八音之领袖,十二律吕之本源。天文节气、度量权衡之所由出者也”,实乃华夏礼乐文明的始祖。附带说一句、这是用丹顶鹤翅膀上的尺骨,做成的骨笛。相信你看到此、就会想到大成殿内,为啥会设计一道“鹤鸣九皋”的彩灯门。中国一直视鹤为通天使者,神仙坐骑呵。

        另外一件是现代人作成的宝贝,彩玉镶嵌《孔子圣迹图》。不是有特别介绍称其为上世纪末、南京秦淮区政府投入一千万。聘专家、请大师、搜集珍贵彩玉石材、黄金珠贝等,耗时两年方成的镇庙之宝、估算如今市值早已超亿云云。可能我看都懒得去细看,究毕这是所有孔庙的必修课。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专家、艺术家,这种千古留名的事、不给钱也有人往前凑。南京这一组彩玉镶嵌的圣迹图共三十八幅依序为: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钧天降圣、俎豆礼容、命名荣贶、职司乘田、问礼老聃、在齐闻韶、晏婴沮封、退修诗书、夹谷会齐、归田谢过、诛少正卯、女乐文马、因蟠去鲁、匡人解围、丑次同车、宋人伐木、楛矢贯隼、适卫击磬、学琴师襄、西河返驾、灵公问陈、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坛礼乐、跪受赤虹、西狩获麟、梦奠两楹、治任别归、汉高祀鲁。两两成双的排列、下有介绍,现代的精工雕琢、自然远超前代。
    我记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时,曾由我国国学会牵头、文功大师主编出了一套诗书画集。并以获奖者附赠孔子金像一尊为诱饵,我还真的为了夫子金像决定搏一把。特别利用到山东出席专业会议之便、到曲阜祖庙进香,想搜寻点创作灵感。果然就是在那里,第一次细细的拜读了圣迹图。并以此图为纲、敲韵成章,所幸得夫子庇佑、终得迎圣像于书斋,不过记得原图仅三十六幅而已。

        当然这是在已过壮年、饱经沧桑,生活、思想均已趋平静后的作品。或许有人会说:获奖之作、不过与时俱进,歌功颂德而已。确实我早年对孔子的确有不同看法、更在早期写的白话长诗“去茶馆坐坐”中,有过为他抱屈的表达:“去会一会、孔夫子吧!见识一下、拟了两千多年的治世典藏。一个落魄穷教师,半生潦倒、四处碰壁,死后为别人成圣成王。挥得去生前的失落吗?让人阉割、让人肢解成一件件,合体的衣裳。”这是其最后一节、发表在了当地杂志“茶馆”的创刊号上,后来收入了我新诗“红月集”中。现在自然早已理解、正因为有那么多古圣先贤,不惜个人得失的探索接力、才保证了中华文明的正常进展。才保证了华夏成为四大古文明、唯一没有被灭国断代绝种的民族。
    这里将为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周年而作的“孔圣行”引来供鉴赏:

        孔圣行(有序)
    岁在已丑,时序秋初,接中国国学研究会约稿函。恰逢桷兰正盛,荷香送爽。因以国“香”起韵,继之三十五星,足天罡数。成五言排律一首,敬奠古江阳文庙圣人座前:
    尼山一柱香, 华夏万年芳。
    天降水精子, 继衰称素王。
    双龙绕吉宅, 五老护中堂。
    圣母闻仙乐, 麟儿添瑞祥。
    三龄悲失怙, 四季少依傍。
    自幼知仁义, 弱冠理库仓。
    昭公嘉其德, 伯鲤褒荣光。
    兼职农林牧, 专司牛马羊。
    周郊问礼仪, 千古道名扬。
    齐地闻韶乐, 百天无味尝。
    晏相阻封赏, 鲁贤归故庄。
    定公权柄落, 孔子辑诗章。
    会盟扬国势, 失地返家邦。
    治世尊天意, 生民乐安康。
    庸君贪美色, 沉溺温柔场。
    贤士思良政, 出游谒列强。
    郑民讥弃犬, 凤歌笑困凰。
    野老称迂腐, 农夫叱蠢狂。
    知人能有几, 遇祸总成双。
    见妒离齐楚, 因疑困卫匡。
    绝粮陈蔡道, 亡命宋曹乡。
    临渡伤英杰, 罢游恋榇桑。
    曲高人气寡, 德盛世情凉。
    悬帐开私塾, 杏坛聚栋梁。
    三千余学子, 七十二贤良。
    周易翻新序, 春秋添典藏。
    诗书删简稿, 礼乐定端方。
    儒学因之立, 伦常从此张。
    仁为德政本, 和乃善民纲。
    举国尊师表, 历朝崇圣皇。
    孔林惊世界, 百代共茔岗。
    文庙遍寰宇, 九州同祀庠。
    中庸称至道, 大爱智无疆。
    克己复公礼, 精诚感上苍。
    炎黄传万世, 福禄寿缘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6#
    发表于 2024-8-28 22:17:48 | 只看该作者
    有思想,才能写出富有哲理的文章。问好。

