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梧桐树 于 2013-7-7 09:51 编辑
婺源散记 张义和 2011年6月25日,我们来到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江西婺源。这里1934年前归安徽管辖。由于地缘接近江西地界,划归江西。这里山色青翠,碧水四流。建筑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建筑随处可见,还保留着徽派建筑的风格。我们看着这里的一切景致,心里感到亲切。 早上五点起来我们从安徽固镇县城乘坐旅游大巴,到中午十二点五十分才到江西婺源县城。乘坐接近八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饱览沿途山色,心旷神怡。中午婺源饭菜端上来,山野菜炒腊肉,水煮红鲤鱼,这些本地的特色菜的确叫人赞不绝口。 下午我们去看婺源江湾镇晓起村。走过晓起村牌坊就走进村中,村庄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村中也还有不少居民居住。他们多在狭窄的街道里买着樟木工艺品。村庄东南山岗上,晓起村的镇村之宝,樟树王,就站在那里。这株樟木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千年樟木十棵九棵树木空心,而这棵樟树树木实心,树干有三十多米粗。这棵樟木神树被用栏杆围住,游人是不可触摸的。而围栏外露出地面的粗大树根,不少游客竟抚摸起来。拜过樟树王,从山岗上走,又见高大的樟木。树木上还挂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牌子!看起来它们也不比樟木王小多少呢。原来这里人们特别注意绿化,古时候种下樟木,还为长大出嫁的女儿用樟木打造樟木箱子等。现在樟木树是不允许随便砍伐了。身边还有卖香樟木原片的老妇人,抄一口江西话,“樟木片,除除虫,也辟邪来”。在婺源,樟木是不可不看的风景了! 接着我们来到江湾镇上。萧江祠堂是我们看的景点。这祠堂是前后二层殿,高有二十来米,都用巨木做成。据说2004年花了300万元。今天看起来要三千万也难建成。祠堂壁墙上记录了萧姓到江姓的转变。萧姓先人早至萧何,以及南朝国君萧统,人才辈出,唐末萧先人为避乱,过长江,指江为姓,隐江南。当然,今天我们又来到江总书记祖居地。这里是总书记爷爷居住的地方。这里还保留着江家房宅地,还有一处院门在青树下立着。 第二天去三清山。婺源还是印在心中。二十七日我们又接着游览婺源李坑,江元,思溪,延村。去李坑的路上,我们在车上看见了月牙泉。那是一块形状如月牙的陆地,四周是流淌的山水。月牙状的陆地上长满绿树。也有种庄稼的土地。据说婺源美丽,就是有人从空中拍到这处月牙泉山水美景,世人才认识婺源,婺源因此驰名中外。真该实地去看看。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乘车看景。 李坑是一个建在四周环山的山洼里的村子。一条山溪从村中穿过。房子便依山水而建。一大早,我们来到李坑。过文昌阁,沿溪行,稻秧青青,商铺接连。村口站立着又一棵巨大樟木,欢迎着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游客。樟木树就站在溪水边。溪水清澈流淌。不远处,早起的妇人在溪水里洗衣,街面就在溪水两岸。走着走着,店铺都开门了。游人也多起来了。叫卖声也响了起来。这里原有清朝一位亲王住在此处。山水宜人,可居可隐。房屋还是保留明清徽派风格。我来到李坑小学,那里的孩子每个班级二十个学生,课间,我走进班级。他们眼睛明亮,聪明可爱。这些孩子成为风景中的明珠了! 延村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徽派建筑中房屋中,一处形如“火”字的火巷。房屋按照“火”字的笔画走势建造。走在那里,才知道火巷的来由啊。巷子头有一处明代的水井。说是为了镇火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延村外奔流着山溪。山溪旁稻香阵阵。水可以自流灌溉。 年青人多到城里工作,村上多是老人孩子。旧房子也只有老人们住着,成了古董。年青人盖起了高大通风的新徽派建筑房屋。 婺源画里江南,婺源画里乡村。想想婺源印象最深的还是樟木。真想做一个护木的江西老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