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83|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幻小说】《空气栓塞》(修订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6: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转发《空气栓塞》(修订稿)的一点说明


    “什么是故事?”
    “什么是完整故事?”
    因为“四季歌”是文学社区,在此“开门见山”便提出上面两个问题,自然是针对文学作品而言,并非童叟一样世俗问答。
    今年我自费出版了一本文集《光看别戳》(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4ISBN978-7-5-5106-2857-3)。截至眼下临近乙未年中秋佳节之际,仅我自己手中近一千册此书,送给周围朋友已达300多本。目前从陆续反馈信息看,比较一致意见和建议就是:“你的小说不完整啊!意犹未尽啊!”如若再具体些讲,我被追问最多问题可主要如下:
    “任凯和他那位女同学见面了吗?最后关系如何?”(《镜湖》)
    “在英国的那位同学是XX吧?他两口子离婚了吗?怪不得回国从来不带老婆孩子呢!”(《同窗的你》)
    “那个班主任和他班里女学生怎么回事呀?班主任被判了几年啊?那女学生以后怎么样了?”(《痕》)
    “孩子吃上肯德基了吗?”(《汽车万花筒》)
    “洗浴中心都干些什么?谢小敏是X奶吧?”(《金银花》)
    “小小就是你自己吧?那劲头挺像你啊!”(《光看别戳》)
    在提纲挈领归类上面几点看法后,关于新作《城里人》的回应,其实也如同我听到上面类似议论和评价后的感受一样,与其说是窃喜欣慰,毋宁讲暗自神伤。因为已经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你何时写《城里人》下集啊?”
    上述貌似“显摆示能”的自我张扬,或许可以让部分文学爱好者或同好们从中认识到,现今一般人在阅读文艺作品时真实的心态、鉴赏力和文学水平。其实无论此刻阅读者如何看待上面一段文字,就我个人而言,确实通过自身近段经历也愈发觉得:如何去提升读者鉴赏能力?这一问题可能要比一味宣扬和呼吁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下的人民大众应该都去“读书”“读好书”更加重要、迫切并有更长远的意义。
    俗话:“昙花一现,草木一时,生死一生。”
    何为故事?何为完整的故事?就某一个人来讲,从生到死就是一生,而这一生死过程也是其生命的完整故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间,某些人仅仅因为一次失恋或一次失败婚姻,即便没有导致其即刻死亡,却已经决定了此生命的全部过程,其后续生活不过雷同“行尸走肉”而已。那么,就这样一类人而言,其生途中一次失恋或一次失败婚姻近乎就是其一生故事的全部而完整内容了。所以,尽管文学作品一定不都是旨在讲述一个人由生到死“事无巨细”的完整故事,但是,能够用文学手法来讲述和描绘某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这样那样一种“个性人物”的作品,也必定就是其成为“文学”产品的内涵和价值之所在。
    鉴于我自己对于文学极其偏狭的理解和认识,故而才在业余生活中凭借自身生活感受书写出来了一些窃以为符合“文学特征”的诗歌、散文和小说,至于面对这些在我个人确有“舔犊之情”“敝帚自珍”一样心态的玩意儿,它们究竟是否属于文艺产品?以及它们究竟能否归类于艺术“佳作”或“糟粕”等问题,起码眼下已经不是我真正关心的话题了。那么,我自己在乎什么或关心什么呢?尽管我一直隐藏在“克谐”等笔名下鼓捣写作,却也始终没有摒弃自身作为文学爱好者和执业医生的社会角色。所以,如若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我的作品感悟到生活真实一面,在自我生途中无论遇到何样坎坷险阻都依然能够勇于并敢于“睁大双眼”“敞开心胸”“大胆去想象和思考”,而不是“追星逐臭”“盲信盲从”“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那么,就我个人而言,近乎死而无憾了。
    下面书归正传,谈下转贴于此的旧作《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杀人机器》作为短篇小说最早张贴于网络“槟榔园文学书院”和西祠胡同“另一种存在”上(大致如此),表面上看这个作品主要涉及“安乐死”话题,而且特别注明了是“虚拟小说”。事实上,和书写其它小说一样,真正坐下来创作“小说”之际,我自己时常都难以自持,更像信马由缰,通常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多数一边写一边张贴,届时自己也总觉得“主旨飘忽”不知其言何,但几经反思和追溯过后,才看清楚其中确实都是纠结内心的一些东西。
    九十年代初期,许多同学面对毕业后如何“求生”问题,但在涉及“家事、国事、天下事”样话题时,即便在小范围聚会中他们中也少有人再高谈阔论。当时曾经颇有血性头脑的一些朋友一般热衷“考研”“出国”或“下海”,在他们言谈举止上彰显着唯有“做学问”“搞科学研究”或“经商发财”才是安身立命的佳途,仿佛由此便可以远离某种空谈、龌龊而残暴的行举。这中间一位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八十年代中期一国营大企业进口了大宗某发达国家设备,一位高工派出国学习半年余,他回国后先后把大学毕业的女儿和儿子都弄出国门,但九十年代初这位高工被抓了,据说罪名是“间谍”。虽然这位高工后续命运不详,但清楚的是在他被逮埔后不久,他寡居的母亲紧接着就去世了,而他妻子据说先改嫁随后便自杀了。就是这样一段社会传闻,令我沉思许久,在千禧年之后面对亲戚邻居接二连三病故猝死以及社会上热衷“弱势群体”和“安乐死”等话题,便促成了《杀人机器》面世,以后因其名称过于玄虚,故改成了《空气栓塞》。
    去年在整理十年前网络文章中,于国内几家著名文化网站转帖之间,因《空气栓塞》最初篇幅不到2万字而第一节还不足3千字,故初审时主要因字数不足,一波三折只能混搭在辑本中出现,但我本意还是希望其能独立成篇,且归类于科幻或玄虚小说以方便理解和认识。因此,几经修修补补,增加了一些场景或心理描述,最终却也没能拉长到3万字数。
    拉拉杂杂讲了一通,中心议题还是应该落在作品本身上面。其实,关于以往文章,不管其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我自己尚且明白俗话所讲“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唯美意境,但现实生活体验中却也让我深信:“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知。”
    最后,欢迎读者、同好针对已经有些不伦不类的《空气栓塞》不吝指教批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6:2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5-9-23 11:14 编辑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三章吴倩妮、李类和父亲
       
