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红树林: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23:4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自古以来,文学就肩负着两种使命: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化的。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在政治气候需要的时候,政治家们会把文学当作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这时候,无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是否愿意,文学都只能是政治的附庸,要么依从,要么毁灭;不是从属于这个政治势力就是从属于那个政治势力,可以有所选择,其性质并无不同。但是当政治不再需要这个工具以后,政治家们就把她抛弃了,由此,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解放,起着推广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令人奇怪的是,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文学的这种“工具性”反而不是很强,虽然先秦文学有比较重的政论色 ,并没有影响到文学的独立性,从而创造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思想时代。到唐宋明清,文学的政治性大大削弱,大概是因为其题材大多是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灵异鬼怪,或者只是为个人的境遇抒发不平而已,矛头没有直接指向统治者。那就更失去了其政治上的利用价值,所以也就被统治者遗忘了。这样一来,便诞生了许许多多伟大的文学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就生命个体而言,文学对人的作用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上的,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一个人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手指)阅读、聆听、触摸获知了文学作品传递的信息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快乐、痛苦、舒畅、郁结、庆幸、哀愁、高兴、愤怒等等,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甚至行为,从娱乐性这种意义上说,一部文学作品给人的刺激愈强烈,其反应愈大,接受并产生类似共鸣反应的人愈多,那么这部作品愈成功。

    文学的本质是认识人类自身。发现、认知、揭示并用艺术的方法表达人性的善恶,扬善弃恶,追求人生的完美和生命的尊严。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学家们一直追求文学的这种独立性,也就是说,不依附于政治、不依附于经济或其他势力,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并由此让自身得到社会的尊崇,但这常常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因为文学家是必须依附于政治和经济而生存的。文学没有国界,但文学家是有国界的。前一句话表达的是文学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的共性,后一句话表达的是文学存在的现实,也就是地球人目前生存的现实。

    文学界流传着一句话: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句话涵盖了文学的本质和目前的现状。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基础,离开了扎根在现实土壤中的民族性,所谓世界性、全球化只能是空洞的、抽象的口号。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很多文学作品中产生了一种不良倾向,那就是一说到民族性,就是“揭短”,苦心孤诣地挖掘自己民族落后、黑暗的一面,甚至以暴露自己个人、家族的隐私为荣,为的是吸引读者的眼球,博取实际的利益,完全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进步和光明的一面。殊不知,这种做法虽然可能一时得逞,久而久之必然败坏读者的胃口,最后失掉读者,因此不仅不可取,而且失去了认真负责的态度。

    无论何种民族,其人性都是共同的,不过,当今世界并非单一民族单一国家,而是多民族多国家互相并存,因此追求世界大同应该是地球人的最终目标,也许100年,200年,或者1000年、2000年,人类最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到那时,文学以何种形式而存在、以哪个民族文化为主体或者是全新的形式、全新的文化,现代人很难预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可预知的将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一定会对地球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是以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民主富强为基础的,离开了这个基础,奢侈地高谈地球村、世界一体化,就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毫无疑问,宽泛意义上的文学是与人类共生共灭的,没有人类的活动就没有文学,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文学的本质是反映人和人类的生活。早期的文字、歌谣、诗赋、词曲,到现代文体的散文、小说、戏剧等,不论形式、内容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其作用都是相同的。现在或将来,由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不再需要文学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而文学也不再需要依附于政治或其他势力而受到尊崇,那么文学就真正回归到了她的本质,为追求人性的完美和反映人类的活动而存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23:43:33 | 只看该作者
    红树林

    资深媒体人,作家,曾就职于《北京晚报》,担任过报纸主编,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员,参与过中国500强著名企业调查,出版了《边缘女人》等多部长篇著作,发表各类作品500余万字。侧重于分析国际时政和军事战略,以及人文方面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29 10:0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发表于 2015-12-21 10:36:0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的转载,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21:00:59 | 只看该作者
    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
    发表于 2016-1-18 11:17: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楼文很有商榷的必要,其中诸多认识,不仅有代表性,也反映了国内对“文学”的认识高度和层次情况。对此,无论好感、赞同和异议,应该说出“自以为是”的理由和道理,才有宜于个人或群体性文学创作和艺术欣赏的现实及其未来!
    稍后,我慎重考虑下,谈点我自己不成熟的点滴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6#
    发表于 2016-1-19 09:2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1-19 09:51 编辑

