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香词谱 (11-20)雨梦词谱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6: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4-9-5 15:04 编辑

    白香词谱 (11-20)雨梦词谱版
    清.舒梦兰
    目 次
    十一 虞美人 李煜 (南唐后主)
    十二 一斛珠 李煜 (南唐后主)
    十三 谒金门 冯延巳
    十四 踏莎行 寇准
    十五 贺圣朝 叶清臣
    十六 御街行 范仲淹
    十七 渔家傲 范仲淹
    十八 苏幕遮 范仲淹
    十九 锦缠道 宋祈
    二十 离亭燕 张升
    ...

    图标说明:
    1.■为仄,◆为本仄可平,●为押仄韵或协韵,▲转押另部仄韵,◎迭仄韵。
    2.□为平,◇为本平可仄,○为押平韵或协韵,△转押另部平韵,⊙迭平韵。
    ...


    十一、虞美人.感旧 李煜 (南唐后主)
    〔题考〕 【碧鸡漫志】:“脞说称﹝虞美人﹞起于项藉﹝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宣子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轻血化为原上草’之句,世以为工。’又【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作法〕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有者可余地四字略断为豆,但还是以九字到底为佳。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  ■□△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
    ◆■◇□◆■  ■□○
    ...



    十二、一斛珠.香口 李煜 (南唐后主)

    〔题考〕 曹邺【梅妃传】:“梅妃为太真逼迁上阳,明皇于花萼楼念之,会夷使贡珠,命封一斛赐妃,妃谢以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明皇览诗怅然,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此本调之所由昉也。后又名﹝醉落魄﹞。
    〔作法〕 本调五十七字。首句四字平起仄韵,次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第三句同第二句,末句九字于第四句略豆;顾【词律】迳将四字作句,似有碍一气呵成之妙。后阕首句换头,为仄起仄收七言句。其后各句与前阕完全相同。
    晚妆初过,
    ◇□◆▲
    沉檀轻注些儿个。
    ◇□◆■□□▲
    向人微露丁香颗,
    ◇□◆■□□▲
    一曲清歌,
    ◆■□□
    暂引樱桃破。
    ◆■◇□▲

    罗袖裹残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涴。
    ◇□◆■□□▲
    绣床斜凭娇无那,
    ◇□◆■□□▲
    烂嚼红绒,
    ◆■□□
    笑向檀郎唾。
    ◆■◇□▲
    ...



    十三、谒金门.春闺 冯延巳

    〔题考〕 汉武帝使学士待诏金马门,备顾问。金马门亦省称金门,用喻天子宫门。【乐府古歌】即有“延贵客,入金门”之咏;后与“玉堂”并称,沿为掇取金紫,列位公卿之词。如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应金门,上玉堂有日矣。”元载【杜鸿渐碑】:“入则并金门,跻玉堂。”本调为唐词,其取义为儒生朝谒天子。毛先舒【词学全书】云:“唐乐名有﹝儒士谒金门﹞,词沿其名。”万氏【词律】又收其异名﹝垂杨碧﹞、﹝花自落﹞,并云:“【图谱】又将调名改﹝花自落﹞,无谓。”殆俱据他人词句矣名词耳。
    〔作法〕 本调四十五字,首起为三字句,句法为上一下二,平仄仄,第二字虽有用平者,中不如仄声为佳。第二句为六字,协韵。第三句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四句与﹝菩萨蛮﹞后阕第一句句法同。后半阕仅第一句改为六字句成仄仄平平仄仄之外,其余均予前半阕相同。此调通首压仄韵,后半阕唯孙光宪换头作“轻别离,甘抛掷”两个三字句之外;字数及协韵并无不同。
    风乍起,
    □◆▲
    吹皱一池春水。
    ◆■◇□□▲
    闲引鸳鸯芳径里,
    ◆■◇□□■▲
    手挼红杏蕊。
    ◇□□■▲

    斗鸭阑干独倚,
    ◆■◇□◇▲
    碧玉搔头斜坠。
    ◆■□□□▲
    终日望君君不至,
    ◆■◇□□■▲
    举头闻鹊喜。
    ◇□□■▲
    ...