    距离上面在绿州国召开的全球高层阁僚咨询研讨会议,大约还有不到一周多的时间吧。有一天,当时已经在雷蒙庄园成了名副其实的女主人,也就是那位与雷蒙父子俩保持了将近十多年半公开情人之后,终于在儿子离婚不久,便隆重嫁到了雷蒙庄园,即是李类同胞又曾是李类师姐加情侣的吴倩妮女士,突然打破了三年前已经说好了“沉默是金”的约定,特别向李类传递了一个信息,直白地讲就是“盛邀师弟到故乡一块自留地上面谈要事”。
      对于师姐如此的嫁人行为,李类博士尽管打心底里别扭,甚至达到反感之极以至于想起来就要恶心的程度。但是有的时候,特别当理智占据上风时,李类每每开始冷静地反省两人曾经的暗恋,并重新认识不时会传到自己耳朵里的相关吴倩妮种种流言蜚语和桃色新闻;同时,他也在进一步测度她为人处世的生存逻辑,尤其用心去揣摩从她内心世界到身体肌肤上之所以表现成这样那样的根本原因及其在生理上可能出现的阈值、波形和数据模式。
      经过如此反反复复沉思默想和近似科研性地暗自摸索探究之后,李类由此才开始逐渐理解了分居妻子曾经的爱怜,并进一步开始专注于如何客观理性去分析离群索居者在主观意识上可能存在的因由归途及其心理障碍,甚至像是曾经进行解剖青蛙研究一样,并开始暗自着手探究当下分不清男女而又还存在男女之别的生活意义及其无意义了。
      然而,眼下每一时刻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的节奏,实在都过得太快了!现今根本没有充分的时空和机会容许李类一直保持住一份类似分析吴倩妮一样的理智状态,好让他能够彻底厘清自身生活、周围工作和社会之中依然无处不在的困惑问题。是啊,像周围或社会中一些不管是一闪而过还是一股脑涌出来的疑惑、困扰或省醒,对于李类来讲,无论就是自圆其说抑或仅是依据书本上的经典说道,如若面对的是论文答辩,他李类完全自信都可以给予毫不迟疑地对答如流,因为在那样一些类似虚伪客套、口是心非、鬼话连篇般的答辩之中,又有什么字词话语能够说服得了自己内心呢?又有那些学说理论真正能够让他坦然自若、心满意足啊?
      “如此矛盾而纠结的心态情绪应该有原因和根由吧?”善于钻牛角尖而又乐于自我解脱的李类,经常会如此自言自语般独坐一隅而暗自琢磨和诘问。事实上,无论是谁若想找准上面那些纠缠在李类身心中的诸多矛盾情节,原本也不是什么困难问题,说白了不过就是他李类还有爱的渴望,尤其对她还没有从根本上厌恶的以至于唾弃,甚至就是在已经心知肚明她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之后,李类依然无法做到不去挂念、不再去留意她的言语行踪,更无法从记忆中间彻底抹掉这样一位俨然迎合古典时尚一经确立婚姻即刻随从了夫姓的同胞师姐的名字。
      “情迷则意乱……”李类喃喃自语道。是啊!“意乱情迷”真格的就是这种状态下即通俗而又准确的心理描述吧。
      李类与吴倩妮,就在后者成婚的三年期间,不管在任何场合之下即便就是真正偶然的相遇之中,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像是不经意的问询……事过境迁后,李类都会痛下决心,甚至切齿诅咒:“不再相遇!不再重逢!躲避一切可能碰面或事务上联系。否则……”随后,李类便会更加苛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地”诸多工作之中。
      事实上,基地工作也确实让李类变得理智和清醒了起来,并让他进一步懂得了什么是理解、悔恨和醒悟,亦明白了一些为何应该区别对待“虚假与真实”的生活道理、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但是,每当寂寞独处之际,他耳边仿佛总有一个声音,在同自己那份时常矜持的清醒或理智一再吵架,在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为她开脱,替她说着好话。
      “嗯!这声音或许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吧。这一切究竟是前世未了的情缘呢?还是来世需偿还的孽债呢?”李类经常这样解释或嘀咕着,凝视或闭目面对一个漂浮在冥冥夜空之中又回荡在耳畔并纠结在心头上的动静。
      “是前世未了情缘呢?还是来世需偿还的孽债啊?”面对同乡同门师姐突然发出来的邀请信息,李类依然这样疑惑着,不过也仅仅是一会儿的犹豫,这一会儿时间等同于李类习惯性地向左摇了一下头的功夫,他没有再去寻找其实并不难找到的拒绝理由,李类即刻用探视已分居妻子和儿子的借口,一经申请被批准后,他即刻预订了通道特行机票。
      其实,何止李类明白他的妻子和儿子早已离开了故土,并且远远地离开了家乡中那个从未像是“家”模样存在过的巢穴,但是,“基地”管理层还是毫不迟疑地满足了他的请求。
      当无人驾驶微型直达“特机”在故乡别墅区停稳后,他即刻驾车跑到了她的身旁。
      已过了中年,尽管嘴角的笑纹皱褶即便在美容后还是依旧清晰地爬了出来,但不得不说她风韵犹存,依然像是十几年前初识和五年前热恋一样,令他目眩亦让他魂不守舍。
      两个小时之后,又好像不到两个小时,李类已黯然回到了自己原本空荡荡的“家”里。也只有在这里一小会儿的功夫,他突然才生出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悔恨和厌恶,仿佛一团团阴云死死地缠绕在他的家园、房间和身心周围,他不管如何去思辨都无法将之挥去。在这样一种阴霾压榨下,一阵又一阵烦厌、焦躁和愤懑情绪袭上心头,亦让他坐立不安起来。
      李类不想再等到明天了,他必须马上离开这块让他总感受被蒙骗被愚弄的环境土地。于是,他开始联系“基地”特勤部门并要求即刻返程,但对方答复午夜后才能启程。
      午夜,距今还有六个小时。
      “六个小时!可怎么熬啊?”呆呆地站在曾经是自己精心设计的一长溜落地窗前,李类一边眺望着愈发遥远而空漠寂静的前方一边喃喃自语道。
      “既然回来了,应该去看望一下父亲!”一个转念突然一下子涌了上来,李类即刻把念头转化成了行动。
      脑卒中有家族遗传性,从法学院到学医之前,李类一直自以为是高血压病,使他家族祖辈上许多人死于“脑血管意外”。所以在外留学时,李类一直关心着国内父亲的血压情况。然而,即使没有血压高出现过,父亲在六十岁以后还是发生了脑梗塞,而且一再发生。尽管现今医疗手段挽留住了老人生命,而眼下的父亲已经与植物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两样了。
      鉴于李类博士的社会地位和名望,李类父亲住进了祖国条件最优越的“托老院“。当然,一些必要项目花费是由他李类负担的。最初,李类通过远程通讯和父亲定期“面谈”或者亲自到医院探视,但近一年来愈发加重的继发性老年痴呆,已使任何形式的见面都变得没有必要了。李类心爱的父亲已经记忆不起来任何事情而且也不认得任何人,即便就是曾经最疼爱的儿子站在面前也引不起他任何反应了。
    乘“新干线”快车到“托老院”花了不足两个小时,从院门口到父亲住的楼房前需要徒步往东行走大约有三五百米的林荫道。走在这段路上,李类博士才发现头上那一轮明月今夜似乎特别圆特别的大而且格外皎洁……猛然之间,他意识到了一点什么,旋即鼻子一酸而眼泪禁不住也涌了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6:24:08 | 只看该作者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二章政策和策略