    点评

    哈哈,我很赞同你这看法,其实我越是研究孔夫子越是困惑、其实只要多研究几个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感觉。似乎真是天生圣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30 0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4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3:4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8-29 23:54 编辑

    十六:今日的秦淮画舫游

       先前偶然曾读到“秦淮风月真无价,灯火笙箫常彻夜。古来桑海有迁移,此地繁华无代谢……”真的坐到了泮池码头的画舫上,才感到诗人眼光独到、抓得准确。虽然秦淮河是经过人类、对当地自然水资源的整合引导,仅一百多公里的地区性河流。尤其是短短十里的内秦淮河,更主要是靠人工开凿形成的,但她却和城市的生命息息相关、是城市真正的母亲河。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历史上成了十朝都会,秦淮也名符其实的获得“中华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美誉。尽管遭遇了数次战乱和外敌屠城、灭城的惨剧,她终能以顽强的生命力很快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这样繁华无代谢的地方,有如聚宝盆、委实也不多呢!

       其实我们来坐游船、也是无奈之举,夫子庙内熙熙攘攘、根本难觅一歇足之处、虽然也见里面还有“东南第一学”可逛,但见那重门深院、层层阶梯、也就不想移步了。仅在“大明国子学”院前留了一张影、至于相连的江南贡院仍保留或复建的主体建筑明远楼、飞虹桥和贡院街东、西的木牌坊,即东、西辕门。这些地面所能见部分、均已在坐红包车时,听其详细讲解过。特别是在过江南贡院正门时、停下车来,指着那对高大威猛的一对石狮及两座石牌坊,说够气派吧!又指着前遥遥可见的明远楼说:原轴线上有三道门、分别称“贡院”“开天文运”及“龙门”。关卡重重有魁星天佑、先前文庙、学宫俱遭兵火,贡院却独能幸存。清末废科举后、民国七年才拆除贡院,开辟市场。保留下的这些已纳入中国科举博物馆。中国唯一以地下式建筑为主体的博物馆。 是科举文化、制度研究、文物收藏中心。现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共十多个展厅。
       我们当然只有放弃、年青人来跑,一、二天也难尽兴吧。好在白天乘船的不多、但也没等一会儿就满座了,现在的画舫没任何服务、算水上公交车吧。事实上从现代交通的实际看、各地城区的小河除了开展旅游,已经没有商业价值。当然这是从另一个特殊角度,认识一个城市的好机会。可以看出两岸的这些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与夫子庙古建筑群已融为一体。有的还有梯步下到河沿,但明显只是一种格式化的假码头。因为至始至终、除了这种特定格式的游船,没见到任何一种其它船只的存在。想想也是、连红包车夫都纳入了体制管理,穿戴上制式衣帽。这掌握一、二十人生命安危的大舫长、自然属体制之人,端的是铁饭碗、眼高心傲得很呢。
    我有幸坐上了前排相当于副驾座位,在两岸红木黛瓦和彩灯在各个节点、装饰点缀的十里秦淮河上。观赏旖旎迷人的城市和自然风光。手机内装满了照片和一节节的录像、沿河的楼台亭阁民居、桥梁、桥头两侧的街巷、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彩灯景观。堪称一幕幕风光大片。只是事后清理、在平江桥与东园桥的夹角处拍到的一张照片上,彩灯中杂有李太白的青铜雕像。三弟说:语音解说、前面就是白鹭洲,这就是李白当年吟诗之地。我当时就说与其以其善意误导、还不如真的在原址恢复一下凤凰台,将这铜像移去台上、也不负诗仙留诗之意。

