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语哲 于 2025-2-2 20:56 编辑
有八百里太湖加持,苏州的秋天和信阳真的不太一样。
2022年5月,苏州、信阳两市结为对口合作城市。甲寅深秋,因了苏(州)信(阳)两市茶文化合作推广事宜,我有幸随信阳市科协茶文化考察团走进这座历史名城,走进苏州醉人的秋天里。洞庭碧螺春和信阳毛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同获金质奖章,又同列中国十大名茶榜单,可谓绿茶双星,苏信两城合作由此也就多了一重缘分。
苏州市科协和茶学会的朋友带我们跨上太湖大桥,驶入太湖深处。季秋里的苏州太湖,湖山云景,烟波浩渺,山色湖光两重秋;远岸,群山如黛,苍翠同春,水岸景色立时浓重起来,古城苏州好像也年轻了许多。仔细看去,海一样辽阔的太湖,风吹水笑,近岸水面生长着大片荇菜,已是花簇纷繁,一派金黄;荇菜花从《诗经》绽放至今,依然还是西周时那般灿烂,它们的激情与活力为吴越大地一壮秋色,让我们真切感悟到了姑苏秋天的千年古韵。
车子在西山岛缥缈峰下的水月坞停下来。遍山茶丛像苏州人一样好客,以春的姿色迎接我们。苏州朋友指着对面一片山对我们说,那里便是历史名茶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了。一湖秋水,茶为伊人。举目远眺,缥缈峰群山巍峨,一片葱翠,遍山茶树或会于奇山之间,或植于枇杷柑橘之下,层层叠叠,一如太湖涌动的春潮。站在晚秋的路口,看着这满山春色,清澈的太湖水瞬间洗去我们一路的疲惫。
走近山前,迎面是古刹水月禅寺。主人介绍说,寺院建于南梁年间,寺后的缥缈峰可说是苏州茶叶的摇篮,出生此地的碧螺春幼时有乳名,谓之“小青茶”。唐至德二年三月,茶圣陆羽离开淮南(信阳)茶区东行,就到了苏州洞庭山茶区这里,他和诗人刘长卿曾在水月禅寺驻留一段时间,两人一起在后山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论茶,谓之“水月茶”。两位大师这是以产地水月坞为茶取名了。唐宋(北)两朝贡茶主产于此,水月禅寺就有了贡茶院的别称。茶圣陆羽雕像立于墨佐君坛边,众人虔诚地围于像前,或赞颂陆子功德,或默然遐思千年茶史……
告别茶圣,我们沿着山地茶园步道拾阶而上。梯田茶园管理得极为精致,密密实实的茶丛生机勃发。每一片茶叶都是大自然的诗篇,徐徐秋风里,它们齐声歌咏着春天的故事。吴中农发集团董事长边走边介绍碧螺春茶的发展史。明末清初,洞庭山炒制的绿茶因香气浓烈,当地人就称作“吓煞人香”茶。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驻留苏州期间,江苏巡抚宋荦进献“吓煞人香”茶,玄烨饮后龙颜大悦,啧啧称好,遂以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之意,钦定茶名“碧螺春”。自此每年进贡清廷,碧螺春从此名扬天下。
我们沿着碧螺春叶芽下山走过的路下来,国家级制茶大师、江苏省碧螺春非遗传承人周永明先生热情相邀,请我们到他的苏州西山碧螺春茶厂的茶店,品鉴他亲手炒制的碧螺春茶,交流茶历史、茶文化、茶工艺。苏州的朋友就对我们说,现在苏州产碧螺春的地方很多,真正坚持传统手工炒制历史名茶碧螺春的还是在洞庭山这里。这是给我们暗示,周大师的茶是纯真碧螺春了。
