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8-4-15 15:44 |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
[i=s] 本帖最后由 章关培(劳燕) 于 2015-6-11 17:46 编辑 [/i]5 ~% D: m C6 G# ?5 e8 J6 e: H
5 P& k! q! H! d3 g `
[align=left][font=宋体] [/font][size=6][color=#8b0000][b]闻一多先生关于[/b][b]端午的两篇论述[/b][/color][/size][/align][align=left][font=宋体] [size=4] [b]文汇·读书[/b][/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 A" m( B. q; e6 U& @+ |# T
[/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 【[size=4][color=#4b0082][b]按语】[/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4b0082][size=4][b] 闻一多先生对端午节有精湛的研究,由于这些论述、学术资料一般读者不易见到,[/b][/size][size=4][b]所以本报从闻一多文集等处辑出有关文献,在端午节期编辑刊出。(文新·劳燕)[/b][/size][/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4][color=#00ff] [/color][/size][/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5][color=#8b0000] 屈原问题8 S* E: b) B3 w2 u: h3 D3 o, }. G' N
——敬质孙次舟先生[/color][/size]# |3 e9 w3 g9 r; J6 }
[color=#000000] [size=4]闻一多[/size][/color][/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d7 i% ]8 S( ?' A, \% ^
一
4 A7 X6 j, ~; g3 N 不久前在成都因孙次舟先生闯了一个祸,过不久听见的文学史问题争论战又热闹过一阵。在昆明不大能见到那边的报纸和刊物,所以很少知道那回事的。但孙先生提出的确乎是个重要问题,他不但属于文学史,也属于社会发展史的范围,如果不是在战时,我想它定能吸引更广大的,甚而全国性的热烈的注意。然而即使是战时,在适当的角度下问题还是值得注目的。
8 m' H, d, @" [: d' ] 孙先生说屈原是个“文学弄臣”,为读者的方便,我现在把他的四项论证叙述如下。" v$ b9 I% g( G$ P7 h
(一)《史记》不可靠。司马迁作《屈原传》只凭传说,并没有“史源”,所以那里所载的屈原事迹都不可靠。(论证从略)
; W8 E6 i: j! N (二)战国末年纯文艺家没有地位。孙先生认为文人起于春秋战国间,那时政论家已经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纯文艺家则没有。这情形到战国末年——屈宋时代还是一样,就是西汉时也还没有多大改变,所以东方朔郭舍人枚皋一流人都“见视如倡”,司马相如虽有点政治才能,仍靠辞赋为进身之阶(一多案也得仰仗狗监推荐!)甚至连司马迁都叹道“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孙先生又说,经过西汉末扬雄、桓谭、冯衍等的争取,文人的地位,这才渐渐提高到东汉史书里,才出现了《文苑传》。
0 q5 M+ b' G( x) P (三)以宋玉的职业来证屈原的身份。从《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三赋里孙先[/b][/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生证明了宋玉不过是陪者君王说说笑笑玩玩耍耍的一个“面目佼好,服饰华丽的小伙子”,态度并且很不庄重。而司马迁明说宋玉是“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那么屈原当日和怀王在一起的生活情形,也便可想而知了。[/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四)《离骚》内证。孙先生发现战国时代有崇尚男性姿容,和男性姿态服饰以模拟女性为美的风气,他举《墨子·尚贤篇》“王公大人,有所爱其色而使”,“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好美者也”,和《荀子·非相篇》“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等语为证。他说作为文学弄臣的男性,正属于这类,而屈原即其一例。离骚中每以美人自拟,以芳草相比,说“昭质未亏”,说“孰求美而释女”,又好矜夸服饰,这都代表着那一时的风气。《离骚》,据孙先生看,当作于怀王入秦以前,是这位文学弄臣,因与同列“靳尚之流”争宠,遭受谗言,使气出走,而年淹日久,又不见召回,以绝望自杀时的一封绝命书。他分析其内容,认为那里“充满了富有脂粉气息的美男子的失恋泪痕”:: \5 b4 `( \8 D2 w4 Y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后宫弄臣姬妾争风吃醋。)
