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室韦 五律室韦印象 夏夜俨然秋,边城客舍稠。原头驰骏马,河上走轻舟。 俄女翩翩舞,清歌缓缓浮。主宾欢叙罢,明月挂高楼。 五律与边民谈天 盛夏北天长,高空夜有光。花丰兼叶茂,姹紫配嫣黄。 日出丝犹热,更深棉亦凉。边民浑见惯,只道是寻常。 七律室韦口岸 铁网高墙口岸门,隔江已是异邦村。马驰大野欢歌盛,舟发中流波浪翻。 红瓦亭台供戏剧,青蚨市肆彻晨昏。升平气象斜阳里,谁忆江东旧血痕。
离开额尔古纳后的下一站是室韦。找到预定好的旅店,先是眼前一亮:旅店的房子由一根根的整根原木搭建而成,红褐色的墙壁、蓝色的门窗,配以欧式的阁楼和灰色瓦顶,赏心悦目。走进旅店内部,一条通道两旁分布着十几间客房,客房内的墙也是原木结构,清洁温暖。通道的顶头处是餐厅,旅客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让厨师来做菜做饭。晚餐之后上街游览。室韦是一个很小的镇子,只有南北方向的三条大街,其间贯穿着若干小巷。镇内建筑十之七八都是原木结构的旅店,多数是平房或者二层,少数三层,砖木结构的高层则是十分罕见了。有的旅店看起来不过五六个房间,但是琐窗木栅、纱帘鲜花,非常幽美。居中一条大街的北端有一个广场,傍晚时分,游人麕集,商店热闹,旁边还有俄罗斯歌舞团在招揽游客。饱览市容之后回到旅店,孙老板邀我们共坐品茶。院子里除去停车位以外还留有花圃、桌凳和秋千,他对这个创意颇为自得。老板的面貌酷似俄罗斯人,问了一下,果然有着四分之一的俄罗斯血统。他说,像他这种有俄罗斯血统的人镇子里并不罕见。他还说,旅店每年只有七、八两个月有人入住,所以他们很珍惜这段时间。到了冬季,这儿的温度可以低达零下四十度,需要特殊装备才能过冬。闲谈到东山月上,冷风彻骨,这才回房就寝。 第二天参观附近的“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文化旅游景区”。在连绵起伏的小丘陵和茂密参天的白桦林里散落地布置着从古到今的蒙古建筑、雕塑和生活场景,展示了蒙古族的历史。据说,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契丹、女真、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源地。先民们从大兴安岭的森林中走出,经过大草原的哺育,成长壮大,然后向西、南各个方向发展。与我们同时参观的有一个来自蒙古共和国的旅游团,成员多数是记者,不会汉语,只能借助翻译交谈,他们是来寻根的,所以神态颇为虔诚。最后,大家汇集到一座大型蒙古包中,谛听一位年轻小伙介绍蒙古文化,然后怀着深深的敬意挥手告别。 参观了蒙古之源以后,来到中俄边界。边界以高大的铁丝网分开。铁丝网外是两国间的缓冲地带,有一条界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的上游)和一座长桥。再过去则是俄罗斯边界,俄罗斯方面有一个小村落。中方边界上有两个口岸,相距几百米,也就是两个小型的国门。其中之一可以买票通过,可以走过长桥的一半,还可以在界河里乘船游览。口岸旁正在兴建海关大楼。另一个口岸的铁门则是关闭的,铁门上标出“额尔古纳河”,一旁悬挂着“非法越江,魂断他乡”的标语。但是,铁门之外的缓冲区里却有一座高大的戏台。据说,在一定的时间口岸大门开放,戏台上会有演出,俄方的居民也可以来观看。大铁门里紧靠铁丝网是一个广阔的马场,很多边民牵着马在那里招揽游客。游客骑上马,马主人或者步行,或者骑着小摩托,引着马在马场里行走。马场边的高坡上还有边民摆摊和架起望远镜。小L用望远镜向对面的俄罗斯小村望了很久,竟然只看到一个人走下汽车走进住房,小村街道上渺无人迹,远远不如这边的热闹。
来源: 内蒙旅游之三:室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