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赵瑕在《长安秋望》诗中的心境(康有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17 21:1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7:0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这是唐代诗人赵瑕的《长安秋望》诗,它表答了诗人在暑远逝,高秋初临,月凄清而萧瑟、游子人愁而物悲之际的心境。
    赵嘏 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著名诗人。
    据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郑言榜进士。大中中,仕为渭南尉。一时名士大夫极称道之。卑宦颇不如意。宣宗雅知其名,因问宰相:“赵嘏诗人,曾为好官否?可取其诗进来。”读其诗,首题秦诗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上不悦,事寝。嘏尝早秋赋诗曰:“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牧之呼为“赵倚楼”,赏叹之也。又初有诗,落句云:“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仕途屹兀,岂其谶也?嘏豪迈爽达,多陪接卿相,出入馆阁,如亲属。然能以书生,令远近知重。所谓“一日名动京师,三日传满天下”,有自来矣。命沾仙尉,追踪梅市,亦不恶耳。先嘏家浙西,有美姬溺,及计偕,留侍母。会中元游鹤林寺,浙帅窥见悦之,夺归。明年嘏及第,自伤赋诗曰:“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帅闻之,殊惨惨,遣介送姬入长安。时嘏方出关,途次横水驿,于马上相遇,姬因抱嘏痛哭,信宿而卒,遂葬于横水之阳。嘏思慕不已,临终目有所见,时方四十余。今有《渭南集》;及编年诗二卷,悉取十三代史事迹,自始生至百岁,岁赋一首、二首,总得一百一十章,今并行于世。(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
    又据明代胡应麟《诗薮 内编》载: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赵嘏“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唐人称壮而苏以为寒俭”。杨蟠“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宋人推壮而欧以为粗豪”。二公虽此道未彻,此等议论自具眼。然粗豪易见,寒俭难知,学者细思之。苏(轼)欧(阳修)在赵(瑕)杨(蟠)诗句上的不同看法,说明了即使名家大师欣赏角度也不同。
    此诗,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只管在抒发自己内心的衷曲,却不曾想笛音使闻者黯然神伤。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赞赏,就是由于景色凄清、方吟得韵味幽远之句。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谧;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青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谧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油然而起“归去来兮”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意即在于此。上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
    尾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确实无味!“鲈鱼正美”,是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的典故,“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一方面有对京城生活的厌倦,表现对郁郁不得志心情的遣放,而另一方面也有着对君王“天恩”的期待。也就是说既有不堪“鲈鱼正美不归去”的对京都生活厌恶之情,又有“空戴南冠学楚囚”的希冀。诗中的景物也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崎峭而清新。
    赵瑕的这首《长安秋望》音韵的鲜朗与明快是很突出的,对仗的韵律也极为工整妥洽,在音韵的使用上,可谓恰到好处。秋景的描述是特别鲜明突出,因此很受人们的喜欢。
    这里,要把诗体的划分,强调一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主要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古体诗,包括古诗,即唐以前诗歌。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都可以包括。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基本可以说是以五言、七言绝句和五言七言律诗为核心的唐代律诗为核心的诗体。这里,不要产生误会,切莫把“古体诗”和“律诗”的概念混淆了。比如,赵瑕这首《长安秋望》是一首七律诗。
    赵瑕写“离愁别绪,秋色寥落”还有他的《江楼感怀》诗,就是是描写乡愁,离愁。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意思是今年来望月,月光依然那么美好,但是立刻想到了去年望月之时,那同仰碧空、同观月色之人现在又在何处哪,尽管“风景依稀似去年”,但一起同望月色的人却不在,与“独上”呼应,说明了风景与“去年”还是截然不同的。
    赵瑕也有着敏锐的政治视觉,他对科举制度有着很深的认识。他的著名诗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把唐太宗李世民的统御天下的鞭子之长,用“赚得英雄尽白头”
    来比喻,可谓极为高妙。
    赵嘏的《春酿》诗“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马卿思一醉,不惜鹔鹴裘。”也很明快轻幽,朗口炙脍把马卿对酒的嗜好,在尾句的“不惜鹔鹴裘”表现得淋漓尽致。图一醉而不惜“鹔鹴裘”,可见孰轻孰重。
    赵瑕约在宣宗大中年间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而《长安秋望》犹显出色,故此间与文友推荐之。
    2015年6月30日于哈尔滨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老党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7-23 07:54
  • 签到天数: 15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15-7-5 19:44:2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文笔,拜读学习!问候!{: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5-7-5 20:11:12 | 只看该作者
    开眼,启智,长知识。问好老哥。搜刮那么多知识,得耗费多少功夫。真是服气。

    点评

    我老弟日阅千文,才是辛苦。问候我亲爱的老弟!祝福我亲爱的老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6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17 21:1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1:00:16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5-7-5 20:11
    开眼,启智,长知识。问好老哥。搜刮那么多知识,得耗费多少功夫。真是服气。

    我老弟日阅千文,才是辛苦。问候我亲爱的老弟!祝福我亲爱的老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发表于 2015-7-6 11:20: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8:}{:soso_e128:}真后悔,大好时光都忙着喝酒了,要是像老哥那样,忙着搜刮知识就好了。何必现在苦苦拜读,细分拆解各位文友大作,汲取养分,提升自己。不过这几个月,受益不少。

    点评

    党老弟您好?问候您!陶渊明有一句诗“悟既往之不检,知来者之可追”,好在老弟尚年青,一切都来得及。只需努力就好。弟不闻“苏老泉下渝州,始发愤读春秋”吗?老苏起步就晚,但终成大家。弟勉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7 1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3 06: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发表于 2015-7-11 19:59:03 | 只看该作者
    像是唐诗鉴赏、您多搞一些唐诗鉴赏,语言大众化一些,让您的见解接地气一点,就可以在百家讲坛上播出了。您的文章像一堂文学科普讲座。不错,但我觉得作为论文,您的“心境”分析的有分散了,介绍别的东西有些冲淡了您的题目设定的中心。您看是不是。

    点评

    有道理!虚心采纳!谢谢您!问候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7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17 21:1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1:11:09 | 只看该作者
    王根生 发表于 2015-7-11 19:59
    像是唐诗鉴赏、您多搞一些唐诗鉴赏,语言大众化一些,让您的见解接地气一点,就可以在百家讲坛上播出了。您 ...

    有道理!虚心采纳!谢谢您!问候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17 21:1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1:17:36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5-7-6 11:20
    真后悔,大好时光都忙着喝酒了,要是像老哥那样,忙着搜刮知识就好了。何必现在 ...

    党老弟您好?问候您!陶渊明有一句诗“悟既往之不检,知来者之可追”,好在老弟尚年青,一切都来得及。只需努力就好。弟不闻“苏老泉下渝州,始发愤读春秋”吗?老苏起步就晚,但终成大家。弟勉之!

    点评

    谢老兄鼓励,这不来这学习写文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7 1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发表于 2015-7-17 11:41:28 | 只看该作者
    康有山 发表于 2015-7-17 11:17
    党老弟您好?问候您!陶渊明有一句诗“悟既往之不检,知来者之可追”,好在老弟尚年青,一切都来得及。只 ...

    谢老兄鼓励,这不来这学习写文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2 13:03 , Processed in 0.09603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