2 P' w4 }: ^. |8 C7 P, R+ j+ J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男女情人相责的口吻。)& m7 n' t& C% [1 j, f$ c& [
余即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眷恋旧情,依依不舍。)[/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其为央。(顾惜青春,惟恐色衰。)" U; I& {" y |& R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旁人劝他自动回宫。他依然负气,不肯服软。)/ A% @( p$ u: a5 a; d/ D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自想请人疏通,恐怕也是枉然。)8 g- P: \. L: Q, c; C
会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泣兮,沾余襟之浪浪。(但知自伤命薄,做出一副女儿相。)
/ k- w6 f* R& _5 y2 H& s8 {6 ? 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焉能忍与此终古!(终以热情难制,决定自杀。)( h8 H- A7 A! H1 l( Y. I
至于篇中所以称述古代的圣主贤臣,孙先生以为,那还是影射怀王对他宠信不终,听信谗言,乃至和他疏远那一连串事实的。“因为屈原和怀王有一种超乎寻常君臣的关系,”他说,“所以在《离骚》中多有暧昧不清的可作两面解释的辞句。”“但他确是一个“天质忠良”,“心地纯正”,而且“情感浓烈”的人,不像别人只一意的引导着君王欢乐无度,不顾“皇舆之败绩”他——屈原是要让怀王欢乐而不妨国政,以期“及前望之踵武”的。然而他究竟是一个“富有女子气息的文人”孙先生还申斥道,“无能的把事情闹糟,即使能够知耻的以死谢国人,那也逃不了孔子“自经于沟渎”,是“匹夫匹妇之谅也”的严正批评的。”总之,他“是文人发展史上一个被时代牺牲了的人物,”(因为男色的风习,在古代中国并不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我们也不因此就“剥夺了他那《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3 M" V0 s A% S8 U" S' Q
二
3 s I0 l8 B3 g8 F 述完了孙先生的话,我还要讲讲关于他如何提出这个问题,和我个人如何对它发生兴趣的一些小故事。本年九月间,朱佩弦先生从成都给我一封信,内附孙次舟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作“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兼答屈原崇拜者)”是从成都中央日报的中央副刊剪下的。信上说,在本年成都的“诗人节”纪念会上,孙先生提出了这个问题,立时当地文艺界为之大哗,接着就向他发动围攻,直到最近孙先生才开始公开抵抗,那便是这篇文章的来由。佩弦先生还说到他自己同情孙先生的意思。后来他回到昆明,我们见着便谈起这事,我问他还记不记得十几年前,我和他谈到孙先生类似的意见,他只摇摇头。(十几年是一个太长的时间,我想。)这里让我打一个岔。就在本年暑假中,我接到了某官方出版机关的一封信,约我写一本屈原传一类的小书,我婉词谢绝了,读者此刻可以明白我当时的苦衷了吧!好了,前几天佩弦先生又给我送来孙先生的第二篇文章,在这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的附白中,孙先生转录了李长之兄给他通信里这样一段话:“昔闻一多先生亦有类似之说,一屈原以梅兰芳相比。”本来我看到孙先生第一篇文章时,并没有打算对这问题参加讨论,虽则心里也发生过一点疑问让孙先生这样一个人挨打,道义上是否说得过去呢?如今长之兄既把我的底细揭穿了,而孙先生也那样客气的说道“闻一多先生大作如写成,定胜出拙文远甚”,(这仿佛是硬拖人下水的样子,假如不是我神经过敏的话。)这来,我的处境便更尴尬了,我当时想,如果再守口如瓶,岂不成了临阵脱逃吗?于是我便决定动笔了。0 ~, w4 ]+ _4 w
然而我虽同情孙先生,却不打算以同盟军的姿态出马,我是想来冒险作个调人的。老实说,这回的事件并不那样严重,冲突的发生只由于一点误会。孙先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不幸的是他没有将这事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代表的意义充分的予以说明,这便是误会之所以发生吧!我以为,事实诚然有些讨厌,然而不先把意义问个水落石出,便一窝蜂的涌上来要捣毁事实,以图泄愤,这是文艺界朋友们太性急点,至于这时不赶紧宣布意义,让意义去保护事实,却只顾在事实的圈子里招架,也不能不说是孙先生的失策。其实事实讨厌,意义不一定讨厌。话说穿了,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惟不能被剥削,说不定更要稳固,到那时我相信我们的文艺界还要欢迎孙先生所指出的事实,岂只不拒绝它?[/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3 X) r6 H7 v; Y# I: c3 X# T! ]
