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8-6-10 22:17 |
---|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我大概从出生时就见过了慧格格,大夫来家里为我母亲接生的时候,慧格格就在旁边帮忙。那时候的她已经是7个孩子的母亲了,从我懂事起到上小学二年级,隔三差五地经常住到她的家里。她家里人多热闹,哥哥姐姐们都比我大很多,我在她家也是一个很受宠的小人儿呢。
说起来这慧格格是我父亲的嫂子,一位真正的黄带子格格。在大清朝覆灭之前,降生在爱新觉罗家族。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慧格格是个阿庆嫂似的人物。那时候正兴样板戏,我有一次在政协礼堂看了沙家浜之后,不知怎么一下儿就联想到了慧格格身上。倒不是她参加过革命,而是戏里面刁德一的台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让我觉得现实中的阿庆嫂就该是慧格格这样儿的。
她高高的个儿,人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是皮肤很白,那模样儿看着聪慧透着精明。她老爱穿着一身大襟的中式衣服,衣服上面的小碎花素雅且漂亮,盘起的发髻上别着一根水头很好的碧绿色翠簪,那时候我一直以为造型是个小鸟呢,现在想起来觉得应该是凤凰。站在一大群人里你会一眼就能感觉到她的气度不凡,身上带着那种与生俱来的皇家高贵的气质。还有她说话时候的语气和措词,那种纯正老北京的口音也让我着迷。
慧格格抽烟,她有一个烟袋,烟袋嘴镶嵌的是真正的羊脂玉,烟荷包上面绣的是粉白色娇艳的牡丹。我很喜欢她烟荷包上的图样,趁着她不抽烟的时候经常拿在手里把玩儿。随着文革的开始,她手上的烟袋也变成了纸烟,头上的翠簪也就再没见过了。
在慧格格还很小的时候,家里和大清朝一样遭了灭顶之灾,她父亲的小妾勾结管家,把财产席卷一空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一下儿就从吃喝不愁的王室后裔跌到了比平民百姓还惨的地步。
她父亲接受不了现实的打击,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好几天不吃不喝的折磨自己,是小慧格格用自己的话语劝慰着父亲,那时候她也不过才八岁。
家道一下儿就败落了,父亲没什么本事,游手好闲惯了,一个人抚养不了慧格格,只好把她送到我家当了童养媳,从那以后她才算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也许是年纪那么小就离开家的缘故吧,本来就很机灵的她更是处处加着小心生活,看着公婆的脸色做事,养成了察言观色的本事,待人接物很是不一般。
值得庆幸的是慧格格的婚姻很美满,丈夫能干且有本事,一直在银行当买办,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慧的父亲也算是老来有了着落。
在慧格格成亲的第二年,就接手了我家这个大家庭当家人的职务,家里一切事情由她主理。我长大以后听说她曾经给我家当管家婆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慧格格是个王熙凤那样的角色。到现在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在她当家时从来没有收过我家佃户的租子。到解放后上交地契的时候,所有的佃户一起证明我家没收过地租,倒是逃避了大地主的帽子。也算是慧格格有先见之明吧,为我家立了一个大功。
她的成就不光是体现在家里,她的七个孩子除了一个残疾之外,两个特级教师,四个国家干部,级别最高的曾经主管过整个东南省区。
慧格格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可知道,因为我小时候没少住在她家。她从不打人骂人,孩子有错都是语重心长的讲道理,那时我就觉得她比我母亲的教育方式要好得多,对我也是从来不管,干什么都由着性儿来,这也许是我爱住在她家的缘故吧。
还有就是她家吃饭和我家不同,我父母吃饭时候并不怎么讲究七碟八碗儿的排场。而她家可不一样,吃饭时候可讲究了。每次我看着她把一盘盘各种菜肴按规矩码放到桌子上的时候,老有一种新奇和享受的感觉。虽然好多东西我不爱吃,但在视觉上有一种满足感,觉得很丰盛。
慧格格人很不错,对人热情,要是有客人到她家去,她都按照老礼儿半蹲一下给客人请安,我那时候就爱看她请安时的优雅动作。她的脑子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也许是和生活的年代有关系吧,她和我母亲之间的分歧就在对待祖产的态度上。她那时认为我家没有男孩儿,没资格享受家产,还要把自己的儿子过继一个给我家,她觉得这样我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祖业了。
我母亲是宁折不弯的刚强性格。她不同意过继儿子,认为没有就没有,家产不重要,最后分家的时候只拿了很少的一部分搬出了那个慧格格主管的大家庭。
现在慧格格早已去世了,就那个时代来说她算是幸福的人了。七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大清朝最后的格格也给我家当了多年的管家婆。除了家人之外,没人知道她曾经显赫的家世,她除了相夫教子,也和普通人一样,一天到晚的为了生活的琐事忙活着。
[url] | | ň | ň注| : 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