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正三先生谈命意(陆续补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3: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下面摘引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一书中第六章关于命意的论述,供诗友参考。
    林正三先生简介
    台北县人,民国三十二年生,字立夫,号“惜余斋主人”。幼承庭训,于古文稍曾涉猎,中岁始折节向学。先后随黄笃生、廖祯祥老师学书法;周植夫、许君武老师学诗联;蔡雄祥教授习篆刻,陈新雄教授习声韵。近年专攻诗文及闽南汉语之声韵。曾任台北市图书馆读书会诗学班指导老师、瀛社总干事。松山慈惠堂诗学班及基隆中原正音班及台湾歌仔戏学会声韵及诗学班等指导老师。现任中华民国传统诗学会理事暨传统诗学会理事、“乾坤诗刊”古典诗主编、惜余斋艺文工作室主持人。并担任各民间社团诗文声韵讲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3:22:4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命意
    凡为诗文,必先命意,如构宫室,要须法度形势,己备于胸,始施斧斤。然于相题命意之法,前人罕有发微,唯于诗话中偶一论及,今特择其要者胪述于后:魏文帝曰:“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宋刘贡甫之【中山诗话】亦云:“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东坡亦曰:“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意之为重,由此可知。意之于诗,如帅之将兵也,诗之高下率皆由意而观。清阮葵生于【茶余客话】云:“诗以意为主,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云烟泉石,金玉锦绣,花木禽鱼,皆散卒也。以意遣之,则无不灵。如李临淮之壁垒一新,帅为之也。刘彦和云:‘以意行采’,亦是此意。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之条理,而笔之锋刃也。含意取势而运笔,三者缺一不得”。近人刘铁冷于【作诗百法】(广文书局五十九年版)中亦云:昔解缙谓诗在相题,不可一律而论。有宜于含蓄者,则意当浑厚。有宜于豪放者,则意当发露。有宜于庄重者,则意当痛快。有宜于轻松者,则语当流丽,此大凡也。而商辂又谓“诗之写题处,妙在有美刺之隐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之深意”。由是以观,初学乃须无负题之诗,而各题之气象判然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3:23:42 | 只看该作者
    一:高古-【李希声诗话】云:“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奇作。左太冲‘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之句,读之飘飘有世表意,所谓‘若要意境高,且于胸怀远’是也”。“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句,王渔洋喻其“高不可及”。姜夔于其【白石道人诗说】云:“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字句。句意欲深,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石林诗话】引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句云:“世多不解此语为工,正在其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诗家当以此为根本”。又如渊明【饮酒诗】: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更相催,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既具高格,而情邃不露,虽未较声律、雕句文,然信手拈来,便是宇宙第一好诗,缘其本色高也。
    二:含蓄-含蓄者言不尽意也。即是以委婉之文辞,道出诗中之主旨,避开一语道破之坦率,让读者去体会言外之意。司马光之【温公诗话】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其旨。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姜白石引苏东坡语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又如刘禹锡【乌衣巷】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仅摘取王谢堂前之燕,飞入百姓家一事,平平数语,道尽桑田沧海,人事无常之感,亦含蓄之至也。又如李白【玉阶怨】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借思妇之动作,而于暗中点出一“怨”字。唐释皎然【诗式】云:“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则冠六经之首。贵之于道,别居众妙之门。精之于释,则彻空王之旨”。
    含蓄之诗,能与人留下欣赏之余地,使人沉浸于艺术之美感中。姜白石所谓“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是也。杜牧之宫词(一名宫怨)云:“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虽朝不是恩;银钥却收金锁合,月明花落自黄昏”。苕溪渔隐评其断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盖诗贵乎如此,若使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宋洪迈之【容斋随笔】亦云:“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古人说‘雄深雅健’,此便是含蓄不露也。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所难”。明王世懋【艺圃撷余】亦云;“子美赠【花卿】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花卿名敬定,丹阳人,蜀之勇将也。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而含蓄不露,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而明胡震亨于【唐音癸签】云:“诗家虽刺讥,要带一分含蓄,庶不失忠厚之旨。杜甫【秋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着一自字,以为怨可也,以为羡之亦可也,何等不露”。清叶星期之【原诗】亦云:“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忽之境,所以为至也”。以上诸例,皆可证诸含蓄之重要,学诗者不可不知。故笔者于此稍费脣舌,愿有志之士,识余苦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3:21:36 | 只看该作者
    三:敦厚──敦厚者,极雅人之深致也。如王维之【息夫人怨】:
    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取息妫归楚王,生二子未言事。诗中有颂赞意,未有微辞。又如清邓孝威【题息夫人庙】云:
    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意尤委婉。盖专制时代,名节为高。然值国亡家破之时,果能君辱臣死,夫杀妻殉者终属无几。何忍苦苦诛求于纤弱女子?诗中沉稳涵容,宅心也恕。可师者不独诗篇而已。作者处于其时,身在庐山。转能出此诗意,自非大仁大智者莫能至也。另如杜牧之【题桃花夫人庙】云: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则以绿珠之殉石崇,衬出息妫之不能死。实则息之亡缘于息弱,非可怪罪于息妫,立论尚称平稳。至若清袁子材之【咏绿珠】云:
    人生一死谈何易,看得分明胜丈夫;
    犹记息姬归楚日,下楼还要侍儿扶。
    则尖刻漓薄之至,直乡曲之儇子也。【白雨斋词话】云:“无论作诗作词,不可有腐儒气,不可有俗人气,亦不可有才子气。人但知腐儒气不可有,俗人气不可有,而不知才子气之不可有也。尖巧新颖,病在轻薄;发扬暴露,病在浅尽”。盖有失温柔敦厚之诗旨也。清刘献廷咏【昭君词】云: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明江阴士子题【昭君词】云:

