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醉汉 于 2015-6-16 20:44 编辑
(二十七)痴心女徇情报仇 谨慎男大意丧生 汤家汇接善寺寺院后面,东南走向的两边,有两条山岭。这两条山岭倚靠在汤家汇大河旁边,山形酷似鲢鱼,故曰“鲢鱼山”。 唐代名将郭子仪四子郭金五平乱,战死在大别山,葬于该“鲢鱼山”山南。现坟、碑亦存。 接善寺建于明初,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袭河南,该寺庙被毁。清乾隆三十七年重修,道光七年至十四年复重修扩建。门前有植有古柏,银杏、红檀,均为明初建寺时所栽植,劲干虬枝,六百年来枝繁叶茂,春意盎然,前后有两个三个大小不一的殿堂,两个院子。方丈室、藏经室应有尽有,殿与院环形走廊相通。院子里有几棵古树,一丛芭蕉。正殿供有玉皇、财神、华祖(华佗)等神像,左右厢房供有其他神仙牌位。 这是人们向帝王和上天神界祈祷安康幸福、风调雨顺的所在。 大别山里面的庙宇道观,在红军闹暴动的年代,香火冷落。那些出家的方外之人,有的为了潜心修行,另寻了清净之地。有的还了俗,娶妻生子,随波逐流地过日子了。有的干脆跟着当地的英雄好汉们一起揭竿而起,扛起了刀枪干革命了。 接善寺里的和尚不多,他们属于后者,丁家埠暴动后,庙里的和尚们都当了红军。他们也要在红尘中跃跃欲试,尝试一下打江山坐江山的滋味。 明朝时,接善寺西院即设有蒙馆书院,立夏节起义后这里曾经是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四军主力转移后,接善寺已经是个空庙,书院业已荒废。诺大的接善寺院落远离街道,空荡荡无人居住。但殿堂里供奉的那些帝王、财神、华祖等神像还在,有些塑像慈善祥和,有的则十分可怕。 一般人不愿意住在这里,因为这里很偏僻,胆小的人也不敢住在这里。 但陈浩明不怕,他看中了接善寺的环境优雅,清净整洁,愿意在这住。 别看陈浩明胆小,其实他是不怕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 他只怕人。 陈浩明曾经怕过高自清,也一度怕过罗青山,但后来经过相处,他发现这两个人都不可怕。他们无害人之心,跟他们打交道完全可以不必防备。高自清宽严有度,非常公正。罗青山则是发狠都在嘴上,实际上为人很良善,很好相处。 真正让陈浩明感到恐惧的是郭亮。 这个人只有原则,没有情感,像是一个冷血动物。他跟人交往,没有正常人的人情友谊与感情。他疑心极重。在他眼里,几乎没有好人,任何人都有可疑之处。 跟这种人共事太可怕。 现在,陈浩明还害怕黄白果、葛苦瓜以及与罗青山生前要好的那几个连、营长。 陈浩明估计,他们已经猜测到罗青山是怎么死的了。 纸里包不住火,雪地埋不了尸。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也许,他们正在背后密谋着什么。也许,他们就是在密谋要干掉自己,伺机为罗青山报仇。 陈浩明风声鹤唳,如惊弓之鸟,终日提心吊胆。 他非常谨慎,暗地派了好几个人,叫他们去监视黄白果、葛苦瓜以及那几个跟罗青山相好的连、营长。陈浩明要日夜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安排好这一切,陈浩明才稍觉放心。 夜静更深,月黑风高,陈浩明在接善寺后院已经入睡。 在睡梦中,他隐隐约约感到有人走进他屋子里面来了。 他警惕地一骨碌坐起来,伸手迅速地拿起枕边的手枪,对准来人的身影大声喝道:“谁?干什么?” 进来的人是他的卫兵。 这个卫兵反被他吓得不知所措,连忙说:“政委,是我。” “啊,是你啊。进门为什么不报告?我早就说过,进门要先报告!” 陈浩明收起手枪,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失态与惊恐的丑陋。 卫兵解释说:“政委,我已经报告了,你没听见。” 陈浩明不满地说:“已经报告了?我怎么没听见?你为什么不大点声?” 卫兵十分委屈:“你说过,夜晚不准大声报告。” 陈浩明的确吩咐过要他晚上有事报告时,声音不要太大。 