    时距上面李类清晨读报的五年之前,在一个地球某半部秋日的上午九时,于绿国大厦地下甬道北侧隐秘的国会山联播大厅里,当今绿州世界三大奠基之基金会旗下的科技精英代表:瓦西里•萨哈霍夫,琼斯•雷蒙,李类。他们三人依次正向绿州世界的高层领导者,阐述着当时亟待解决的因为残疾人数目急剧增加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萨哈霍夫,根据他管辖下的“社会敏感课题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一份调查报告,即《关于近年来残疾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调查结果分析报告》,正在激情洋溢而且数据详实地阐述着一系列令人信服并哀叹的诸多社会现象及其难题。
    他说,眼下绿州残疾人群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一代积极投身于世界绿州计划的先民当中,其次是他们的嫡系子女。也就是说,正是最应该成为当今“人类仙境”绿州理想国的真正公民们;或者讲,正是这方人类理想热土上原本为数不多的“荣誉主人”中一部分,现今却变成了这一地区最为突出棘手的社会问题。
    随后,萨哈霍夫用极其简洁明了的话语,把集中表现在绿州国的主要问题逐一列举出来,他说道:
      “即使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代价,他们就能够享受而今福利社会所提供的现代化高水平‘衣、食、住、行’上生活保障。但是,由于身体残疾,他们今天最需要的是不断增加对他人服务性依赖和对社会相关设施性需求。尽管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建造起来的这一新兴国度,每一个公民均有着无私服务他人的觉悟和意识,但同时每一个人也无庸置疑地拥有自由生活和维护自身幸福的保障性要求。所以,当越来越多人们不得不牺牲个人爱好和生活习惯,而投入到服务并照顾残疾人的日常事务当中之际,特别是当现代化医疗和康复手段也愈来愈使得这一公益事业变成了延绵无期并必须高投入的工作时,于是,许许多多普通民众和有识之士开始围绕现存棘手问题,进一步展开了‘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方面上争执和思辨。”
      事实上,萨哈霍夫上面阐述的事实,也正是国会山头脑们召集一起来聆听本次研讨会的根由所在。
      在分析上述社会问题发生过程和原因之中,针对在年龄段和残疾特征上为何会有如此集中表现之际,萨哈霍夫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问题之所以此时凸显出来,完全归咎于当初推行“沙漠变绿州计划”时学术界某权威以及当时国际某机构领导层一意孤行。因为“沙漠变绿州计划”酝酿已久,当初世界几大基金会和国际财团都鼎立赞助,并激烈争夺这一项目实施的优先控制权。所以,当一整套可行性计划书和宏伟的绿州理想国蓝图由机密变为公开地在世界各地流传时刻,随即也就出现了全球性无法遏制地奔赴沙漠腹地,并肆意推行社会化实践的热潮。就在这样一种近乎无序的社会运动初露端倪时,学术界中就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一再坚持,应在小范围内先进行区域性试验至少三十年到五十年之后,再有计划地推行这一人定胜天的激情豪迈。然而,由于这部分持不同意见者,因其学术地位和岗位权限的局限性,使其根本无法引起当时社会公众以及权势阶层的高度重视。所以,他们于当时显然不和谐的呼吁和建议性声音,很快湮灭在随之而来的为出现了“立竿见影”“红红火火”“繁荣昌盛”的绿州国奇迹而欢呼雀跃的喧闹之中。
      琼斯•雷蒙作为时下全球医疗界在“安乐死”理论和临床实践上最成功的创建者詹姆士•雷蒙教授的唯一儿子,即人称“小雷蒙”的一个人物。他自己不仅是当初由科学试验到积极推行“沙漠变绿州计划”的社会理论和实践的主导者,即已故世界级功勋教授墨罕摩德•冯•兰特先生的最得意门生,而且眼下他还是绿州国最大财团“威克”的首席执行官。小雷蒙依他惯常的举重若轻样姿态,先是用更为翔实确凿资料和严谨精确数字,不仅不急不躁而且气定神闲地论证了“沙漠变绿州计划”从理论形成到社会实践开始,不单是于时间衔接上充分体现了“科学而有效”的现代文化精神,并且针对这一“创举”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已出现以及可能潜在的得失利弊都进行了一番认真而理性地比较与分析,最后他义正词严地强调道:任何人都不难发现并确信,运行至今的“沙漠变绿州计划”不但已经取得了骄人业绩,而且还将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表明了上述态度之后,琼斯•雷蒙又不紧不慢且言词舒缓,但却更加坚定地着重指出:再完美的理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因此就彻底否定这一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像这样一种态度和做法,不仅于事无补,并且对一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必将是有百害而无一益。针对实践以后或于反省过程之中才发现和突显出来的错误问题或经验教训,究竟是应该彻底否定前面工作结果即刻改弦更张呢?还是将他们转变成为对今天和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警示和引导?面对琼斯•雷蒙摊牌的这样两项选择,不言而喻答案只能有一个,而出路也只有一条,这就是必须继续前行。只不过在选择解决今天问题的方法及其制定相应对策时,应尽可能避免曾经犯过错误,应尽可能防范技术性误判和常态化轻举妄动。
      话语到此,琼斯•雷蒙不但语速明显加快了,而他所使用字句措辞也变得即刻咄咄逼人起来。小雷蒙应用当年老雷蒙在医疗界疯狂推行“安乐死”规划一样气势,并有过之而无不及地推出了在针对现今残疾人问题上必须参照并推行“安乐死”的设想,以及这种设想在社会上实施中的道德方圆和理论依据。
      如果没有深层学习并了解詹姆士•雷蒙先生早年依据大量真人真事而书写的《安乐死的道德》《安乐死的得失》《安乐死的实施细则》以及今天仍在畅销的汇集了老雷蒙先生五十余年不懈努力而完成的《管理艺术》《道德实践》《成功和有效性》等等相关其学说和理论的诸多笔记式文稿或论著性丛书。那么,眼下这位小雷蒙先生如此大胆而狂妄的设想和雄辩,无异与一个杀人狂徒在那里振振有词地说道着丝丝入扣而又令人发指、耸人听闻的“害人经”。
    就在小雷蒙先生一浪高过一浪的慷慨陈词之时,李类博士一直毫无表情地坐在标注着自己名姓、头衔和地位的座位上,他那一副模样与其说像“麻木不仁”不如说是“黯然神伤”。因为来此之前,李类博士不仅已经知晓了大会可能议题和方向,甚至已经暗下决心在这次会议中只是持一种观望和中立态度,而且绝对不会去公开支持小雷蒙的任何想法。他之所以预先就做出了这样决定,并非因为李类博士小肚鸡肠或有什么利害关系和情感纠葛掺杂其间。尽管李类确实一直就不喜欢自己导师家的这位公子哥加情敌,不过单纯就目前形势而言,李类至少在两件或三件事情上让他有理由决意保持自己的个性姿态和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15-9-22 16:17:35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您的《空气栓塞》
    问候克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6:22:36 | 只看该作者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一章李类的早晨

