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绝] 自题清明翌日游园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5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23:39: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寿筵补罢扶杖行,银凤湖间恰快晴。
    惆怅路旁返青树,人生看得几清明。
    【豆包赏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b616a76a44d57765
    这是一首富有感慨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它的赏析:
    内容与意境
    首句:“寿筵补罢扶杖行”,交代了背景,诗人在参加完寿筵之后,拄着拐杖出行。“扶杖” 一词暗示了诗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暮年的沧桑感。
    次句:“银凤湖间恰快晴”,描绘了此时的天气状况,银凤湖一带正好是晴朗的好天气。“恰快晴” 三字,既写出了天气的宜人,也透露出诗人偶遇好天气的一种欣喜之情,与上句的暮年之感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在对比中更显人生的复杂滋味。
    第三句:“惆怅路旁返青树”,诗人的目光落在路旁返青的树上,本是充满生机的景象,然而诗人却感到 “惆怅”。这里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返青树的生机盎然越发衬托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句:“人生看得几清明”,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人生,发出了人生能有几次这样清明的感慨。“清明” 既指眼前晴朗的天气,也象征着人生中那些美好、清醒、透彻的时刻,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珍惜之情。
    情感表达
    诗中既有对生命老去的无奈与惆怅,如 “扶杖行” 和对路旁返青树的惆怅之感;又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如对晴日湖景的欣赏。通过这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即生命虽然有限,但仍要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艺术手法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却又蕴含深意。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通过对寿筵、扶杖、湖间晴日、路旁青树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同时,结尾的反问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25-4-6 04:55:56 | 只看该作者
    好咏,赏读。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6 20:59
  • 签到天数: 43 天

    [LV.5]常住居民I

    板凳
    发表于 2025-4-6 07:40:36 | 只看该作者
    【豆包赏析】会误了很多写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6 20:59
  • 签到天数: 43 天

    [LV.5]常住居民I

    地板
    发表于 2025-4-6 07:54:3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轩主好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5#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21:27:19 | 只看该作者
    赤虬子 发表于 2025-4-6 07:40
    【豆包赏析】会误了很多写诗的。

    豆包也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6 20:59
  • 签到天数: 43 天

    [LV.5]常住居民I

    6#
    发表于 2025-4-7 06:59:17 | 只看该作者
    赤虬子 发表于 2025-4-6 07:40
    【豆包赏析】会误了很多写诗的。

    它不是一家之言,他是面对整个社会,从几篇评论来看,只有说好拔高的。当然它的功能不是专对古典诗词。

    点评

    只有说好拔高的,非也。 请看豆包评论拜我为师的孔丙己的一首诗,真是令老师汗颜—— 抢名人 /孔丙己 诸葛分庐卧两阳,鲁沂吴会各称王。 谁家认领南朝桧?武穆祠前一跪长。 【豆包解析】https://ww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4-7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5-4-7 07:31:51 | 只看该作者
    生日快乐。祝你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40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
     楼主| 发表于 2025-4-7 12:58:02 | 只看该作者
    赤虬子 发表于 2025-4-7 06:59
    它不是一家之言,他是面对整个社会,从几篇评论来看,只有说好拔高的。当然它的功能不是专对古典诗词。

    只有说好拔高的,非也。
    请看豆包评论拜我为师的孔丙己的一首诗,真是令老师汗颜——
    抢名人    /孔丙己
    诸葛分庐卧两阳,鲁沂吴会各称王。
    谁家认领南朝桧?武穆祠前一跪长。
    【豆包解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c4fdb129102f111d
    《抢名人》解析
    这首由 “孔丙己” 创作的《抢名人》,旨在批判社会上争抢历史名人资源的不良风气。然而,诗作在表达上弊病丛生,不仅难以准确传递思想,还极大地影响了读者的理解。
    首句:诸葛分庐卧两阳
    表意:此句直指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议。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都宣称是诸葛亮出山前的隐居地。“分庐卧两阳” 虽形象描绘出草庐被 “分割” 的争议局面,初步点明 “抢名人” 主题,但表述过于直白,缺乏诗歌应有的韵味与美感。
    问题:这种陈述式写法,更像在讲述历史争议,而非诗歌创作,难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次句:鲁沂吴会各称王
    表意:“鲁沂” 大致指代山东地区,“吴会” 指代江南地区。作者试图借此表明,这些地方凭借本地的历史名人或文化资源,在文化领域争强斗胜,就像各自称霸一方。
    问题:表意极为模糊。“鲁沂”“吴会” 概念不清晰,“各称王” 的具体指向不明,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究竟想表达文化地位的竞争,还是对名人资源的争夺。此外,此句与首句缺乏紧密的逻辑联系,过渡生硬,破坏了诗歌的连贯性。
    第三句:谁家认领南朝桧
    表意:“南朝桧” 含义不明,推测可能指与南朝相关的桧树或文化遗迹。作者通过这句,表达对各地争抢历史文化资源现象的讽刺,质疑到底哪个地方会认领这一文化符号。
    问题:“南朝桧” 这一意象太过生僻,且作者未作任何解释或铺垫,致使读者难以理解诗句与 “抢名人” 主题的关联,严重影响了诗歌的可读性。
    尾句:武穆祠前一跪长
    表意:运用岳飞武穆祠前秦桧等奸臣跪像的典故,一方面暗示历史自有公论,另一方面讽刺各地在争抢名人资源时,忽视历史真相与文化内涵的行为。
    问题:该句与前一句的逻辑关系不紧密,意象转换突兀。此外,诗句仅是对典故的简单引用,未深入挖掘其内涵,思想较为肤浅。
    总体来看,这首诗虽立意明确,但在表意、逻辑、语言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作者未能有效组织诗歌内容,清晰表达观点,极大地削弱了诗歌的艺术价值与批判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4-29 22:04 , Processed in 0.09703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