三
5 l1 e+ D% d0 F7 f# W2 x' ], { 除一部分尚未达到奴隶社会阶段的原始民族外,全人类的历史便是一部奴隶解放史。在我们的历史上,最下层的离开贵族(奴隶领主)最远的农业奴隶,大概最先被解放。次之是工商业奴隶。在古代自足式的社会里,庶民的衣食器具都不用假手于人,所以在民间工商不成其为独立职业的。只养尊处优的贵族们才需要并且能够养一些工商奴隶,给他们制造精巧的器具,采办珍奇的货物。商处于市井,是在贵族都邑的城圈内的,工处于官府,简直在贵族家里了。这两种奴隶被解放的时期的先后,便依他们所在地离开贵族的远近而定,但比起农人来,可都晚得多了。; M& F% K( m6 _2 {
但解放得最晚的,还是那贴紧的围绕着主人身边,给主人充厮役,听差遣,供玩弄,和当清客——总而言之在内廷帮闲的奴隶集团。这其间所包括的人物依靠后世的说法,便有最狎昵的姬妾幸臣,最卑贱的宫娥太监,较高等的乐工舞女和各色技艺人才,以及扈从游讌的“文学侍从之臣”等等。论出身他们有的本是贵族,或以本族人而获罪,降为皂隶,或以异族人而丧师亡国,被俘虏为奴,或以出国为“质”,不能返国,而沦为臣妾,此外自然也有奴隶的子孙世袭为奴隶的。若就男性的讲,因为本是贵族子弟,所以以往眉清目秀,举止娴雅,而知识水准也相当高。从此我们可以明白,像这样的家内奴隶(包括孙先生所谓“文学弄臣”在内)身份虽低,本质却不坏,职事虽为公卿大夫们所不齿,才智却不必在他们之下。他们确乎是时代的牺牲者,当别的奴隶阶层(农,工,商)早已经获得解放,他们这些狐狸,兔子,鹦鹉,山鸡和金鱼却还在金丝笼和玻璃岗里度着无愁的岁月,一来是主人需要他们的姿色和聪明,舍不下他们,二来是他们也需要主人的饲养和鉴赏,不愿也不能舍弃主人。他们不幸和主人太贴近了,主人的恩泽淹灭了他们的记忆,他们失去自由太久了,便也失去了对自由的欲望。他们是被时代牺牲了。然而也是被时代玉成了。玲珑细致的职业,加以悠闲的岁月,深厚的传统,给他们的天才以最理想的发育机会,于是奴隶制度的粪土中,便培养出文学艺术的花朵来了。没有弄臣的屈原,那有文学家的屈原?历史原是在这样的迂回过程中发展着,文化也是在这样的迂回中成长的。[/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5][color=#8b0000] [/color][/size][/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5][color=#8b0000]
. ^7 t2 H2 Q6 m2 y; w[/color][/size][/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5][color=#8b0000] 《端午节的历史教育》[/color][/size]
! ?( H, p0 w* f [color=#000000] [size=4]闻一多[/size][/color][/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 n" \" }6 I/ v! d- p2 a' ^3 b
端午那天孩子们问起粽子的起源,我当时虽乘机大讲了一顿屈原,心里却在暗笑,恐怕是帮同古人撒谎罢。不知道是为了谎的教育价值,还是自己图省事和藏拙,反正谎是撒过了,并且相当成功,因为看来孩子们的好奇心确乎得到了相当的满足。可是,孩子们好奇心的终点,便是自己好奇心的起点。自从那天起,心里常常转着一个念头:如果不相信谎,真又是甚么呢?端午真正的起源,究竟有没有法子知道呢?最后我居然得到了线索,就在那谎里。
" o' T3 f8 g& n$ i 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日:“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仍以五 丝约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 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续齐谐记》)" w7 h5 Q) _. J
