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亡物在 悱恻缠绵———析李商隐的《锦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2:4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人亡物在  悱恻缠绵
                                              ———析李商隐的《锦瑟》
        李义山的无题诗(包括以首二字为题者),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尤以《锦瑟》为最,政治抒情诗、爱情诗、咏物诗、悼亡诗,言之凿凿,各执一端。
        清人冯浩、朱彝尊等力主悼亡说。今人周汝昌等亦赞同此说,谓《锦瑟》一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毫无交涉的无题诗,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唐诗鉴赏辞典》)。可惜冯、周诸大家并没对这“生离死别之恨”作深究,难免使人仍存疑惑,使得苏雪林的《玉溪诗谜》得以继续误导后人。
        要把握《锦瑟》的意旨,关键是对首联的解释,要正确解释首联的含义,关键是对“锦瑟”的理解。
        笔者认为“锦瑟”的确并非起兴之词,而是实有所指。细阅李商隐全集,凡四用“锦瑟”。首见于《回中牡丹为风雨所败》(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此诗作于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前一年诗人因牛党令狐绹推荐,登进士第,正值春风得意之时,却于次年入泾原幕,妻幕府王茂元之女,当时王被视为李党中人,因此诗人被认为触犯朋党戒律,招致令狐绹等忌恨,被斥为“放义偷合”、“背恩”。后诗人应博学宏辞考试,在复试中又无端被抹去名字。这一连串打击,皆因与王家联姻之故,因此诗中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之叹。
       那么,何以见得“锦瑟”与王氏有关呢?我们读读诗人的《寓目》就明白了:
    园桂悬心碧,池莲饫眼红。
    此生真远客,几别即衰翁。
    小幌风烟入,高窗雾雨通。
    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
       此诗清人冯浩认为,是大中初年诗人在桂州(桂林)郑亚幕府时的“思家之作”(《玉溪生诗集笺注》),细品全诗,冯说是可信的。尾联的“新知”谓新婚,(杞梁妻《琴歌》:“乐莫乐兮新相知”。)全联大意是:那新婚的日子多么美好,佳人轻轻拨动着紧靠窗户的锦瑟。可见王氏妙擅弦瑟,故知前诗以“锦瑟”指婚泾原之事。这是诗人集中第二次出现“锦瑟”。
        第三次见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诗人写的《房中曲》。是年王氏卒,诗人从徐州归来,不见爱妻音容,惟窗前锦瑟依旧,睹物思人,更见娇儿年幼不知丧母之痛,日高尚酣睡梦中,而自己又将行役远去,于是诗人衔悲作此悼亡诗。诗云: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
       这里再次证明了王氏妙擅丝弦,故诗人屡以锦瑟致慨。
       第四次出现,即在《锦瑟》诗了。诗中的“锦瑟”,正如朱鹤龄云:“此与‘锦瑟长于人’同意”(《李义山诗笺注》),准此,全诗大意就不难明了了。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可作“枉有”、“空有”讲。此联谓王氏已去,虽锦瑟依旧,可惜无人抚弄,那瑟上的弦弦柱柱,都能引起诗人对往日欢娱的追忆。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诗人化用了庄周梦蝶、望帝魂化杜鹃两个典。庄周梦见自己化蝶而翔,醒来自己仍是庄周,不知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还是醒来的自己是蝴蝶在梦中所化。庄子的这个寓言旨在阐明道家物化之说。诗人用此典意在说:多么希望梦中与王氏的欢娱是现实,而现实中的凄凉孤苦只是梦境。明明不能,却偏要这般想,此中隐寓了诗人万端悲戚,使人不忍卒读。同样,望帝国亡身死,魂化杜鹃,暮春啼鸣,口中流血,把生时的亡国之哀怨,托与杜鹃啼血来表现。诗人对良辰美景的怀念、对爱妻亡故的怅恨,也以冤禽托写,将难言的深情苦意,曲折回环地表现出来。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兰田如暖玉生烟。”追忆王氏之美貌,上句以明月下的宝珠喻其明眸,下句以兰田美玉喻其肌肤。王氏之美,诗人集中屡有表现,《房中曲》中,就曾以“龙宫石”喻王氏之明眸,以“柔肤”赞其玉体。沧海明珠本水中奇珍,蓝田美玉乃陆上异宝,诗人以“有泪”、“生烟”道其归宿,朱彝尊认为可以理解为“哭之、葬之”,重致抚今追昔之痛。司空图《诗品》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司空表圣此语虽指诗家之景而言,然义山之诗素以“著墨不多,神韵特远”为后世公认,因此绝不能拘泥于“诗家之景”,而忽略了诗人“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至苦之情。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谓这种心情岂止是今日追忆往事时才产生,当初睹此尤物,已觉如梦如迷。好物不坚,好梦不长也。
        综上分析,《锦瑟》的主题就明朗了,虽不能像冯浩所断言:“此悼亡诗定论也”(《 玉溪生诗集笺注》),至少把此诗作为诗人悼亡妻之作,更接近《锦瑟》之本真。

