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6-17 21:19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人生,既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坏。”
这是莫泊桑在他的小说《人生》中的一句著名格言。是的, 人生需要感悟,幸福需要铸造,生活需要经营。
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写的《牛虻》是歌颂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小说。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 浓重的主题。
年轻时代的牛虻,名字叫做亚瑟,“死而复生”后的牛虻,改名换姓叫做范里斯•列瓦雷士。他是书中的意大利的著名的红衣主教罗伦梭•蒙泰尼里与葛兰第斯的私生子,牛虻是他的绰号。他一生为了意大利人民忍受了无数苦难,最后英勇牺牲。牛虻坚强而无畏的精神和意志、如同钢铁一般的坚忍毅力、对于敌人憎恨与轻蔑、不为任何折磨、凌虐所屈服的精神,是极其壮丽的。“我相信你跟相信上帝一样。上帝是一个泥塑木雕的东西,我只要一锤就把他敲得粉碎;你呢,却一直拿谎话欺骗我。”,这是亚瑟的彻底觉醒。从此,他在用信仰和意志在为意大利人民的民主与解放的斗争中,向虚伪的宗教、世俗的腐朽实行了决不妥协的决裂。他从狂热的、多愁善感的少年,成长为一个严峻的、不屈不挠的斗士,是经过严峻的洗礼与生死考验的。牛虻的死,造成了亲手杀害了自己爱子的蒙泰尼里的加速死亡,敲响了那个腐朽的制度的丧钟。
琼玛(亚瑟“死”后,她嫁给了波拉,成了波拉太太,但波拉也很快病死)——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可惜由于年轻、没有经验、单纯的亚瑟,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当年的亚瑟化作列瓦雷士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曾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但他也不承认自己就是当年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愧悔和自责中。直到亚瑟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最后一句话一一“一句遗言”: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掉,我都是快乐地飞来飞去的一只牛虻!”承认了自己的亚瑟身份,这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牛虻告诉琼瑪:“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直贯穿着故事的始终。是的,琼瑪没有爱过亚瑟。牛虻的爱是一个悲剧,伏尼契借助牛虻的极端悲剧,撕开的是世间种种低俗人性的画皮,彻底呈现给我们的是血淋淋的受侮辱、受损害的灵魂。随着年龄的逐渐大起来,也使我慢慢感觉到,这种铭心刻骨的神恋,虽然也是高尚的,但终究是虚幻的、并且注定会是悲哀结局而曾使我悲哀。
我读《牛虻》是在几十年以前。那时,我们也正处于青年时代,但还是为牛虻的真诚而打动。我的初恋爱人、我的结发妻子虽然不是大学生,虽然她没有读过中文系,但她的素养和细致却常常比我深刻,在许多的细节分析探讨中,她的高见使我不得不十分佩服她的聪睿。
那时,我们除了一起读过的《牛虻》 、 《复活》 、 《当代英雄》 、 《清宫秘史》及《巴黎圣母院》等书籍之外,还一起读过《红楼梦》 、《安娜•卡拉尼娜》,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有这本《茵梦湖》。
《茵梦湖》是德国小说家施托姆1850发表的名篇。施托姆的全名是“汉斯•台奥多尔• 沃尔特森• 施托姆”(1817——1884),他出生于德国当时处于丹麦统治下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濒临北海的小城胡苏姆,父亲是一位律师。他本人在基尔和柏林攻读法律大学毕业后,短时地担任过律师,后来流亡外地,1856开始当法官,1884年7月4日在哈德马尔申因病逝世。
《茵梦湖》是德国诗意现实主义作家特奥多尔•施托姆早期的一部爱情悲剧小说,讲述的是男女主人公莱茵哈德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莱因哈德外出求学,伊莉莎白依从母亲的心愿,嫁与莱茵哈德好友、有钱的庄主艾利希。多年之后,莱茵哈德应伊丽莎白和好友艾利希之邀去位于茵梦湖湖畔的庄园作客。昔日的旧情人相见,余情未了,却苦于现实的残酷,相见只能是痛上加痛,最后莱茵哈德远走他乡,终身未娶,孤独终老。
