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俗话不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1 09:11
  • 签到天数: 4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4:4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俗话不俗
      
       人们言谈话语之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甩出个“俗话说”来,“俗语”就是口头禅“俗话说”的具体内容,像引经据典,像锦上添花,立时语言增色不少。
       俗语历史久,使用广,名目繁多,说法不一,有:“里言”、“俚言”、“乡言”、“俗言”、“传言”、“常言”、“迩言”、“恒言”;“里谚”、“野谚”、“古谚”、“乡谚"、”俗谚“;”里语“、”俚语“、”民语“、”常语”、“古语“、”直语“、”鄙语“、”谚语";"俗话"、"古话"、"炼话"、"常谈"、"俗谈"、"方言土语"、"街谈巷语"等。可见,历来人们对于俗语的理解并不一致。但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1.古而有之;2.民间流传;3.约定俗成4.通俗易懂;5.言简意赅;6.幽默风趣等。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
       俗语,《汉语词典》说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百度百科》解释说:俗话,词语,意思为:庸俗的话;俗语;通俗的说法,当地的习惯说法,一般都是有传统意义的,有一定道理的。
       《360百科》解释得稍微具体一些:俗语就是惯用语,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于某时某地的口语。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并不通俗和古雅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地区特点的语言。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还有资料介绍: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 ;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俗语,即俗话。应该是千百年来人们约定俗成的挂在嘴边的话,几乎近似于口头禅。为了说话简练,易懂,风趣,更具说服力,把大家都明白的现成话搬出来或描绘,或说明,或论证,表情达意。俗语一般都是简短的口语化的语言,是人们长期社会生活中创造筛选出来的典型化的有特指意义的短语。有的来自古诗文典籍,带有文言的色 ;有的来自名言警句,极有警示意味;有的来自谚语,歇后语,风趣幽默活泼,有相当的挪揄和可比性。但更多的出自当时当地的风俗风情文化,比兴暗喻,旁敲侧击,顺理成章,逐渐形成大众化的口语。俗语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俗语往往带有不同的浓重的方言色 和伦理色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地域性将逐步淡化。俗语有时效性,一个时代的俗语常常标示那个时代的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念。时代的变迁 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和习俗,简洁明了,新的俗语会不断地出现,不和时的俗语会逐渐失去原有的生命力。俗语具有通俗性,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传播快流域广,容易被人接受和记忆。俗语具有共鸣性,常被人们认为相当于真理,值得信服,这正是俗语的生命之所在。俗语中涉及的事理往往给人循规蹈矩,入情入理,众所周知,无可非议的感觉,言谈话语中,可以作为矛和盾信手拈来,并能给人猝不及防断然一击,或者只言片语便赫然展示出表述的亮点,所以俗语就常常习惯的挂在人们的嘴头上。
       俗语不同于格言。一般格言比较庄重,哲理性强,适用于阐述和论证,给人强烈的警示感。况且格言大都出自名人名言,古今诗文经典,因此偏重书面语言,犹如富贵牡丹。而俗语相对就活泼轻松得多,像生长在山田路边的野花,虽色 不甚浓烈,但同样让人赏心悦目,香气宜人。其实俗语不俗,只言片语同样让人铭心养性,只是说理的角度与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如格言“家和万事兴”,俗语中则有“全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家不和,受人欺”;格言“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俗语中则有”穷莫失志,富莫癫狂“,“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酒是穿肠毒药,色是葬人坟墓”“杀头不过头点地”等。同样的意思,格言显得大气磅礴,俗语倒也铁骨铮铮,显得更形象,生动,风趣,通俗。
       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许多格言逐渐渗入俗语之中,大大增加了俗语的含金量。这部分俗语兼容了二者的共同特点,简洁明了,雅俗共赏,相得益彰。但并不是所有的格言都可以视为俗语,毕竟俗语要求简和俗,那些长句和政论性强的格言还是不能入伍的。
       几乎所有的谚语都可以加入到俗语中来,但并不是所有的俗语都是谚语。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谚语可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谚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也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1)气象谚语。气象谚语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等。
       (2)农业谚语。农业谚语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枣芽发,种棉花”、“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3)生活谚语。生活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等。