    骊山举火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姒:祥里切)
    能使明妃嫁胡虏,画工应是汉忠臣。
    二诗俱为画工开脱,殊见敦厚。又明陈荐夫【宫词】云:
    虽云逐队向长门,十载何曾识至尊;
    命薄不教人见妒,始知无宠是君恩。
    意虽沉痛,然而反笔侧写,怨而不怒,亦敦厚之极也。
    四:雄浑──雄浑者,雄伟浑融也。唐司空图【诗品】云:“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反虚入浑,积健为雄”是也。杜子美【登岳阳楼】之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范成大【鄂州南楼】之句:“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秋……”及明高青邱(名启又字季迪)之【登金陵雨花台】之句: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锺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气势宏大,规模壮阔,如此精神,足当雄浑之例。又如老杜【登楼】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宋叶梦得之【石林诗话】云:“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韩退之笔力最为杰出,然每苦意与语俱尽。【和裴晋公破蔡州回】诗,所谓“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非不壮也,然意亦尽于此矣。不若刘禹锡贺晋公语远而体大也。(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以上皆皆雄浑阔大之例,读者宜细参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3:21:36 | 只看该作者
    三:敦厚──敦厚者,极雅人之深致也。如王维之【息夫人怨】:
    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取息妫归楚王,生二子未言事。诗中有颂赞意,未有微辞。又如清邓孝威【题息夫人庙】云:
    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意尤委婉。盖专制时代,名节为高。然值国亡家破之时,果能君辱臣死,夫杀妻殉者终属无几。何忍苦苦诛求于纤弱女子?诗中沉稳涵容,宅心也恕。可师者不独诗篇而已。作者处于其时,身在庐山。转能出此诗意,自非大仁大智者莫能至也。另如杜牧之【题桃花夫人庙】云: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则以绿珠之殉石崇,衬出息妫之不能死。实则息之亡缘于息弱,非可怪罪于息妫,立论尚称平稳。至若清袁子材之【咏绿珠】云:
    人生一死谈何易,看得分明胜丈夫;
    犹记息姬归楚日,下楼还要侍儿扶。
    则尖刻漓薄之至,直乡曲之儇子也。【白雨斋词话】云:“无论作诗作词,不可有腐儒气,不可有俗人气,亦不可有才子气。人但知腐儒气不可有,俗人气不可有,而不知才子气之不可有也。尖巧新颖,病在轻薄;发扬暴露,病在浅尽”。盖有失温柔敦厚之诗旨也。清刘献廷咏【昭君词】云: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明江阴士子题【昭君词】云:

