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 在历史中追述现代女性渴望回归的愿望及内在心理结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在历史中追述现代女性渴望回归的愿望及内在心理结构
      

       当然,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及社会背景都不再是民国年代。欣赏与分析研究帕男的这篇作品,有许多方面的线索及元素我们都要考虑的非常周全。民国女子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群落称谓,包容这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背景。但是,这个民国女子概念内所包涵的历史时期到底是从哪个年代算起,又到哪个年代结束呢?这是我们应该清楚的一个非常重要及非常关键的时间段的范围问题。因为在我们的海峡彼岸还处在所谓的“民国时代”。但现在的所谓“民国时代”的女子,却是无法再现出画屏上民国女子风采及风韵的。所以,帕男的作品中无形间就涉及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国女子与现代意义上的“民国女子”。所以,帕男这个民国女子的属性很明显的拓及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关系。当然,由此而来真正意义上的民国女子与现代意义上的“民国女子”概念上的区分跃然纸上。民国女子既有晚清传统的淑女贞静,又有西风吹拂下的时尚与摩登,而其骨子里特有的侠骨柔情,则彰显了民国女子的风采。这应该是“民国女子”的美学基础,包括人格的,精神及信仰,文化素质的扩张,以及对未来中国民族命运的忧虑与承担意识。因此,在民国女子身上体现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这种元素的存在具有特别重要的跨越意义。因为她们不仅体现着晚清传统的淑女贞静并且是中国五千年女性人文历史痕迹的集中体现与凝聚的组合。“女子们还没有换过一装 , 就又变了,
    兰卡叽布的对襟上衣  多像《诗经》里的  那些男子的穿着,穿过民国的巷子  而且来来回回,  姑娘说  就不可以让历史再清瘦一些吗  ?”所以,民国女子的美学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达到了女性之美的顶峰状态。

        古老的爱情主题从未远离过我们潜意识中的向往和追求。就如《诗经》第一篇中《关雎》所描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同样,在民国时代,与民国女子对应的是一大批具有风度翩翩的男性代表人物群体。在当时女性眼中的民国八大美男就是一个重要的见证。关于民国女性的文学作品,则集中表现在爱恨情仇方面。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地层女性对爱情家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些应该是一个女性超越道德甚至于是神权的渴望。因为只是当她失去了一个地层女性对爱情家庭生活向往的本能基础依托之后,她才在灵魂上选择了对神权的依附与寄托。而民国时期的著名电影演员胡蝶穿起纯白色结婚礼服的时刻就注定她是经济与政治的牺牲品,最后只留下一具美丽的躯壳。却比烟花寂寞更三分。比之下,她或许比祥林嫂更惨,因为祥林嫂一生毕竟还知道自己要什么,按照逻辑走完了悲惨却依然充实,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她最终什么都没有。



      实际问题是,我们今天的女性对“民国女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回归意识。这种天然的回归意识是对旗袍之美的倾慕抑或是对那一时期女性的壮志凌云的景仰我们无法做深刻的探究。对于后者而言,探讨问题的余地涉及甚广,从胡兰成《今生今世》 笔下的张爱玲身上,我们目睹了“民国女子”谋生亦谋爱的总体意识体现;从追随张学良先生的赵四小姐体现着自古美人爱英雄的爱情观念。因此,我们从帕男帕男的这部作品当中,读到的是一种现代女性迷茫后意识的果断觉醒。她们从今天道德规范多元化的今天,从女性本身的纯洁愿望出发,她们渴望有一种道德贞操上的原始回归感。“姑娘说  她正在一本书里打坐  趁心地里麦子还未下地,此时闭门  则可以阻遏,那些多以强词延续肉欲征程的男人们,他们还不想这么早  就,草率地变成了,九月里的一朵菊花, 她也不甘于被追思先人的队伍,挤落到林荫小道上,去体验一次  所谓完美的入睡,待一觉过后  满城早已是锣鼓喧天  那些身着旧式旗袍的女人,一举打破了  老祖宗定下的  。”

         她们迫切需要在道德规范被破坏被扭曲的现实情况下寻找一种形象重塑的理想参考体系以及价值观念体系。而“民国女子”的精彩人生及人生哲学又非常吻合现代女性的理想模式,对于“民国女子”不仅是外在的美学审视价值或者说是内在的美学审视价值都得以整体的体现。女权运动的历史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在帕男以上的这段文字里所展示的女性渴望追求解放的愿望于今天来说依然是合乎逻辑的探讨主题。现代女性既渴望自身的解放,又渴望对某些方面传统观念的背叛,是一种及其矛盾的思考现象,因为她们毕竟远离着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民国时代虽哀怨但及其浪漫的爱情模式及你是人间四月天的刚柔相济的爱情主题是今天女性跨越时代距离的爱情向往与无限渴望。但是,今天的女性既存在着强烈的物质条件追求,又存在着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愿望,同时又集中体现着多样性的价值取向,这是使她们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完全进入“民国女子”精神身份的制约。对物资的享受是今天所有人类社会共同的特征。如果你永远不愿放弃欲望的诱惑,实现人格与灵魂的塑造永远都是不且实际的空想。而定格在画屏上的民国女子永远都只是画屏上的民国女子,永远无法从画屏上走下来,与现实融为一体“姑娘说,  她最恨的还不是时间,  而是渐渐靠近的沙子,一旦大风将它刮到书眉,所有的人都得起身  姑娘说  只是打坐的话  完全可以再换一个地方,而那些锚定的文字  这和焚书坑儒的事件不同 , 仅会漫漶  男人们延续肉欲征程的强词。  如果能和安静地和沙子交上朋友,  即使狂风大作  可沙子  总是先燎燃  这个世界
    哪还有时间都不眷顾的地方  姑娘说  她就从未看到过
    沙子也不只留恋一个角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2-5 14:40 , Processed in 0.0715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