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根生 于 2015-7-6 19:51 编辑
读罢《诗经.氓》,感慨颇多,我简要谈谈。 《氓》中,痴心女子婚姻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吗?没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女性的幽怨的控诉,完全可以看出这个婚姻悲剧与男子的喜新厌旧是有一定的关系。于是我们看到了如秦香莲、刘兰芝,苏三、杜十娘等,不管良家女子还是风月场中的女子,也难以遮掩其刚烈形象,作者无不把愤怒的口水吐向陈世美似的男子身上,我们似乎很容易找到了婚姻悲剧的根源。 可这是根源吗?
一两个男子出轨不忠,我们可以谴责,当这样的男子成为一个社会现象的时候,我们还仅仅口诛笔伐男性的不忠吗?历史能制造出这么多男性,那就可能有其更深的根源吧。
对于中国古代男女的定位,我可以用这么两句话概括:好男儿志在四方,再差的男子走三县,再好的女子围着灶台转。你想想,历史文化赋予男子养家糊口的义务,男子不出去跑,怎么养活家里的妻儿老小。正因如此,于是才有了中国文学才演绎了多少凄美的“走西口”。而且中国古代男子在外,一般是不带家眷的,即使当官,也是家眷留在老家,这样才催生了感人肺腑的羁旅诗、思乡诗。长期在外面跑,家眷又不在身边,难免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不会动心的。说的好听一点,那叫爱情,说的不好听点,那叫背叛,对妻子的背叛。别说素质低下的氓,就是素质高雅的文人墨客们,还不都是如此。不然在大唐大厦将倾的时候,何以催生了秦淮河乌衣巷的畸形繁荣?那些大才子杜牧、柳永、还有苏轼等,当我们今天赞颂其文学史上的伟大贡献时,却极不好意思的将诗人这些鬼混的事实给淡化了。即使有人不识好歹的追问,那也是诗人感情丰富的有力证据,或者至多用一个“风流才子”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在文学作品中,这类男子,却以爱情来遮羞,以反抗传统的封建婚姻为他们找托词,将一个奸夫淫妇的肮脏故事渲染得如泣如诉,感天动地。殊不知,当你在外面感天动地如泣如诉为后人制造伟大的爱情泡沫的时候,你的结发妻子,却在家里寂寞寒窗空守寡,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事实! 我在这里无意于讨伐那些作风不检点的伟大人物,而想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才是这种婚姻悲剧的根源。如果男人守在家里,女子外出挣钱,那么中国文学作品中,将会出现无数的痴心汉字负心女的故事。 所以,中国女性婚姻悲剧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场婚姻悲剧中,痴心女子有没有错 ? 有错,肯定有错。 人家男子到你家里“抱布贸丝”,实为,“来即我谋”,我想女孩家长非常清楚,而且我还可以做以合理想象:当男子要走时,女孩的父母肯定不同意女儿去送他,——过来人,更懂得女孩矜持在婚姻中能提高身价,使婚姻更安全。——可女孩还是瞒着父母送情郎。这个结局,要怪,就怪自己不自重。 五十年代陕西华县有一个著名的自由恋爱震惊了中国,后来作家以此改编成了著名眉户剧《梁秋燕》,可今天的梁秋燕原型怎么样呢?我只能说,很悲惨。所以,我要告诉天下那些多情的女孩,听妈妈的话,当你享受爱情的甜蜜之前,别脑子进水了。 那位痴心女子的警告言犹在耳——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爱情是有保鲜期的。
什么东西,都有保鲜期。正因为有保鲜期,才值得人珍惜,爱情也如此。
不要说你们青梅竹马感情笃深山盟海誓,能经得起任何时间的惊涛骇浪的考验的。这些都是痴人说梦话。为什么伟大的爱情,往往绚烂在婚前,是因为这个时候不考虑过日子,只是甜蜜的爱。可一旦爱情成长为婚姻,那些婆婆妈妈的附属品就像女人的嫁妆一样接踵而至。新鲜感变成了家常便饭,爱情的保鲜期便随之远去,留下的要么是为了孩子、名声而凑合甚至被遗弃。这样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伟大的爱情往往是婚前,只是因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所以,爱情,是需要新鲜的。没有新鲜,总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
那么爱情怎么保鲜呢 ? 靠化妆品死死地拽住青春的尾巴吗?化妆品,只会在对方眼里变成自作多情、丑人多作怪 。你幻想用容貌挽留爱情,反而给对方找来背叛的理由。 让爱情常新,让爱情永远新鲜,莫过于提高自身内在品味。你的卓著才华,你的文化素养,你的举止高雅是爱情常新的法宝。红颜不会永驻,而品位却会让你永远迷人。这就是爱情保鲜的秘籍。
这个世界,掌声永远是给那些大红大紫的弄潮儿准备的,甭管这个潮水是别人为人家扬起的,还是人家自己的本事激起的。眼泪,可以招来同情,招不来爱情。名人婚外恋叫爱情,百姓婚外恋叫耍流氓。要怪,就怪你自己不争气,别怨世态炎凉。 一部《诗经》,一首《氓》,简直是挖之不尽的宝藏。
想想,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造就出了多少痴心女子负心汉,逆来顺受,任劳任怨,贤惠善良这些女性的美德,对一个已经厌倦你的男人来讲,还有多强的生命力?所有的这些美德,抵不上野花的一个媚眼、一夜风流。这就是中国是悲剧的典型代表。 年轻的女孩们,好好读一读《氓》,它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很好的爱情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