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也是生活之态 刘毓民 近些时日,生活规律基本颠覆了。该休息时玩,该玩时休息。白天睡个死,晚上死不睡。以致昼夜颠倒,乾坤乱序,毫无规则规律可言了。 孩子在家的那些天,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孩子。一日三餐,免不了操心受累。孩子吃饭挑剔,不合胃口的不吃,这就得尽可能做孩子喜食的饭菜。不实际操作,不知做饭人的艰难。时间了,一切也就明白了。 从心里上说,自己至少想让孩子有个温暖的感觉。并尽心尽力营造这种氛围。孩子放了几天假,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蜗居家里。他和我一样,白天当晚上,晚上当白日。弄得夜如白昼,昼如黑夜。 四号下午,儿子告我,五号想一大早返学校。我答应了。他开始按他的时间安排,做他的事情。他开启洗衣机,还把我的几件衣服拿去洗了。 儿子说明天返校,我嘴上应诺,心里却恋恋不舍。孩子在家,我至少有事做,有活干,有人陪说话。孩子走了,孤独生活,会霉变出长毛的寂寞。 我告诫自己,明天一定要早起,给孩子做个早餐。甚至想好了做些什么。 不能早睡,就意味着不能早起。晚上,自己管不住自己,一个劲看电视。凌晨了,才关机。躺床上,熄掉灯,眼睛却睁着。不能入睡,就玩起了手机。休息时,也不知道是子夜何时了。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入睡,我全然不知。 睡梦中,被动静惊醒。听见动静,本能睁眼起身。看表,七点半了。匆匆着衣,洗脸,径直灶房。想不到,儿子把馍溜好了。我二话没说,磕了三颗鸡蛋,加点盐,几粒味精。一边打火烧油,一边搅拌鸡蛋。三打五除二,炒好了鸡蛋 儿子吃饭前,已将所带物品装进背包里,让孩子带了月饼,苹果还有其他物品。他出门时,还是那样:爸,我走了,记着按时吃药。 儿子走了,我却深陷一种难以名状的纠结之中! 我一直坐在沙发,不停换台。心不知在想什么。也不知想看什么。十点,儿子电话,说他已安全到校了。挂断电话,这下才放心了。于是起身,下楼转悠去了。 下午,原计划与新强同赴蒲城,参加同学女儿的出阁仪式。后来新强来电,他因有约,今天不能去了。商量明天一大早敢去。约定时间是上午九点钟。 今天不去蒲城,就有了自己的支配的半天时间。背上像机,想拍拍国庆的一些照片。兵马俑人太多,华清池骊山也是如此。于是,决定避开繁华人多的地方,去不堵车的地方走走看看。 看见人多就烦,看见堵车心慌。于是,自己决定东三岔广场哪里转转。散散心,迈迈步,觅觅乐。于是,步行而去,也就多了些闲适的情调。 半路,遇见了才女诗人玛丽娜和一女性,寒暄问候后,给她们拍了照。她俩去骊山书画院了,推荐我也去看看。我问明了地址,了解基本情况,也想借此去看看情况。 到了那儿,才知是原先的“陆羽茶馆”。在茶馆原来位置,新近建成的一幢私宅大楼,装修还没彻底到位。共六层。一层经营茶具茶叶,是茶文化展示的区域。二层是个展厅,有贾平凹为书画院的题词,也有制作的牌匾。 墙上挂了几十幅书画作品。从整体效果来看,拾掇得并不是很好,一些摆设,尚未达到恰如其份的妙境。展示几个部位,感觉有点凌乱。书画台铺着画毡,但没见宣纸。几支毛笔,几乎全是秃顶了。毛毛刷刷,象是孩子胡写乱涂后形成的。 三层也是展室,但没上去。楼梯间的廊道上,布置了书画院主要成员的照片与简历。这些成员,大多见过,要么,见过他们的作品。看来,基本人员构成,明显具有区域性的特质。 从书画院出来,继续北行。到东三岔,这里除了堵车,就是车堵。南来北往的大大小小汽车,一个接一个,形成了独有的节日景色。广场人很少,少的令人意外。整个广场,几乎没有闲散的民众。广场四周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与广场里的冷清寂寥,形成鲜明对比。 歇一歇,坐一坐。走一走,看一看。绿化丛里,大多植物已经显出枯黄的老态了。生机无限的绿色,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金黄。走遍了广场的各个角落,感觉累了饿了,于是,又沿着来时的线路返回。 饿了,就没有来时的劲头。心想快点回家,饥肠却丝丝鸣响。饿的念头浓烈了,腿就拉不前去。腿不迈了,脚也就懒得动弹。走到一家西府人开的饭馆,看到放心大老碗,就忌惮它的量了。大碗吃不了了,吃了觉得太撑。吃完,也觉得消化不了。于是,要了一小碗“削筋面”。 前段时间,曾听同事介绍过。他们说此饭馆面食做的很地道,也很有特色。今个亲临,是想探究到底如何。当一小碗削筋面端上来,依旧觉得够多的。面做得看起来真的筋道。根根削面,硬啷啷的。臊子也不错,有不少肉。还有几片绿色的菠菜。 吃山珍海味,我很蹩脚。吃不消,吃不惯,吃不出美滋滋的快感来。吃关中面食,虽不算行家,但也算是个品尝型食客。搅拌,碗里的削面,一根根横七倒八峭立碗中。吃起来,的确硬气,嚼起来,真的筋道。看来“削筋面”是名副其实的。 吃完饭,坐在那里就不想动了。这大概是陕西人所说的“饭后瘫”吧。吸烟,喝汤。喝汤,吸烟。甚至静听馆子里的逸闻趣事。出了店门,又坐在外面的小凳子上,看车来人往,看川流不息。 感觉冷了。天也慢慢逼近黄昏。实在无力步行回家,就当了出租车,径直回家。 困了,睡不着。累了,歇不下。打开电视,又是一阵漫无目的的浏览观看。没多久,又不由自主关掉电视。打开电脑,浏览论坛上的帖子。也看看近些日子有趣的新闻。 十一点,感觉特困。关掉电脑,却又情不自已玩起了手机。看微信,看趣闻,听音乐。微信的文章,有的太长太长了,耐心看完,也得数十分钟。趣闻则是轻松快意很多的。而听音乐,则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的契合。喜欢的歌曲,总是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品,直至感动为止。 看来,生活不仅需要麻醉剂,也需要心力憔悴的疲惫。 …… 2014年10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