       画舫虽形式古典、动力却属新潮,在卟卟卟的马达轻吟中、不疾不徐的前行。先逆行到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和白鹭洲公园、七彩水街等两条水道,转了一圈。然后复顺流而下、沿路折返,因是走过的路、精神松懈便闭目养神。不期太困倦打了、居然打了个盹,而船过泮池也没停。竟一路西行穿过文德、来燕、武定、朱雀等诸桥,停到中华门码头。原来儿子买的是包括了、顺便游览中华门城堡的通票,这场古都的流风余韵游尚未结束。正是:

       桨声金粉早难寻,盛世花灯耀眼明。两岸繁华依旧在,千家百姓共同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48#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0:31:26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4-8-28 22:17
    有思想,才能写出富有哲理的文章。问好。

    哈哈,我很赞同你这看法,其实我越是研究孔夫子越是困惑、其实只要多研究几个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感觉。似乎真是天生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49#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9: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9-5 22:38 编辑

    十七:中华门史话

       踏上中华门码头,已顿觉视野豁然开朗,颇能让人体会到江南水乡风光。说起这中华门、我到是早就知道,因为这一道铭刻着中华几百年历史的国门、在上世纪引起了几场较大的风波。当然指的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按眼前这座“聚宝门”的形式规格,在北京修的那座“大明门”。此门从修建那天起,就被明成祖朱棣奉为国门。规定此门只有三种人能通行:天子。新婚皇后。新科状元。门前立有御笔亲题的“下马碑”。大小官员、百姓,都得下马跪拜磕头,喊一句“吾皇万岁”从侧门而过。李自成入京灭明后也曾议改为“大顺门”、俄倾清兵入关、明亡清立。大明门也改为“大清门”。但它依然被大清奉为国门,明朝留下的规矩也没改变。不过究毕是按老爸原创搬过去的,所以根还在这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周年庆前一天)将大清门改为中华门。据说大总统袁世凯在审议属下建议的“大民门”、“大袁门”、时、都觉太俗且太狭隘,最后大笔一挥定为“中华门”。这个响亮霸气的名字,很快得到了全国民众的赞同。但到真正更换牌匾时、又爆出了惊天大新闻,原来这大清门匾是石头作的、以青金石雕琢成字,再镶嵌在石匾中、工艺要求极高。本想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嵌镶上“中华门”即可,谁知将石匾拆下后、发现里面竟是“大明门”三字。消息传出举国大哗、原来汉家天下,只是暂时蒙尘、从未改变呵!何况中华历史上、由少数民族主持全国大政的只有元、清两朝,但强如当年世界霸主的蒙族统治者。在中原的统治也不到百年,最后的下场还比较凄惨。满族吸取前车之鉴、缓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最后却终结了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自身也融合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然民众也更为当年那些坚持民族气节,冒着砍头灭族风险、巧妙保存大明门牌匾的民族志士喝彩!

