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上枝头变蝴蝶 于 2013-7-4 15:45 编辑
小路
连接家乡与国道的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路,一条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路。
孩提时,听上了年纪的人讲:这条路是五八年“大跃进”时的产物,据说那时筑这条小路是平地起路,劳动的场面蔚为壮观, 旗飘扬,革命歌曲震天价响,广大的革命群众在伟大领袖的教导下干劲冲天,硬是手工筑起了一条长6里宽5米的路,家乡人没见过世面,望着笔直的小路啧啧称赞,一脸自豪。
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路上多是步行的人群,或是畜拉大车,再洋气点的也无非是辆国产自行车,那时都叫洋车子。小路承受起这些来显得绰绰有余。在以后的日子里,“四清”工作队从她身上走过,然后深入到千家万户;串联的红卫兵迈着气冲霄汉的步伐在她身上踏过,然后冲向全国,或者到天安门接受领袖教导;庄稼绝收的季节,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逃荒者也在她身上踽踽挪过。小路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变化,显得无动于衷。
进入八十年代,世代以地为本的家乡人不再甘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心中开始隐隐有非分的想法,要赚大钱,要向钱看齐。于是办起了砖瓦厂,农产品加工厂。沉寂多年的乡村开始躁动起来,各个厂子很快红火起来,产品要跑销路,产品要运往外地。
于是又有人看准了时机买进了四轮拖拉机跑运输发财,还有人斗胆欠了一屁股债买东风大卡车。这下小路倒了霉,整日马达机器轰鸣,成车的载着产品的车在小路背上碾过,留下了一条条道沟。小路渐渐显得力不从心苦不堪言。一到阴雨天,境况更惨,几辆车拉一辆陷入泥泞中的车,开车的恼得直骂娘,小路听着难受,可又有什么办法。小路日渐千孔百疮病态恹恹,行人怨气冲天。“要想富,先修路”,家乡人求富心切,于是集资在小路的背上铺一层砖渣,这样一来小路似乎甩掉了破背心换上了皮夹克。从此小路又可以胜任自己的使命了。
可好景不长,走进九十年代,家乡人胃口大起来,种起了芦笋,而且产量惊人,外地大把的钞票洒向家乡,每天要有大批芦笋外运,加上谈生意的,小路熙熙攘攘,沸腾一时,好不热闹。随之问题也就接踵而来,由于人流车流量大,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小路显得狭窄有加,眼看要成为一条“祸”路。
家乡人心急如焚,坐下合计:还是要修路,这回来个小路大变样——在砖渣上铺柏油,再加宽5米,就不信还因走路吵架。说修就修,于是几个月后,一条油黑锃亮的柏油马路从家乡一直铺到国道,小路变成了宽广的柏油马路,成了国道的一个毛细血管。路虽小,但是家乡人通过她可以把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向全国,这倒很有点互联网的味儿。富起来的家乡人没有忘记小路的丰功,不断给小路美容:在道旁栽起了松柏。配上先前乌黑油亮的大叶杨,小路成了大路,成了绿色长廊,小路显得越发年轻了。
我总是觉得,与城市的柏油马路比起来,乡间的小路更真实,更实在,更富有人情味。
假日里,带着孩子携同爱人常回老家看看。我爱哼张明敏的《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此时,心中涌起更多的是按捺不住的激动。为小路,也为这越来越精 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