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不是千年古镇吗!土城不是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吗!土城不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吗”!当然,这毋容置疑。为此作证的是过去拥有众多的盐号、商号、祠堂、庙宇、会馆,还发现有古汉墓、古船坞、宋酒窖、古城墙。近代史又再添浓墨重 的“四渡赤水”长征文化。 记住土城历史的是一代代的土城人,是一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口口相传的土城人。还有川流不息的赤水河、还有长长的街道排列着的低矮的瓦房、还有担水脚印磨玉(土话)的石梯坎,还有许多点缀在古镇四处的古树——黄桷树。 古镇嘛!就得有古树。它伴着古镇成长,又为古镇增添风采。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土城就有若干百年以上老树。而这些老树中数量最多的就只有一种——黄桷树。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土城的黄桷树比较大的有:范家咀渡口;下街桥桥上;土城小学校本部;文昌宫分校;场坝子处;大土上;铁路沟桥上;小河儿猪市;钟家咀咀;黄金岩花园下头等处分布。土城街上以外的黄桷树就还有很多了。(一) 黄桷树别名:黄葛树、大叶榕、菩提树等。属桑科。形态特征:属高大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30米)。其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花期5~8月,果期8~11月,果子生于叶腋,成球形,黄色或紫红色。 黄桷树还有二个鲜为人知的特性:一是它似乎没有固定的换叶时间,它不像一般树木一样定时换叶,而是像人们传说一样——它是什么季节栽下的,就在什么季节换叶(因为我们常常见到不同地点的黄桷树在不同的季节换叶);二是黄桷树落叶和长新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 黄桷树喜高温多湿气候,耐干旱、适贫脊,抗风、抗污染,因此寿命很长,常见百年以上大树。此外,黄桷树易成活、生长快,容易形成参天大树与自然景观。因此,土城人是非常喜欢黄桷树的。 我在土城主要居住的三个地方,都生长着几株不同形态的黄桷树,我与这些黄桷树都有着深深的感情。 文昌宫——土城小学分校,紧靠新街的校门口,就生长着二棵苍劲无比、枝繁叶茂的黄桷树。它像是土城小学分校的守护神,又像避雨遮阴的太阳伞。它是土城镇街上所有黄桷树中位置最高的二棵树,也是处在生命旺盛期的二棵树。 “皮匠湾”——外公街房后边,与隔壁高家相邻也生长着一棵黄桷树,在我幼年时,这棵黄桷树就已经进入老年期。此时的这株黄桷树,也是老态龙钟,早也不见枝繁叶茂的青春模样,只剩一截老树桩和伸入外公房顶的粗枝。老树桩每年还长着菌,残枝还在谱写着生命最后的华章。(二) 土城小学校本部——操场边伫立着一棵粗壮无比,遮天蔽日的黄桷树,它复盖的面积约占老操场的三分之一。它见证了土城小学百年建校历程,迎来一批又一批蒙童,送走一批又一批学子。可未能等到百年校庆,就为新教学楼建设而捐躯。实在可惜。 大土(地名)上生长的哪棵黄桷树,有它固有的特点——它的大部分枝杆都是水平或向下延伸的,这与它生长的地形有关——水平生长的一面是一片比较开阔的陡坡,给这棵黄桷树提供了水平生长的空间。 这棵黄桷树一面靠大土粮库,位于粮库围墙外路边,而这条路呢一边通往“坟坝坝”(地名),一边通往中街的皮匠湾(地名)。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春阳岗酒”的原产地,后来的土城国营酒厂。 这棵黄桷树居高临下,远眺赤水河由西向东奔来,近瞅大河、小河水涨水落,它见证了赤水河曾经辉煌的航运历史;目睹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来去匆忙的身影。它看到了国营习水糖厂的兴起与衰亡;又见到了横跨赤水河上第一座公路大桥。 小河边猪市坝(地名)处的黄桷树,生长在河滩边上,是离赤水最近的一株黄桷树。过去这里是牲畜交易的地方,适逢场天这里就会聚集许多农民,到此处买卖自己需要的猪、牛、羊等牲口。在交易过程中你会见到“偏耳”(交易中间人)为买卖双方进行的流传至今的既隐蔽又诡秘的在袖筒内定价方法。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防止价格失密,可见过去的生意人有多聪明。在这种交易中,公买公卖、不欺不诈,“偏耳”还可从中得到一笔不扉的佣金,有的人还以此来维持生计。(三) 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在黄桷树下玩耍,特别是土城炎热的夏天,树下是我们这帮孩子理想的游乐场所,更是我们孩子们的天堂。此外,黄桷树的芽苞(俗称黄桷pr儿),也是我们小孩天然绿色小吃,味道酸酸的、涩涩的,吃后甘甜甘甜的。 黄桷树树杆粗壮,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可谓“望树兴叹,高不可攀”。但也有胆大心细、无树不能攀之人——他就是家住“蔡家院子”的“袁五”——现在“京华酒业”的技术掌门人袁仲华。在土城,要说比胆大,比爬树袁仲华是“高手”,还可以夸张地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土城的黄桷树与土城的历史与生俱来,它与土城的先民休戚与共。它见证了古镇盐运文化时期的喧闹,目睹了川盐入黔盐商的荣华富贵,目睹了盐工的血泪心酸。 当年土城渡口处的黄桷树,迎来送往长征途经的红军,如今还在悄悄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现在我身在异乡,时不时还梦见儿时的黄桷树,但不知它们可否还记得小时的我。不过这亦难怪,我离开家乡已经四十多年,现如今已过耳顺之年龄。(完) (作者:承上与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