       当然大家都知道、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所以南京聚宝门也在民国时期、改名“中华门”。从此一南一北有了两道中华国门、并且城门主楼题刻的那三个字,是民国时领袖蒋公亲笔题写。只惜北京那座曾经历几百年风风雨雨、在战火中屹立不倒、见证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等大明风范的中华门,终在一九五四年难逃被拆毁的命运。我国著名的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更因保护国门竭尽诸多努力而被批斗,直至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但他民国时提出的“中轴线”理论最终被承认:“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他把中轴线上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的建筑群,形象地比喻为“凝动的乐章”。乐章当然不能缺少一颗音符,所以二十二年后、以毛主席纪念堂重占其位。

       从此民间津津乐道的中华第一龙脉,建筑风水的话题重又提起。也回到眼前这城门当年修建的趣闻:解说员正指着城门前一块地方,说那就是埋聚宝盆之处。其实这只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有财圣之称的沈万三在智斗,主因是沈万三与反元义军中、最早称王的张士诚交厚。怕富可敌国的沈万三、资助张士诚余部,在东南起兵造反。决计找借口杀掉沈万三,沈识破朱意、故以献出聚宝盆为由舍财保命。因此才传出城门楼地基下陷、怪兽吃土吞砖,需聚宝盆镇压。皇上亲口承诺“三更借,五更还”等流言。城门顺利完工、但从此南京再不敲五更,民间说南四北五、就是指的此事。因此明太祖亲封此地,取名为“聚宝门”。

       后来经马皇后斡旋,沈万三总算保全了性命。皇上以沈平民献金犒劳帝军有违皇家礼仪、发配沈万三到云南边疆。沈后来随武当宗师张三丰,入道仙游去了。但他当年出资、修建南京城墙的功绩,南京人民并未忘记。不但保留了他的故居、更在中华门侧,专门修建了他的展览馆作为纪念。

    千秋永存“中华门”

    天安门前面曾经有座中华门
    中华门元神来自南京聚宝盆
    聚宝门开创华夏民族复兴地
    聚宝盆复制出了无数中华门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大明天子一统华夏亲镇国门
    立誓君王宁死社稷绝不降外
    绝不屈膝妥协赔款割地称臣
             
    如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
    您有千千万永不缺绝的精魂
    您在有金红国徽照耀的领域
    国歌旋律中五星红旗下现身

    笑寰球多少贼子想盗聚宝盆
    问宇宙何处敌寇敢犯中华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50#
    发表于 2024-9-6 14:52:09 | 只看该作者
    趣事不趣,又长知识。

    点评

    有些民间传说、事实上就是开玩笑。比如聚宝盆现在还真有买的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7 2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51#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23:58:11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4-9-6 14:52
    趣事不趣,又长知识。

    有些民间传说、事实上就是开玩笑。比如聚宝盆现在还真有买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52#
     楼主| 发表于 2024-9-9 21:5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9-9 21:55 编辑

    十八: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

       南京究毕曾经是十朝都会、文化底蕴不是一般的深厚,就连景区的导游也非普通城市可比。红包车夫兼职的解说就已令我佩服,这正宗的解说就只可用精彩来形容了。相关的史实、传说、民间趣话、相关诗文,侃侃道来、如数家珍。当然他特别强调聚宝门、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门,我国古时以南为重、座北朝南为尊位。所以在南京内城城墙十三个城门中,属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其设计的精巧细、严整的布局、独特的构造,都成了那一个时代的典范。同时在建筑史上、为了保证城建质量,首开建材质量的追踪制度。在每一块经过严格检验的城墙砖上,都在侧面印有制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说到这里、那位年过半百,身材修长、颇具学者风度的导游。略作停顿、无限感慨的强调,别看这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它在人类文明进化中、又为我国开创下了一个世界之最。这种对重要产品、严密的检验追责制度,我国早于其他各国二、三百年!总之他真是在由衷的赞赏、不知用了多少个最和好,从外观到细节、处处显出天下第一瓮城名不虚传。