    清晨,在绿国大地上,艳阳高照,亮光辉映着厅堂房舍的角角落落。
    李类博士醒来时候,娇娃正在餐厅里准备着早餐。李博士感到腰部有些酸涨,知道昨晚娇娃情度调高了,不经意地向左摇晃了一下头。
      “爱李,有什么不对劲吗?”声音隔着酒吧的格栅,径直传到了没有门窗的卧室里,娇娃异样敏感的神经已经和这家主人磨合的达到了出神入化地步了。
      “嗯!没关系。有什么消息吗?”卧室里李类一边翻身起床一边大声问道。
      “现在没有,吃饭后再说吧”没有任何迟疑和嵌顿的间歇,一段平缓而沉稳的语句又从餐厅那边传了过来。
      娇娃对于心理分析和营养学上研究,现今已经被三个博士头衔的准丈夫熏陶得无所不能了。
    冲完淋浴,坐在按摩椅上,李博士任由风机柔和地吹理着头发,他随手拿起来已经摆在眼前桌面上的时报,一如既往随意翻看着。
    版的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上,醒目着红黑相间的一排大字:“安乐死你将走向何方?”在标题下方作者一栏里,凸显出来的是李类再也熟悉不过的一个名字:伊丽莎白•雷蒙•吴。
    虽仅是一目了然的报纸内容,却让李类禁不住皱起了眉头,暗自嘀咕着:“这一天终于来了。”不过在李类自觉意识里面,他似乎认为这一天来得有些太快了,更出乎李类意料者,竟然会是她首先站了出来。
      “……詹姆士•雷蒙教授极力完善的‘安乐死’理论,在绿州近五年社会实践运动中,被我们天才的‘十三裁判’演义成了半公开的‘杀人机器’……”
      揣摩着标题下面已被着重号和红色字体标示出的这段文字,李博士从中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文章后面凸显出来了老雷蒙教授那一双角膜混浊而又炯炯有神的眼睛,甚至在那张布满皱褶的长脸上隐约露出了“扬扬得意”的一贯表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6#
    发表于 2015-9-22 20:10:16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5-9-22 16:22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一章李类的早晨