    旧作一首
                                   李商隐
    生不逢时在晚唐,李牛党争祸萧墙。
    本是宗室臧房后,孤贫家无隔夜粮。
    二论滔滔逞雄辩,走马兰台欲翱翔。(注)
    锦瑟惊弦频破梦,羞近棋局轻首阳。
    宦途不容忧国士,吟坛有幸纳华章。
    驿路夜听巴山雨,幕府黄昏叹夕阳。
    明珠有泪诗无题,蜡炬春蚕断人肠。
    义山诗谜千家注,半为寓怀半悼亡。
    深于寄托工比兴,曲意委婉话凄凉。
    千秋称颂小李杜,续写唐人诗辉煌。
    注:李十六岁作〈才论〉、〈圣论〉,名满京华。


    [url] | | и |  и注| : и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沙发
    发表于 2013-8-14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少读朱大可先生注释的锦瑟一诗,定为悼亡诗。第一联的解释为:无端作没来由,没道理之解,锦瑟为二十五弦,无端成五十弦,即喻断弦也。一弦一柱思华年即指王氏二十五岁亡故也。
    邻女二十五岁割脉自尽,吾悼之:
    锦瑟华年,情焉能舍?老亲弱弟,痛不可终!
    问好!

    [url] | | ≠ |  ≠注| : ≠  ]

    点评

    谢雨梦兄。 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有云:“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可见他所处时代有五十弦的锦瑟。又,据李商隐年谱,王氏与李婚于838年春,卒于851年夏,所以按古代女子15 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0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4 12:54:20 | 只看该作者
    随老克博览  学诗歌本真。

    点评

    哈哈,耀武过谦啦。台风没殃及深圳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17 00:33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地板
    发表于 2013-8-14 16:30:39 | 只看该作者
        《锦瑟》是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诗人借助意象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使得颈联看起来难以理解,成就了这一个一千多年来,文人墨客为之魂牵梦绕的悬案。这不能是诗人的本意。这也恐怕是诗人料所未及的。我本人也赞成平羌老克的分析和观点。

    点评

    谢谢无水河兄。据巴河说兄酒量了得,可惜上次老父住院,错过郫县之约,与兄失之交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2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5#
    发表于 2013-8-14 22:20:03 | 只看该作者
    持此论着不在少数,解此惑者理由不足,老客为此论又添力证。似可为信。

    点评

    谢谢春霆,这是旧作,为了写它,老克细读了几个版本的李义山全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00:33:37 | 只看该作者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3-8-14 00:04
    少读朱大可先生注释的锦瑟一诗,定为悼亡诗。第一联的解释为:无端作没来由,没道理之解,锦瑟为二十五弦,无 ...

