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读好诗] 003期《“我是深爱你的流浪的孩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4-26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2:2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i=s] 本帖最后由 陶金喜 于 2015-6-10 00:24 编辑 [/i]

    [b][color=#444444][size=13.5pt][[/size][/color][/b][b][color=#444444][size=13.5pt]喜读好诗] 003期[/size][/color][/b]
    [b][color=#444444][size=13.5pt]
    [/size][/color][/b]
    [align=center][align=left][b][color=#444444][size=15.0pt]“[/size][/color][/b][b][color=#444444][size=15.0pt]我是深爱你的流浪的孩子!”[/size][/color][/b][/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left][b][color=#444444][size=12.0pt]                       [/size][/color][/b][b][color=#444444][size=12.0pt]——读《丽塔和枪》[/size][/color][/b][/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left][b][color=#444444][size=12.0pt]                     [/size][/color][/b][b][color=#444444][size=12.0pt]文/陶金喜[/size][/color][/b][/align][/align][align=center][align=left][b][color=#444444][size=12.0pt]
    [/size][/color][/b][/align][/align][b]【诗作原文】[/b]

    [b][size=14.0pt]丽塔与枪[/size][/b]

    [b]迈哈穆德·达尔维什(巴勒斯坦)[/b]

    在丽塔与我的眼之间有一杆枪。
    认识丽塔的人无不拜伏
    并祈祷
    面对她蜜色眼睛里的神圣。
    她年轻时
    我吻过她。
    我记得她曾如何靠近我,
    我的双臂如何盖住她迷人的发辫。
    我记得丽塔
    就像麻雀记得溪水。

    啊,丽塔

    我们中间有无数麻雀和影像
    还有许多约会的地点
    被一杆枪瞄准。

    丽塔的名字是我口中的节日,
    丽塔的身体是我血里的婚礼,
    我迷失在丽塔里面两年,
    两年来她枕在我的臂膀上,
    我们曾许下诺言
    对着最华丽的杯盏,
    我们燃烧在我们嘴唇的酒浆里,
    我们重生。

    啊,丽塔!

    在这杆枪响前,有什么能使我的眼转离你的眼,
    除了片刻困倦或蜜色的云?
    那是从前。
    哦,黄昏静穆,
    清晨我的月亮迁徙到远方
    走向那些蜜色的眼。

    而这城市赶走了所有歌者
    和丽塔。
    在丽塔与我的眼之间——— 一杆枪。

    注:诗人年轻时曾爱过一个犹太姑娘,但战争、种族使得他们不得不分开。诗人以“丽塔”(Rita)为托名,写了很多首诗。按我理解,整首诗也是隐喻,“丽塔”象征“祖国”,“枪”象征“战争”。Marcel Khalifeh曾把这首诗谱成曲,歌名为“Rita”。

    所据英译:
    Rita and the rifle
                  byMahmoud Darwish

    Between Rita and my eyes there is a rifle
    And whoever knows Rita kneels
    and prays
    To the divinity in those honey-colored eyes
    And I kissed Rita
    When she was young
    And I remember how she approached
    And how my arm covered the loveliest of braids
    And I remember Rita
    The way a sparrow remembers its stream

    Ah, Rita

    Between us there are a million sparrows and images
    And many a rendezvous
    Fired at by a rifle

    Rita's name was a feast in my mouth
    Rita's body was a wedding in my blood
    And I was lost in Rita for two years
    And for two years she slept on my arm
    And we made promises
    Over the most beautiful of cups
    And we burned in the wine of our lips
    And we were born again

    Ah, Rita!

    What before this rifle could have turned my eyes from yours
    Except a nap or two or honey-colored clouds?
    Once upon a time
    Oh, the silence of dusk
    In the morning my moon migrated to a far place
    Towards those honey-colored eyes

    And the city swept away all the singers
    And Rita
    Between Rita and my eyes — A rifle

    注:原文选自[url=http://www.douban.com/note/484938814/?type=like]http://www.douban.com/note/484938814/?type=like[/url];选自《当代国际诗坛 7》;
       参考阅读:唐珺.“杏花怎么会在我的语言里闪亮?”——达尔维什与他的诗意祖国.《当代国际诗坛 7》.P39-48.


