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
史飞翔
研究《道德经》首先要搞清楚《道德经》中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道德经》全书八十一章,直接论及“道”的就有三十七章,“道”字先后出现了七十四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那么,什么是“道”呢? “道”既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思想中最根本的概念。在老子看来,道是无象不包,无形不显,无景不呈,无色不备。老子将“道”作为万事万物出生发展的总根源,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没有“道”也就没有了宇宙万物乃至人类的一切。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了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自然观、历史观等,实际上已成为当 代哲学的一个高度总结。老子的“道”,大体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精神性的宇宙本体;二是指客观规律性。正是基于此,世人才说:不学道,不足以处世。不识道,不足以经商。不得道,不足以为官。 《道德经》五千言,博大精深。其中涵盖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处世观、养生观等等。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但《道德经》到底说什么? 班固云:“道家者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也说,老子言作用,辄称侯王,故知《道德经》是言治之书。细读《道德经》不难发现,老子说话的主要对象是面对君主而非普通百姓。从《道德经》第二章、第三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之治也”等话明显可以看出《道德经》一书的主要关怀在于君主应该以何种方式来统治百姓。《道德经》中多次出现“侯王”“王”“万乘之君”等字眼,这更说明了老子其实一直是在为当权者着想。老子在中国历史上实际上扮演的是“帝王师”的角色。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临(顺治)等都对《道德经》加以注疏和解读。不仅如此,历代统治者还对老子不断加封,使之神圣化。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封老子为“始祖”,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老子为“金阙天皇大帝”,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章太炎先生曾说:“老子书中有权谋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章太炎说的没错。《道德经》中不少地方流露出杀机,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世外之人所言。如:“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知其白,守其黑”“韬光养晦”“以退为进”等等。读这些话时我们常常会脊背发凉,阴森森的,感觉就像掉进了冰窖里。 此外,《道德经》一书有强烈的“反智主义”倾向。老子主张“绝圣弃智”,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民多智慧,袤事兹起。”这种“反智主义”倾向对后世影响很大。一言以蔽之,《道德经》一书尽管也谈宇宙天理、修身养性,但从根本上说,乃“君人南面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