这传说是如何产生的,下文再谈,总之是不可信。倒是“常所遗(粽子)苦为蛟龙所窃”这句活.对于我的疑窦.不失为一个宝贵的消息。端午节最主要的两个节目。无疑是竞渡和吃粽子。这里你就该注意,竞渡用的龙舟.粽子投到水里常为蛟龙所窃,两个主要节目都与龙有关。假如不是偶合的话,恐怕整个端午节中心的意义,就该向龙的故事去探寻罢。这是第一点。据另一传说,竞渡的风俗起于越王勾践,那也不可靠。不过吴越号称水国,说竞渡本是吴越一带的土风,总该离事实不远。这是第二点。一方面端午的两个主要节目都与龙有关,一方面至少两个节目之一.与吴越的关系特别深,如果我们再能在吴越与龙之间找出联系来,我们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 x8 B* }/ ]1 f6 F 吴越与龙究竟有没有联系呢?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事实。这习俗的意义,据当时一位越国人自己的解释,是“处海垂之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翦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以避水神也。”(《说苑-奉使篇》记诸发语。)所谓“水神”便是蛟龙。原来吴越都曾经自认为蛟龙的儿子(龙子),在那个大前题下,他们想,蛟龙是害人的东西,不错,但决不会残杀自己的“骨肉”。所以万一出了岔子,责任不该由蛟龙负。因为,他们相信,假若人们样子也长的和蛟龙一样,让蛟龙到眼就认识是自己的族类,那会有岔子出呢?这样盘算的结果,他们便把头发剪短了。浑身剌着花纹,尽量使自己真像一个“龙子”,这一来他们心里便踏实了,觉得安全真有保障。这便是吴越人断发文身的全部理论。这种十足的图腾主义式的心理,我在别处还有更详细的分析与说明。现在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在上文所希望的吴越与龙的联系,事实上确乎存在。根据这联系推下去,我想谁都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总之,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远呢!! o. O! C. p/ a2 c
据《风俗通》和《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古代还有以 丝系臂,名日“长命缕”的风俗。我们疑心 丝系臂便是文身的变相。一则《国策》有“祝发文身错臂,瓯越之民也”的话(《赵策》二)。可见文身术应用的主要部分之一是两臂。二则文身的目的,上文已讲过,是给生命的安全作保障。 丝系臂,在形式上既与错臂的文身术有类似的效果,而“长命缕”这名称又证明了它也具有保障生命的功能,所以我们说 丝系臂是古代吴越人文身俗的遗留,也是不会有大错的。于是我又恍然大悟,如今小孩们身上挂着五 丝线缠的,或 色绸子扎的,或染色麦草编的,种种光怪陆离的小玩意儿,原来也都是文身的替代品。文身是“以像龙子”的。竞渡与吃粽子,上文已说过,都与龙有关,现在我们又发现 丝系臂的背景也是龙,这不又给端午是龙的节日添了一条证据么?我看为名副其实,这节日干脆叫“龙子节”得了。
: q4 a7 M# L* Z; A" ?4 `6 u 我在上文好像揭穿了一个谎。但在那揭谎的工作中。我并不是没有怀着几分惋惜的心情。我早已提到谎有它的教育价值,其实不等到谎被揭穿之后,我还不觉得谎的美丽。如果明年孩子们再淡起粽子的起源,我想:我的话题还是少不了这个谎,不,我将在讲完了真之后,再告诉他们谎中的真。我将这样说:
$ m, L& {9 _# P6 V “吃粽子这风俗真古得很啊!它的起源恐怕至少在四五千年前。那时人们的文化程度很低。你们课本中有过海南岛黎人的插图吗?他们正是那样,浑身刺绣着花纹,满脸的狞恶像。但在内心里他们实在是很可怜的。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因此他们就认定那东西为他们全族的祖先兼保护神,这便是在自已身体上和日常用具上,刻画着该图腾的形状,以图强化自己和图腾间的联系。而便于获得图腾的保护。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一切,表面上虽很热闹,骨于里却只是在一副战栗的心情下,吁求着生命的保障。所以从冷眼旁观者看来。实在是很悲的,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ff][b] “一二千年的时间过去了,由于不断的暗中摸索。人们稍稍学会些控制自然的有效方法,自己也渐渐有点自信心,于是对他们的图腾神.态度渐渐由献媚的,拉拢的,变为恫吓的,抗拒的,(人究竟是个狡猾的东西!)最后他居然从幼稚的,草昧的图腾文化挣扎出来了,以至几乎忘掉有过那么回事。好了,他现在立住脚跟了,进步相当的快。人们这时赛龙舟,吃粽子,心情虽还有些紧张,但紧张中却带着点胜利的欢乐意味。他们如今是文明人啊!我们所熟习的春秋时代的吴越,便是在这个文化阶段中。
% z Z: c- ]% m; n “但是,莫忙乐观!刚刚对于克服自然有点把握,人又发现了,第二个仇敌一一他自己。以前人的困难是怎样求生.现在生大概不成问题,问题在怎样生得光荣。光荣感是个良心问题,然而要晓得良心是随罪恶而生的。时代一入战国,人们造下的罪孽想是太多了,屈原的良心担负不起,于是不能生得光荣,便毋宁死,于是屈原便投了汩罗!是呀,仅仅求生的时代早过去了,端午这节日也早失去了意义。从越国到今天,应该是怎样求生得光荣的时代,如果我们还要让这节日存在,就得给他装进一个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意义。
$ K! O, z( o6 l6 T: {2 n& @ “但为这意义着想,哪有比屈原的死更适当的象征?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端午,以求生始,以争取生得光荣的死终,这谎中有无限的真!”