    骊山举火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姒:祥里切)
    能使明妃嫁胡虏,画工应是汉忠臣。
    二诗俱为画工开脱,殊见敦厚。又明陈荐夫【宫词】云:
    虽云逐队向长门,十载何曾识至尊;
    命薄不教人见妒,始知无宠是君恩。
    意虽沉痛,然而反笔侧写,怨而不怒,亦敦厚之极也。
    四:雄浑──雄浑者,雄伟浑融也。唐司空图【诗品】云:“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反虚入浑,积健为雄”是也。杜子美【登岳阳楼】之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范成大【鄂州南楼】之句:“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秋……”及明高青邱(名启又字季迪)之【登金陵雨花台】之句: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锺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气势宏大,规模壮阔,如此精神,足当雄浑之例。又如老杜【登楼】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宋叶梦得之【石林诗话】云:“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韩退之笔力最为杰出,然每苦意与语俱尽。【和裴晋公破蔡州回】诗,所谓“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非不壮也,然意亦尽于此矣。不若刘禹锡贺晋公语远而体大也。(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以上皆皆雄浑阔大之例,读者宜细参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7:54:34 | 只看该作者
    五:蕴藉──蕴藉者,为用隐喻之笔法,表达心中之所干求。与含蓄不同者在于含蓄乃是有所讽谏,而借诗道出。而蕴藉乃是心有所求,不便直述而借诗寓意也。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圣俞语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工,斯之谓也。如朱庆余之【近试上张水部】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此篇乃是朱庆余于应进士考试前,呈水部员外郎张籍之诗。以新妇之口吻,询问自己之文章风格,是否合乎时下潮流。按【辞海】引【雪麓漫钞】云:“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踰数日又投,谓之温卷”。陆游【秋雨书感】诗有“门外久无温卷客”之句。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云:“国初袭唐风,举子见先达,投剌启事谓之温卷”。(按:当非指主考官,苟如此,则与通关节何异!)张籍亦以诗答之云: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沈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张亦借诗寓意,隐隐赞扬朱庆余之诗。而一时传为文坛佳话。盖一语双关之诗词,更能增加其情趣也。
    相传苏东坡有一珍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观,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旋以诗寄之,有句云: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何等酝藉。另如张籍之【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未曾直叙乡思,只写出刹那间之一个动作,“行人临发又开封”,而乡思之重,于平淡自然中表露无遗,亦极其酝藉之能事也。
    六:淡雅──淡雅者,平淡渊雅之谓也。梅圣俞云;“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当自组丽中落其纷华,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渊明之【饮酒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语虽平淡,然其情真也,句句如从肺腑中流出,故佳。元好问之“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即此之谓也。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盖平淡而至于天然,则臻于至真至美之境界矣。
    雅俗之辨,如同为咏别业之诗,祖咏云:“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立意便合。李峤句云:“别业临青甸,鸣鸾降紫宸”,虽暄赫未能免俗。潘彦辅【养一斋诗话】云:“夫所谓雅者,非第词之雅驯而已,其作诗之由,必脱其势利,而后谓之雅也。今种种斗靡骋妍之诗,皆趋势弋利之所流露也,词纵雅而心不雅,心不雅则词亦不能掩矣”。
    此外,严羽于【沧浪诗话】云:“凡为诗文,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行有未至,可加功力,路头一差,愈紧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方东树【昭昧詹言】亦云:“大凡胸襟高,立志高,见地高,则命意自高。讲论精,功力深,则自能崇格。读书多,取材富,则能隶事。闻见广,阅历深,则能缔情。要之由贵于立诚,立诚则语真,自无客气浮情,肤词长语,寡情不归之病”。清人张啸亭云:“盛唐诗或高、或古、或深、或厚、或雄浑、或悲壮、或凄婉、或飘逸,皆可师法,当就笔性近者学之,方易于见长”。