    清晨,在绿国大地上,艳阳高照,亮光辉映着厅堂 ...

    安乐死,医学伦理学中很有争议的话题。
    起头引起了阅读兴趣,继续关注后文。
    问候克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7#
    发表于 2015-9-22 20:12:11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5-9-22 16:24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二章政策和策略

    时距上面李类清晨读报的五年之前,在一个地球某 ...

    读出科幻小说的感觉了,继续关注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8#
    发表于 2015-9-22 20:16:25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5-9-22 16:25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三章吴倩妮、李类和父亲
       
    距离上面在绿州国召开的全球高层阁 ...

    情节挺吸引人。期待后文
    克谐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12-10 17:18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
    发表于 2015-9-23 09:15:30 | 只看该作者
    精 继续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0:4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5-9-23 10:53 编辑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四章阴谋和爱情

    “亲爱的,老师完全是为了你的前途,这与琼没任何关系的呀。”从浴室里出来,吴倩妮如此这般开导着显然有些不高兴的师弟。
    “我的前途?要把这一计划在残疾人中推开,你知道将意味着什么吗?”李类赤裸着身体,腾得一下子从床铺上坐了起来,他言辞十分生硬地接着吴倩妮的话头,说道:
    “在医院里,有高额的费用,有做诊断的医生,有横下心来的机器。在法庭上,有犯罪事实,有受害人哭诉,有社会公愤和舆论监督。那么,在福利院有什么?谁有决断死与生的权利?”
    “对啊!你现在正在做什么呀?你完全可以发挥你在法学和医学上的长处,设计出新的应用程序,在这一领域推广开来,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道路……”吴倩妮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用母语加乡音和缓地说着、说着、再说着。
    其实,见面还不到半个小时,李类就已经明白了这次会面的真实目的所在。
    师姐吴倩妮一再暗示没人会知道这次约会,当然她也不是毫无原因的心血来潮。因为她知道了上层一些决策动向,特别在了解到雷蒙老师正在幕后所做的工作,而这一次对李类来说,确实也是让他能够施展才干的绝妙机会。所以,她才急切地约他来见面,并透露了一些即将成为事实的隐匿信息。
    “安乐死”在今天医院中之所以能够广泛使用,这一切除了归功于詹姆士•雷蒙先生完美的理论学说之外,“安息诊断仪”在病例筛选和终结判断上的决定作用,尤其在这项工作得以在社会医疗机构中顺利推广下去,所谓高科技机器“安息诊断仪”无疑是社会的安慰剂和理论上的道德保障。然而,恰是这一诊断仪器所必须的复杂编程和缜密标准,则是雷蒙基金会下属“威克集团”推出的专利产品。其实,这项收入也是该基金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近年来,在和雷蒙一家来来往往的经历中,李类博士也确确实实地学到了许许多多东西,尤其练就的那一双眼睛,用在看穿雷蒙家人心思上确实达到了“不费吹灰之力”的程度了。
    该做的和想做的事情都也解决完了,李类不想再针对“残疾人”前景话题上再和吴倩妮进一步争论或探讨下去。当然,如果是当着雷蒙老师的面,有许多话李类尽管也不会明明白白地直接说出来,而更多的也仅仅是“心照不宣”而已。然而,若真是处于那样一种场景下,起码在心情上此刻的李类绝不会是眼下的这种姿态。
    本来这是自吴倩妮结婚后,李类和她第一次真正单独呆在一起。曾经恋人,曾经计划过男婚女嫁的一对,一旦疏远后,眷顾思念情怀虽然也会时常涌动不已,但朝思暮想的重逢却变成了眼前现实之际,李类这会儿才一下子回过神来,更像是恍然大悟:原来远离的不仅仅只有身体,而那“心”儿远得已经完全没有了曾经有过的灵犀。
    其实,在李类与吴倩妮两个人之间,俩人共同话题应该有许许多多的,如:在专业、在公务、在生活习性、在前途设计方面,甚至在曾经有过的彻夜不眠、喋喋不休的那些共同爱好和倾慕的情节上……是啊!就在眼下彼此确乎都已经感觉到了,俩人真的没有再进一步沟通的情绪和需求了。
    没有再次约定,只是淡淡一吻后,李类转身离开了吴倩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5-9-23 16:06: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进去了,有理性也有感性,仿佛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为了回复,注册并登录,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2#
    发表于 2015-9-23 16:19:43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5-9-23 10:48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四章阴谋和爱情

