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对联
近日。战友志军发来一条微信:标题是“天下第一联,太霸气了!今年过年就贴这个”。
打开来看,在七个领导人的头像下面便有对联一幅。
上联:树正声留云山雷霆岐山升高丽水、八项规定条条清明社稷长安
下联:近平民克强敌霹雳腐败捍卫主权、七位常委个个厚德江山永固
横批:洗礼新政
看了之后感觉很有新意,只是春节临近,将其作为过年的对联来贴,则感觉太长,它需要有一个高大的门楼才能匹配。这便是大美之中的不足。
楹联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这一幅的对联而言,其实不用细究,也会理解作者的用意的。我们先撇开对联的长短不说,其实是作者对时局的评价和赞许,它代表的是一种民间的心声。并不一定要把他贴在一个什么地方的。
只是今日微信上的长联,却也让我想起了一件关于对联的往事。那是1978年的春节前,我部前往广东的丰顺县接兵,因为再过两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们在路过县城街市的时候,忽然发现很多人在排着长队在等着买什么。走近一打听才知道人们在等着写对联,众人具说这老先生今年的对联写得太好了,不能错过。我们走近细看,便觉这对联的内容确是不同凡响,其上联曰:华光普照叶茂盛,下联曰:邓明李助国东兴。联中所指华就是党主席华国锋,叶就是国防部长叶剑英,邓当然就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邓小平,李就是国家主席李先念,东兴也就是当时的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了。他们正是当时中央政治局的核心人物,也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行动的决策人和执行人。正因为当时他们的果断,才使以江青为首的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彻底破产,国家和人民也从此解除了被他们所“创造”的理论之束缚,社会主义再也不搞“穷过渡”了,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中心中的中心。经过一年多的拨乱反正,国家的经济开始发生了好转,特别是农村,人们正在探索着改革的路子,其积极性亦已经调动了起来。可以说,当时从中央到地方,人民是高兴的,是欢欣鼓舞的。由于人民对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信赖,也使他们尽然释放了在毛泽东之后党和国家何去何从的担忧。而人民群众出自于内心,利用传统节日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姓名撰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应该那才是真正的第一次。而今天的天下第一联应该是它的再版了。而对联中那明确的霹雳腐败和捍卫主权的内容,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其反映的也正是当下人民的心声。
对联在中国,它其实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它的本身深存汉字的艺术,它充满着适意与抒情。它的趣事可以追朔到大文豪韩愈的独衷,韩文公能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联句中运用得出神入化,深受世人的赞誉;而现代人对对联的偏爱,亦是常兴不衰的,每年春节的来临,人们都乐此不疲的贴联贺春。不管是天南地北,各地都有楹联的公开比赛,可谓是热闹非凡。它的动因是因为其自始至终都饱含着一种正的能量,让人怀纳不舍。
不用违言,本人也是赞赏楹联文化的。因而每年脚步迈到了春的门楣时,总要到春联街走一走,挑一幅合自己心意的对联回来贴。不过,在2002年春节的那一次,我真的走遍了花花绿绿的对联街,却找不到一幅合意的对联来。原因只为当年我们的企业与政府脱钩,人员全部下岗,尽管自己从来都对生活充满信心,但心情不免也有点惆怅。一年之计在于春,今春又将如何开始呢?大年三十的中午,我还带着妻子去看对联,还是没有收获。她也走累了,有点怨怨的说,人家写的你看不上,何不回家自己写。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自己写!真是心动不如行动,人还未走出对联街,我居然就把对联想好了,便即刻找了一位隶书端庄的墨兄为我挥毫,当书就再看时,沾沾自喜的心情油然而生,竟依着次序读出声来:回眸千载岁月旧,前瞻一朝旭日新。横批:继续向前。哈哈······好!高兴得我差点连工钱都忘记了付。
春联是寄情的,也是励志的。当年的大年初六人才市场第一天开门,我就不停的到那里去参加现场招聘。或者是广东的就业形势没有内地严峻,经过自我的重新定位,在很多人抱怨着命运不济的时候,我凭着自己的硬朗,又揣着一把年纪整装出发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春联中的旭日每天都在召唤着我呀。
贴春联过大年,是中国人的习俗,也是佛山人的习惯。近日偶尔路过旧城区的对联街,便见到那里已经是火红火绿的一片,那些写联人,都在最显眼的位置展示着自己招牌秀,虽然离春节还有一些时日,但他们已经开始招呼客人了。然而,今年的春联贴什么?其实我也想好了,就是试图将前面的天下第一联缩短修改待用。其景象如下,上联:近平民树正声德比大江宏国运,下联:克强敌倚岐山云岫高丽颂升平。横批:国泰民安。见到的朋友请提出宝贵意见噢。
文/依岸观涛
201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