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你们是真的喜欢我吗? ——再议诗人余秀华现象 3月10日,诗人余秀华在上海大不同会馆亮相。面对密密麻麻围坐的热心读者,这位曾以“脑瘫诗人”标签红遍全国的女诗人一身明黄色毛衣,握着话筒坐在一束灯光下,她有一点犹疑地问:“你们是真的喜欢我吗?”面对网络、平媒、文坛的一股余秀华热,这一问确实有必要。 “你们是真的喜欢我吗?”这对粉丝、不屑的、骂她的三大群体都是个问题!争论各方关注的到底是余秀华这个个例背后的特殊性,还是诗歌本身?你喜欢她什么?是她的诗意?是她的诗歌艺术?还是她的生活态度?抑或是她的各种各样的“标签”?对于后两者,似应改为“你们是真的恨我吗?”你反对她什么?鄙视她什么?或者说厌恶她什么?都要给一个理由不是?我冒昧地猜测,后两者中或有吃不到葡萄的心态,“凭什么红的是她不是我?” 不服含有正面意义,追平或者超越却需要真本事。网络上关于余秀华的争论以致骂战不休,吐沫星子飞溅,好在漩涡中心的当事人气度万方,不为浮尘遮望眼。你听余秀华富于诗意的回答:“从我原来困顿的生活来看,(现在)确实要好得多。但这些改变的都是外在的环境,我的心还在那个频率上。”“世界喧哗,我心戚然。” 我对余秀华的诗歌艺术成就持赞赏态度。她的诗作,有模仿的痕迹,也有很一般的次品,有时在论坛上发帖比较“任性”。大凡天才诗人都很有个性。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即使是公认的诗坛名家也是有败笔的。应当说,余秀华的多数诗作艺术水准较高,自己的诗风渐趋成熟。这是事实。我敢妄言,余秀华有可能在中国诗史上留下痕迹,而那些不屑或者谩骂她的人很多倒不一定。 关于诗歌艺术,余秀华在杭州签名售书活动上,有人问她:“有人说你的诗歌不具备文学专业性,你怎么看?”这一问代表着目前对余秀华争议的舆论群体中不屑和谩骂者的在喉之鲠。余秀华当即毫不客气地反问:“那你来说说看,什么是文学专业性?你说,你说啊,你自己都不懂还来问我!”我觉得这反问问得好。 什么是好诗?尤其是新诗,“五四”以来,还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尤其是新诗的艺术形式一直争论不休。这也是对余秀华诗歌看法迥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五四”新诗出现以来,尤其是当代无韵新诗的出现,诗人是爆发式涌现,长短不齐的单句(还多是陈述单句)排列起来就当做新诗,平庸的无韵诗质量低、产量高;识字会造句就可以写诗,诗人自然也就多如牛毛。官僚化的诗歌评奖,只强调意识形态,忽略艺术质量,又助推了这种平庸的盛行。社会上见人就是“老总”,文坛里见人就是“诗人”。 新诗也好,现代诗也罢,无论叫什么诗,你可以无韵,但不可以无诗意。然这诗意的表达,又不是论文的议论、散文的记叙与描述(尤其是白描),也不是用自然逻辑、哲学逻辑、艺术逻辑都无法理解的“任性”跳跃;而是诗歌的意象;且这意象还必须是运用“通感”艺术来呈现。这还不算完,上乘的无韵新诗,其诗歌的意象,呈现“通感”艺术的感性体察及其表现工具的词汇,也都必须是创新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全新的。即使词汇是旧词汇,但使用角度、领域需是创新的。类似于专利中的“使用新型”。我以为,余秀华的诗作多数达到了,有些是接近了。人是草根诗人,但她的诗很有艺术表现力。 我对诗人余秀华的肯定,还基于她的诗中对生活的炽热情怀,当然也有无奈和无限怅惘,但后者也不是丧失生活勇气的那种泄气,而都是真实的、内涵坚强的表达。她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疾病而自艾自弃,也没有因为生存的艰难和寂寞而怨天尤人。相反,她以她独特的生活与生命体验,用诗歌把最底层民众的生态真实地呈现给我们。艰辛的人生中,她看到了稻子和稗子的区别,体味出被春天忽略的狗尾巴草的感觉,体会了拼命盛开的栀子花的精神,诗作充满了灵魂的自我救赎,给读者极大的精神张力。而不是当今诗坛充斥的那种古今混杂的所谓“婉约”,脱离时代感的期期艾艾的个体情怨。 事实更具有说服力。诗人余秀华3月11日在杭州签名售书现场火爆,人山人海,十多家当地媒体现场报道,轮番采访。杭州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会城市的舆论惊呼:在这个春天,诗歌以余秀华的名义来到杭州了。另一则消息说,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已经加印到10万册,这在当今健在的诗人中是从未有过的情况。相信这十万读者不都是余秀华的粉丝,也不都是文学艺术门外汉。 据说我国每年文学类书籍出版有数千种之多,数字上看到的是出版业的繁荣、文学的繁荣;但是,著作者群体中的写手们自己心里很清楚,保守说,其中90%的是“自费出版”;对此,文人们有一种漂亮冠名,把那个恶心人的“费”字去掉了,其中很少一部分叫“自出版”。而且印数一般在500至2000册,听说极个别的仅印50至200册。这其中有不少不屑余秀华的行内人。和余秀华的诗著出版数相比,不言自明。 还有一点要说,不少诗刊是靠“奖励”发表诗歌换来的订阅数,说白了,就是发稿与订阅刊物挂钩,订阅多少本刊物发多少首微型诗或者短诗。这也是诗刊稍显繁荣的优势;因为一本散文、小说期刊容纳不了多少作者,难以复制诗刊的“经验”达到维持生存发行量。这是诗人们心知肚明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