    而薛雪于【一瓢诗话】云:“汉魏之诗,辞理意兴,无迹可求。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宋人纯以理用事,故去本渐远”。袁子才【随园诗话】引高青邱语云:“古人作诗,今人描诗”。描诗者像生花之类,所谓优孟衣冠,诗中之乡愿也。譬如学杜而竟如杜,学韩而竟如韩,人何不观真杜、真韩之诗,而观伪杜伪韩之诗?孔子学周公,不若王莽之似也;孟子学孔子,不若王通之似也。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观其诗集,都是别树一旗。杜所服膺者庾鲍两家,而其集中亦绝不相似”。可见各人须有各人之面目与精神,方为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22:27:26 | 只看该作者
    初学要旨


    以上为作诗立意之要旨,于初学者或谓陈义过高,而不甚了了,笔者以多年学诗之心得,提供数点与初学者作为参考:

    一:贵有新意,苕溪渔隐云:“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黄鲁直亦云:“文章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依人”诚至论也。宋子京亦云:“文章必自成一家,然后可以传之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古人讥为屋下架屋也”。率皆在阐明立意之重要,读者务须熟记。
    二:律绝之诗切忌意杂,盖意杂则诗不纯矣,尤以绝诗为最,因绝诗只四句,于此短短之二十八字中(五绝为二十字),欲阐明一意,已有字少情多之叹,如数意夹杂其中,则易令人有不知所云之感。如有数意,可分成数首连章描写,较为妥切。如李白之【清平调】等即是。王夫之亦云:“一诗止于一时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既以命意成章,则求尽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之旨,得尽而毕”。又云:“一篇载一意,一意则自一气,首尾顺成,谓之成章。诗赋、杂文、经义有合辙者,此也”。
    三:辞意最忌相碍与犯复,沈德潜云:“写景写情,不宜相碍。前说晴,后说雨,则相碍矣。亦不可犯复,前说沅澧,后说衡湘,则犯复矣。即字面亦须避忌,字同义异者,或偶见之;若字义俱同,必从更易。如‘暮云空碛时驱马……玉靶角弓珠勒马’,终是右丞之累”。盖因初学者,诗思不够宽阔,常有此病。尤以律诗之颔颈二联,每有合掌之疵,最宜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22:28:16 | 只看该作者
    各体诗之立意方向


    此外,缘于题目意旨之不同,而体式亦相异者。元杨载之【诗法家数】于各种体式之诗,其立意方向,阐述甚明,兹引述于下。并参以各家之论,于该体之后:

    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写意宜闲雅、美丽、清细,如王维、贾至早朝大明宫之作,气格浑深,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学者熟之,可以一洗寒陋。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皆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此又不可不知。
    讽谏之诗,要感事陈辞,忠厚恳恻。讽谕甚切,而不失性情之正,触物伤感,而无怨怼之辞。虽美实刺,此方为有益之言,如杜子美之【赠花卿】等是也。古人凡欲讽谏,多借此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其意。但观汉魏古诗及前辈所作,未尝有无为而妄作者。