       我这一生见过的城墙、城堡委实不少,无论京城、边关、古今中外能与此媲美的少见。虽然和南京的缘分来得迟了点,但眼力还是有的、说实在的由于地势关系,中华门的镜头还真不好取、至少从实景上看,很难显现出威风八面的高大上形象。但邻近细观却令人暗暗惊心、随着深入了解,更让人心生叹服、这城门的防御能力,真给人一种“固若金汤”的感觉。特别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纵然有十倍兵力,只要坚持固守待援、最后也将内外夹击打败敌方。这种中国独特的、最大的瓮城堡垒式防御城门,还结合了我国传承的战阵、机关、兵器、弓弩及千斤闸等威力来进行战斗。同时中华门首开将瓮城设在城墙内侧的先例,外表上并不张扬、和普通城门一样而暗藏杀机。其精确设置配备令人叹为观止、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为主体的“中华门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门原均配有双扇木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更创新式的在城体内设置了瓮洞、秘道、暗门等,战时藏兵三千、平时藏粮万担。据说几百上千敌军来攻、可任其入城,这叫请君入瓮。然后城内各门“千斤闸”迅速降落,分隔切断围剿、恰如瓮中捉鳖。最令人震憾的是瓮城东西两侧、均筑有陡峻壮阔的马道,直通主城门顶部、估计有十多米宽百来米长。别说跑马,我感觉现在的越野车都可以跑,由此也更确信是当年朱元璋的手笔。这也是我看了那么多城门城堡所仅见的,据景区资料介绍:城堡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高20.45米。真好似四四方方一座战争迷宫,更有些像我国传说中只吞不吐的神兽、一头巨大的能吞尽一切敌人的貔貅。

       当然这里也是一个、供现代人了解古代战争的博物馆,瓮城内开设有古代攻防武器模型、实物、图片展。其兵器装备有抛石机、床弩、滚木、礌石、狼牙滚石,多发诸葛弩等,全是先前守卫城墙常用的防御武器。相对也有攻城的石弩车、云梯、檑木、特别是巨型车弩,射程远、精准度高、有的还在箭身附带火药,基本上已像近代火炮、导弹的雏形。看来明朝时冷兵武器的发展,已经有很大杀伤力和威慑力了。至于单兵配置的刀枪弓箭等、古代十八般兵器,应有尽有……同时目前也开放了城墙游、我们顺着城墙游走了里许,游人太少、颇觉空旷。城墙采取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很大气宽敞,细心分辨、真还有不少老砖。略显斑驳、有些还残留工匠的姓名,有股浓烈的历史沧桑感。前望后看似乎都没有尽头,这城墙仿佛截取了一段历史岁月的空间。不是远处的高楼大厦召唤、河边大报恩寺闪光的琉璃塔指点迷津,我的魂魄怕真的要陷没在这了。这时我忽然记起早前清理父亲日记时、曾看到的一段记录,我两岁那年他来南京学习时、曾携母亲和我同行。虽然我那时尚未启神智、无记忆,但和南京的缘分却已早订。

    游南京遥望紫金山感吟:

    龙盘虎踞早闻名,值待缘来游旧京。
    三月阳春烟花地,六朝金粉石头城。
    俗尘依恋秦淮水,隔世难忘国父情。
    华夏振兴圆夙愿,神州大统享太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53#
    发表于 2024-9-12 03:57:44 | 只看该作者
    叙述详细,给没有到过现场的,留下很深印象。

    点评

    真能达到首版的感觉就好,现在旅游陷井太多,这也算是一种引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13 2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54#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23:38:46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4-9-12 03:57
    叙述详细,给没有到过现场的,留下很深印象。

    真能达到首版的感觉就好,现在旅游陷井太多,这也算是一种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55#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21:0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9-16 21:06 编辑

    十九: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时,一首小诗潇洒到极致。写出了长江中、下游的气势,最让人难忘的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有种让人感觉如果经过这里、不停一下來看一下,好像辜负了他的盛名、因此我们也决定歇下脚再走。在南京时、就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这两个市的缘分,特别在旅游上简直是密不可分。简直像一个城市、有人开玩笑的说:南京和扬州有直通公共汽车、从南京金牛湖地铁站坐到扬州市区,十块钱可坐一百一十五站,就是时间要近四个小时、从这点足见两市亲密度。

