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6月 24日是个值得我记忆的日子,这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远道而来看 同学。上午 10点 45分从西安到广州的飞机降落白云机场。等我取了行李 出来,杨的儿子已在出口处等我,虽是初次见面却有种说不出的亲近感, 从机场到他家住的南航花园一路聊个没完,主要话题是他父亲的健康状况 和我的网络生活。 杨是 1996年出差时突发脑出血,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留下了 右侧肢体偏瘫。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及杨自己的坚持锻炼下,恢复得不错, 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也可自己拄拐杖下楼在小区内散步。 因为谈到第二天从深圳来接我的人是网友时,杨的儿子有些疑虑,不 太相信这件事会是真的,自然也包含了对我的不放心。为了让他相信我的 网友都是可靠的,就给他讲起我们从原博客网论坛到凤凰网论坛五年来的 经历;讲起我们这些遍布大江南北、国内、国外网友之间的真诚友谊;讲 起我带来的在论坛出版的两本书。(待续) 2011-07-05. (三) 我同学家住的楼,阳台正对迎宾路,在小区大门外车一停下来,我抬 头就看见杨和抱着孙女的夫人在阳台上向我招手,而且保姆已来到车跟前 接我。到了 杨 的家里,杨 第一句话就说:“还差 39 天我们就整整五十 年没见过面了,我们 1961年是 8月 1日开始高考,8月 3日考完试就各 奔东西了,五十年啊!半个世纪后再见老同学真不容易。”我真没想到杨 竟然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分手的时间,这一句话似乎时光倒流了,我们都回 到了从前。全然没有了五十年时空相隔后的遥远和距离感。我也惊诧,他 虽然因脑出血右侧肢体偏瘫 15 年了,可记忆力还是那么好,精神状态也 很好,依然乐观、向上。 重逢的喜悦令我忘记了旅途的劳累,急忙打开行李,拿出送给杨的礼 物: 1 一份我收集到的同学通信录。 2 5月26日我们高中 61届部分同学聚会的照片(十一位都是我们一 个班的,另两位虽然不是同班,但有一位初中也是同班)。 3 6月14 日我们初中同班五位都是整 70 岁的同学,去看已 88岁的 我们班主任雷老师时的合影。 4 重新扫描放大了的我们初中毕业照的正反面。我们的初中毕业照 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我是在 2000年去看雷老师时,才看到了这张照片, 虽然当时我找人翻拍了,但洗出来的效果不好。而且雷老师在那五十多人 的照片后面,写上的每个人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我当时也没抄下来,所以 这次我们去看雷老师,我又特意将那张照片要来,正反面都扫描放大后打 印了十多张,分发给同学。 5 2007年在原博客网出版的《网络真情》、《父恩母爱》二本书。 6 …… 2011-07-05. (四) 我除了给杨带来照片、通讯录、书以外,还把我这几年在论坛上发 的部分帖子,拷贝到了他的电脑上了。对于我送给他的这些特殊 “礼品”, 他都很感兴趣。特别是那张初中毕业照,杨 反复拿着经扫描打印出来的 雷老师写的名单,与照片上的人对照着,回忆着当年的人和事。杨还不 断的向我打听着我给他的通信录上同学的情况,我都一一将我知道的告 诉了他。很巧和的是我这次回去见到的初中同班同学中,有从上海回来 的,有从克拉玛依回来的,有从陕南退休后回到西安的。五十年后能从 四面八方回到故里重新相遇,的确是人生的幸运和快乐! 我送给杨的书里面有我三十多篇文章,不仅杨自己有空就看,他的 夫人当晚也看了好几篇。杨还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希望我今后多写些家 乡——故都西安的变化以及夕阳无限好方面的文章,他期待看到我的文 集,我答应尽力做到。 我在去广州的前一天,还特意让儿子开车带我到我们初中的学校去 了一趟。进了校门,传达室外面有几个人在聊天,有一位老师问我找谁, 我说我是这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只是想来看看我们原来的教室,这位 老师很热情,主动带我去看。五十六年前,我们原来的教室加宿舍那三 排房子,已破烂不堪,与现在的校园极不协调了。但我却对那些房子别 有感情,因为我们毕竟是这些房子里的第一批学生,在这些简陋的房子 里度过了我们三年青春年华,三年中有过我们多少故事,多少回忆。我 其所以想来看看的原因,就是想把我所看到的、听到的都带给杨,也想 带给我所能见到的其他同学。说不定等下次我回去哪些房子已经不存在 了。现在这里就已经没有一位原来的老师了。 最伤心的是有几位同学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中有初中和我同桌、 后又与他同时考上清华的李;初中毕业考上美院附中,毕业分到西影道 具组的姚福禄(我曾在一个帖子里写过他)等人。此情只能成追忆了! 2011-07-08 (五) 在我的潜意识里,对于初中那些男同学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年代, 停留在他们还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小弟弟。事实上当真正与他们重 聚时,才感觉到他们一个个都变得精明、练达、老成,成了顶天立地的 大老爷们了,还学会了体贴关心他人。而我俨然就是个傻大姐,显得幼 稚、纯真、率直、急性子,反而成了被他们关心的对象了。“多保重啊!” “身体最重要啊!”这些话让他们说出来,我倒觉得特别温馨,特别亲切。 这也难怪,他们几乎都是大大小小做过领导的人。 杨也和那些同学一样,他叮咛、嘱咐、鼓励我的话却比我的话多得 多,无论是我在他家时,还是我离开后在电话里也都一样。本来是我来 看他的,起码我还能一个人出远门,我又是医生,应该多关心的是他。 然而,我却成了被动者了。因此,此程对我触动也很大,杨 虽然身体有 残疾,但精神上却是健康的,内心世界很阳光,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还看书、看报,虽然打不了字,却能在网上搜索资 料,他还说:希望 90岁时还能再相聚。从他对我的希望——多保重身体, 多写些家乡新貌和夕阳无限好方面的文章。也证明了他阳光的一面。 由于杨的坚强信心和顽强毅力,以及家人的关爱和护理,他恢复得 很满意。他的家庭很和睦、很温暖,夫人能干贤惠,对他十几年如一日 无微不至的伺候着、照顾着;儿子媳妇细心孝顺令外人羡慕,杨自己也 说他知足了。这也证明了:精神因素在某些程度起着关键作用,关爱有 时胜过一切良药。 祝福杨一家人幸福快乐!其乐融融! 祝福杨一天更比一天好! 再见了,老同学。 2011-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