    [b]【金喜赏析】[/b]

    [size=12.0pt]       对于唐晓渡和西川先生主编的《当代国际诗坛》系列,有说不出的喜爱。在深夜,手上碾磨书里的诗句常让人沉浸的忘了一切,但第二天醒来,现实依旧还是如此,那种诗意会轻易的被光点击碎,就像几经让我内心感到震动和抽搐的巴勒斯坦诗人迈哈穆德·达尔维什和他祖国的命运。我该怎样介入那样一种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符号?该怎样介入诗人被祖国遗落在外,仍在内心抵抗或深情呼唤着“我是深爱你的流浪的孩子”的内心?对世界而言,迈哈穆德·达尔维什是一位无论如何都不能和祖国分割的孩子,哪怕他经历了二十五年流亡生活,在[/size][size=12.0pt]2008[/size][size=12.0pt]年[/size][size=12.0pt]8[/size][size=12.0pt]月[/size][size=12.0pt]9[/size][size=12.0pt]日离世,享年[/size][size=12.0pt]67[/size][size=12.0pt]岁。[/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很难简单的把《丽塔和枪》当成爱情故事来读,因为爱是奢侈的,“枪”才是现实,是战争的代名词。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精读唐珺写得《“杏花怎么会在我的语言里闪亮?”——达尔维什与他的诗意祖国》来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但予我个人而言,我想问的是,还有哪一位阿拉伯诗人能像达尔维什那样把对祖国的命运的焦虑、抵抗和希望,那么深刻的融入他的作品,几乎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像所有伟大的流亡一样,达尔维什的自我选择是一种象征,这个意义本身就超越了诗作本身。或者应当这样理解,诗作只是一扇窗口,我们通过窗口观望到的是那种混杂着悲痛、苦难、愤怒、绝望的内心,看到一个民族经受的一切,让人极度震惊。[/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丽塔曾是我爱的人”,无处不流露诗人对丽塔的爱:“认识丽塔的人无不拜伏[/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并祈祷[/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面对她蜜色眼睛里的神圣[/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她年轻时[/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我吻过她[/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我记得她曾如何靠近我[/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我的双臂如何盖住她迷人的发辫[/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我记得丽塔[/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就像麻雀记得溪水”。同时,丽塔又是庄严神圣的,无人不拜伏祈祷。但深读这一段时,“我记得她曾如何靠近我”中的“曾”字让人格外感到心痛,放大的爱放大到迷恋祖国的程度,痛苦也随之放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我记得丽塔”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诗人说,犹如麻雀记得溪水。很显然,这是一种生命维系和诗意的存在。[/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我们中间有无数麻雀和影像[/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还有许多约会的地点[/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被一杆枪瞄准”。这是一种渴望和不安定感同时交互的体验,原因就是“一杆枪”,即那种处在战争阴影下的压迫造成的内心的流离失所之感。然而,即便如此,“丽塔的名字是我口中的节日[/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丽塔的身体是我血里的婚礼[/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我们燃烧在我们嘴唇的酒浆里[/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我们重生”。诗人是如此深情的爱着丽塔,爱着那个可以获得重生的誓言,直到现实来临:“在这杆枪响前,有什么能使我的眼转离你的眼[/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除了片刻困倦或蜜色的云[/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那是从前[/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哦,黄昏静穆[/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清晨我的月亮迁徙到远方[/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走向那些蜜色的眼”。最终战争降临,扫除了一切,包括丽塔,将歌者变成流浪的人。[/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可以说,《丽塔和枪》全篇压抑着一种强烈的来自心灵深处的渴望,又 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安定感和愤怒之情。