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轩主:代朋友发一篇探讨短文,欢迎诸文友直抒己见。
似是而非的“不相伯仲” 文/平原君 先看两段文字。 1.“金球奖……今年入围的6部影片实力不相伯仲,甚至有共同的特点。”(《北京晚报》2008.1.17 ) 2.“所谓金砖四国的说法,已经流传多年,而在金砖四国中,印度经济发展前景与中国不相伯仲。(”《北京青年报》2008.8.14 ) 上面两段文字中的“不相伯仲”,根据上下文内容是不相上下、兄弟水平的意思。可是“不相伯仲”能表达这个意思吗?“伯仲”的本义是兄弟,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那么“不相伯仲”就不通了,本来就是兄弟水平难分上下了,还怎么再分上下。猜度作者的初衷,大概觉得“不相上下”这个词太通俗浅显了,要转(zhuǎi)一下文,便硬生生造出这么一个显得文雅艰深的“不相伯仲”,来代替浅白的“不相上下”,殊不知这样反而弄巧成拙,把文字写得不通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竟然有不少人还这样用,甚至是有影响的媒体和作者也这样用,似乎颇有点习非成是的趋势。 其实上面两例“不相伯仲”只要改成“不相上下”就很通顺了。如果要想表达不相上下的意思,而又要用“伯仲”一词以显得典雅一些,只能用“伯仲之间”或“相伯仲”。上面两段文字中的“不相伯仲”可以改成: 1.今年入围的6部影片实力不相上下。 或:今年入围的6部影片实力在伯仲之间。 2.印度经济发展前景与中国不相上下。 或:印度经济发展前景与中国在伯仲之间。 再看几个正面的例子: 2,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 3,百人之中,与海陵相伯仲者居其一;父叔事海陵者居其二。(金海陵纵欲亡身) 4,有子(孔子弟字),其年与子贡相伯仲。(钱穆) 5,电影《女人面孔》,颇具高尚哲学思想,殆与莎士比亚之《私生儿》相伯仲。(马叙伦) 6,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与美国、英国同类技术相比,其先进性,在伯仲之间,但是经济效益要胜出一筹。(北京日报) 7,绿茵场上风云变幻,任何结局都可能出现,更何况几强实力本在伯仲之间。(人民日报) 以上诸例是从一个语料库中检索出来的(其中第一例是伯仲之间成语的原始出处),而没有检索到一例所谓“不相伯仲”这样的用例。 (平原君)
|