2 Q8 \! Q0 Y" ^$ C) i' [4 v- }" x 准备给孩子们讲的话,不妨到此为止。纵然这番意思,孩子还不太懂,但迟早是应当让他们懂得的,是不是?
# c: L [* _/ B$ g- I& m 一九四三年七月. R) ^/ A+ e1 L* a$ K; f5 y
(原载于1943年7月3日昆明《生活导报》第32期)[/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5][color=#4b0082] [/color][/size][/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5][color=#4b0082]
8 H0 L* ~! l$ t[/color][/size][/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b][size=5][color=#4b0082] 读闻一多先生《端午考》[/color][/size][size=5][color=#4b0082] [/color][/size]
9 }0 ?0 }* R t& o7 T* i& q$ l[size=4][color=#00ff] [/color][/size][color=#000000][size=4]劳[/size][size=4]燕[/size][/color][/b][/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 S+ X! A3 i) q1 V# ?- a4 m' o4 D9 m[color=#000000][b] 端午原名“端五”,又名“端阳”、“重五”、“重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唐以前,夏历每月初五皆可称端五,但作为民间节日,一般指五月初五即“重五”。在中国古代,端午节还扮演着“女儿节”的角色,近代一度作为“诗人节”。 . U+ @7 I8 A' v/ g
关于端午节,闻一多先生作过系统缜密的考证,闻一多对屈原历来尊崇有加,他在《端午考》、《七十二》、《关于屈原》、《端节的历史教育》等多篇论文中,详尽解读了端午节的起源、风俗及端午与屈原的关联。将他的《七十二》、《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屈原问题》等几篇文章联系起来读,对准确地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风俗演变大有帮助。
# W# @; E; V( ~ 关于五月初五即“重五”的数字意义。古代,一些数字衍生出许多先人在认识自然、宗教、政治社会上的特殊意义。在以十为足数的系统中,五是半数。在天罡地支中,“午”、“戊”也都居中。金木水火土,五行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自然概念。闻一多先生从“五龙”之说考证了“五”的意义。他引用《鬼谷子阴符篇》:“盛德法五龙。”陶弘景注曰:“五龙,五行之龙。”这是从龙图腾崇拜和五龙治五方的传说而来的。五龙中,四条子龙(金木水火四行)各治东南西北一方,父龙(宫龙)居中央而为共主,“五”也就被赋予了帝王的神圣尊荣涵义。所以,初五日就成了敬畏龙的日子,而“重五”日则更是祭龙的盛大节日,也称为龙节。" K% r$ E& r u1 L" o' H. @7 t; b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凭吊介子推、伍子胥、曹娥女、屈原四说。
) F8 [- y# }8 K! x H9 n) N 介子推不仕晋文公在首阳山抱木而被烧死,凭吊者以北人居多;伍子胥有大功于吴而却为吴王沉江,孝女曹娥盼父归七日不见乃投江,凭吊二者以吴越人居多;屈原则为旷世奇才和忠臣,凭吊者虽初以荆楚人居多而后延至整个中华民族。/ [8 \2 E9 |1 M. _2 d, S! v
但闻一多先生认为,这四说都不是端午节的真正起源。先生论证道:[/b][/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作为民间节日的端午,其起源应为春秋时期的越吴之地,后溯江而上延至荆楚流域,再北上至中原。春秋时期,越吴之地刚行开发,人们敬畏鱼虫水兽,断发纹身,舟造龙形,并向水中掷以虫食,祈福消灾。始于人们为生存而与水患水怪的抗争。[/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秦汉以后,端午风俗传至荆楚之地则更为兴盛,人们认为端午之俗是为了凭吊屈原。《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仍以五 丝约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 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 h/ E; [( I0 u$ I- I6 c
无论是介子推、曹娥女,还是伍子胥、屈原,皆是忠烈之人,尤以凭吊屈原之说最为普遍。把凭吊忠烈之说作为端午节的起源来看待,虽是误传,但闻先生认为,不失为人们以假而现真。端午之俗,虽始于人们为生存而与水患水怪抗争,但后来却升华为对生命的尊严的敬仰。我们作这样的理解更为合理。5 F J4 X" b- T& R4 ?! N