    登临之诗,不出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者讥刺归美。有其一定之法度,中间宜写四面所见山川之景,庶几移不动。第一联指所题之处宜叙说起;次联合用景物实事,三联合说人事,或感叹古今或议论,或前联先说事兴感,而此联写景亦可,然不可两联相同。末联则就题生意,回环收束可也。而【随园诗话】云:“怀古诗乃一时兴会所触,不比山经地志,以详核为佳。近见某太史洛阳怀古四首,将洛下之故事,搜括无遗,竟有一首之中,使事至七八者。编凑拖沓,茫然不知作者意在何处。因告之曰:‘古人怀古,只指一人一事言。如少陵之咏怀古迹,一首武侯,一首昭君,两不相羼。刘梦得金陵怀古,只咏王濬楼船一事,而后四句全是空描,当时白太傅谓其已探骊珠,所余鳞甲无用,真知言哉!不然,金陵典故,岂只王濬楼船一事,而刘公胸中,岂止晓此一典耶?’”

    征行体式,要发出凄怆之什,哀而不伤,怨而不乱,悲时感事,触目寓情方可。若伤亡悼屈,则又不取焉。

    赠别诗之体式,直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而勉之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其忧国恤民,方为合式。

    咏物之诗要托物申意,首联不妨叙出物之出处,次联宜写其象;三联宜说其用,或寓意或议论或体证;四联或就题外发意,或结束本意,总以留有余韵者为佳。袁枚【随园诗话】曰:“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读史诗无新意,便成廿一史弹词;虽着议论,无隽永之味,又似史赞一派,似非诗也”。阮葵生【茶余客话】则云:“咏物诗有二派,其一离貌取神,如画家之南宗;其一刻画着题,如画家之北宗。二者未可偏废也,太黏太脱皆非。咏物徒比拟形似,如剪 为花,毫发毕肖,而生气无有,此种时贤颇知所戒。而因此语尽离宗,不知何指,亦非着题初意也。王若虚【滹蛮诗话】言之极当,咏物诗须诗中有人,尤须诗中有我。或将我跳出题之旁,或将我并入题之内,咏物之妙处,只此二种”。

    赞美诗之体式,多以庆、喜、颂、祷、期望为意,贵乎典雅浑厚。用事宜的当亲切,起联要平直,或随事用意叙起,次联意要相承,或用事必须实就本题之事,三联要变化;或前联未曾用事,此联宜用引证,盖有事料,则诗不空疏,结句则多期望之意。大抵颂德贵乎实,若褒之太过,则近乎谀,赞美不及则不合人情,而有浅陋之失矣。

    哭挽诗之体式,宜要情真事实。于其人情深谊厚则哭之,无甚情分则挽之而已矣。当随人行实合意切题,使人开口读之,便见哭挽其人方好,中间要隐然有感伤意。

    赓和之诗,当观原诗之意,以其意和之,要造一两句雄健壮丽之语,方能压倒元白。若又随原诗脚下走,则无光 ,结句当归着其人,方为得体。有就中联归著者亦可,而时下所谓赓和诗,皆为和韵之诗。略分三等;一曰依韵;如作者用“八庚”韵,和者亦用“八庚”韵即可;作者用“一先”韵,和者亦用“一先”韵即可。二曰用韵,如作者用八庚韵中之“清成情荣”等字,则和者亦须用“清成情荣”等字,唯先后不必次也;三曰次韵,即和其原韵而先后次序亦皆因之也。

    酬赠之诗,须辨别侪类,至亲不得用文饰语,尊者不得用评论语,亦不得轻用夸奖语,反此者失之。(贞一斋诗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4 17:27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23:54:50 | 只看该作者
    (续)
    咏史诗有三体,其一借古人往事,抒自己怀抱,左太冲之咏史是也;其一为檃括其事,而以咏叹出之,张景阳之咏二疏,卢子谅之咏蔺生是也;一取对仗之巧,义山之牵牛对驻马,韦庄之无忌对莫愁是也。


    以上乃就各种诗题立意之法约略言之,初学由此入门,有所遵循,庶不至茫然无绪。待运用纯熟后,要能出乎其法,方不至千篇一律,而了无新意。盖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读者详加体会,自能得其奥旨矣。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2 00:56 , Processed in 0.0837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