    “亲爱的,老师完全是为了你的前途,这与琼没任 ...

    李类和吴倩妮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呢?
    继续关注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3#
    发表于 2015-9-23 16:20:23 | 只看该作者
    月凉入秋 发表于 2015-9-23 16:06
    看进去了,有理性也有感性,仿佛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为了回复,注册并登录,期待中。。。。。。

    问候新朋友,四季歌有你更温暖: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6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4#
    发表于 2015-9-23 16:52:05 | 只看该作者
    月凉入秋 发表于 2015-9-23 16:06
    看进去了,有理性也有感性,仿佛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为了回复,注册并登录,期待中。。。。。。

    欢迎老乡加盟。。。。。: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5#
    发表于 2015-9-23 19:34:51 | 只看该作者
    晚春轩主 发表于 2015-9-23 16:52
    欢迎老乡加盟。。。。。

    问候轩主老师: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0:01: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诸位光临捧场!
    《空气栓塞》不单单是行文拖沓,其内容也不仅仅因为“虚拟”的原因而晦涩难懂。此作品基本框架成形于2005年秋冬,从那时到今天不管是其名曰《杀人机器》还是叫《空气栓塞》,在每一次于网络论坛初发或转帖中,都不难看到其又经过修饰整改的痕迹。所以要在此提前说明这一点,意在撇清某种可能的误读或臆测!
    因为此处是社区“小说”苑地,多说一点我自己写小说的体会,也算是解答不时有人问我:“你那些故事怎么编出来?”
    说实话,我在初高中时,意外读了两本即便今天也不多见的《别林斯基选集》,因为上面多是议论欧洲十八世纪盛兴于欧洲的文学佳作,由此才知道了诸多西方作家名姓、作品及其书写的故事。而在这种阅读中,对我个人影响的最关键地方,也和后来我读黑格尔《美学》的感知一样,就是他们在书中不是一味转述某国某人某时写出了某作品,而是在评述这些人物及其作品在他们各自时代的影响、意义和价值所在,并且这里面的“价值”不单纯指其是否引起了政权更替或时政革命,而是在美学意义上或说是在文化进步上因何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
    在没有网络之前,因为初中就写日记的缘故,大学时才注意到日记上自己写得一些东西很像志摩小诗。所以,大约在1986年我从日记中整理出来十多首类似“小诗”的文字,并尝试寄发刊物。当时,大概是石家庄有一家“先锋诗歌”报刊给我回信,说是交一百元钱既可以在合刊上发表,我也仅是看了一眼就赶紧撕碎了,瞧着宿舍和楼道没人,便把那信和里面好像还有一份报纸一起扔到了厕所粪坑里。毕业后在十年医院临床工作中,因为一直保持看闲杂书习惯,于读书或值班之间,经常会忍不住记下一些感伤情怀,在三十岁那年,我把这些散记合成了一本《自白书》,也就是后来出现在网络上《杂咀稗说》中的《自言自语》,而且其中几篇类似议论文也在九六年前后投稿多家刊物和地方报纸,却如石沉大海。也就是这种诗歌和散文投稿失败经历,让我隐约感到“小说”可能被刊物采用的机会大些,所以我第一个小说就是九六或九七年完成,当时投得齐鲁晚报或济南时报的“副刊”,但也没有任何回音。随后因为专业进修,紧接着从事行政工作,期间三四年没有再尝试投稿,但读书和书写的习惯,却反而因行政工作压力而愈发放不下了。千禧年后网络的出现以及我自己的写作情况,单凭网上搜索“克谐”或《杂咀稗说》便一目了然,不再赘述。最后,关于“写小说”多说一点,也是我读习托尔斯泰生平资料中获得的启发,这就是对自己的作品要不怕自揭其短,尤其是更需要不断去自我省视、修改和完善。
    一点随想,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0:06:38 | 只看该作者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五章本能和理智