       (4)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持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
       而俗语除涵盖了谚语的表达内容和形式,还有更多方面的长足风格,针对性,随意性,风趣性就更强一些。除格言类的俗语不能混同于谚语外,诸如:“坐山观虎斗”,“盆朝天,锅朝地”,“不敢越雷池半步”等都不具谚语的特点。
       无独有偶,歇后语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亦可归属于俗语,但语言形式上又非常另类,关键在于它的结构别具一格。歇后语一般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是噱头,叙述一种现象,算是虚晃一枪,后部分才是主题所在,点明意旨。如歇后语“老鼠钻竹竿——一节节地来”,俗语类似的意思有“走一步说一步”,“迈过这座山,再涉那片滩”,成语的意思就是\'循序渐进“了。
       俗语不同于"熟语”。俗语一般结构比较松散,字词可以更换,大意不变。而熟语结构固定,不可随意更改。如上文中的俗语“迈过这座山,再涉那片滩”也可说成“跨过这座山,再过那片滩”,甚至可以改为”迈过一条沟,又过一道梁“。而熟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是一个固定短语了。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乙:积重难返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乙:后来居上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俗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顶真、映衬、层递等。
       比喻比喻是俗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这类俗语往往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如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农田作物、生活用品等,来说明抽象、陌生的事物,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兵败如山倒”用的是明喻,用“如”把本体“兵败”和喻体“山倒”连接起来,比喻军队战败;又如“穷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本体和喻体间可以用“是”连接起来,比喻黄土能变成金子,人能由穷变富;借喻手法俗语运用得最普遍,好像“红花还得绿叶扶”,就是把喻体“红花还得绿叶扶”当成本体来说,比喻即使一个有本领、有能力的人也需要别人帮助。
       比拟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前者就是把物拟作人,后者就是把人拟作物。这种修辞手法往往带有讽刺、憎恶意味,用来突出人物待征,特别是思想品德、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等,使形象更鲜明、更生动。例如,“黄鼠狼给鸡拜年”用的是拟人,黄鼠狼人格化了,赋予人的活动,黄鼠狼本来是吃鸡,却去给鸡拜年,比喻人为装友善,别有用心;“赖狗扶不上墙”是拟物,把不成器的人比拟成“赖狗”,说人无用,扶植不起来。
       借代借代是不把要说的人或事物直接说出来,而是借用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或名称代替。借代可以是:借本体事物最突出的特征代替本体事物;借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代替本体事物;借本体事物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借本体事物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等。俗语简短,借体必须在形象、性质上有显著、典型的特征,使人一目了然。例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芝麻”代替小事,“西瓜”代替大事、重要事情;“情人眼里出西施”句用中国古代美女“西施”代指美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就代替了杰出人物;至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难念的经”就是为难的事情了。
       夸张夸张,顾名思义是要故意把事实夸大或缩小,达到修辞效果。夸张一般分为直接夸张和融合夸张两种。前者是直接突出、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种特征,把事物说得比实际更好,更强烈;后者是运用比喻、比拟、借代,与夸张相融合的表现形式,用来加强夸张的意味。例如,“人老骨头硬,铁打都不动”,用“铁”来夸大体头之硬,比喻人越老越坚强;“一尺水,百丈波”,“一尺水”说成能抓起“百丈波”,不言而喻,这是夸大事实;“一脚踢到泰山,一步迈进黄河”比喻人心情急切,想一下子把事办好,而事实上,泰山是一脚踢不到的,黄河是一步迈不过去的;还有,“早上浮云走,后晌晒死狗”,用“晒死狗”夸大天气热的程度。
       双关双关是利用词语的不同含义或读音相同、相近的特点,表面上说一件事,而实际上替的是另一件事。俗语中,借义双关和诣声双关用得较多。借义相关是利用词语的不同含义构成的双关,谐声双关是利用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构成的双关。例如,“火烧芭蕉心不死”,表面上说的是芭蕉的“心”不死,实际上是指人心不死,比喻不甘失败,或不肯罢休;“驴唇不对马嘴”表面上说的是“驴唇”对不上“马嘴”,实指两方面或两件事不相符合;“跳进黄河洗不清”表面上说的是,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身子,实际意义是人的冤屈无法辩白,耻辱洗不掉;又如,“铁公鸡一毛不拔”,表面上说的是铁制的公鸡拔不下一根羽毛,实际上说是说人吝啬,一毛不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22 16:48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