       好在这一次在南京参观了一些古迹、基本上了解了扬州这个在地图上,分明处在长江北岸的城市、为什么会被人们常用着江南的指代。江南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常作为一个文学描述对象,很多作品都将扬州涵盖在江南区域之内。最典型的如小杜的《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专家称其为自然、行政、文化区划的错位现象、从历史上来讲秦汉时江南泛指长江中游南部,现湖北、湖南一带、魏晋南北朝时又东扩到江浙。在国人心目中成为文化,生活繁华富庶之所在。现在更定位在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富庶且最具潜力的地区。扬州这位于大运河畔,长江边上、东海之滨的城市。以她的繁华、富庶、她的文化底蕴、她与苏、杭相通、相似相媲美的名气地位,从古至今自然而然的位列其中。

       我们只用了一个小时、便从南京到了扬州城里,应该是从有河心洲那一座大桥过的长江。尽管有护栏遮档、仍不妨让游人一窥长江下游的壮阔,而且那河心洲还不小、似一个江中小岛。让人感觉仿佛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跨过了两座大江,尽管已经一分为二、依然都不弱于川渝境内的正常宽度。真让人能体会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那种意境。可惜在进入城区后、感觉和各地的文化名城一样,仍显得在有些杂乱的过渡当中。其实这也很自然、她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标、著名历史建筑太多了,使其只能束手束脚维护改造。第一印象就是进城遇到的第一个大型交叉路口,地势本来相当宽阔、但这硕大的路口中心却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小塔形亭阁。底层四方八面、开东西南北四门与街道相望,更砌了一圈圆圆的盘式花圃将其护在当心。让初到扬州的人、感到有一丝怪异,这种十字路口中心小广场的设置、不少城市都有。或是历史古迹、或大型纪念碑、城徽雕塑等。然后设置环形转盘式车道,让来客致敬式的缓行一下、以示礼仪。不过仔细一瞧、似有些北方风味、颇似一缧清朝官员的顶戴放在那。更从顶戴想到北京的祈年殿、才想起这种上部呈寰宇穹顶结构,多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攒尖宝珠顶楼阁、的确是融合了北方民族风格。只是在现代城市的宽街高楼中显得太小了点、太不协调,像个精致的模型似的。

       当然后来当我知道这就是扬州著名地标中、“四百年文昌阁八百年的四望亭……”之首后,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据说现在这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是填平扬州古城中、南北向近两公里长的汶河所建。而文昌阁原本在文津桥桥头、桥、河现均已被埋于地下、仅文昌阁尚在原址保存。可想当地为此,费了多大精力!据说现在阁下还有暗道可通呢!后来转街时我们也看到了、在文昌阁向北仅几百米的四望亭,那离大街口不远、里面的又一个十字口。体制、大小都和文昌阁相仿,也是四面开门、故俗称“过街亭”。据说为明朝嘉靖时建、原名文奎楼,后改星阁,属江都县学门户、供奉魁星神。很典型的炎黄古亭阁制式、八面三层、攒尖瓦顶、飞檐翘角兽脊,青砖黛瓦紫窗朱顶、二十四个风铃悬吊角尖。内有木梯通达上下,惜门封木栅、憾未能入也。然其端庄典雅的秀美形象,不但是扬州的一个古地标、也的确可以代表扬州的形像。

       烟花三月顺江行,游罢金陵游广陵。若问扬州何所忆,文昌阁与过街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5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1:4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9-22 11:46 编辑

    廿:扬州四望亭史话

       说实话在我平生见过的古亭中、特别是在城区,作为地标性建筑、能延续八百多年没动窝的实属罕见。还别说其形制、外观,均可当得中华古亭之代表。所以特别读取了其相关介绍,明确江都县志有明确记录、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属江都县学的配套组成、当年校内有供奉孔夫子的大成殿、县学大门前还立有几座石牌坊。据当地老人说:共和国成立初都还在、县学的东、西院墙界址,各有一座过街石牌坊。以这两座过街牌坊为界、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规矩、把大殿按孔庙礼仪尊奉的。也因县学设立、才形成县学街,街虽不长、店铺却不少。再往前便是很繁荣的西门街了。当然在经历文革后的改开搞三步曲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旧貌换新颜。现在拓宽改造后、沿街全是商业楼群,定名四望亭路。