    谢雨梦兄。
    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有云:“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
    ”可见他所处时代有五十弦的锦瑟。又,据李商隐年谱,王氏与李婚于838年春,卒于851年夏,所以按古代女子15 岁及笄方可出嫁的惯例,王氏死时当不止25岁。

    点评

    朱大可文实引自朱彝尊: 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 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 一断而为五十弦矣, 故曰‘ 无端’ 也,取断弦之意也。‘ 一弦一柱’ 而接‘ 思华年’ 三字, 意其人年二十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2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22:09:06 | 只看该作者
    黄牛要舞 发表于 2013-8-14 12:54
    随老克博览  学诗歌本真。

    哈哈,耀武过谦啦。台风没殃及深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22:16:38 | 只看该作者
    无水河 发表于 2013-8-14 16:30
    《锦瑟》是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诗人借助意象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使得颈联看起来难以 ...

    谢谢无水河兄。据巴河说兄酒量了得,可惜上次老父住院,错过郫县之约,与兄失之交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22:21:16 | 只看该作者
    李听圃 发表于 2013-8-14 22:20
    持此论着不在少数,解此惑者理由不足,老客为此论又添力证。似可为信。

    谢谢春霆,这是旧作,为了写它,老克细读了几个版本的李义山全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8-21 23:16:13 | 只看该作者

    广东有一半城乡水灾:'( 深圳和惠州市区暂无忧虑,待后两天又有台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11#
    发表于 2013-8-22 17:16:41 | 只看该作者
    平羌老克 发表于 2013-8-21 00:33
    谢雨梦兄。
    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有云:“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 ...

    朱大可文实引自朱彝尊:
        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 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 一断而为五十弦矣, 故曰‘ 无端’ 也,取断弦之意也。‘ 一弦一柱’ 而接‘ 思华年’ 三字, 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 言已化去也;‘ 珠有泪’, 哭之也;‘ 玉生烟’, 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 追忆’ 乎? 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 而预为之‘ 惘然’,意其人必婉然多病, 故云然也。”
        李商隐诗难解,古人多有感叹。如金代诗人元好问《论诗绝句》曾说:“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清代大诗人王渔洋在《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第十一首中也叹息说:“ 獭祭曾惊博奥肆,一篇《锦瑟》解人难。千年毛郑功臣在, 犹有弥天释道安。” 这首诗之所以难以作出定评, 争论多在于诗旨。
       。我赞成朱彝尊之释,诗首句即表明悼亡之意:锦瑟呵你沒来由成了五十弦(喻断弦)。一弦应二柱,然今一弦一柱正应断弦之意。
        华年应指青春年华,故我不赞成五十回思往事之说。朱彝尊云:‘ 思华年’ 三字, 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殁也。 朱彝尊大词家也,亦擅长考据,其说必有所据,绝不至轻言招责。资料上查不到王氏殁龄,您依及笄而婚推断其死不止二十五岁我亦认为根据不足。
        关于古代女子结婚年龄:    及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黄帝内经.素问》:“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就是说男子16岁、女子14岁之后就具备生育能力,可以结婚。众所周知,古代素来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因此,早婚早育对维持中华民族人口的数量非常重要(很多古代与中华民族势均力敌的民族都消失了)。因此,古代女子结婚年龄其实比现在早多了。通常,统治者还会用法律来设置结婚上限年龄,防止晚婚。而现在的婚姻法却是设置结婚下限年龄,防止早婚。
      齐恒公曾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孔子主张“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于此而往,则自婚矣。”
      墨子说:“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不敢毋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
        《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
        《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
        宋代曾有“凡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并听婚嫁”的规定。古代官府对男女婚嫁年龄问题,亦制定了相关法令。越王勾践规定男子20岁而娶,女子15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规定男子15岁而娶,女子13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16岁而娶,女子14岁而嫁。那时,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处罚的。譬如南北朝时,如果女孩到了嫁人的年纪仍未出嫁即为犯法,全家人都要坐牢,这也就是《宋书·周朗传》中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是有女儿30岁还没有嫁人,就要被罚600钱。唐朝对于男子20岁以上、女子15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这种强迫女子出嫁的初衷,虽然可能是统治者想增加社会人口,但在客观上确实解决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结婚年龄的规定大多在13~14岁。唐朝13岁、汉朝15岁、北周13岁、北齐14岁、北宋13岁、明14岁、清朝14岁。但事实上许多女孩12岁就结婚。
      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到: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是他的表侄女,嫁入宫时才11岁。孝庄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孝庄13岁,皇太极34岁;康熙的母亲佟佳氏生康熙的时候13岁;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嫁给唐太宗时13岁……
      旧中国女子结婚年龄亦多在13岁左右。仅就我父我叔而言,母亲13岁而婚,15岁生长子子明,只可惜少年即殁。今长兄生于1934年,属母亲的第三子。我五嬸13岁而婚,16岁生堂兄,18岁生堂姊,五嬸19岁殁。
          当今世界各国女性结婚年龄规定:伊朗9岁,阿拉伯11岁、西班牙12岁、阿根廷12岁、荷兰12岁、希腊12岁、美国12(14)岁、黎巴嫩13岁,英国14岁,俄罗斯14,菲律宾14岁、柬埔寨14岁、葡萄牙14岁、法国15岁、罗马尼亚16、巴基斯坦16、日本16岁、香港16岁、台湾16岁、韩国16岁、巴西16岁、澳大利亚18岁、德国18岁、中国20岁。
    纵观世界女性结婚年龄规定,中国为减少人满为患定为20岁,不少人认为不近人情,实属无奈之举。
    网络故障,迟复为歉。问好老克!