民间传说,爱国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捞救,一直追至洞庭湖不见屈原。从此国人为寄托哀思,于每年此日向江中投掷五色丝粽子,以驱蛟龙,由此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喝雄黄酒的淳朴民俗。唐人文秀有《端午》诗咏:“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现在,端午节的民俗表现最突出的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枝,皆为对古时端午节习俗的继承和发展。粽子常以菰叶包裹,并以五 丝缠缚,外形有棱有角,而内芯却洁白高贵。五 丝者,实始于古时对龙的图腾崇拜,先为断发纹身,后来发展为用衣着饰物代替,江南女子有臂缚五 丝之俗,食物器用皆有体现。龙舟竞渡,水乡之民本有舟雕龙形之俗,竞渡之时,水手衣着饰物皆与龙有关,五色斑斓,鼓乐震天,欢呼雀跃,成为水乡民间将娱乐和竞技结合起来最为壮观的项目。至于门楣挂艾枝,表面上看是祈福消灾,实有夏至之时驱除蚊虫毒疫之功效。[/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b] 闻先生对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作了全新的诠释。他在《端午考》一文中写道:“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而赛龙舟则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1943年端午节时,闻一多在昆明《生活导报》上发表《端节的历史教育》一文,指出端午的起源是吴越民族对龙的崇拜,远在屈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他说,把端午与屈原联系起来,虽然是个“谎”,但哪有比屈原的死更有纪念意义?所以他非常认同把端午与屈原这位正直不阿、追求理想、反抗昏庸君权、奸妄当道现实的诗人联系起来,认为“把端午与屈原联系起来,这实在是一个天才的伟大创意”:“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起于纪念屈原?我真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 O0 k. P' p5 g$ ?8 h3 z- A
1945年,闻一多在《诗人节特刊》上发表《人民诗人——屈原》一文:“古今没有第二位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的……端午节是人民的节日,屈原与端午节的结合,便证明了过去屈原是与人民结合的,也保证了未来屈原与人民还要结合……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 v$ V* n% \/ \) _" Y 闻一多认为屈原“官爵尽管很高,生活尽管和王公们很贴近,他依然和人民一样,是王公们脚下践踏着的一个”,屈原的作品“是人民的艺术形式,是用人民的形式,喊出了人民的愤怒”。
: V- d3 J" G: ?+ {! R9 i. Y& s- w- d 闻先生所处的岁月,正是中国人积贫积弱,受尽欺压蹂躏的年代,他深为中国的前途而忧患,所以特别看重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并以诗人的激情和战士的使命,竭力讴歌和宣扬屈原“恐皇舆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的高尚气质。我们从闻一多的《红烛》、《死水》等诗集中,也不难看出他的爱国情怀与屈原是一脉相承的。 ) \$ f; m, K# p8 ]6 m
端午节,上世纪三十年代而后,一度被定为“中国诗人节”,但是作为传统民俗大节,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却历史性地被削弱、“减肥”,五十年代后端午节更多地成为了大搞卫生运动的节日,当今社会转型、市场商品修炼和强扭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端午节也进一步“瘦身”,把充满人文精神、民族理想的粽子、龙舟等,彻底商品化,变成了“粽子节”、“划船节”,端午节真正要传承、发扬、光大的人文精神思想理想被漠视、淡化、弥散、抛弃、忘怀了。 ' x- _$ _8 \ n! G- Y ^' S- a
国家已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优秀民族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端午节,不仅仅是全民族的传统节日,检讨民俗传统文化,读闻一多先生八十年前的研究,深受教诲,由衷敬佩。追前贤之学识,观今日之流变,更多的是要承担起弘扬和兴盛端午节的文化责任,树立起民俗传统的人文理念和理想。(文新劳燕)[/b][/color][/size][/font][/alig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