       至于四望亭一名的来历,到是和百多年前、太平天国大军北伐有关。那是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扬州后,大军在林凤翔、李开芳率领下继续北进。曾立昌留守扬州时、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也就是利用亭子本身高度,再搭木架在亭顶作瞭望台。观察清军动静、及以号角指挥战斗,呜号传警擂鼓助威。故民间有歌谣:四望亭,三层阁,让在亭上探马脚,马脚到,吹角号,打得清军往回跑。扬州城有红头军,吓得清兵不敢到。当今是肯定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的、所以对多次击退清兵、立过赫赫战功的四望亭,又是我国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了。

       虽然四望亭得名并不太久、但究毕八百多年寿命不假,故民间传奇甚多、最有代表性的莫如“四望亭捉马猴”。据说江湖豪侠花自芳、带着武艺超群的爱女,扮作民间艺人。带着一只大马猴、父女到处演武献技,借此结识英豪,物色佳婿。恰逢来扬州表演时、马猴忽然大发野性,逃窜到四望亭上。其女花碧莲纵身跃起追捉、不慎打滑从亭顶跌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适逢骆公子路过用双手接住救下。更跃上亭顶擒捉回大马猴。侠女花碧莲从此和文武双全的将门之子骆宏勋,相识相恋、有缘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流传很远。清代被无名氏写入传奇小说《绿牡丹》,四望亭也因这浪漫的爱情故事、由此名声更远扬大振了。

       再从四望亭的根本来说,江都县学的规模在当时能搞得那样大。也的确是有些原因、究毕扬州之名源于禹贡,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时所得。从有详细记录的历史看,远早于南京成为、长江下游乃至江淮地区的中心。上古时扬州及其西北一带均称“邗”、春秋时(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通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广陵城。秦一统华夏、始设广陵县,归属九江郡。事实比东吴(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早七、八百年。对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南京而言、其被称为“扬州”的历史起码有四百来年。也就说从孙权还都建业、扬州刺史的治所,就迁到了这座都城。作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会的京城、尽管也曾用过建邺、建康等名,但一直兼具首都和扬州州治的双重功能。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曾经像现在的武汉,将两岸合二为一、江北老城为国都之门户以防御北军。从战略上看是非常明智、也是让如走马灯一样改朝换代的南朝、依然混了那么多年的原因吧。明朝定都南京时更强调、扬州为咽喉唇齿之地。试想如果不因隋文帝迷信“天子地”气运、疯狂的以铁血手段屠城移民,北方火烧邺城、南方铲平建康、毁掉了这两座都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他若能以善意任选一地经营、为其所用,或许隋朝在历史上、也不致昙花一现成为短命王朝。再者如果明朝并没有迁都,南京也必将在明朝鼎盛期,就会继扬州在唐朝时的威望、发展成世界上第一个超级特大城。中华如果有一个强盛的国都,还会有后来外族入侵、闭关锁国的惨剧发生吗……

    漫步在历史名城的感思

    为什么人类文明难顺利发展
    总是在岁月轮回漩窝中蹒跚
             
    进化轮当要踏出微小的细步
    历史河必然沉埋巨大的灾难
    明清时扬州重镇被血洗十日
    抗战中南京古都遭兽屠卅万
          
    一代代经验教训似总被忘记
    让这些战争瘟疫能再次重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5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23:5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编外人 于 2024-9-25 23:54 编辑

    廿一:在扬州游“个园”

