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品味] 汉代诗赋中的酒文化
酒是中国文人津津乐道的事物,在中国文学中,诗歌与美酒总是相伴而行。
汉代诗赋中就有许多描写酒以及酒文化的内容。例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有《酒赋》云:“暨我中叶,酒流犹多;群庶崇饮,日富月奢”;汉高祖衣锦还乡时把酒而唱《大风歌》;曹操把酒临江,吟诵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
酿酒的技术在汉代已然发展成熟。《汉书·食货志》中曰:“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可见饮酒在汉代是一直风靡而无法遏制的普遍现象。文学家杨雄是爱酒之人,曾写出一首将酒与时政相融合的辞赋《酒箴》。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讬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节选)
大意是盛酒的酒壶圆滑自如,整日用来盛酒,但是被看成是国宝,无论皇帝还是权贵,都对它爱护有加,但是与真正的酒无关。这里杨雄是以酒劝诫汉成帝不要亲近那些像酒壶的圆滑小人而疏远了淡泊的贤者。
据统计,在现存汉赋中,涉及到酒的内容的有近百余处。事实上,在汉代,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且还是各种礼仪场合的礼仪工具,从行酒的礼仪中可区分出尊卑贵贱、长幼等级各种关系。
当年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礼仪,就对酒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孔臧的《杨柳赋》中提到了祭祀中酒的重要性,认为无论是摆放酒盅还是清洗酒具,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配合威仪的乐章,饮酒也成为一种身份的体现。
合陈厥志,考以先王。赏恭罚慢,事有纪纲。洗觯酌樽,兕觥凄扬。饮不至醉,乐不及荒。威仪抑抑,动合典章。退坐分别,其乐难忘。(节选)
可见饮酒在祭祀场合的使用非常有讲究,而且对饮酒的人也有基本要求,那就是“饮不至醉,乐不及荒”。也是说,汉代人虽然喜欢喝酒,但是希望有一种适度的快乐,达到人神同欢、人伦和谐的境界最好。
这种观念在汉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枚乘在《七发》中云:“列坐纵酒,荡乐娱心。景春佐酒,杜连理音。”傅毅《舞赋》中曰:“溢金晷而列玉觞,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张衡《东京赋》曰:“因体力于息勤,致欢欣于春酒。我有嘉宾,其乐愉愉。”还有张衡的《南都赋》和《醇赋》中,描述了书生以及将士们都把酒言欢,觥筹交错,尽享美酒的快乐。
在汉武帝时,也正是汉赋的兴盛期,赋中关于饮酒为欢的例子举不胜举。酒伴随着汉朝人从兴盛到衰败,虽然一个朝代不复存在,但是醇香酣浓的酒文化却流传了下来。
[艺术视窗] 周昉《挥扇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
唐代画家周昉的《挥扇仕女图》是一幅仕女图佳作。长卷,绢本,设色。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了夏末秋初宫妃和侍女在深宫院内纳凉的情景,全卷共画13位人物,从右至左分为挥扇慵坐、端琴解囊、临镜理妆、对案围绣、闲憩攀谈等五组画面。
《挥扇仕女图》局部1
卷首右起第一组画面为挥扇慵坐,包括四人。居中一位贵妇,慵坐于靠背椅上,头戴莲花冠,说明她地位较高。她右手按纨扇,左手扶椅圈,侧首凝目,若有所思。
《挥扇仕女图》局部2
第二组画面为端琴解囊,画两位宫女。左侧女子双手抱琴,右侧女子协同解囊抽琴。画面上二人一大一小,形成鲜明的对比。
《挥扇仕女图》局部3
第三组画面为临镜理妆,画中两人相对而立。右侧为一嫔妃,衣锦松垮,像是刚刚睡起,正在对镜梳妆。左侧持镜之人着男装,头戴唐巾,身穿红袍,松松地系着腰带。
《挥扇仕女图》局部4
第四组画面是对案围绣,共绘有三人,其中正面向外的两人面圆颊阔、体态丰腴,应为地位较高的宫女。背部向外的一人,体形较小,应是地位较低的侍女。
《挥扇仕女图》局部5
最后一组画面为闲憩攀谈。画面中右侧宫女坐于四足登上,面朝里,背向外,扭头顾眄,与左侧宫女攀谈。左侧宫女倚桐树而立,正转身回应。梧桐树干细叶茂,显得孤单零落,与树旁站立的宫女形成对比。
《挥扇仕女图》局部6
《挥扇仕女图》画面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多种颜色,色 十分丰富。人物服饰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又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
[史林漫谈] 拜占廷帝国
拜占廷帝国(Byzantine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的东半部,所以也称为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拜占廷帝国始于公元395年终于公元1453年,共经历12个朝代,93位皇帝。
公元四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建立一个新首都。他选择了位于罗马帝国东部地区的东地中海世界的拜占廷城(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公元330年,首都建成,君士坦丁大帝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公元395年,皇帝狄奥多西乌斯一世临终时,将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交给两个儿子分别治理。这就是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
直到16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东地中海世界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国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Hieronymus Wolf)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廷帝国”(Imperium Byzantinum)这个称呼。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即作为古希腊早期殖民地的拜占廷城。之后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方历史学家广泛采用。
在中国史籍中也有对拜占廷帝国的称谓。例如,玄奘《大唐西域记》作“拂懔”,杜环《经行记》、《隋书》、《旧唐书》等均作“拂菻”,《元史》作“弗林”、“拂林”。
[科普领略] 三个关于月球的未解之谜
一、形状不规则
“谜团在于月球太扁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与行星科学教授玛丽亚·T·朱伯告诉《纽约时报》记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太空探测器发现,处于月球与地球地心连线上的月球半径被拉长,也就是说,如果沿赤道把月球分成两半,截面不是正圆,而是像橄榄球一样的椭圆,“球尖”指向地球。但迄今无人能就月球当前形状的成因给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
二、质量不均匀
一般认为,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部分碎片形成月球,但这也仅限于推测。
月球形状的另一个谜团是,月球面对地球一面在物质构成及外貌方面与背对地球一面差异很大:前者地壳比另一面地壳薄许多,并拥有由玄武岩构成的广阔平原,这些平原被称为月海,这是很久以前月球表面火山喷发的结果。背对地球的一面地壳厚很多,有更多陨石坑,几乎没有月海。
一定程度上,月海中密度较高的玄武岩使月球的质量中心不在几何中心,偏离了约1.6千米。但是,迁移的发生过程尚不清楚。
三、月地渐远离
法国人拉普拉斯在18世纪末发现月球形状不规则难能可贵,然而,他没有看到的是,月球正在逐渐远离地球。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
现在的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它的一面总是朝向地球。科学家估计,和现在约38万千米的距离不同,早期的月地距离可能只有约2.6万千米。由于天体运行轨道半径与天体转速有关,按照这一假设,1比1的自转公转周期比可以解释当前月球形状不规则的现象。
还有一些科学家假设,月球形成初期的自转公转周期比为3比2,也就是公转2周期间自转3周,这种情况至多持续了几亿年,最后因为潮汐力而自转降速,自转公转比稳定为现在的1比1。计算结果表明,这段自转比公转快的时期可能提供足够的力,为月球形成目前的形状准备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