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要摆脱各种束缚,追求婚姻的自由,而封建意识却依旧拥有着巨大的的势力而加以阻挠,在两种道德观念的冲突中,美好的爱情被扼杀。《茵梦湖》这曲凄怆的輓歌就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发出的反抗的呐喊。农村的自然美景赋予讴歌故乡大自然的抒情诗人施托姆以无垠空间。在这里,绚丽的自然美景和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本身就构成了一迫独特的风景线,构成了一首绝美的抒情诗。
《茵梦湖》,是施托姆的代表作,作者因此一举成名。1921年,中国就出版了郭沫若和钱君肯的合译本,后来,又有梁遇春、巴金、唐性天等人的译本。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和民众对自由的渴望,《茵梦湖》很快受到了中国读的者喜爱和推崇.。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一位衣冠楚楚的老翁……他坐着坐着,天慢慢地暗下来;不久月光缓缓地洒进玻璃窗,照在挂在壁上的画面上,月光缓缓地向前移动,他的目光也不自主地随着往前。眼下月光移到了一张嵌在朴素的黑边镜框里的小照上。“伊丽莎白”老翁嘟哝一声,他刚刚说完这几个字,时间蓦地变了,他回到自己的青年时代去了。”……
接着是童年的时光,那时伊丽莎白只有五岁,莱茵哈德(也许年龄和伊丽莎白差不了多少),他们在假期里快乐地玩着。他对她说:“……你可以去(指到印度去),你那个时候当真是我的妻子了,那个时候谁也不能阻止你了”,接着“莱茵哈德心花怒放地抓住她的一双手,把她拉到草地上,“到印度去,到印度去”他唱到……
幼年的他们,一直保持着那种纯洁、亲切的感情。后来,他们不在一个学校读书了。七年后,莱茵哈德为了进一步深造,离开了这个城市。又过了些年,当莱茵哈德应伊丽莎白的邀请再去看望伊丽莎白时,她已经成为了农场主艾里希的妻子了。
故事的感人之处,就是这次莱茵哈德去看望伊丽莎白。
艾里希坦荡地欢迎、热情地接待了莱茵哈德。他领着莱茵哈德参观了他的庄园,还带着莱茵哈德一起参观花厅。
莱茵哈德和伊丽莎白的的相见是愉快的,尽管刚开始莱茵哈德很有些局促,但伊丽莎白还是陪着他一起到湖边散步。他俩一起赏花,一起唱歌,边散步边回忆着过去、回忆青春,浏览着湖边的美丽风光,一起划船,在湖中泛舟。但是他们没有情感的躁动,没有冲动的放任,更没有亲昵和苟且,两个人的心情都是激动的,伊丽莎白的眼中曾噙满泪水。莱茵哈德怀着无限的深情说:“我们的青春就埋在那边的青山后边,如今它在什么地方呢?”
在欢乐和回忆的时刻,他们的心情也都有些沉重。伊丽莎白曾不止一次地远处看着莱茵哈德,尽管在那支歌曲的歌词“是我母亲的意思,要我嫁给那庄主”为两人解释了伊丽莎白和艾里希婚姻,但是并不能消除两个人心中的遗憾。
莱茵哈德还是走了,伊丽莎白知道他无论如何他不会再来了,莱茵哈德也终于说出了:“永远不,”………
离别的时候,显然他们的内心都充满着伤感。
但是,伊丽莎白的那张“嵌在朴素的黑边镜框小照”却永远挂在了莱茵哈德的墙壁上了。
这部小说中,那种生动的、现实的、如梦似幻且充满如诗般幻想的风,描写的爱情悲剧,抒发了一种缠绵的思乡情绪。这对于封建势力仍然十分强大的德国社会和软弱无力的资产阶级来说,小说的环境和人物都很具有相当大的典型意义。施托姆创作的中篇小说因有《茵梦湖》淡淡的忧伤情调,而更能打动人。透过这种孤独和伤感又可发现,其中潜藏着的心灵的强烈的温暖、温柔、和无奈,令人读后无不为之唏嘘不已。
这里,愿意把这两本书推荐给我的那些要好的网友们,希望他们都能在这两部作品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品位,能在各自生活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顺畅,更多的愉快和幸福,没有痛苦和烦恼,不给自己的精神留下遗憾和折磨。
这两部小说,也是我和已故妻子好多年的谈资。当在我们在一起看着夕阳西坠、晚霞火红的傍晚美景时,她曾指斥莱茵哈德的疏忽;在松花江边坐在石阶上看波涛滚滚的松江晚浪时,她还很不赞同莱茵哈德仅仅能看着伊丽莎白小照的懦弱;当我们穿过桃林,到对面的原野上去采撷春花,她还抱怨伊丽莎白缺乏思想和主见,认为她遭受的折磨和痛苦不该得到同情和怜悯……
但是,我们一致认为,艾里希的朴实、坦荡和开阔的胸怀值得肯定。他能对妻子的曾经的恋人是那么尊重、信任,那么充满热情,是难能可贵的,那是他的胸怀、气度和高尚的表现。
如今,我的妻子也已经去世整整30年了,想到这两部著作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情趣,伴随我们所度过的时光,我依旧觉得十分亲切、温馨、留恋。
所以,也以此文,对我在天堂的夫人表示深深的悼念,为她祭輓,向她问候。也为我们曾经的时光留下记忆。
2015年12月4日 于盛和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