    浅析《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的局限性

    究竟什么是“文学”?围绕这一问题,首先温习一下,现今网络上,相关“文学”一词的解释:
    一、见于“好搜百科”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好搜百科”续上解释之后,又做了如下简介:
    1、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之上层。
    2、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3、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4、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
    5、 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因此,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这样的英雄越多,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就越丰富多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就越大。
    6、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学按照类型可以划分为纯文学和谎言文学。
    其中去尽了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等愚民谎言的文学作品称为纯文学,反之则称为谎言文学。
    宗上所述: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即文学是呈现在话语蕴藉中审美的意识形态。
    二、见于“百度百科”上
    文学 (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学位名称):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百度百科”续上解释之后,亦就“文学”的“多重含义”还做了如下说明:
    (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二)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三)指辞章修养,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四)官,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学”。明清废。
    (五)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
    (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
    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七)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八)文学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存在着,但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有不同之处。例如:外国的小说分类和中国的有所不同。
    (九)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在彻底摆脱三伪文学(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和御用文学合称三伪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人又称脱尽三伪文学的语言文字艺术为纯文学,通常我们在说文学的时候,就是指的这种区别于三伪文学的文字艺术品。

    为何要在此原样地粘帖并抄录“好搜百科”和“百度百科”关于“文学”一词的释义?对此,似乎有必要说明一点,我个人所了解的,像网络上这样一类相关某一词汇、概念的定义和说明,大致是如何来的。其实,在公共网络家庭化以来,起码在最初三五年间(大约2005年之前),任何人原本都可以就某一个词汇或概念,转帖上去一些凡个人整理或认可的某种定义和说明。之后,再由网站后台管理人员审核勘定后,作为公共知识,提供大家参考学习。我之所以这样讲,因为曾经有段时间,我个人曾经关注过这样一个过程,也尝试过诠释一些概念或语句。但后来看到一些已经刊发者,确实类似“字典”一般全面。因此,便放弃了我个人再画蛇添足般的无用功。由此,平素读书学习中,便习惯通过网络“搜索”功能,去了解和熟悉一些“字词、语句、段落”的解释和说明了。
    此刻,像我这样引述和参考上述“网络信息”的行为,并非表明此类网络解说,一定就是完全正确、十分经典或专业性和标准化的定义,而仅是把他们作为现今社会文化氛围之中,一种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认识水平而已。或许,像这样一种“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认识水平”,亦可视为一类“普世观念”吧。
    上面,之所以照搬了“好搜百科”与“百度百科”上,近乎相似而雷同的关于“文学”一词的释义。因为,若仔细比对和参照学习,其两者中对于“文学”一词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会更加接近“真理性认知”吧。
    经过上述虽不完全就是“经院派”或“权威性”的“文学”概念及其内涵的学习之后,再回头读习《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时,不知别人会有何感受。单从我个人直觉上,总觉得《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有些怪怪的。读罢其貌似慷慨直言、声情并茂之华美措辞后,仅作为一般读者所关心的。像“如何去创作文学?”和“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之类问题或困惑,无论是“一下子找准了方向”,还是愈发“浑然无觉”。总之,若让我直说,一旦依此一文“指南”“导向”而去文学作为,更可能会走向歧途,或就是原地停滞不前了。

    生活之中,但凡看待一个事物,或言去认识,或去分析某一种自身生活和社会现象之际,单言看问题“角度”上,一般可分为“仰视”“平视”和“俯视”;在看问题“时限/时空”上,一般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此,若针对某一“文学作品”而言,则有“事前/创作前”“事中/创作中”和“事后/创作后”一样的思行过程。另外,为了避免扯得太远,还是单纯落实在“文学”这一具体事物上。那么,若想解决“究竟什么是文学?”这个问题,我自己觉得,还必须首先明确一下,自古以往,相关“文学”在“形式、内容和地位”之方面上,具体演变过程,尤其是其“地位”在当下究竟处于何样一种实际状况。由此,才有可能“与时俱进”地从事创作或欣赏时代佳作,并从中预判和评估,文学艺术未来可能的方向和前景。

    本文虽不过仅是一篇“跟帖”而已,为何还要冠名“浅析《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的局限性”呢?对此,我确实经过了慎重考虑,不仅仅针对本文的内容,也考虑到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文学界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恕我直言,该楼文《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的“局限性”究竟在哪里。