有一次,这个卫兵晚上向陈浩明大声喊了一声报告,把心虚的陈浩明吓得屁滚尿流。结果,被陈浩明劈头盖脸训斥一顿。 陈浩明不耐烦地问:“算啦,半夜三更的,什么事?” “郭主任来了,他在前面大殿里等你。” 卫兵说完,小心翼翼地走了。 陈浩明只得穿上衣服,很不情愿地来到前面大殿。 对郭亮,陈浩明是又怕又怨又要巴结,说不出心里是个啥滋味,只觉得自己是在苟且偷生。 陈浩明在接善寺的前殿里见到了郭亮,只见郭亮正不耐烦地在大殿里来回原地转着圈,昏暗的松明光照下,他的表情严峻而不安。 陈浩明小心地问:“郭主任,这样晚了,你还从笔架山下来?有什么重要的事?” 郭亮轻轻叹口气,随手关上门,说:“唉,没什么重要的事。我是有点不放心,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 陈浩明说:“不会吧?会发生什么事呢?” 他觉得郭亮比自己还要神经过敏。 郭亮执著地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罗青山死了,他们那一伙人不可能没什么动作。” 陈浩明说自己已经安排人盯着他们了,一旦有什么事,他们会及时汇报。 郭亮觉得这样安排很好。 他问陈浩明,有没有发现什么其它异常情况? 陈浩明无精打采地说:“没有什么情况嘛。只是大家议论很多,都是围绕罗青山的死与小石头的失踪,在议论。也难怪,这些人跟罗青山多年,感情很深。还有几个人过去就是他的铁杆子把兄弟,他们不可能不关心这件事情。唉,我们堵不住人家的嘴啊。” 陈浩明是满脸的萎靡不振,罗青山死后,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亏良心的事,内心很不安宁。 郭亮问:“知道这些人都在议论些什么吗?” 陈浩明说:“都是背后议论,我们听不到。跟罗青山要好的那些人,他们跟我的关系都很一般,真有什么重大的事情的议论,我也不可能知道。” 郭亮说:“老陈,我们干革命讲的是原则,不需要私人关系。但我们要想办法了解别人的想法,要知己知彼。” 陈浩明无语。 郭亮又问:“施春兰这两天有什么动静?” 陈浩明摇摇头,说:“她病了,从那天晚上回来后,她就没起过床。” 郭亮不相信:“她是装病吧?” 陈浩明说:“不,真病了。我带着卫生员去看过她。她烧得很厉害,几天都不能吃饭。” 郭亮说:“她没什么动静就好。” 在郭亮心里面,罗青山那几个难兄难弟并不可怕,他害怕的是施春兰。 他认为高自青、罗青山是一个反革命集团,这个反革命集团的两个首领虽然解决了,但还有很多骨干分子没挖出来。从逻辑上分析,施春兰应当是这个反革命集团的骨干成员,以她的身份威信,应当是主要首领才合理。罗青山的那几个铁杆子兄弟,充其量不过是给别人当枪使的角色,而这个在暗地里使枪的人,很可能就是施春兰。 郭亮觉得施春兰才是革命队伍里潜在的、最大的、最危险的威胁。 但是郭亮找不到施春兰任何把柄。 特别是去年冬天施春兰归队后,她出钱解决了全团的冬装问题,已经在人们的心里,树立起很高的威信与很好的形象。 这是郭亮十分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陈浩明担忧地说:“郭主任,依我看,还是把罗青山的事公开好。反正纸里包不住火,公开了,所有背后的议论就自然而然平息了。就是有人对处决罗青山不服,那也是在心里,他们还不敢公开反对党组织和肃反委员会的决定。不象现在,私下里议论纷纷,当面还都不说。唉,我们倒像是跟做贼似的,什么也不敢说。” 郭亮不满地说:“老陈,你怎么能这样说话?罗青山的事,以后当然是要公开的,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这是为了稳定部队的策略。我们怎么能像是做贼呢?让他那几个死党表现表现,也不是什么坏事。让他们多暴露点,这样就更能证明他们和罗青山是一伙的。这也说明,先锋团存在一个高,罗反党集团是事实!组织上处决罗青山的决定,是正确的!” 郭亮狠狠盯一眼陈浩明,对他的懦弱和担忧,十分不满。 大殿外院子里,一个人手持步枪溜进来,这人悄然来到这棵老柏树边,依靠在树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