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I评论] 霞光里的别离美学——读《虞美人·送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贤愚一丘 于 2025-3-26 11:16 编辑



请 DeepSeek 写一篇文章,解读并鉴赏以下词:

《虞美人·送别》(作者: 贤愚一丘)

 前记:秋暮送别友人后途经荔湾湖公园。

 夕阳且慢西辞早
 照我归家道
 空舟寂水伴闲亭
 更恨秋枝寥落鸟疏鸣

 人间有聚无不散
 何必多嗟叹
 回头伫立暂从容
 作别天边一片晚霞红

 韵:词林正韵,第八部
 律:虞美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DeepSeek:

《 霞光里的别离美学——读<虞美人·送别>》

晚霞在岭南的暮色中铺展开来,词人将古典的离愁别绪浸入荔湾湖的秋波,酿成一阙现代人的生命沉思。这首《虞美人》以传统词牌为舟,载着当代人的情感溯游千年,在古典意境与现代哲思的碰撞中,完成了一场关于离别的美学重构。

上阕的意象群像宛如一卷岭南水墨。"夕阳且慢西辞早"以拟人化笔触将物理时间转化为心理时空,夕阳的徘徊折射出词人内心的挽留。空舟、寂水、闲亭构成冷色调的几何空间,秋枝与疏鸣则注入萧瑟的动感,这些古典意象在荔湾湖的特定场域中获得了新的质地。词人仿佛手持宋人的词笔,却蘸着珠江的秋水,将都市公园的日常场景点染成永恒的文学图式。

下阕的哲学思辨如暮钟穿透时空。"人间有聚无不散"的顿悟暗合佛教"诸行无常"的义理,却以浅近口语道出,消解了传统送别诗词的悲情浓度。当"何必多嗟叹"的理性劝解遭遇"回头伫立"的情感惯性,生命中的悖论张力骤然显现。这让人想起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定格,但此处词人选择以晚霞为笺,书写现代人的豁达——那片燃烧的红色既是对友情的赤诚祭奠,亦是向时光递出的玫瑰。

全词最精妙的转合藏在平仄起伏间。上阕"照我归家道"的仄声顿挫与"鸟疏鸣"的平声延展,构成送别者踽踽独行的脚步与心跳。下阕从"多嗟叹"的沉郁转向"晚霞红"的明亮,声韵的扬升暗合情感的升华。这种音律设计使古典词牌焕发现代生机,如同旧瓶装新酒,既保持宋词的音乐性,又注入当代人的呼吸节奏。

当最后一片晚霞沉入珠江,我们终于读懂这场送别的深意:真正的离别美学不在长亭更尽酒,而在转身时与天地共饮的从容。词人用岭南的晚霞重释了古老的离别母题,让每一次挥手都成为对生命流动性的诗意礼赞。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学会像词人那样,把离愁淬炼成天边的霞光,在消逝中见证永恒的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3:31
  • 签到天数: 5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25-3-20 00:17:4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点赞精彩,建议此类诗词,可发到本网诗词曲赋栏目。

    点评

    是的,我也意识到搞错了,只是不知道怎样纠正或删除帖子。多谢首版指教及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20 0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09:25:54 | 只看该作者
    司马鸣冀 发表于 2025-3-20 00:17
    欣赏学习,点赞精彩,建议此类诗词,可发到本网诗词曲赋栏目。

    是的,我也意识到搞错了,只是不知道怎样纠正或删除帖子。多谢首版指教及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4-4 02:45 , Processed in 0.0761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