茶店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奖项铜牌。周先生拿出上好的碧螺春招待大家,女茶艺师将一杯杯碧螺春茶分送到每一位客人面前,香气袅袅的茶汤里满是春意,太湖水给了碧螺春第二次生命。当初被人采下茶树的时候,它曾为母女分离悲戚不已;不久又遭受炒锅里二三百度的炙烤,那时的碧螺春真的绝望了。哪会预料还有今天的否极泰来,生命重生。此刻,八十度的太湖水,对碧螺春来说不过是一泓温泉,叶芽儿在杯中渐渐苏醒,缓缓舒展开来,它就在一杯太湖水里实现了毕生最高的价值。回首往事,只觉得几度生死劫还是值得的。两市科协、茶学会同仁聚在一起,真是茶逢知己不亦乐乎。大家你一言他一语,聊着对洞庭碧螺春特色的不同看法。茶的精彩时光不是在山上,而是在眼前的茶盏里。你看,淡绿典雅、幽香清爽的茶汤里,碧螺春翩翩起舞,如江南女子般妩媚、诱人。一壶太湖水,一匙碧螺春,天作之合,佳偶天成;无言的水,无声的茶,演绎着太湖水与东方神叶的千古传奇。
一种茶饮能让人爱不释手,成为名茶,必有其“过茶”之处。我就想,很多人欣赏的或许只是洞庭(山)碧螺春卷曲如螺的外形,不一定能从上下沉浮的茶叶中体会出人生况味。如果你用心端详,杯中茶汤里,每一片碧螺春都彰显着制茶匠人周永明精湛的炒制技艺;小啜一口,让茶汤在口腔里回旋片刻,就能品味到周大师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对洞庭碧螺春极致品质的孜孜追求。
众人静下来品茶。洞庭碧螺春的好,真的是只有喝了才知道。大家纷纷夸赞主人的茶好。周大师嘴上谦卑地应和,满脸的忻悦却难掩内心的自豪。我含一口二泡洞庭碧螺春茶,味蕾更加活跃起来,其美妙绝伦的香气无以言说。细细品味:这一杯洞庭碧螺春,有太湖的秀美,也有缥缈峰的葱茏,分明是对大自然的礼赞;每一滴茶水的芬芳,都是一枚枚茶叶生命精华的流溢,每一缕茶香都是对完美口感的精致表达。咽下茶水,一丝悠然惬意直抵内心,我必须向这杯华夏国饮致敬!
洞庭碧螺春与信阳毛尖虽同为绿茶,地理纬度相近,东西相隔八百公里,我们一路追随而来,仿佛从西山茶园走进东山茶园。信阳毛尖和碧螺春生长的区域不同,茶的品相还真不一样;采摘季节不同,茶的口感也不尽相同;制作方式不同,水质、水温以及冲泡手法都会影响茶的质感和味道。我回味着信阳毛尖,品尝着洞庭碧螺春,对苏州朋友说,碧螺春与信阳毛尖二者同而不同,各美其美;不异而异,美美与共,称之中国名茶双星真的名副其实。我们团长则说,苏信合作,信阳毛尖遇见苏州碧螺春,可不是两杯茶那么简约。
女茶艺师娉婷走来,往客人茶杯里续水,杯中的碧螺春又翩翩跳起第二支舞蹈,上下翻飞的舞姿洋溢着涅槃重生的欢喜,把那些关于生命岁月和春的珍藏盛情捧出——那杯口升起的缭绕茶香的水气,宛如洞庭山飘渺的云雾;饮下一口碧螺春,犹如春雨滋润心肺。一杯碧螺春温暖着岁月,即使是在深秋,你也能从一杯碧螺春茶里尽览名城苏州的浩然春天。
土生土长在信阳的我,是极爱喝绿茶信阳毛尖的。又因为做文秘工作,熬夜是常态,喝茶便成为必备功夫;每每加班,全靠茶来醒脑提神,茶真是我的“不夜侯”。须臾人生,淡泊的生活里,案头有一杯洞庭碧螺春,在皓月当空之时呡上一口,享受一份宁静与淡雅,岁月静好,真的是一番温润在杯里,几多禅意涌心头。
苏州人说地道的碧螺春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这“四绝”。细细品尝碧螺春,它的形、色、味都有别于信阳毛尖;因其茶树与琵琶、橘子、杨梅等果树间种,茶芽侵染着果树花香生长,形成独特的复合型茶香,饮后别有香味在口腔久久回旋,有一份纯粹,有一份本真,那诱人的魅力让定力超强的人也难以把持得住。
苏州之行,幸遇一杯茶好,况逢万朵花黄;因为这一杯碧螺春,让我爱上了苏州,心留在了太湖。我端起茶杯,顺口说出一天的深切感悟:“茶生高山成风景,茶入心底生禅意,茶在杯中见人生。”
当即就有朋友唱和:“一杯碧螺春相伴,别样人生又复何求?”
文绉绉的,诗一样的话语里茶香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