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JUN801 于 2020-7-29 23:37 编辑
儿子说要请老爸老妈出去吃顿饭,还没等老张问出去哪儿啊,儿子就撂了电话,“兔崽子!?”
儿子住在南山,离老两口住的罗湖大概有30多公里的路程。儿子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来看老两口,妻是个“护犊子”的女人,向来对儿子百依百顺,儿子在她的心目中咋都好,咋都行。老张则常常为此心有余悸,“再忙也不能连老爸老妈都不要了吧?”老张心里咕道着“哼,还请我们吃饭,明明知道老子是从来不下馆子的人,是不是觉得问心有愧了啊?”
坐在儿子的车上,老张故意闷闷不乐的样子,躲避着儿子从后视镜里时而瞟来的目光。妻倒是喜笑颜开,不停地跟儿子聊这儿聊那儿,娘俩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老爸,祝你节日快乐!”
“???”老张瞪大了眼睛盯着后视镜里的儿子。
“今天是父亲节你不知道吗?”儿子在后视镜里微笑着......
“西贝莜面村—南山店”下车后即刻映入老张的眼帘,忽然有一种惊喜,有一种亲切涌入老张心头,热热的驱走了老张的闷闷,不想装了,儿子就是儿子吗,老脸上立刻多出了几道褶褶。妻更是欣喜若狂,眉展目炯,本来就略感消瘦的体型更显得轻飘飘的。“哼,德行”,哈哈哈。 “莜面窝窝”,“啊!久违了啊!”老张和妻都毫不掩饰的惊喜和兴奋着。
儿子出生在内蒙锡林浩特部队的军营,那个时候,“莜面窝窝”算是老张一家三口改善伙食的大餐了。 妻一直生活在坝上,做“莜面窝窝” 和与之相匹配的“羊肉臊子”可是她的拿手好戏, 为此隔三差五,“莜面窝窝”和那香喷喷的“羊肉臊子”总能出现在家里的小饭桌上。
其实那个年代制作“莜面窝窝”的莜面,大多是库存了两年以上的陈莜麦粉,“莜面窝窝”在部队的大食堂也经常可以见到,老张吃过几次,那“莜面窝窝”,口感即糟又粘又寡,没有人会喜欢的。
妻却总能够化腐糗为神奇,让老张和儿子边吃着她那口感相当不错的“莜面窝窝”边对她赞口不绝,其实老张真正的心思只是想多夸夸她,好让她给他们多做几顿。妻此时总是满颊红晕,薄薄的眼皮儿微耷拉,用那种只有洋洋得意时才流露的内蒙河套话“娶了鹅,你就且等着享受且吧!”而后又转向儿子“是巴是啊,儿子?!”妻曾是文艺兵,语言模仿能力非常强,“鹅、鹅、鹅,”老张咋听也不烦,但老张也总会用那句最简单的东北口头语回掷“哼,德行”,哈哈哈,一家人笑成一团。
妻做的“莜面窝窝”真的又好吃又很好看,蒸熟了的“莜面窝窝”,整整齐齐的排立在一个不大不小的竹制蒸笼里,像劈开了一个刚刚筑巢好的马蜂窝,蜜蜜一层,铮光透亮,看了就让人有吃的欲望,却又有一种于心不忍,首先亲手去破坏了它们的那种别致。
妻做的“羊肉臊子”闻起来特别的浓香,让人直流口水,吃起来却香淡适口,没一点腥膻的感觉。搞多半碗“羊肉臊子”,再加一些醋和少许油过辣椒面,夹着“莜面窝窝”沾着吃,老张一口一口那个香啊,想起了就已经感觉很解馋儿了。
这样的情景持续了好多年,后来老张和妻离开了内蒙调到河北的部队工作。开始,吃“莜面窝窝”还可以偶尔,之后,就慢慢成为了一种“奢侈”了。
老张有生以来第一次吃“莜面窝窝”,还是在他当兵落脚的第一站,内蒙古东部的亨干楚鲁边防哨所里,当时亨干楚鲁是一个班哨,只有十一、二个人,最大的“官儿”也就是个班长,班里的战士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哪儿是我国莜麦的故乡,哪儿的人从小都是就吃莜面长大的。
中国吃网上说,“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莜麦面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亚油酸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中国吃网还说道“莜麦,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产妇催乳、婴儿发育不良以及更适合于中老年人。”现在老张想起来,难怪那些内蒙河套的战士们个个膀大腰圆,像一头小牛犊子,原来秘密在此。
那一年刚好团里配给边防连队一批莜面,亨干楚鲁哨所也配给了几袋,看把那几个内蒙河套的战士们给高兴的,就跟发了多大的财,一个个眉开眼笑,甚至个别手舞足蹈。
做莜面开始了,全班齐动手。莜面有很多种吃法,“莜面鱼鱼”、“莜面窝窝”还有“莜面河捞”,内蒙河套的战士们好像对“莜面窝窝”更比较感兴趣,老张也感觉“莜面窝窝”相对的还不难吃一点儿,不像“莜面鱼鱼”那么粘几几死巴巴,也不像“莜面河捞”那样一定要借助专用的制作工具才行。
“莜面窝窝”是搓出来的,内蒙农村家庭里制作“莜面窝窝”借助人体的两样东西,胳膊或小腿,内蒙河套的战士们采用的是胳膊的形式。刚开始老张越看越新奇,可看着看着心里就没了滋味,别说是吃了,这看了都已经让老张倒光了胃口。
搓“莜面窝窝”,内蒙河套的战士们个个撸胳膊挽袖子,右手挽的高度随意,左手的一定要将袖口挽至肘关节以上。然后,右手捏上一小嘎达和好的莜面,紧贴着左手的肘关节内侧根部向手腕处一搓到底,再轻轻地倒退回旋若许,一个薄薄的莜面卷卷就出来了。搓好的莜面卷卷立着摆放在笼屉上,一个个一排排紧贴成蜂窝状,摆满,一笼屉“莜面窝窝”就做好了。那个年代的边防哨所都没有洗澡的条件,战士们至少也有一年没有洗过澡了,内蒙河套战士们的小胳膊内侧除了中间一溜溜因搓过“莜面窝窝”而白白,两侧都是黑巴黢黢的。
恰逢雨季,因烧火做饭的牛粪被淋湿,蒸出的“莜面窝窝”常常半生不熟,再加之哨所里缺油少肉,那“臊子”自然是“稀汤寡水”,你说这“莜面窝窝”还咋吃啊?那也得吃!谁叫你当兵,谁叫你到内蒙的。看着内蒙河套的战士们个个都吃得憨憨,老张,你就闭上眼睛,吃吧。
九十年代初,老张和妻转业后就来到了南方工作,之后二十多年没见过“莜面窝窝”,好像也再未提起。
从“西贝莜面村—南山店”出来,天已渐渐黑透。林立的大厦,造型的霓虹灯闪烁琉璃,五光十色。一家三口人的兴致都很好,就沿着人行道来回边聊天边溜达了两圈,这,好像也是久违了的。
其实刚刚在莜面村里老张感觉也没吃了啥东西,大部分时间都专心致志的聊天了。是啊,那个年代虽然条件艰苦一点,可人人都是那么气韵饱满、精神焕发,有使不完的力气。心里想的、实际做的都是一心一意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也不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所以睡觉一躺就着,吃饭吃嘛嘛香,多好啊! 走着走着,妻忽然转过头来对着老张“咋样,那‘莜面窝窝’没有鹅做的好吃吧?”伴带着眉飞色舞。 “哼,德行”,哈哈哈,哈哈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