    上述国会山高层咨询会议结束之后,就在绿国大厦地下甬道左手侧门一小块儿空地上,琼斯•雷蒙礼仪性地站着和李类又寒暄了一会儿,随后俩人拥抱了一下便彼此分手了。
    李类博士已经记忆不起来他自己究竟是如何走上了迎合琼斯•雷蒙的思路,只是清楚地知道就在他自个发言那会儿眼前总是影影绰绰着父亲那双浑浊、呆滞的目光和已经变得浮肿、木讷的面庞。
    当轮到李类博士发言时,他站在听证会讲台上完全就是从科学水平和技术角度出发,针对某决策人物提出的关于“安乐死”于医学界运行情况的提问,给予了既是旁征博引而且又是声情并茂且深入浅出地回答。李类并且用简洁明了语言进一步阐明了小雷蒙“安乐死”设想在社会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及可以选择的解决办法。最后,在法学博士头衔下李类提出了一个在没有现成“诊断标准”和尚无可使用“诊断机器”等前提下,也可以借鉴法院“厅审裁决”的方式方法,即建议由德高望重的各类社会学专家组成“十三人”委员会来决断适用于“安乐死”的残疾人。
    就在李类博士客观而理性地发言之际,会场气氛一下子变得散漫而又温馨起来,仿佛其“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原本都在意料之中一般。询证会议现场亦不过十几个人而已,对于决断社会中一类人群“生死攸关”的偌大命题,反而在这里既没有引起轩然大波也没有公开拥趸高呼,仅仅因为高端专家学者一个接一个或异常激情或格外斯文的阐释,使得整个会场里外仍不失“肃穆、严谨”的氛围。伴随着始终“缜密、规范“听证程序的延续,事实上所有参与者,除非他加她真正精通并具备了关于此刻议题中社会事实、规划措施、学说依据以及前景预测等等较全面性理论和实践知识之后,否则他或她也就很难再提出其它更加恰如其分的质疑、意见和建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1:55:35 | 只看该作者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六章庄园风光