    点评

    谢谢雨梦兄,兄治学严谨,对古今中外女子婚龄的举证,让老克长见识了。 “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一诗,有说是咏物的、有说是悼亡的、有说是自题诗集之首的、有说是怀恋婢女的、有说是自伤身世的、有说是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4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6:23:41 | 只看该作者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3-8-22 17:16
    朱大可文实引自朱彝尊:
        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 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 ...

    谢谢雨梦兄,兄治学严谨,对古今中外女子婚龄的举证,让老克长见识了。
    “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一诗,有说是咏物的、有说是悼亡的、有说是自题诗集之首的、有说是怀恋婢女的、有说是自伤身世的、有说是悲叹时局的。千百年来,歧见丛出,莫衷一是。老克赞同朱彝尊等的“悼亡说”,而且将李义山集中提及“锦瑟”的诗,一一细究,坚定了“悼念亡妻之作”的观点。诗无达诂,或许也是言之成理,持之乏据之说。
    再谢雨梦兄,恭颂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27 14:57
  • 签到天数: 39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3#
    发表于 2013-9-18 16:08:11 | 只看该作者
    后世用锦瑟年华一词,源于《锦瑟》一诗。反推之,诗中必为指代之意,表示青春时光,而非一种乐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27 14:57
  • 签到天数: 39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4#
    发表于 2013-9-18 16:09:43 | 只看该作者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
    这两句中的锦瑟,应该是原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27 14:57
  • 签到天数: 39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5#
    发表于 2013-9-18 16:23:17 | 只看该作者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锦瑟应该是侧重技法。也非表示青春时光。

    对于锦瑟诗中,锦瑟的理解,我认为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乐器,因为后面跟着五十弦。至于是断弦,还是汉代之五十弦瑟,我觉得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说华年,诗人触物伤情,回忆起青春往事。这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而标题锦瑟二字,则寓有深意。指代自己的青春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27 14:57
  • 签到天数: 39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6#
    发表于 2013-9-18 16:26:43 | 只看该作者
    从近代人解读先贤文章来看,多是循先辈之辙,而今人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搞得越来越繁琐。辙痕频加,遂难觅真迹。不如直接从诗本身切入来的更真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7 18:5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7#
    发表于 2013-11-22 20:37:4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好议。虫儿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15 19:35 , Processed in 0.14890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