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别述
蒋克明
登上骊山,我总感到这匹奋蹄欲奔的骊色骏马,驾驭它的是代代帝王,更多地充满着帝王之气。虽然山峦葱郁、繁花锦簇,却少了些灵秀妩媚;它太多地负载了帝王兴衰历史、太多地感喟了墨客的愤世哀怨…… 我们这个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是最富幻想的民族。早在历史洪荒时期,看到“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的景象,女娲氏就在骊山这里开创世纪:“炼无色石以补苍天”,然后“抟黄土造人”,开始了东方华夏文明……于是西绣岭青翠的山峰上建起了供奉民族女神的老母殿。 不过当人们攀登到骊山最高处的烽火台上,面对眼前这一点烽火的圆形台基,心情不禁格外沉重起来。当年荒淫的周幽王就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而在这台基上点起“烽燧万里相望”的军事警号烽火,弄得天下各路诸侯急如星火、马不停蹄从四方赶来;也许是众多兵将疲奔狼狈相与烽火戏诸侯过于好玩,令褒姒破颜一笑,可这一笑也笑亡了一代王朝。待幽王五十一年犬戎真的入寇骊山时,再点燃台基上熊熊烽火,诸侯们都不来解救了…… 如果说我们这个民族在幻想中、神话中敬奉女性为神灵是从骊山起源的,那么,在现实中,咒骂女人为祸、祸水,也是从骊山起源的。 然而封建帝王对祸起骊山是视而不见的。当秦王扫平天下“六王毕,四海一”,当上第一个始皇帝后,又在骊山周幽王覆灭的骊宫旁建起浩大“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由“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再到风流天子唐玄宗时,更在骊山脚下兴建起雕梁画栋、 焕璃头的华清宫。终日陶醉在“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里,直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江山沦陷、入川逃命…… 骊山的旖旎风光、骊山的华丽宫殿、骊山的神女汤泉、骊山的歌舞欢笑,在李白、杜甫的感受里是透尽凄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在白居易、杜牧的悲怨中更增一份苦涩:“中人之产数百家,未足充君一日费”“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走下骊山,不管怎样忧心忡忡、意兴阑珊,还是去华清池洗洗温泉吧,不为寻求当年“九龙汤”“贵妃池”中的情韵,而是祈求“神女汤泉”的无限神灵。 据说秦始皇有一次在骊山触怒了神女,这神女便啐了他一脸唾沫,使这位残暴祖龙满脸生起疮来;百般无奈,他只好连连赔礼叩拜,神女看他的一副可怜相,就用骊山一沟温泉水将秦始皇脸上疮痂洗掉了…… 秦始皇疮愈后便赐这沟温泉为“神女汤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