    初春时一个傍晚,在大西洋西海岸距离一座举世闻名大都城一千公里开外,于一个三面环山一侧临海的雷蒙庄园里面,正举行着一场午夜酒会。已经追随詹姆士•雷蒙四年之久,继法学博士后又将获得一顶医学博士头衔,而且在雷蒙教授开创的医疗特殊专业领域已经崭露头脚且成绩斐然的李类先生,也十分荣幸地应邀入席了。
    源于雷蒙教授在当今医学界及其药械科贸领域无人企及的地位和举世瞩目的名望,让这样一场看似简单庸常的家庭酒宴,堪与当代任何一种世界级群英会相媲美了。
    而在这一时节,整个地球上人类正沉浸在为当代最伟大人间奇迹“绿国”不断克服困难且捷报频传并蒸蒸日上的兴奋里,举世上下无不被“超人”胆识和“科技”力量而变得瞠目结舌,甚至都不需要任何专业机构去统计,既可以确信全球超出99,99%人们此时此刻也愈发幸福地生活在“人定胜天”的欢声笑语之中。
    鸟瞰灯火辉煌、高朋满座的雷蒙庄园,毋庸置疑,虽是抱病光临,但倾其一生致力于推行“沙漠变绿州计划”的世界顶级功勋教授墨罕摩德•冯•兰特先生,自然而然格外醒目地“喧宾夺主”充当着当晚这儿最璀璨的明星。
    老雷蒙先生,由于不久前被查出了髋关节供血不足而左侧股骨头已经出现了缺血性坏死征兆,于此刻,他正遵照“医嘱”被强迫地坐在了轮椅上,并有些不十分协调地在宴会中心前台上呆坐着。
    宴会由琼斯•雷蒙和他那位身材高挑、眼神忧郁而言语轻快、举止优雅的西班牙夫人来主持。
    环绕新月形晶莹透碧而海水潺潺的泳池,欢宴笼罩在姹紫嫣红、香气扑鼻和琴弦袅袅之中。徜徉于名流如云、佳丽簇拥、高谈阔论的氤氲里,李类博士有一份莫名惆怅一阵又一阵袭上心头。在一曲华尔兹轻歌曼舞之后,雷蒙老师突然传给李类一个信息要他过去。
    在灯火阑珊处,李类远远地看到师姐吴倩妮正推着老师向“圈子”外面走着。李类绕过人群,他从便道上三步并作两步地急急忙忙追了上去。
    “吴,你再去和马克谈一谈。我和李呆一会儿。”雷蒙教授眼神可能瞥见了李类身影,于是他一边侧身对吴倩妮吩咐着一边对从左手边奔过来的李类说道:“李,我们到‘金字塔’去。”
    “金字塔”是雷蒙老师自己设计建造的一个小土石堆,它就位于雷蒙庄园北侧在靠近山坡下一片高尔夫场地的旁边。
    李类曾经听师姐说过,老师经常一个人在“金字塔”边上驻足沉思。不过,师姐吴倩妮自己也说不清楚,老师爱去的这个“金字塔”土石堆究竟是什么时候因何故而堆砌的。
    “李,你将来有何打算?”雷蒙教授一边说着话一边举手示意推着轮椅的李类停下来,他自己此刻缓缓地扶着轮椅两侧把手,并顺势站了起来。随后,雷蒙教授双手掐腰活动了一下腿脚,他便十分轻快自然地径直向前方不紧不慢走去。
    李类推着轮椅跟在老师后面,他这会儿心里正琢磨着究竟应该如何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过了不一会儿功夫,李类一边推着车子向前紧赶了几步一边若有所思地冲着老师背影说道:“老师,我发现,我更适合去当临床医生。”
    “你发现?不!不!应该说是你的直觉、一种观察、一种自我认识吧?”雷蒙教授头也不回依然低着头踱步。雷蒙教授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四周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作医生不适合你。李,如同你当初说过的作律师和当法官都不适合你一样……”雷蒙老师用和蔼可亲的口气及其一贯咄咄逼人的语句,开始谆谆教诲着他认定“优点是认真,缺点也是认真。”的这位中国学生。
    “……最初的判断我和你一样。研究过你的论文和你那些奇谈怪论文字,特别是在你还不清楚是和谁对话时,却显露出了怀疑一切、敢于思想、勇于钻研的个性后,我认为你应该到我这儿来。今天,我知道当时对你的看法有许多却是不正确的。你应该转向新的领域,也就是机械性研究和制造创新方面。因为那种细致研究和即刻可以赴诸实践的检验型工作,是对你疑虑和抑郁情节最有效的医治办法。”
    老雷蒙教授就站在比他个头也高不出多少的“金字塔”一侧,他一边抚摸着塔尖一边低头闭目像是在喃喃自语,在一段若有所思的停顿之后,雷蒙教授转过身来面对着李类继续说道:
    “就在我和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我开始转向东方的思想和学说,并从中生出莫名其妙的恐惧、忧虑和悔恨。如同一种过去清教徒才会有的虔诚、忏悔样心绪。这种情绪曾经从早到晚围绕着我,始终挥之不去却又招之即来。而那会儿,可正是我功成名就、如日中天的时候啊!”
    又停顿了了一小会儿,雷蒙教授拉过李类手扶的轮椅并又坐了下来,他抬头望着天空又开始像自言自语地说道:
    “就是在那个时期,我经常一个人来到这里,一边沉思一边用脚下碎石下意识地在这里堆砌了这样一个石丘。然而,也就是这个景物却让我突然之间有了主意,像是茅塞顿开,随后这个‘金字塔’就立了起来。我只有站在这里时候,才开始回忆和反思过去,除此以外,我只解决现实难题和勾画未来。”话到此,雷蒙教授转过头来,眼睛直视着李类并加重了语气又说道:
    “李,马克•索罗万先生是一个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天才。他那一份坚定果断的意志和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精神,是你们年轻人的榜样。他那里只招募机械领域出身的学生和有特殊资禀的人才。但是,我的‘安息’诊断仪和他们有永久性合作协议。李,不知你是否愿意到他那里去完善自己?”话到此,雷蒙教授措辞清晰简洁的话语一下子停了下来。在一段沉寂后,雷蒙教授瞥了一眼仍在低头不语而身姿表情显然犹豫不决的李类,于是又婉转地说道:“李,你可以晚些时间给我答复,到时候你如果还有其它的想法,也可以一起讲出来。年轻人,前途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是的,老师。让我再考虑一下吧。”听到老师说出后话来,李类赶紧伸手去推轮椅并十分认真且语句谦恭地回答着。
    在早些时候李类博士尽管也听师姐讲过,雷蒙老师在家中谈论到他时就喜欢用“瓦特”来指代自己,亦如同私下交流中老师从不避讳直接称呼吴倩妮“我的女皇伊丽莎白”一样。但是,李类真的弄不清楚老师称呼他“瓦特”的准确含义,就这样一种称呼究竟是表明他李类可塑性强啊?还是暗示着他有机械方面天才呢?或许这里面还存在其它一些意味深长的东西吧。
    毋庸置疑,其实就在此地此时此刻,当雷蒙老师第一次当面直白地指出了对学生李类的直觉印象和剖析性话语之际,也没能让李类即刻颖悟或根本解决掉时常纠缠他头脑中那样一份由来已久的自我困惑和忧心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9#
    发表于 2015-9-24 15:52:17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5-9-24 10:01
    谢谢诸位光临捧场!
    《空气栓塞》不单单是行文拖沓,其内容也不仅仅因为“虚拟”的原因而晦涩难懂。此作品 ...

    坚持写作梦想,不容易。写自己所思所想,不为发表而写,那样会比较自在快乐。对吗,克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0#
    发表于 2015-9-24 15:53:59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5-9-24 10:06
    《空气栓塞》(原名《杀人机器》)……第五章本能和理智

    上述国会山高层咨询会议结束之后,就在绿国大厦 ...

    继续关注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1 23:57 , Processed in 0.1328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