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9-26 07:01 编辑
闲扯《西游记》(5)
昨晚有人问我:一部《西游记》原本就是神魔小说,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政治故事”,这问题有点不好说,要不我干脆含糊的表达:这个或许就是角度不同吧。
其实,文学没那么高大上,它所表达的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还是与人有关,所以,即便是《西游记》这样一部充满着虚幻神魔的小说,它携带的也是人类的色 。
无论是闹腾的大圣,还是貌似威仪的天庭,以及法相端庄的如来,观音们,你在生活里或许多少都能找到点痕迹。
当然,一个悟空的出现,以及取经路上的风雨故事,其实一切都是预设好的东西,道理很简单,如来一掌把猴哥扣在五行山下的并贴上“封条”的时候,就知道五百年后东土大唐有个叫玄娤的和尚邮差,要去西域为唐王求“真经”,更知道这一路风险系数比较高,一个玄娤远远不能胜任此事,必须要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所以后面陆续出现的悟空,悟能,悟净以及白龙马,那都是组织的安排,历史的选择啊。
所以,一部《西游记》再热闹的故事,说的也都是掌股之间的事儿,再牛,再桀骜,再反叛的猴子,最后也要“踏平坎坷成大道”这就是政治主题,不能含糊,必须宣扬。
别听后人的吹嘘什么“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猴哥没那么高大上,能力也就是欺负一下功夫和背景都不行的妖魔鬼怪,遇到哪些有来头的,他照样打不过,然后一脸苦逼的满世界找帮手。
就这做派,你想一想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差别么?
看《西游记》就知道,大圣被一些有来头,有背景的妖魔们修理的够惨的。也就对着一个白骨精能下死手,而且还是三打才如愿。欺负弱小,吃柿子专门找软的捏吧,这不但是我们人的共性,连神魔都不能幸免。
我们不能为难吴承恩,难道唐三藏不选择悟空就不能完成取经大业了么?当然不能,组织安排的,必须这样。
所以读者诸君一定要清楚,所谓的“取经”无非是一次被预设好的行动。一切都在组织的最高层们的掌控之中,万一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组织就会派人出面,要神给神,要法器给法器,总之,一定要确保三藏师徒们继续前行。
三藏的肉好吃,吃了能长生不老的广告是谁做的?肯定与组织有关,组织这么一吆喝满世界都知道了,然后那些不知死活的妖魔们都来了,结果被干将悟空一一干掉了。
事实上一个东西必须明确,那猴子何尝不是妖怪?扔了要饭棍,欺辱同类,老孙你真能做的出来,下得去手啊。大家都在修行,容易么?好不容易熬到可能差一步就修成正果了,结果被老孙一棒子砸回原形,数千年的修行基业荡然无存。
紧箍咒这事儿,绝对是一个阴谋,如来,观音们都清楚,就算把这猴子从五行山下放出来,想制服它也不容易,所以,必须要有个东西能约束到它,于是,紧箍咒就带着使命来了。不听话的时候,三藏只需要嘴唇蠕动念着紧箍咒就是了。
这是损招啊。所以,神仙们做事情也未必都光明正大,该阴损的时候,丝毫不光明。神仙们玩下三路出阴招的时候也不见得就比我们人类高尚多少。
当然,《西游记》也是一部改造的励志故事。一个顽劣能作的猴子,最后皈依成佛这故事间接的告诉我们,就算你能作,你作不过这只猴子吧,它都能改造好,你有啥不可能的?别自卑啊诸位,励志成佛的猴哥就在西天呢。
《西游记》严格的说来,不是一部充满着恩怨的书,虽然悟空保着玄娤一路向西也是玩命的和妖魔们过不去,说到底其实那书里是透着一种轻松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所谓的“四大名著”之一,我其实觉得也就这书看着最愉悦。
为何不愉悦,猴哥多好玩,八戒多好玩,顺便看看一根筋的三藏,闷着头不言不语的沙和尚,以及那一路的风光,一路的磨难,太有画面感了。
吴承恩老先生是一个造故事的顶尖高手,前面对猴哥的所有渲染,其实都为了后面取经得道服务的,一百回,前面七回说的是猴哥的“英雄事迹”。以及它造反闹事儿失败,被玉帝应邀而来的如来一掌扣在了五行山下,到了第八回,这就得安排观音出场为大主题而来了。
悟空是一个悟性极高的猴子,这一点它师傅当然心知肚明,菩提所以收它为徒,多数的成分是为了给他的同门们制造点乱子,毕竟自己不好出手。学了一身好功夫的猴哥,当然不能寂寞,所以很快就“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了。这是告诉我们,混世界的无论如何得拳头硬,得有真本事。
闹,你也得有那个能耐和资本是吧。 2015年9月25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