    十四、踏莎行.春暮 寇准

    〔题考〕 本调又名﹝柳长春﹞。【湘山野录】云:“莱公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又【词律】﹝江南春﹞词注:“或曰:此莱公自度曲,他无作者。”可知莱公于当时能自创作词调。此词所咏,于暮春时,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则是本调之创始,殆由莱公。按【艺林伐山】:“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名﹝踏莎行﹞,本此。”又可知莱公实取韩诗以名词也。再者﹝踏莎行﹞、﹝御街行﹞、﹝望远行﹞等之“行”,为行步之“行”与乐府歌行之“行”不同所宜辨者也。(见【词律发凡】)
    〔作法〕 本调五十八字,实即七言仄韵诗两绝合成,不过破首句七字为两对句而已。故此调之句法与平仄,只需注意每阕首、次二句为仄仄平平及平平仄仄之对句,余与七绝二、三、四句无异,且第一三字之平仄均可不拘。

    春色将阑,
    ◆■□□
    莺声渐老,
    ◇□■▲
    红英落尽青梅小。
    ◇□◆■□□▲
    画堂人静雨蒙蒙,
    ◇□◆■■□□
    屏山半掩余香袅。
    ◇□◆■□□▲

    密约沉沉,
    ◆■□□
    离情杳杳,
    ◇□■▲
    菱花尘满慵将照。
    ◇□◆■□□▲
    倚楼无语欲销魂,
    ◇□◆■■□□
    长空黯淡连芳草。
    ◇□◆■□□▲
    ...



    十五、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题考〕 以“圣朝”一词为崇仰朝廷之词,多见唐人诗文中,如【旧唐书礼仪志】:“圣朝垂则,永播于方规。”杜审言诗:“圣朝尚边策,诏论兵戈偃。”张九龄诗:“圣朝岩穴选,应待鹤书征。”杜甫诗:“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贺圣朝﹞一调名,即昉于唐,为教坊曲。(见毛氏【填词名解】)又以张南史诗:“欣逢众君子,并立圣明朝”;“圣明”二字并用,因又名曰﹝贺明朝﹞。入宋,改称“熙朝”;如曾肇【贺明堂礼成肆赦表】:“讲兹钜典,属在熙朝。”陈师道【贺翰林曾学士】启:“鲁卫同升,亦熙朝之故事。”于是词谱新收,本调又有一体六十一字者,又名曰﹝贺熙朝﹞,实皆同属一调也。
    〔作法〕 本调四十九字,首句七字,平起仄韵。次句五字,为上一下四,第一字与第二字,必须为仄及平,无可通融。第三句为不协韵之平起平收七言句。第四句句法与第二句同;但“一分风雨”之“一”字,乃以入声做平声耳。后阕换头,做四字两句,多有作对偶,一不协韵,一协韵,亦有俱不协韵者。以下三句,均同前阕。
    满斟绿醑留君住,
    ◇□◆■□□▲
    莫  匆匆归去。
    ■  □□□▲
    三分春色二分愁,
    ◇□◆■■□□
    更  一分风雨。
    ■  ◆□□▲

    花开花谢,
    ◇□◆■
    都来几许。
    ◇□◇▲
    且高歌休诉。
    ■□□□■
    不知来岁牡丹时,
    ◇□◆■■□□
    再  相逢何处。
    ■  □□□▲
    ...



    十六、御街行.离怀 范仲淹

    〔题考〕 御街之名,始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于步,两边乃御廊,廊下杈子里有砖石甃砌御沟水两道,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闻,春夏望之如绣。”此北宋 汴都之御街也。【梦梁录】及【武林旧事】云:“嘉会门植至余杭门一带街,名御街;孟冬遇朝飨礼,赐群臣簪花,都人瞻仰天表御街,远望如锦。朝臣有恭谢一二词咏之。﹝御街行﹞:“绣衣花帽挨排砌,锦仗天街里,....”此南宋行都之御街也。御街景物脍炙人口如此。是本调创始,当在北宋至南宋则已普遍朝野矣。
    〔作法〕 本调七十八字。首句七字,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故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次为六字句,于第三字略豆;上三字均宜仄,下三字协韵。第三句七字,平起平收,不用韵。第四句为六字,协韵。第五句第六句均为四字句,不用韵。结句第五字协韵。后阕句法与前阕完全相同。

    纷纷坠叶飘香砌,
    ◇□◆■□□▲
    夜寂静、
    ■■■
    寒声碎。
    □□▲
    真珠帘卷玉楼空,
    ◇□◆■■□□
    天淡银河垂地。
    ◆■◇□□▲
    年年今夜,
    ◇□◆■
    月华如练,
    ◇□◆■
    长是人千里。
    ◆■□□▲
    .

    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泪。
    □□▲
    残灯明灭枕头欹,
    ◇□◆■■□□
    谙尽孤眠滋味。
    ◆■◇□□▲
    都来此事,
    ◇□◆■
    眉间心上,
    ◇□◆■
    无计相回避。
    ◆■□□▲
    ...



