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5-24 17:27 |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
5#

楼主 |
发表于 2015-4-4 00:02:23
|
只看该作者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诗歌的修辞[/color][/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
创造诗美,离不开修辞。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诗歌的修辞方式多达上百种,这里择要介绍其中些许: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以彼物比此物,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还有强喻、弱喻、博喻、扩喻、互喻、反喻、回喻、引喻等变化形式。
1, 明喻(有本体、比喻词、喻体的比喻)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暗喻(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的比喻)如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3, 借喻(以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如魏承先的《雪后过土家山寨》:
小桥流水两三家,
屋后房前未有涯。
一片白绸全盖上,
谁家小犬画梅花。
4, 强喻(本体胜过喻体的比喻)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color][/size][/font][/align][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5, 弱喻(本体不及喻体的比喻)如陆游的《题画燕》:
明窗短壁拂蛛丝,
常是江边送客时。
留滞锦城生白发,
不如巢燕有归期。
6, 博喻(用几个喻体反复设喻说明一个本体)如乔吉的《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
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
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
玉龙下山,
晴雪飞滩。
7, 扩喻(扩大形式的比喻)如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8,互喻(本体和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如范云的《别诗》:[/color][/size][/font]
[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
[/color][/size][/font]
[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4169e1]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9反喻(从反面设喻否定本体的比喻)如刘希夷的《代白头吟》(节选):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10,回喻(先否定喻体,再引出本体,迂回而设的比喻)如河南荥阳民歌《白云》:
半空一片云,
遮住邙山身。
猛听咩咩叫,
原是羊一群。
11,引喻(喻体引出本体的比喻)如湖南民歌《小妹郎多乱了心》:
天上星多月不明,
塘里鱼多水不清。
地里草多苗不长,
小妹郎多乱了心。[/color][/size][/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