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明集“诗、画、舞、歌”为一体的题材书法——《悲愤诗》 作品标题:《悲愤诗》 书法作者:施政明 创作构思:《悲愤诗》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 。书法作者采时用厚重的行草书来表现,笔画多顿挫(美国评论家库克说过的,凡是带有明显的横向线(即水平线),通常表现安闲、和平和宁静;斜线在一幅作品中通常会包含着运动;锯齿状通常包含着痛苦与紧张;圆线或弧线则较圆满而完美(库克《大师绘画技法浅析》)。吕凤子先生也说过:“根据我的经验,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涩、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纵笔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呈现痛苦艰涩;结构欹斜,呈现挣扎、抗争的神韵。书法运笔、结体、布局等围绕题材构思创作,字里行间表现倾诉、痛斥、挣扎的意境,书文合一,赏书法增添了主题激昂酸楚之形,读诗文增添了书法激昂酸楚之势,凸现诗的韵味,画的美感,舞的节奏,歌的旋律。书写者通过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笔画形式创作,实现书法与主题思想的融合统一,赋予书法以形象、思想、情感和生命体现书法与题材相融合的魅力。 原文: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运。——悲愤诗
[url] http://www.138251.com | | я | я注| : 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