在艺术特色上通过选取如此令人心动的和丽塔的爱,和丽塔的诗意生活并被一杆枪威胁,直到毁灭的几个片段来击打读者的心灵,制造出经过精心萃取的悲愤之情,唤醒人们心中深沉而厚重的梦想。然而,难道诗作仅仅停留于此吗?答案是:不![/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沉入诗作,可以明显感受到来自诗人内心的那种强大的爱,抑或说通过《丽塔和枪》的窗口,可以感受到一大批流浪者的心声。《丽塔和枪》看似抒发了悲愤、绝望之情,实质也成了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言。[/size][size=12.0pt][url=http://www.baidu.com/s?wd=%E6%AC%A7%E5%86%85%E6%96%AF%E7%89%B9%C2%B7%E6%B5%B7%E6%98%8E%E5%A8%81&ie=gbk&tn=SE_hldp00990_u6vqbx10]欧内斯特·海明威[/url] [/size][size=12.0pt]说“在现代战争中[/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你会像一条狗一样毫无理由地死去”。这就是现实,无数个体生命被战争践踏,再美好的诗意,或者是诗作又能怎样?实质上,诗人营造“诗意王国”的本身,已经完成了人格从“小我”到“大我“的塑造,诗不再仅仅作为狭隘的宣泄口,而成为某种精神,成为维系读者和诗人超越诗作之上的精神抵达,乃至精神共振。所以,毫无疑问的,达尔维什成为人民的符号。这种价值深刻的阐释了诗人群中的“伟大”和“一流”、“大师”和“著名”的差异。[/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有一种声音批评达尔维什的诗不深刻,说他沾了时代的光。我们能对这种声音说什么?这些狭隘的“小我”主义者,可能永远也不明白,其实诗作更大的作用和意义根本不在于深不深刻,沾不沾光之类的鬼话。他们自然也不会明白,诗人在流浪途中,呼唤诸如“我是深爱你的流浪的孩子”之类毫不深刻的诗句有什么好的。而我最终的问题是:他们是谁?!我竟一个也没记住,反而任达尔维什在我的内心炸开一道伤痕,久久难以平静,也在庄严和肃穆的虔诚冥想间想起不久前我在诗作里留下的话:[/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他们邪恶是因为忘记邪恶[/size][size=12.0pt]/[/size][size=12.0pt]他们崇高是因为忘记崇高!”[/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自然,对于达尔维什,对于《丽塔和枪》,金喜还有很多不能一一道尽的部分,但我知道,凡是领会“诗在诗外”的中国读者早已明白了《丽塔和枪》对我们的意义,明白了达尔维什对我们的意义,无论这种意义指向创作本身,还是生活本身。[/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最后,谢谢大家![/size]
    [size=12.0pt] [/size]
    [size=12.0pt]      二零一五年六月六日晚十点。[/siz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15-6-7 06:09:19 | 只看该作者
    一下看了三篇,学习颇多。回头还要再细读,谢谢金喜推荐好诗和精美赏析。{:soso_e121:}

    点评

    谢谢奕奕鼓励。静心时写,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7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发表于 2015-6-7 08:12:51 | 只看该作者
    对作品的这种评介和分析有深厚的社会现实的背景,这种严酷的现实使得诗人的写作基调始终处在悲怆和愤怒之中。一种试图挣脱挤压的力度在不断加强,接近喷发的顶点。诗人立足在民族家国之痛的抒发,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飘红欣赏。

    点评

    谢谢李站支持。是这样的,值得当下的我们深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7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4-26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2:13:30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19910&ptid=49834][color=#999999]筱欣奕奕 发表于 2015-6-7 06:09[/color][/url][/size]
    一下看了三篇,学习颇多。回头还要再细读,谢谢金喜推荐好诗和精美赏析。[/quote]

    谢谢奕奕鼓励。静心时写,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4-26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2:14:13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19986&ptid=49834][color=#999999]李听圃 发表于 2015-6-7 08:12[/color][/url][/size]
    对作品的这种评介和分析有深厚的社会现实的背景,这种严酷的现实使得诗人的写作基调始终处在悲怆和愤怒之中 ...[/quote]

    谢谢李站支持。是这样的,值得当下的我们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4 21:47 , Processed in 0.08631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