       在扬州选择游个园,完全是因为其打的招牌:“中國四大名园”。心想我的福缘何其大也、国之名园,竟无意之中有幸相遇。我浏览相关资料、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关于:此园系两淮巨富、盐商商总黄至筠的私家园林。尽显扬州盐商的财力与奢豪、个园展示了盐商文化,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不期被黄牛党盯上、凑上来故作神秘的说:这个四大名园是自封的、是竹园,我有车、可带你们去游扬州最好的何园。并开始介绍那里的什么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窗……我说敢自封就表示有自信,你说的等明天、现先请为我们作导游吧。
       我说单从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这一点来看,我早就觉得个园要居全国前四、历史底蕴似差点。但从盐商文化角度考虑却有一定的独特性,既然敢公开的这么宣扬、总有他的来由。说实在的我到是挺反感、这样的排比,中国千千万城镇、那里没个像样的园林。可以按综合条件分一下类、名园至少也是成百上千,没必要争得那么清楚。至于栽种什么自然因地适宜、个园以竹得名很正常,大门口更立有、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个园的碑铭。至于说取“竹”字之一半得名的事到值得考虑,导游忙接过话头:“对,这是字画匾额,本无此字”!真是一语惊醒懵懂人、我感到仿佛一时大脑宕机,果然此人还是很有水平。这“个”是简化字,两百年前还没有这“个”字呵!果然再看园门横匾上个园二字,自身也能写得出几笔竹枝的人、哪还不能领悟。那分明是一支竹叶一個“園”字呵!

       我便进一步请教可还有其他典故,回答是:据说是园主从前人袁牧: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那诗中悟来的。我想单凭这罕见的书画匾,和取名上的讲究、也不负名园称号了。试想一个拥有竹园的豪客、能自谦到只拥有竹中之一叶,更有勘破“光透竹叶成无数“个”字”的才思。有这样的雅士高人参与建造的园林,难怪能胜人一筹。我甚至联想到简化汉字时、“个”字能简化得这么形象,会否也曾受个园启发呢?他说那到说不准、这园虽占地不足五十亩,却集中了黄氏家族“福、禄、寿、喜、财”五路豪宅。在展示了盐商的财力与奢豪时、更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以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开辟成四个形态逼真,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的假山区成名。前两年为向扬州2500周年城庆献礼,按比例制成了个园、全盛时期的精致复原模型。我们先去知足斋看一下全貌,你们心中便更有数了。

       这个园进出很有讲究、它只有三座大门,据说北门是只进不出、东门则是只出不进。只南门位于东关街上、可出可进,真正的园门也在那一方。但三个门以北门的交通最方便、门前有小广场,离竹园和的四季假山区都较近、是外来游客的主要入口。我想或许和商家的风水财位有关、便随其避开进竹林晴道,穿兰房进入中心区、到知足斋听他对着模型讲解。感到还真是个内行、便依他安排绕到老园门前去,顺势参观。果然春山为作个园的入口、是一道满月门,上横古朴简洁的字画匾。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丛中插植石笋构成一幅标准的竹石图。门外便以寸石生情姿态,揭示雨后春笋之意、透露“春山”主题。圆门也喻别有洞天、入了园门,虽还是竹石为主、但点缀有象形石的十二生肖。花坛里间植有牡丹芍药、暗喻时光流逝、烟花三月送春去的闹春图。令人即有春日的喜悦,也含一丝淡淡的惜春忧愁。正合当前自然节气、顺西北走去,是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景的夏山区。隔座七楹长的抱山楼、与位于园西北用黄石叠成的秋山区相连,春山与秋山的交角是像个小小庭院、由宣石垒叠而成的冬山。四山围成的小园中,有小湖沼泽、小桥流水、楼台亭廊以点缀。宜雨轩成为待客中心、游人顺势即可尽览四季秀景,园林虽并不算大,但四季假山创意为国内孤例。因之得一绝:

       扬州三月正春藴,游罢古亭游个园。四季山光成一束,壶中天地谪仙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58#
    发表于 2024-9-27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描写景物,最终落在文化上,问好。

    点评

    谢谢首版欣赏鼓励、国庆将临,问节日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27 2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28
  • 签到天数: 5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59#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23:54:19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4-9-27 22:23
    描写景物,最终落在文化上,问好。

    谢谢首版欣赏鼓励、国庆将临,问节日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60#
    发表于 2024-10-1 08:34:53 | 只看该作者
    一章一章仔细欣赏,您的文字写活了我心目中的江南。问好老师,遥祝您国庆节快乐。

    点评

    感谢云管欣赏鼓励,噘问节日 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 23: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4 01:20 , Processed in 0.1142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