    十七、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题考〕 【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证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
    〔作法〕 本调六十二字;前后阕相同,完全惟七言仄韵诗两绝合为一。其所不同者仅有第三句协韵,以及下添一个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亦须协韵。﹝惜香词﹞后段三字句不协韵,实系错误。七言句第一三字平仄虽可通融,故如杨慎词,于后半第三句作仄平平仄平平仄,则非初学者所宜法矣。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障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



    十八、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题考〕 张说集,有﹝苏摩遮﹞词五首,每首下注“忆岁乐”三字,皆为七言绝句。其一云:“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殿紫髯胡;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又【新唐书】:“北方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是﹝苏幕遮﹞本为胡乐,唐时传入中国,遂为舞曲之一。“摩”与“莫”及“幕”均一音之转。按﹝苏幕遮﹞为胡妇帽名,不知何以名曲。至宋周邦彦,依此调作词,“鬓云松,眉叶歛”之句,因亦名﹝鬓云松令﹞。

    〔作法〕 本调六十二字。起首两个三字句,全与﹝更漏子﹞首二句相同。第三句为九字句,宜于前四字略豆,【词律】言前四字作句,微嫌于词意少贯。第四句为仄起仄韵之七言句。结句与第三句同;而【图谱】注云:“可用平平平仄仄”,实谬。万氏云:“结句不惟定格如此,而声响不得不然。”后阕与前阕无异。
    碧云天,
    ■□□
    黄叶地,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
    .

    黯乡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
    ◆■□□
    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



    十九、锦缠道.春游 宋祈

    〔题考〕 【旧唐书】郭子仪传:“大历二年二月,子仪入朝,宰相元载、王缙、仆射裴冕、京兆尹黎干、内侍鱼朝恩等共出钱三十万,宴于子仪第,恩出罗锦二百匹为子仪缠头之费。”又杜甫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三楚新录】引徐仲雅咏棕枝诗:“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是“锦缠”二字,为当时所艳称。本调调名,应创始于中唐前后。
    〔作法〕 本调六十六字。起四字句,与﹝踏莎行﹞首句相同,故第一字可平。次句六字起韵,第一字可平,第三字不宜平。第三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上三字略豆,而必做仄平平。第四句为七字仄韵,与﹝渔家傲﹞次句相同。第五六两句,倘作九字句读,而于第四字略豆,则与﹝苏幕遮﹞结句无异。后阕换头,首句五字,其句法为上一下四作仄平平仄平,定格不可变。次句四字,与﹝一斛珠﹞首句相同,宜用仄平平仄,亦不可移易。第三句上三下四,与前阕第三句相同。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榇字“问”耳。词中自有此一下七之句法,如除去“问”字,则与前半第四句相同。第五六句九字,上四下五,与前半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应一为仄仄平平,另一为仄平平仄。

    燕子呢喃,
    ■■□□
    景色乍长春昼。
    ◆■■□□▲
    睹园林、
    ■□□
    万花如绣,
    ◆□□▲
    海棠经雨胭脂透。
    ◇□◆■□□▲
    柳展宫眉,
    ◆■□□
    翠拂行人首。
    ◆■□□▲
    .

    向  郊原踏青,
    ■  □□■□
    恣歌携手。
    ◇□□▲
    醉醺醺、
    ■□□
    尚寻芳酒。
    ◆□□▲
    问牧童  遥指孤村道,
    ■◇□  ◆■□□◇
    杏花深处,
    ■□□■
    那里人家有。
    ◆■□□▲
    ...



    二十、离亭燕.怀古 张升

    〔题考〕 【全唐诗话】:“黄颇,宜春人;与卢肇同乡,颇富而肇贫。同日尊路赴举,郡牧宴颇离亭,肇驻蹇十里以俟。”唐人喜取之科举故事入词,此事又为当时艳称,因以名调。(“燕”同“宴”)

    〔作法〕 本调七十二字。前半起首六字两句,只需协韵,不必对偶;惟黄山谷词,第二句首二字作平平。第三句七字,本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而晁补之词,乃拗为第六字作平,音节不谐,不足法也。第四句六字,协韵。第五句上二下三,不协韵。结句句法与第二句同,第一三字平仄可不拘。惟晁词首二字概作平平,则非所宜。后阕句法概与前阕相同;为起首二句需用对偶。
    一带江山如画,
    ◆■◇□□▲
    风物向秋潇洒。
    ◆■◇□□▲
    水浸碧天何处断,
    ◆■◇□□■■
    霁色冷光相射。
    ■■◇□□▲
    蓼屿荻花洲,
    ◆■■□□
    掩映竹篱茅舍。
    .
    ◆■◇□□▲

    云际客帆高挂,
    ◆■◇□□▲
    烟外酒旗低亚。
    ◆■◇□□▲
    多少六朝兴废事,
    ◆■◇□□■■
    尽入渔樵闲话。
    ■■◇□□▲
    怅望倚层楼,
    ◇■■□□
    寒日无言西下。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2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15-8-18 09:18:08 | 只看该作者
    浩繁的工程。关注整理和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15 19:24 , Processed in 0.0989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