    依我看来,《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的“局限性”,就在于其“开门见山”的一段话上面,即:“自古以来,文学就肩负着两种使命: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化的。”
    试问:文学是否肩负着“使命”而来?
    进而再问一句:像“自古以来,文学就肩负着两种使命: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化的。”的断言,尽管作者于随后文章中,均是在历数这一论断的原委理由和之所以然。但是,像如此这一种认知、思辨和观念,仅就一个文学写作者或就是一个“作家”而言,得出如此一样的在“文学”价值和意义上的判断结论,究竟是在“仰视”“平视”“俯视”的“视野”之下,还是在“事前/创作前”“事中/创作中”“事后/创作后”的过程中;抑或,针对“文学”的“形式、内容、地位”之中,依据的仅是部分状况还是整体实情呢?
    单言一个作家,若是肩负着这样两个使命:一种是政治的(其后话中包含有经济上的意味和考量),一种是文化的(着重强调生理和心理上的意愿和冲动)。那么,若在“事前/创作前”之际,像如此刻意“使命”而写作,在以往国内外究竟有多少“其人其作”流芳百世呢?此样疑问或话题,或许该文作者也已经说明。但是,对我而言,像这样一种文艺创作宗旨和指南,过去和现在确实已经“不胜枚举”了,其中“辉煌一时”“垂青千秋”的作品,亦不乏见。然而,单就此类作品之中“垂青千秋”者,如果主客观细心去思辨分析,其中“之知所以然”的关键和依据,“使命感”是否一直贯穿于其类作品所获成就的全部过程之中呢?其实,类似情况,举个鲜活可人的例子做参考,可能有益于更好理解,例如:文革中的“样板戏”;再者,若上述“使命感”源于“事中/创作中”或“事后/创作后”之际,就其前者,实际上究竟会导致何种何样作品产出?亦不难想象和推断,但仅在国学《诗歌》和“四大名著”中,是否有这种“使命感”的主导和指引?我个人读书比较偏狭,确实没能看得出来;而对其后者,若用“使命说”去解释一切成名成家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家名号,亦可说“见仁见智”,而说是“溜须拍马”实不为过。但是,若有谁通过明辨其中的“是非、得失、功过”,并由此带来大众文化意识进步和社会文明“质性”飞跃。于此,人们便即刻会发现:那一些所谓“使命文学”的名声由来,近乎就是“盲人骑瞎马”,亦如同“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一般模样。

    关于“文学究竟是什么?”的话题,我个人觉得,在上面两个搜索网站的知识性说明中,其下面几句话,很值得爱好文学者三思: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之上层。”
    “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在彻底摆脱三伪文学(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和御用文学合称三伪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人又称脱尽三伪文学的语言文字艺术为纯文学,通常我们在说文学的时候,就是指的这种区别于三伪文学的文字艺术品。”


    结合上面三段话,再看《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其中,虽没有刻意提及近代喧嚣不已的“纯文艺”话题,但却提到了“文学的独立性”。事实上,文学的“独立性”,才是亘古既有的“个性品质”,而恰恰是这一“独立”性质,起码在以往,是与“社会整体文艺究竟繁荣与否”没有多少必然联系的,甚至与“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时期究竟败落还是昌盛”也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当时“人类文明高度和作者生平经历”,有着更加密切关联。
    朱自清先生在其时代文学关于“纯文艺”思考之中,就曾经公开强调过类似“文艺需要独立性社会地位”一样的话语。但是,朱自清先生当初认定的“文学独立性地位”之内涵上的“价值和意义”,于今天而言,应该赋予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内容之后,才能成为国内文学进步的标志。而这一“纯文艺”地位,不能仅是哪一个人或某权威或某组织一些单方面的认定或恩准之下,才有与政治和经济“等量齐观”,甚或是更高的“水准”的要求和对待,而应是于哲学(意识形态)层面上,让文学或整个文艺焕发其“其艺术价值旨在创新的生命活力”,借以带动、监督、督促和逐步提升,局部或整体社会及其公众的文化认知能力,并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新世界。
    总之,在上面“好搜百科”或“百度百科”关于“文学”的解释之中,还有这样一句比较实在、相对科学而且应该是真理性的认识:“文学即人学,是美学。”
    其实,单就文学而言,其作为泛指“文化”中“人文艺术”的一个门类(其它还有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并作为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个方面(其它还有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文学不依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繁荣或长期低迷而兴衰荣辱,但其却最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变及其三者“割裂”的痛苦,而遥相呼应、呻吟呼号和推波助澜。如果文学的这样一种职能和功效,可以被视为“历史使命”的话,而像这样一种“风貌”,才是其使命的“本质”所在。


    仓卒跟帖,不足之处,再行探讨,望诸位不吝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5 20:37 , Processed in 0.2578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